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工程专业培养方案比较分析

2018-07-13 10:06周先军付波武明虎龚嘉晟
高教学刊 2018年21期
关键词:专业认证培养方案通信工程

周先军 付波 武明虎 龚嘉晟

摘 要:国内设置有通信专业类的学校很多,而如何规范办学、办出专业特色,需要根据具体的校情不断探索,文章在综合分析典型高校通信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基础上,结合专业认证,提出了自身的培养方案思路。

关键词:通信工程;培养方案;专业认证;分析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8)21-0149-03

Abstract: There are many schools in the field of communication specialties in China. However, how to make standards to regulate schools and make specialized characteristics needs to be explor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school's specific circumstances. On the basis of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training program of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major in typi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ir own training plans in combination with professional certification.

Keywords: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training plan; professional certification; analysis

一、国内通信工程专业概述

通信工程专业属于工学中的电子信息类,该专业关注的是通信过程中的信息传输和信号处理的原理和应用,并运用各种工程方法对通信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进行处理。该专业对数学、物理、计算机等基础知识有很高要求,而且要求学生具备通信系统分析与设计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是一个基础知识面宽、应用领域广阔的综合性专业。[1-3]

在教育部公布的2018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名单一共2914所,开设通信工程专业的高校近千所。调研国内培养特色鲜明的学校,我们对于国内院校通信工程专业培养的经验总结如下:

(一)構建科学培养模式

各院校设定培养目标,构建课程体系,建设大类基础平台以及柔性的专业方向。在构建基础学科+专业课程结构体系的过程中,各院校均从以学生为主体、着力开展创造性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的角度出发,设计教学计划。在新的教学计划构建中加大了学生的自主选择权,在学生自主选择专业的基础上,使学生在套餐式的课程模块中自主选择,把人才培养的科学性和尊重学生的兴趣结合起来,最大程度地利用学生的创造性,让学生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4,5]

(二)设置模块化课程体系

目前已实行按大类招生的高校普遍的做法是在学校、学院、学科基础平台课程之上,以模块式的组合推出专业课程,形成若干适应不同培养方向的、有特色的专业方向,以课程模块的多样化组合满足学生个性的多元化发展。[6-8]

(三)深化课程体系改革

各院校按大类招生时,取消了一些原有的仅适应单个专业培养的课程,增加了类似于“院平台”或“学科平台”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所需的课程。这些院校均从科学的角度分析不同领域课程之间的课程结构比例关系,在校平台课的基础上,合理设置院平台课、各学科平台课、各专业课及其相互之间的比重。

(四)建立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体系

学生在完成专业基础课的教育后,应以培养全面型、专业型人才为核心,多参加课外的活动,包括课外的专业知识竞赛、体育竞赛,以及在科研领域有所突破或者进展等。建立合适的评分体系,全面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各方面均衡发展,为社会培养,综合型人才。

(五)建设创新创业平台

在初期给予学生创新、创业和创客体验的机会,组织创客马拉松、创新创业比赛,激发学生的热情,培养创新创业的精神。中期,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培养和提高学生解决一个完整项目的能力,形成完整的工程理念,组织创业者来学校演讲,给学生提供接触的机会,方便其形成大概的个人人生规划,了解当前的创新创业形势。后期是,给学生提供创新创业的机会,培养学生结合专业知识,进行完整创新创业项目的综合能力。

二、通信工程专业院校培养方案分析

北京邮电大学的培养目标是高级专业技术人才或领军型人才,该专业围绕通信技术、系统和网络,注重通信基础理论与系统知识,强调通信网络体系,通过教学与科研互动、理论与实践结合、专业建设与技术发展同步等方式与手段,满足了信息通信领域及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国防工业对高素质专门人才的迫切需求。其课程体系中包括了12学分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学分,按照创客体验、思维训练、综合创新三个阶段推进。在第一阶段,工程导论课是大一新生的必修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专业知识体系,树立复杂工程概念,引导学生对本专业产生兴趣、培养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主要措施包括将编程基础、计算机原理、电子电路和通信网络的知识与开源实验相融合,引导学生在实际系统中认知专业知识;融合课堂学习、自主学习、项目学习、团队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通过现场答疑、在线支撑,及时解决学生问题,使零基础学生快速入门;提供模块化的开源硬件工具箱,结合互联网开放API,让学生具备快速搭建端到端信息通信系统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扩展创新;组织创客马拉松、导论课作品展等方式激发创新热情,培养创客精神,鼓励学生自发形成创客社群,延续创客文化。第二阶段让同学们在大量创意型启发型的讨论和任务演练中理解工程设计思维的理念、工具和方法,学会像设计师一样思考和解决问题。另一方面,从工程应用角度出发介绍一些创新方法,例如TRIZ理论与工具,按照分析、解决问题的流程和应用模板方式,应用创新方法来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另外,让学生理解工程项目中涉及到的设计开发方法、工程管理、经济决策和成本分析等内容,形成完整的工程理念,为后续参与工程实践活动奠定基础。而第三阶段,学生可以结合专业课知识和自己的兴趣方向,在专业综合实验中(如:通信系统、物联网、互联网创意产品、通信产品策划与设计等方向)中择一进行进阶的创新实践。该阶段借鉴“CDIO”的理念,学生经历从需求分析、方案设计、研究开发、运行实施等全过程。该过程涉及技术、经济和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等因素,融合机械、自动化、通信、计算机等多学科知识,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9]

华中科技大学的培养目标是具有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的研究型或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是本专业将以无线通信、通信网络、空间通信等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应用为方向,着重培养学生在电子技术、通信系统等方面的理论基础,培养学生参与多种通信系统的设计与开发的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修完本专业课程后,学生也可选择攻读电子科学、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自动化、光电信息等领域的研究生。该校课外活动学分对课外活动给予了量化,如提交社会调查报告通过答辩者、社会实践活动个人被校团委或团省委评为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分子者,集体被校团委或团省委评为优秀社会实践队者,全国大学英语六级考试成绩达到学校要求者、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获二级以上证书者、英语及计算机考试获程序员证书者、全国计算机软件资格、水平考试获高级程序员证书者、获系统分析员证书者等等。[10]

重庆邮电大学的培养目标是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特色是一直坚持“突出特色、立足多样、注重过程、面向产业”的人才培养理念,已形成了厚重的专业积淀和优势。本专业设置两个特色方向:无线通信技术与应用、网络技术与应用,学生从中至少选择一个方向模块完成学分。学生还可以结合自身发展需求,在我院其他专业的专业模块中选修课程,拓展知识面和竞争力。50 多年来,本专业先后培养了10000 余名毕业生,在国内外著名设备制造企业以及西南、中南的电信运营企业中的许多管理和技术关键岗位上起着重要作用,成为我国信息通信行业的骨干力量。[11]

西安邮电大学的培养目标是能够胜任工程技术和管理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是通信工程专业下设通信网与交换、光通信、无线通信、IP网络技术四个专业方向。其中通信网与交换方向主要培养电信交换工程和电信网络工程方面的应用型人才,光通信方向主要培养有线传输工程和光网络工程方面的应用型人才,无线通信方向主要培养无线通信工程和移动通信工程方面的应用型人才,IP网络技术方向主要培养数据通信工程和互联网工程方面的应用型人才,4个专业方向布局合理,反映了当前通信行业的应用型人才需求。[12]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立足京津冀社会和行业发展需要,紧跟信息与通信技术发展的前沿,融合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等新兴技术,与时俱进,培养适应首都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信息通信领域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满足智能社会人们对海量信息传输、处理和应用的需求。专业课程设置以专业知识主体为线索,构建通识教育、学科基础教育、专业教育和第二课堂四位一体、有机融合、层次分明、比例协调的课程体系,课程之间相互支持与衔接,课程体系突出知识、能力和素质的统一协调,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实踐教学体系体现了实践教学各环节之间的衔接关系,实现了实践教学四年不断线,并突出了实践教学在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作用。[13]

三、湖北工业大学通信工程专业

湖北工业大学是湖北省重点建设高校,创建于1952年,2006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优秀”,2010年获“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学校”,2014年整体进入一本招生。通信工程专业于2003年开始招生,是湖北工业大学“楚天学者”设岗学科,拥有2个湖北省校企共建研发中心、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依托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招收硕士研究生。

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秉承“服务湖北地方经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思想,培养具有良好人文素养、职业操守和社会责任感,扎实的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在通信工程领域从事工程设计、技术研发、产品制造、工程安装、调试与维护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在全面理解市场需求的基础上,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综合考虑学校定位、办学条件及学生基础。对于通信工程专业来说,大多数学生的期望就是在一个专业的IT公司做一个优秀的通信网络工程师。在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时,就要紧紧围绕通信网络工程师的岗位需求设计相应的培养目标与规格。通信市场的覆盖范围也相当广泛,在进行人才培养时也无法针对所有岗位的需求进行相应的训练。为了解决这一矛盾,一方面,考虑岗位需要的共性技术;另一方面,选择若干重点,例如通信系统集成、网络优化工程师等。人才培养目标需要相应课程的支撑,每一门课程的定位、目标及内容设计为人才培养体系提供具体支撑。在课程体系的构建上,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出发,优化人才培养结构;通过合理安排学时,正确处理好课程之间的关系,明确每门课程在培养方案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方面,加强基础教育,保证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自然科学基础以及各类学科基础课的基本学时,体现人文精神与科学素养的结合,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重视学生适应能力与发展潜力的培养,确保教育质量。另一方面,注重实践教学,坚持加强实践教育,要确保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形成体系严谨、模式合理的实验教学体系;设置实践教学内容先进、系统性和综合性强的实验课;推进人才培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探索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切实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

四、结束语

专业培养方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专业培养的成效,本文通过分析国内通信工程专业有代表性的培养形式,并根据湖北工业大学具体的校情特点,对2018级通信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修订制定了思路。

参考文献:

[1]齐兆群,王文博,桑林.通信工程特色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J].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2):95-98.

[2]刘颖,陈后金,张宏科,等.通信工程特色专业建设方案研究与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09(10):131.

[3]王霞,高金雍,刘剑飞.通信工程特色专业培养方案改革探讨[J]. 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2012(S2):104-106.

[4]张达敏,黎慧.通信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策略探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4(5):36-38.

[5]周先军,侯兴涛,周瑾,等.地方高校通信工程专业培养方案设计[J].高教学刊,2016(8):192-194.

[6]林志雄,留黎钦,赵芳丽,等.地方高校应用型通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改革探索[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 12(1):97-99.

[7]杨峰,白荣鑫,孙淑娴.通信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实践[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1(4):56-59.

[8]亚萍,梁丰,刘高平,等.通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实践[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5,37(6):8-10.

[9]北京邮电大学2017级通信工程专业培养方案[Z].

[10]华中科技大学2017级通信工程专业培养方案[Z].

[11]重庆邮电大学2017级通信工程专业培养方案[Z].

[12]西安邮电大学2017级通信工程专业培养方案[Z].

[13]北京信息科技大学2017级通信工程专业培养方案[Z].

猜你喜欢
专业认证培养方案通信工程
创客类系统实训的自适应结构化模型
基于市场细分理论的我国应用型外贸人才培养方案研究
国有企业信息工程一体化建设管理模式初探
基于CDIO模式的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教学体系改革
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观赏水草栽培学课程建设探索与实践
浅析铁路通信工程应用接入网技术
基于工程教育认证和评价体系的应用型人才培养
战略新兴物联网专业校企合作模式研究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高校教师实践能力培养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设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