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产后访视中的家庭心理指导对产后抑郁症的预防效果

2018-07-09 09:16唐亦臻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18期
关键词:产后产妇家庭

唐亦臻

因产妇产后甲状腺激素、皮质激素、雌激素均快速降低,导致植物神经发生紊乱, 很有可能产妇会发生焦虑、抑郁情绪。因发生角色变化, 产前被保护、受宠等, 产后则削弱了此种特权, 产妇无法更好的适应此种变化, 发生情绪低落[1]。加之缺乏自我保健和育儿知识等均为产妇产后发生抑郁症的潜在性因素。近几年来, 本院在产后访视中给予家庭心理指导, 消除了抑郁症隐患, 进而达到预防抑郁症发生的目的。现纳入80例产妇分组讨论产后访视中家庭心理指导的意义。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5年4月~2017年5月收治的80例产妇,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 每组40例。对照组产妇平均年龄(27.5±1.3)岁, 平均孕周(40.5±2.5)周;经产妇16例, 初产妇24例。研究组产妇平均年龄(27.6±1.2)岁, 平均孕周(40.6±2.3)周;经产妇15例,初产妇25例。两组产妇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产妇均知晓此次研究方案;②均可自行填写本研究量表;③各生理指标均正常;④研究方案经医学伦理会批准。排除标准:①存在脑损伤、智力障碍、人格障碍、精神障碍等疾病;②合并并发症和妊娠合并症;③无法配合此次研究者, 或中途退出研究者。

1. 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性干预, 给予环境干预、饮食干预、母乳喂养指导、新生儿护理指导和育儿知识及健康教育等。研究组产妇在产后访视中实施家庭心理指导, 具体内容如下。

1. 2. 1 健康教育访视 产后访视采用面对面、一对一的沟通方式给予健康教育。预防属于避免产妇产后发生产后抑郁症的关键环节。医护人员在进行健康教育宣教前需全面、多渠道评估产妇状况, 如自我保健知识、育儿知识、心理状态、家庭背景、需求程度等方面信息, 按照产妇接受能力、文化程度、年龄等给予针对性健康教育, 并追踪疑似产后抑郁症案例。确定产后访视时间为产妇出院后第7、14、30天。实施健康教育时, 需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讲解, 确保语言贴切、清楚, 回答问题时不仅需注意保护产妇, 还需有科学依据,充分发挥语言功效, 勿使用产妇和其家属无法接受或难以接受的专业术语。

1. 2. 2 健康教育内容

1. 2. 2. 1 生理心理知识 产妇因产后各激素快速降低, 伤口疼痛、身体虚弱等, 让产妇情绪低落, 加之缺乏自我保健和育儿知识, 常常出现事倍功半、束手无策的状况, 身心疲劳,加之家属不支持和不理解, 情绪更为低落。因此, 访视人员需热情、主动的提供相应服务, 并及时了解其心理状况, 给予细致、耐心的解释, 讲解角色转换, 让其明白育儿为女性天职, 需坦然接受, 给予详细的、可操作性强的心理支持指导及放松训练方式等。若已发生负面情绪者, 可鼓励其主动倾诉、积极面对, 并让产妇适当外出散步或聆听音乐, 达到放松心情的目的。同时对于EPDS评分>10分的产妇, 给予每周1次的追踪访视, 内容是倾听、生理、心理指导等。

1. 2. 2. 2 自我保健知识 ①饮食方面:因产后产妇身体虚弱, 给予营养治疗的目的在于合理搭配食物, 改善其全身营养状况。访视时需耐心指导其所食用易消化、高维生素、高热量、高蛋白类饮食, 加强体质, 避免过早使用对伤口愈合和子宫修复不利的食物, 如辛辣刺激类饮食、人参、当归、酒等。②卫生方面:剖宫产产妇, 需保持腹部伤口的洁净和干燥, 以免增高腹压, 若遇到咳嗽、打喷嚏, 可先捂住腹部伤口, 避免增高腹部压力。会阴伤口需经常清洗, 以免大便、尿液、过多恶露等引发感染, 主张勤换卫生巾, 穿宽松衣服,若发生会阴伤口和腹部伤口发生异常性红肿状况, 及时接受检查。并注意休息, 确保睡眠时间和质量。

1. 2. 2. 3 家庭配合支持 ①产妇产褥阶段:家属的支持、配合相当重要。实施健康教育时, 需引导产妇家属共同参与,同时教育家属, 特别是产妇丈夫, 告知产妇目前心理状况,及产后抑郁症可能出现的症状及行为模式, 为此特别需要关心、关注产妇本身, 让情感的链接更紧密, 若产妇出现异常行为, 应给予足够的关心、包容, 并进行沟通交流。对于家中的公公婆婆, 引导其正确看待婴儿性别, 对其强调家庭和谐的重要性, 可以有效地降低产妇焦虑和恐惧。②家庭心理指导:重点是针对家庭成员的沟通与互动关系, 而不是看重个人的问题行为, 是从家庭系统的角度去解释个人的症状与成员间关系, 以家庭整体的改变来促使个人的改变。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观察比较两组产妇第7、14、30天EPDS评分。采用EPDS判定产妇的抑郁状况[2], 分值为0~30分, 评分≥13分则判定为抑郁症。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产妇产后第7、14、30天EPDS评分分别为(15.2±0.2)、(13.5±0.5)、(8.4±0.9)分 , 均低于对照组的 (15.4±0.4)、(15.7±0.4)、(12.5±0.8)分 , 差 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EPDS评分比较(±s, 分)

表1 两组产妇EPDS评分比较(±s, 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组别 例数 产后第7天 产后第14天 产后第30天研究组 40 15.2±0.2a 13.5±0.5a 8.4±0.9a对照组 40 15.4±0.4 15.7±0.4 12.5±0.8 t 2.8284 21.7301 21.5343 P<0.05 <0.05 <0.05

3 讨论

产后抑郁症对产妇和婴幼儿两者的身体和心理均存在严重性负面影响[3-7]。经作者多年经验总结, 引发产妇产后抑郁症的原因主要包含:受教育程度、年龄、经济收入、家庭类型、性别歧视等。此外, 不良孕产史也是影响产妇产后发生抑郁症的主要因素, 产妇再次怀孕后其心理上出现较大创伤, 担心发生意外等。产妇产后发生抑郁症与其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存在密切性关系, 通过产后访视了解, 产妇在求助对象上, 愿意求助对象首先为朋友, 再次为医护人员、心理医生、家人等。本研究中, 研究组产妇产后第7、14、30天EPDS 评分分别为 (15.2±0.2)、(13.5±0.5)、(8.4±0.9)分 , 均低于对照组的 (15.4±0.4)、(15.7±0.4)、(12.5±0.8)分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研究结果上进行分析, 作者认为,产科整体干预的重要内容之一则为产后健康教育, 指借助多学科方法和理论, 有计划的、有组织且系统的给予教育活动,不仅需指导产妇自我保健、科学喂养, 还需协助消除负面情绪, 确保其顺利、安全的度过产褥阶段, 预防产后抑郁症发生,产妇对分娩知识有所掌握和了解后, 则可进一步配合护理和指导, 进而达到提升满意度的目的, 改善EPDS评分。而临床干预中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之一则为健康教育, 此已发展为产妇产后必要的干预措施。而在此过程中, 则需要求负责产后访视的医护人员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临床经验, 熟练掌握产褥阶段产妇生理特征以及病理表现, 并具备高度责任心, 给予产妇关切、爱心等, 同时, 访视时需着装整洁干净的服装, 保持亲切和蔼的笑容, 用细致轻柔、通俗易懂的语言和产妇沟通, 耐心倾听, 熟练全面的检查, 适时赞扬婴儿, 适当安慰鼓励产妇, 其丈夫和婆婆均会让产妇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关爱, 保持家庭和睦, 心情愉快[8-11]。

学者杨红霞等[4]在研究中纳入119例产妇进行讨论,给予家庭干预和社会支持后, 从其抑郁自评量表(SDS)、家庭功能评分等方面均证实了家庭干预和社会支持可缓解产妇产后抑郁情绪。本研究与之对比, 其结果具有一定相似性, 且本文有进行分组讨论, 重点探讨了产后访视中家庭心理指导的作用性。

综上所述, 建议产妇产后出院后, 在产后访视中给予家庭心理指导, 可降低产妇产后抑郁症发生率, 让产妇保持良好的心态, 进而达到改善生活质量的目的。

[1] 任芬, 孙宁 , 寇丽红, 等. 农村妇女产后抑郁的危险因素探讨及护理干预.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5, 31(18):1334-1337.

[2] 仇剑崟, 王祖承 , 罗来敏, 等. 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的临床应用. 上海精神医学, 2001, 13(4):219-221.

[3] 孙舒畅. 家庭跟进式护理模式对初产妇生活质量及产后抑郁发生率的影响.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6, 27(11):2137-2138.

[4] 杨红霞, 宋国丽, 李如萍, 等. 社会支持、家庭功能对产后抑郁情绪的影响. 护理研究, 2009, 23(34):3126-3128.

[5] 王勇, 王运东 , 张西燕. 产后访视中的护理干预对预防产后抑郁症的效果观察.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2(1):79-80.

[6] 谭彩霞, 梁素惠. 产后访视实施健康教育对预防产后抑郁症的效果分析.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1, 17(2):241-243.

[7] 温晓英. 提高产后访视质量 预防产后抑郁症.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1, 5(1):240-241.

[8] 马艳书, 周爱玲 , 赵金荣 , 等 . 提高产后访视质量 预防产后抑郁症.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3, 6(1):19.

[9] 陈平丽, 沈伟. 产后访视护理干预对降低产后抑郁症的效果评价. 上海医药, 2013(22):58-59.

[10] 史换生. 在产后访视中对产妇进行心理护理的效果探讨. 当代医药论丛, 2015(11):114-115.

[11] 熊志琴. 产后访视护理干预对降低产后抑郁的效果评价. 中国医学工程, 2016(4):144-145.

猜你喜欢
产后产妇家庭
分娩活跃期产妇应用分娩球助产的效果及对产妇满意度的影响
女性产后便秘怎么办
孕期运动对产妇分娩有好处
探讨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作用
产后出血并发症的输血治疗及预后
家庭“煮”夫
孕期运动对产妇分娩有好处
恋练有词
针对产妇体质特定食补
爱自己从产后护理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