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临床糖皮质激素的应用情况调查分析

2018-07-09 09:16陈文君李可欣廖国咏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18期
关键词:激素类不合理皮质激素

陈文君 李可欣 廖国咏

糖皮质激素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抗炎、抗过敏、抗休克、中枢兴奋以及抑制免疫治疗中, 属于一种免疫抑制剂,对机体的生长发育、免疫功能以及代谢均具有十分重要的调节作用, 可对人体多种组织器官、血液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1]。但是, 在使用糖皮质激素时常会将患者的一些症状进行掩盖, 造成一种虚假的安全现象, 很多医生会错将糖皮质激素当成退烧、止痛药物对患者进行治疗[2]。所以临床上应对糖皮质的使用加以严格规范、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合理性。本文选取本院住院患者病例, 对临床糖皮质激素应用情况调查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在2017年1~6月收治的260例住院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按照间隔抽取的方法对本院妇产科、五官科、儿科、骨科、普内科以及呼吸内科中进行病例抽取, 共抽取260例。

1. 2 方法 对所有病例中使用糖皮质激素的病例予以筛选,并予以性别、年龄、分布科室、药物使用情况、用法用途以及存在的问题等信息加以统计、分析。以《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3]以及药品说明书等的相关资料作为参考标准, 组建专家组, 由专家成员来制定本院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合理应用, 制定评价标准:①适应证:有适应证为合理,无适应证为不合理;②给药用法用量:溶媒、容量、剂量适当、正确为合理, 使用过多或错误为不合理;③给药时程:若为短程治疗, 给药时间应在1个月内为合理, >1个月为不合理;若为中程度治疗时间在3个月以下为合理, >3个月为不合理;长程治疗则>3个月为合理, 小于3个月为不合理;若为冲击治疗, 则在5 d内为合理, >5 d为不合理;④给药途径:正确给予患者药物即为合理, 不正确即为不合理;⑤配伍禁忌或不良相互作用:某些药物配伍在一起不发生理化性或药理性变化即为合理, 发生变化则为不合理。

2 结果

2. 1 不同科室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使用情况 在所有病例中, 有74例(28.46%)病例使用了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不合理使用的共有8例, 其中3例无适应证用药、2例给药途径不适宜、2例存在配伍禁忌、1例药品用法用量不当。在所有科室中, 儿科、五官科以及呼吸内科的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使用率最高。见表1。

2. 2 不同种类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不合理使用情况 在8例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不合理使用中, 存在5例地塞米松注射液和3例甲泼尼龙琥珀酸钠不合理使用情况。见表2。

表1 不同科室74例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使用者具体使用情况(n, %)

表2 不同种类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不合理使用情况(n)

3 讨论

通过本次的调查研究发现, 本院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使用方面总体上较为合理, 但是仍具有部分不合理使用情况出现, 还需要进一步的整改和完善。

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剂量使用方面, 存在一定给药剂量不适宜的情况。由于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药理效应相对较为特殊, 给予患者糖皮质激素不同的药理、生理剂量, 会产生不同的临床作用, 所以临床上应以治疗目的的不同进行合理的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剂量的选择[4]。本次研究中发现, 部分科室医护人员仍具有不根据临床诊疗指南、不按照用药说明书给药的不合理现象发生。临床上, 在给予患者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之前, 应对患者的病情、给予药物的相应特点等问题予以综合考虑, 以此为基础制定较为完善的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使用、治疗方案, 确保合理、正确用药, 防止药物剂量使用过少、过多而对患者临床治疗效果造成影响。

在适应证方面, 本院存在着无适应证用药的不合理现象。通常情况下, 临床症状表现为低热的患者需根据具体病情考虑是否予以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但本院部分医护人员会在患者入院后, 即对其进行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进行静脉滴注, 进行退热处理, 在临床上多数导致患者发热的主要原因为病毒、细菌所引起, 而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进行退热, 不会起到抗病毒和杀菌的效果, 若长时间给药, 则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的机体防御能能力, 使其感染情况进行扩散, 从而延长患者的病程、加重其病情[5]。临床上导致患者发热的原因相对较多且比较复杂, 应给予具体检查诊断、分析, 若患者的体温达到40.5℃以上, 并伴有明显中毒性休克、中毒症状时, 才能够达到给予患者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最合理用药指征。

在给药途径方面, 本院也有少部分糖皮质激素给药途径不适宜现象。主要集中在五官科用药上, 如1例患者给予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时, 医生没有选择专门用于雾化吸入的布地奈德, 而是使用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雾化处理, 这种临床用药是不提倡的, 这是因为地塞米松经呼吸道局部雾化吸入时, 产生的雾化颗粒较大, 达不到3~5 µm的有效颗粒, 因而药物只能沉积在大气道;地塞米松属于无亲脂性基团, 且局部抗炎作用弱, 水溶性大, 与大气道粘膜组织结合较少;此外, 地塞米松是在肝脏转化后才起到作用, 局部用药很难起到直接的疗效[6,7]。我国对于雾化吸入地塞米松的循证资料很少, 在各种指南、专家共识都是不推荐使用的。

在配伍禁忌方面, 临床上大多数选择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与葡萄糖酸钙配伍静滴或甲泼尼龙琥珀酸钠与氨茶碱注射液配伍滴注[8,9]。有资料显示[10], 葡萄糖酸钙注射液和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配伍后发生药理性变化, 致使毒性、不良反应增加, 不宜配伍;而根据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的说明书,静脉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溶液以及它与其他静脉注射剂药物混合的相容性和稳定性取决于混合溶液的pH值、浓度、时间、温度以及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自身的溶解性, 所以不建议甲泼尼龙琥珀酸钠与其他药物混合滴注。

综上所述, 本院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使用上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一定的不合理现象, 需进一步加强糖皮质激素临床合理使用的培训力度、加大对不合理处方的处罚、严格规范用药行为, 进而减少因不合理使用糖皮质激素产生的危害性,为患者提供更安全、有效的医疗服务。

[1] 闫晶超, 沈剑文, 陈念祖 . 我院 2013年眼科门诊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应用情况调查及处方点评难点.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2015(2):113-115.

[2] 戎佩佩. 糖皮质激素在肿瘤内科临床应用的评价. 安徽医药,2016, 20(7):1401-1404.

[3] 郑晓峰.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前后我院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应用情况分析. 中国药房, 2015, 26(12):1645-1648.

[4] 何瑾, 龙晓东 , 普燕芳, 等. 云南省乡村医生抗菌药物、糖皮质激素认知及使用情况的调查分析. 中国药房, 2016, 27(3):299-302.

[5] 张岩, 刘朋. 2014年天津市红桥医院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使用情况分析. 现代药物与临床, 2015, 30(9):1154-1157.

[6] 叶桂兰, 韩秀杰. 葡萄糖酸钙注射液与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存在配伍禁忌. 现代护理, 2006, 12(6):560.

[7] 陈永, 沈勇刚. 糖皮质激素临床合理应用评价方法的探讨及实践.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5(17):37-38.

[8] 杨敏. 糖皮质激素药物的门诊使用情况调查分析. 中国社区医师, 2009, 11(19):10.

[9] 吴蓓蓓. 试论糖皮质激素的合理应用. 健康必读旬刊, 2013,12(5):283-284.

[10] 张丹, 唐丽华, 汪田. 葡萄糖酸钙注射液与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配伍禁忌探讨. 中外医学研究, 2012, 10(13):33-34.

猜你喜欢
激素类不合理皮质激素
激素类药物治疗皮肤病有哪些注意事项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肾病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效果观察
三七总黄酮抗糖皮质激素诱发骨质疏松的效应
我院2018年抗生素不合理处方分析
差评不合理
激素类药物该不该用
激素类药物该不该用
为何让人谈之色变
生发Ⅰ号联合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治疗斑秃患者秃眉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