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五年全国卷 关注考点“生物圈”

2018-07-19 08:48四川
教学考试(高考地理) 2018年2期
关键词:生物圈横县茉莉花茶

四川

康开胜

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考文综地理试题立足于“立德树人”的宗旨,围绕“人地协调”“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这四个地理核心素养,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中国重大发展战略进行命题,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地理学习能力。分析最近五年的全国新课标卷,很多知识点在考题中多次出现,充分体现了高考命题对核心考点的不回避和连续性考查,下面以“生物圈”为例进行说明。

一、近五年全国新课标卷高考考点“生物圈”统计

年份考查状况总计分值占全卷比重2017年全国新课标卷Ⅰ1~3题 考查植被名称、景观差异原因、制约植被分布的因素(12分)36题 考查剑麻产需矛盾、及时加工原因(12分)37题 考查苔原带及生物多样性(18分)44题 考查植物入侵的危害(10分)52分52%全国新课标卷Ⅱ8题 考查尼罗河植被(4分)43题 考查次生林与人工林的作用差异(10分)14分14%全国新课标卷Ⅲ37题 考查白斑鱼生长繁殖的条件、产量低的原因(14分)44题 考查人工林与热带雨林对空气湿度的影响差异(10分)24分24%2016年全国新课标卷Ⅰ36题 考查茉莉生长的条件、种植地选择、加工状况、与经济的关系(24分)24分24%全国新课标卷Ⅱ37题 考查大熊猫栖息地的变化及原因(16分)16分16%全国新课标卷Ⅲ7~9题 考查森林与河流、水循环关系(12分)44题 考查长江刀鱼衰竭原因及对策(10分)22分22%

续表

二、“生物圈”考点考查的方式与方向

(一)考查方式

1.选择题和综合题相结合

选择题重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从学生的判断、分析能力入手,考查地理思维的准确性;综合题重在考查学生的“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从学生的归纳、推理能力入手,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语言组织能力。

2.图形题和纯文字题相结合

图形题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让学生从纷繁复杂的图形中抓住主干和核心;纯文字题考查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考查地理学科中的语文功底。

3.选修地理《环境保护》往往考查涉及生物的综合题

《环境保护》的重点之一就是生物,选修地理往往以生物为主题,考查生物保护的对策、原因等等。

(二)考查方向

1.植物的名称、分布及影响因素

【例1】(2017年全国新课标卷I)下图为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街道机动车道与两侧非机动车道绿化隔离带的景观对比照片,拍摄于2017年3月25日。数年前,两侧的绿化隔离带按同一标准栽种了常绿灌木;而如今,一侧灌木修剪齐整(下左图),另一侧则杂树丛生,灌木零乱(下右图)。拍摄当日,这些杂树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据此完成(1)~(3)题。

(1)当地的自然植被属于 ( )

A.常绿阔叶林 B.落叶阔叶林

C.常绿硬叶林 D.针叶林

(2)造成图示绿化隔离带景观差异的原因可能是该街道两侧 ( )

A.用地类型差异 B.居民爱好差异

C.景观规划不同 D.行政管辖不同

(3)图示常绿灌木成为我国很多城市的景观植物,制约其栽种范围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

A.气温 B.降水

C.光照 D.土壤

【评析】本组试题以植被景观图片为依据,从文字材料中给出重要信息,考查植被类型、生长差异,制约因素等。

【答案】(1)B (2)D (3)A

2.植物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例2】(2017年全国新课标卷I)干旱区的柽柳为耐旱灌木,侧向枝条多,种子多,不易发生病虫害,移栽易成活。近年来,某东北林区的公路绿化中引种了柽柳,生长良好。然而不久,在公路两侧的天然林中,发现了柽柳幼苗。

分析该林区潜在的柽柳入侵天然林的危害。

【评析】本题从环境保护入手,考查植被之间的相互影响。

【答案】柽柳耐旱,对生长环境要求不高;柽柳种子较多,繁殖快(易扩散),侵占其他植物的生存空间;侧向枝条多,妨碍其他乔木幼苗的生长,导致森林结构变化(乔木林向灌木林演化),破坏食物链,减少植食动物数量;柽柳不易发生病虫害,容易在入侵地区成为优势物种,对当地生物多样性造成破坏。

3.动物的分布、影响因素及保护

【例3】(2017年全国新课标卷III)(节选)白斑狗鱼肉质细嫩,营养丰富,有“鱼中软黄金”之称,白斑狗鱼是肉食性鱼类,适宜在16℃以下的水域产卵繁殖,分布于亚洲、欧洲和北美洲的北部冷水水域,栖息环境多为水质清澈、水草丛生的河流,在我国仅见于新疆的额尔齐斯河流域(下图)。额尔齐斯河是我们唯一属于北冰洋水系的河流。

(1)分析图示额尔齐斯河流域适合白斑狗鱼生长繁殖的自然条件。

(2)说明白斑狗鱼产量低的原因。

【评析】本题从额尔齐斯河的白斑狗鱼生长环境入手,考查鱼类的生长条件。

【答案】(1)支流发源于高山地区,水质好;纬度高,加之受高山融雪影响,水温低;干流流速较缓,水草丛生;河流下游冷水鱼可逆流而上(可构成统一种群)。

(2)白斑狗鱼对生长繁殖的环境要求特殊,适宜其生长繁殖的水域少;水中生物量低,饵料少;水温低,生长缓慢。

4.生物与产业发展、经济发展的联系

【例4】(2016年全国新课标卷Ⅰ)茉莉喜高温,抗寒性差,25℃以上才能孕育花蕾,32~37℃是花蕾成熟开放的最适温度。喜光。根系发达。生长旺季要求水分充足,但土壤过湿不利于其根系发育。开花季节,于天黑之前采成熟花蕾,花蕾开放吐香时间从20时左右至次日10时左右,是将茶叶染上花香、制作茉莉花茶的最佳时间。

广西横县种植茉莉历史悠久。改革开放后,茉莉花茶市场需求旺,横县开始扩大茉莉种植规模。1983年,在广西首次举办的茉莉花茶评比中,横县茉莉花茶一举夺魁。至20世纪90年代,我国茉莉花茶生产重心开始从东南沿海地区向横县转移。2000年,横县获“中国茉莉之乡”的称号。目前,横县的茉莉鲜花和茉莉花茶产量占全国总产量80%以上,占世界总产量60%以上。下图示意横县在广西的位置和范围。

(1)与江苏、浙江相比,说明横县有利于茉莉生长的气候条件。

(2)横县地形以河流冲积平原为主,茉莉主要种植在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上。试解释冲积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有利于茉莉种植的原因。

(3)目前横县县城集聚了100多家茉莉花茶厂。分析横县县城集聚众多茉莉花茶厂的原因。

(4)请在下列两个问题中,选择其中一个问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问题计分。

问题①:说明横县茉莉花茶产业的发展经验对我国一些贫困县脱贫致富的启示。

问题②:为以茉莉种植为基础的横县经济进一步发展提出建议。

【评析】本题以茉莉花为载体,围绕茉莉花的生长、分布、加工、发展方向等进行考查。

【答案】(1)横县位于北回归线以南,高温期较长;高温期降水较多,湿度较高,而江浙一带或梅雨期过湿、或伏旱期过旱,且时有超过37℃的高温;横县冬季受寒潮影响较小,气温较高。

(2)冲积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平坦便于种植;排水良好,土壤不会过湿;离河较近,便于灌溉,且不易受洪水侵袭;土层深厚且疏松,有利于茉莉根系发育;冲积平原土壤肥沃。

(3)茉莉花茶生产应接近茉莉花产地;横县茉莉花生产规模大,花源供应充足且品质佳;县城交通便利,便于收集茉莉花(蕾);县城基础设施较好,便于生产组织;离南宁市较近,便于产品销售。

(4)问题①:因地制宜,发挥特色农产品优势;扩大生产规模以达到规模效益和影响(实行专业化生产);推进农产品的加工业,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问题②:加强茉莉种植和茉莉花茶生产的科研投入,确保茉莉花茶的品牌优势;加大茉莉花其他产业化应用的研发;开发新产品;拓展旅游、文化市场,实现经营多元化。

三、考查“生物圈”考点的缘由探究

1.生物圈与其他地理要素的广泛联系

生物的形成与发展受自然和人文要素的深刻影响,与地理环境联系密切,选取其中一个或几个因素就能考查到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从纵向看,可以涉及的问题:该生物是什么、生物在哪里、为什么有该生物、生物对该地有哪些影响、生物出现了什么问题、人类应该如何应对。从横向看,可以涉及的问题:不同生物之间有什么相互影响、生物的地域差异有哪些、生物的时空变迁情况等等。

2.注重高考的公平性

生物是学生最熟悉的地理要素之一,不管是城市孩子还是农村孩子,都接触过生物,考查生物能关注到城乡差异,体现认知上的公平。

3.关注知识与能力的迁移性

从知识角度来讲,生物课专门讲生物,地理课有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专门讲生物,农业中也有相关生物的知识;从能力角度来讲,把平常学习过程或者生活经历中对生物的理解认知迁移到高考试题中,就是考查学生的学习能力。

四、对教学的思考和建议

1.宏观性和微观性相结合

宏观是基本知识、基本规律,而微观是具体认知、千差万别,两者必须结合思考,不能以偏概全,也不能套用规律,要从实际出发,学以致用。把宏观理论应用于指导微观实践,把微观事物置身于宏观背景之中。

2.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

普遍性是规律,是同类地理事物的共性,特殊性是个性,充分体现了地理事物的多样性、复杂性,其原因千差万别,所以具体的地理环境差异要多分析多思考。

3.由人与生物的关系的角度出发认识要素之间的关联性

猜你喜欢
生物圈横县茉莉花茶
基于电子鼻和ATD-GC-MS技术分析茉莉花茶香气成分的产地差异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一节教学设计
柚子花在茉莉花茶窨制中的应用
南宁市横县荣和五金厂非法处置废旧铅酸电池危险废物案
模拟生物圈
广西横县垃圾分类,17年的样本如何复制
模拟生物圈
福建茉莉花茶品质特征、审评技巧及其拼配技术
一杯茉莉花茶
生物圈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