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化饮食护理处方在肝源性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2018-07-09 09:16宋恒芹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18期
关键词:饮食习惯个体化热量

宋恒芹

肝源性糖尿病是临床常见疾病, 属于糖尿病[1], 肝脏是人体重要器官, 其作用于糖代谢[2], 而慢性肝病对肝细胞造成损伤, 导致糖代谢异常, 从而引发2型糖尿病也就是非依赖胰岛素性糖尿病[3], 根据临床相关资料表明, 大约有80%慢性肝病的患者有糖耐量异常的存在, 有40%患者发展成糖尿病, 身体正常的人群仅有10%的糖尿病发病率[4], 本病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以肝病患者的临床表现为主, 大部分肝源性糖尿病患者糖尿病多饮、多食症状并不明显, 主要症状仍是肝病临床症状, 而临床常规护理已经满足不了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 为此本院在本次调查中采取了个体化饮食护理,并对方法进行总结和分析,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5月本院收治肝源性糖尿病患者54例, 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27例。实验组中男13例, 女14例;年龄22~75岁,平均年龄(48.5±8.9)岁;文化程度:初中以下3例、初中5例、高中10例、大学及以上9例。对照组中男15例, 女12例;年龄23~76岁, 平均年龄(49.5±8.9)岁;文化程度:初中以下4例、初中4例、高中9例、大学及以上10例。两组患者均签署护理知情书。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 具体如下:对患者进行疾病护理, 告知患者及家属要对患者的饮食进行掌控;对患者进行正确的用药指导。实验组进行个体化饮食护理, 具体如下。①对患者进行健康评估:为患者建立评估手册, 其包含文化程度、年龄、性别、姓名、工作性质、患者体重、腰围、臀围、饮食习惯、劳动强度、职业等, 根据患者身体情况及饮食习惯对患者进行个性化饮食护理。②对患者进行个性化饮食护理:遵照“适合三高一低”的原则, 其为饮食中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维生素的摄入含量要高、脂肪摄入含量要低, 既可以保证患者的每日所需要的热量, 同时需要严格控制患者热量摄入, 要将热量控制在既能维持体重又在合理范围内, 有效的热量控制可以降低患者体内蛋白质的消耗,蛋白质的减少会降低肝细胞的修复程度, 因此要对患者三大营养要素进行调节, 并为患者建立合理的营养方案, 主要控制其每日米饭、高糖分食物、肥肉、动物内脏类食物的食用量,如有患者存在肝硬化, 将停止蛋白质的食用量, 从而避免患者出现肝性脑病, 肝源性糖尿病患者应多食用牛奶、鱼、虾、瘦肉、豆制品等食物。③对患者进行合理化饮食安排:护理人员对患者每日需要摄入的总热量进行计算, 按比例将谷物、肉类、豆制品、鸡蛋、水果、油脂类、盐、浆乳类换算成食物交换份数, 用作为控制患者每日进食量, 如患者在两餐之间食用了水果, 就要将主食的交换份减去, 从而引导患者可通过对食物交换份来计算每日摄入的热量, 从而对患者饮食的灵活性进行提高, 并控制患者每日总热量的摄入;对患者进行灵活饮食指导:遵照少食多餐的原则, 更加丰富患者的饮食, 将饮食具备变化性, 护理人员在饮食的安排中要考虑到患者的饮食偏好和饮食习惯, 在控制患者病情的基础上尽量满足患者的饮食偏好和习惯, 并逐步指导患者对饮食偏好进行调整, 为患者建立合理的饮食习惯, 如患者喜欢吃甜食,但肝源性糖尿病患者是不宜食用甜食的, 叮嘱患者要戒酒、戒烟、并少食油炸、过热的食物, 多食入些高纤维的食物。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情况。采用本院自制问卷调查, 患者自评, 总分100分, >90分为非常满意、70~90分为比较满意、<70分为不满意。护理满意率=(非常满意+比较满意)/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为96.30%(26/27), 高于对照组的74.07%(20/2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情况比较(n, %)

3 讨论

肝源性糖尿病是临床常见疾病, 属于糖尿病, 根据相关资料证实, 本病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以肝病患者的临床表现为主, 大部分肝源性糖尿病患者糖尿病多饮、多食症状并不明显, 主要症状仍是肝病临床症状, 部分患者甚至出现厌食状况, 因此对患者进行个体化饮食护理是至关重要的, 合理健康的饮食习惯对肝源性糖尿病是相当重要的, 通过合理健康的饮食控制患者体重及血糖, 从而达到延缓其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病时间[5-10], 本院采用个体化饮食护理, 在常规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护理基础上结合患者身体状况及饮食习惯和偏好对患者进行科学、合理的饮食护理, 遵照“适合三高一低”的原则, 其为饮食中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维生素的摄入含量要高、脂肪摄入含量要低, 既可以保证患者的每日所需要的热量, 同时需要严格控制患者热量摄入, 要将热量控制在既能维持体重又在合理范围内, 在以往的健康饮食方案中,未考虑到患者饮食偏好和习惯, 患者在出院后难以坚持, 而在个体化饮食护理中, 尽量满足患者的饮食习惯和口味偏好,患者更容易接受和坚持, 出院后能够坚持使用健康饮食方案,且效果良好[11-15]。本研究结果显示, 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为96.30%(26/27), 高于对照组的74.07%(20/2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在肝源性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中可采取个体化饮食护理, 护理形式灵活、可操作性强、护理处方简单易行,完全符合现代化的护理理念, 患者接受力强, 且护理效果良好, 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1] 曾秋莲. 饮食及生活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研究. 中国医学创新, 2015, 12(2):84-86.

[2] 嵇加佳, 刘林, 楼青青, 等. 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血糖控制现状的研究. 中华护理杂志, 2014, 24(5):617-620.

[3] 范福玲, 徐琳. 糖尿病连续性护理量表的汉化及信效度研究.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5, 31(22):1674-1677.

[4] 孔春兰, 包新慈. 胃癌伴糖尿病病人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护理.肠外与肠内营养, 2015, 22(2):127-128.

[5] 蒋再静. 肝硬化合并肝源性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研究.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 8(14):220-221.

[6] 王慧茹. 个体化饮食护理处方在肝源性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临床护理杂志, 2012, 11(3):36-38.

[7] 王晓欣. 个体化饮食护理处方在肝源性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7(8):708-710.

[8] 陈怡. 个体化饮食护理处方在肝源性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体会. 中外医学研究, 2017(34):96-98.

[9] 林莺. 综合护理在肝硬化合并肝源性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吉林医学, 2018(2):366-368.

[10] 葛延平. 优质护理在肝硬化合并肝源性糖尿病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分析. 中国医药指南, 2017, 15(28):213.

[11] 凌红. 健康教育在肝源性糖尿病患者整体护理中应用的效果评价. 心理医生月刊, 2012(6):411-412.

[12] 王磊, 贾彩霞. 中医护理干预对肝源性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探究.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6, 4(11):179-180.

[13] 黄金燕, 钱湘云, 申海燕. 食物交换份法在肝源性糖尿病饮食指导中的应用. 糖尿病新世界, 2016, 19(15):3-5.

[14] 郝晓霞, 黄萍, 王慧梅, 等. 舒适护理在肝源性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 基层医学论坛, 2010, 14(26):849-850.

[15] 薛少青. 肝源性糖尿病患者实施舒适护理的效果和体会. 中国医药指南, 2013(29):510-511.

猜你喜欢
饮食习惯个体化热量
七种饮食习惯让大脑老得慢
对比学习温度、内能和热量
用皮肤热量发电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孩子不良饮食习惯可能和遗传基因有关
远离七种不良饮食习惯
个体化干预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的效果分析
个体化护理干预在霉菌性阴道炎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剧烈运动的热量
热量计算知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