探讨盐酸氨溴索对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治疗效果

2018-07-09 09:16韩喜新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18期
关键词:咽鼓管中耳炎盐酸

韩喜新

本文主要研究盐酸氨溴索在分泌性中耳炎中的治疗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10月~2016年10月在本院治疗的50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 每组25例。患者均满足分泌性中耳炎诊断标准。对照组中男15例, 女10例;年龄12~70岁, 平均年龄(43.2±8.9)岁;病程 4.0~80.0 d, 平均病程 (35.2±15.2)d。治疗组中男13例, 女 12例;年龄11~70岁, 平均年龄(43.0±9.0)岁;病程3.5~80.0 d, 平均病程(34.2±15.3)d。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对照组 患者实施1%麻黄碱滴鼻治疗, 急性期实施激素类及抗生素药物治疗, 并且根据不同患者的情况实施鼓膜穿刺抽液及咽鼓管吹张治疗[1]。

1. 2. 2 治疗组 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使用盐酸氨溴索治疗,使患者端坐, 将患耳面向手术人员, 使患者头稍微向前倾,对耳道常规消毒, 使用注射器向骨膜后下限传递, 注入15 mg盐酸氨溴索(石药集团欧意药业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84392), 注射之后使患者为平卧位休息0.5 h左右起身[2]。

1. 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不良反应、临床症状消失时间、鼓室压恢复时间及不同频率气导听力水平。疗效判定标准参考文献[3]分为显效、有效、无效, 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 高于对照组的76%,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

2. 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4/25), 包括耳内短暂肿胀;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0)。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3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和鼓室压恢复时间比较 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及鼓室压恢复时间分别为(5.4±1.3)、(9.8±1.5)d, 明显短于对照组的 (13.0±2.3)、(15.8±3.1)d,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4 两组患者在不同频率气导下的听力比较 对照组患者在 0.5、1.0、2.0 kHz的听力水平为 (8.74±3.20)、(6.99±2.34)、(4.99±1.82)dB, 治疗组患者在0.5、1.0、2.0 kHz的听力水平为 (21.58±8.23)、(15.95±5.54)、(12.53±1.68)dB。治疗组患者在不同频率气导中的听力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3 讨论

分泌性中耳炎是导致儿童和成人听力下降的主要因素之一, 通过临床实验表示[4], 此病主要是因为中耳腔和咽鼓管的表面活性物质减少, 从而提高了咽鼓管被动开放的压力,从而导致中耳腔积液, 以此出现中耳炎。所以, 如何使咽鼓管功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并且预防感染, 是现代临床对分泌性中耳炎治疗研究的重点[5-7]。

盐酸氨溴索属于全新的粘液溶解剂, 临床中将应用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 能够保护呼吸系统[8-10]。在本文研究过程中, 对分泌性中耳炎进行常规治疗, 之后使用盐酸氨溴索治疗, 是因为此药物能够提高患者咽鼓管表面活性物质, 从而降低咽鼓管开放压力, 对患者通气及引流功能进行改善,以此促进咽鼓管开放, 在治疗过程中为患者使用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 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的痊愈。

综上所述, 盐酸氨溴索在分泌性中耳炎治疗中具有良好的效果, 能够缩短患者临床症状消失和鼓室压恢复时间, 提高患者的听力, 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1] 钟品能, 吕翠玲. 盐酸氨溴索对分泌性中耳炎治疗效果探讨.北方药学, 2016, 13(2):38-39.

[2] 王海涛. 盐酸氨溴索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观察. 河南医学研究, 2015(9):60-61.

[3] 杨金玉. 盐酸氨溴索和地塞米松联合鼓室内注射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观察. 中外医学研究, 2015(8):120-121.

[4] 朱雪松. 用盐酸氨溴索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效果观察. 当代医药论丛, 2015(16):248-249.

[5] 滕强军. 盐酸氨溴索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疗效探讨. 医学信息, 2016, 29(21):260-261.

[6] 陈明清. 盐酸氨溴索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观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5(17):73-74.

[7] 闫云飞. 盐酸氨溴索与糖皮质激素联合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效果研究.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 8(20):129-130.

[8] 王俊, 覃艳如. 盐酸氨溴索对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观察. 中外健康文摘, 2014(16):271-272.

[9] 李文. 盐酸氨溴索与地塞米松联合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效果观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6, 9(26):73-74.

[10] 周华蓉. 盐酸氨溴索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 中国社区医师, 2017, 33(28):77-78.

猜你喜欢
咽鼓管中耳炎盐酸
哪些原因可以引起中耳炎
盐酸泄漏
HPLC法测定盐酸伐地那非的杂质含量
盐酸氨溴索联合抗生素在慢性支气管炎治疗中的作用分析
盐酸氨溴索在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应用
咽鼓管-鼓室气流动态图法与音响法检测咽鼓管开放功能比较*
保持“耳朵呼吸顺畅”
咽鼓管功能研究进展
儿童患感冒,小心中耳炎
听不清,嚼软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