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新题型初探

2018-07-19 08:48辽宁
教学考试(高考地理) 2018年2期
关键词:榛树大果榛子

辽宁

张 可

2017年12月15日,《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下文统称《考纲》)正式发布,高考又近了一步。《考纲》无疑是给高考定的考试范围,无论是高三二轮复习阶段,还是高二准一轮复习阶段,进行有规划、有节奏的复习,都要遵照《考纲》,试题的设置也要遵循《考纲》。近期,《中国考试》杂志密集发布了关于高考内容改革的一系列研究成果,尤其提到了各个学科的新题型,并对高考地理试题命制提出如下建议:第一,在原有题型的基础上,开发新的题型;第二,克服目前文科综合试题中“主题综合、分主题分学科命题”模式,命制跨政治、历史、地理三科的综合题;第三,考试形式应多元化。成果指出地理学科可开发以下三种新题型:撰写小论文类试题、设计小制作类试题和提出问题类试题。

在12月的月考中,辽宁省实验中学东戴河校区地理教研组在高三地理试卷中借用了《广东省深圳市2018届高三地理模拟命题比赛决赛试题》中“榛树栽培潜力”的主观题材料,要求学生“以小论文形式答题,字数300字左右”,答题纸也采用了语文作文答题纸的格式,试题12分,评分标准是:观点3分,理由每点3分,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行文结构合理即可。

这道题考查了学生以下几方面的能力:1.从题干的文字表述中获取地理信息并准确和完整地理解所获取的地理信息的能力;2.将所学区域知识与试题内容建立正确联系的能力;3.运用判断、归纳、比较、概括等方法论证问题的能力;4.用简洁的文字语言正确表达所选区域栽培榛树的发展潜力的能力;5.在论证中观点明确、表达清晰、逻辑严密的能力。试题基本完成了对“地理事实的识记,地理概念的理解,地理原理的应用,区域特征的掌握,地理信息的提取,地理事物的概括,地理资料的分析”等地理学科的考核目标与能力要求的考核。

考试结束后,学生对新题型的反响很大,总体而言学生在考场上面对新题型时能应对自如的关键就是具有心态稳定、迅速联想等及时应变能力和独立编制答案、文字准确、条理清晰的表述能力。

教师在评卷时,不仅关注观点的表达和理由的表述,同时也注重语言的准确性与逻辑性。高三年级共有77人参加考试,最高分10分,最低分6分,平均分7.69分,难度为0.64。

成绩分析图如下:

题号满分值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作答人数得分率%满分率%零分率%标准差难度区分度3412.010.06.07.697764.070.000.001.000.640.02

分值人数比例%6.0911.697.02228.578.03545.459.067.7910.056.49

【新题型例题】

材料榛树,落叶大灌木或小乔木,喜欢湿润的气候(700~1 000 mm),抗寒性强(年均温6.5~7.2℃,冬季耐-33℃低温),全年气温在7.2℃以下的时间达700小时以上有助于榛树休眠,充足的“睡眠”和充足的光照有助于榛树花芽分化,促进其生长发育和结果。土耳其是世界榛子生产第一大国,榛树栽培历史1 000年以上,良种栽培面积70%,出仁率达50%,主要分布在土耳其北部黑海沿岸200~750米高、25千米宽的狭长地带。土耳其榛子的生产从建园、整地、耕作、灌水、施肥(叶面分析和土壤分析决定施肥配方)、除草、采收,到果实处理和加工等基本实现了集约化和标准化。榛子及榛子产业已成为土耳其的重要产业,有800万土耳其人以榛树的生长、加工、销售为生。我国榛子的培育与生产仍处于较落后的状态,大多数为野生榛子,主要集中在东北地区。土耳其榛子对华出口量每年以40%左右的增速在增长,为了解决我国榛子供应量过度依赖进口,我国学者研究出了东北野生榛与土耳其欧洲榛的杂交种——平欧大果榛,这为中国榛子生产从野生走向栽培提供了优良品种资源。对于未来我国大果榛方面潜力较大的地方是哪里,大家开展了热烈的讨论。

请简单论述一下平欧大果榛在东北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哪一分区的发展潜力较大?(答题要求:以小论文形式答题,字数300字左右)

【学生答案选例】

在东北地区发展潜力更大。首先,由大果榛的树的抗寒性来看,东北气温相较西北更适宜榛树生长,可满足其在7.2℃以下时间达700小时以上的休眠需要。相较西北地区,东北冬夏两季的降水使其气候更为湿润适宜榛树生长。东北地区的优质黑土较西北地区的黄土更为肥沃,更能为榛树提供营养。东北丰富的水资源更是优于西北,为榛树提供充足水源。就历史经验来看,西北缺少种植经验,而我国大多数野生榛子多集中于东北,当地农民对其习性更为熟悉,且如今研究的平欧大果榛正是东北野生榛子与欧洲榛的杂交种,更适宜在东北本土推广。从发展前景看,东北平原土地平坦广阔宜大规模种植。相较西北,东北工业基础设施更为完善,更有利于大果榛的深加工,延长其产业链,增加附加值,提高经济收益。综上所述,东北地区种植大果榛的潜力大。

小论文类试题在历史等学科早已使用。从地理学科角度讲,这类试题不同于日常论文或参赛论文的撰写,在考场上,更多地要求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对于一些重要的地理问题、理念和思想方法,结合地理学科自身的特色与学科的基础知识和规律,进行多角度的思考与探索,以新颖独特的视角来表达自己的见解与思想。

由于是第一次使用新题型,材料选取不是很新颖,问题设置仍停留在表面问答的层面,与开放性题目的设置区别只在答题方式上,且教师在评卷时适当放宽了尺度,所以区分度只有0.02。此次新题型的探索,目的是让学生清楚高考题型不是一成不变的,在高考考场遇到了新题型要如何面对和解决。

猜你喜欢
榛树大果榛子
花光卉影
榛子遗传改良及丰产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真人榛事
阿勒泰地区大果沙棘营养成分研究
大果桑葚的栽培技术与综合利用
桓仁县平欧杂种榛子金龟子幼虫防治试验
榛子的猫猫图鉴(上)
不同树势的榛树对修剪响应的研究
伊春林区天然毛榛树高地径生长量调查研究
松鼠采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