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效率的提高策略

2018-07-24 05:56邓帮谷
读写算 2018年36期
关键词:阅读现状阅读策略初中语文

邓帮谷

摘 要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是新课改的要求,阅读教学占整个初中语文教学的大部分,阅读教学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初中语文教学的质量。应利用有效的策略教会学生“读”,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理解品析、积累运用语言,从而培养语感。初中语文学科的一项重要教学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教学占语文教学的比例很大,尤其是在当前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对阅读教学的要求也更高。

关键词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教学模式;阅读现状;阅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36-0133-01

作为一门学习语言的课程,学生只有充分阅读课文,在熟悉课文的基础上,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才会逐步加深。但是,学生升入高年级后,读课文的次数反而越来越少。

一、初中语文阅读现状

(一)教师们总是想按照自己的教学设计完成教学程序,但却忘了,无论是平时的教学还是公开课,我们都应该以生为本,应该根据学情教学。试想,学生匆匆读一遍课文,对于课文内容还不熟悉,所谓的对话、交流、感悟、分析能有效吗?这时的学生对课文还没形成整体印象,对课文的重点部分也不熟悉,就拿出一词、一句进行重锤敲击。

(二)初中语文课文加长,但是教学时间少,一周仅有六到七节课的时间,教师要赶教学进度,课堂上就不会给学生太多读课文的时间。许多教师往往会把读课文布置成家庭作业,而学生会认为仅仅是读课文,又没有有效的检查形式,往往不去完成,因此未达到阅读的要求。学生这种肤浅的阅读习惯不仅会影响平时的语文学习效果,而且还会把这种习惯带到考场上。

(三)有些学生在考试结束后再读文本,重新做题,做题的准确度都能提高,分数也能增加,这说明正是因为在考场上没有认真读题才会丢分。学生在总结失分原因时总说是由于自己粗心,其实他只是找到了表层原因,深层原因是,由于自己阅读肤浅造成了理解不到位,致使答题也不能做到准确、完整,分数自然就受影响了。

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只有当学生对语文阅读产生兴趣的时候,学生的学习效率才能得到保证。但在当前的教学环境下,初中语文阅读的教学模式过于单一,基本上是通过文章每个段落的主题思想将文章分段分析,这样文章就分成许多小的模块。教师这样教学的初衷是帮助学生将篇幅较长的文章分解消化,减轻学生的理解难度。但在教学的时候,对学生的要求是将文章中優美的词句背下,这种任务式的教学只会增加学生的负担,学生只是将词句记住而没有仔细领悟其中的奥妙。

(二)教学创新是当前课程改革的重点,但是有相当一部分初中语文教师没有达到这一要求。教师在进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过于依赖教案,且有些教师的教案会沿用好几届学生。教师在阅读教学课堂上的讲解都是按照教案进行,这种固定的教学流程没有顾及学生的感受和课堂上的变化,课堂就变成了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讲台下听,学生的阅读思维没有跟着教师的讲解扩散。

三、初中语文阅读的策略分析

(一)课堂上的阅读形式主要有朗读和默读。朗读时,对学生的基本要求是“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要把每个字读清楚、读准确、读响亮,还要根据课文内容、思想感情,把握好重音、停顿,并采用恰当的语速、语调。“根据朗读表达的语意重心、朗读意图和思想感情的变化,由语词组合所构成的一句话的语节单位,一般应处理为:一般性的语词和音节作快速和自然音域朗读;次重音节的语词和音节作中速和自然强音或高强音处理;重音节的语词和语节,是语意、朗读意图和思想感情的体现,要作缓慢、高音域或者低音域处理。

(二)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利用音频软件把朗读的内容录下来,发布到学习群里,老师、家长、学生都可以对学生的朗读进行及时评价。这种方式同时也检查了学生的作业,能及时督促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初次进行默读训练时,教师应首先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课文默读。我们语文教师应在课堂上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读书的机会,创设各种读书的情境,以读为本,让学生充分地读,真正做到在读中能整体感知课文,在读中能有所感悟,在读中能培养语感。

(三)一个好的教学目标能够使课堂教学简单化,教师在制订教学目标的时候需要结合学生实际掌握情况,仔细策划教学计划,明确教学目标,这样学生在语文阅读学习上才能有充足的时间。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的时候需要结合课堂的实际情况和事先制订好的教学目标进行教学,教学重点可以在作者表达的精神内涵和文章的主体构思上,这样有助于学生思维的扩散。尤其应该避免传统教学中以考试为目的的阅读教学。

(四)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是课堂教学任务完成的保障。而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方式有多种,教师可以通过教学模式的多元化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2]。教师可以采取互动式的教学模式,这样学生就有更广阔的思维空间;教师还可以采取情境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文章;也可以采取游戏教学模式,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

(五)教师在课堂上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使学生都参与到阅读教学中,而增强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是使学生参与到阅读教学中的有效手段。受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关系再怎么亲近都会有代沟,学生的心里对教师还是会有一些畏惧。但是学生和学生之间就不一样了,学生发现的问题敢于向学生提出,但是不敢向教师提出。

教师的教学缺乏创新,教学模式比较单一,学生阅读学习兴趣不高。语文阅读教学水平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教师应该明确语文阅读教学目标,提升学生语文阅读水平;丰富教学模式,提高学生语文阅读兴趣。

参考文献:

[1]张洁.浅谈如何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之有效性[J].新课程(中),2010.

猜你喜欢
阅读现状阅读策略初中语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浅析农村中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
初中学生读书类课程开发思路
开展郊区初中学校英语课外阅读的实践与思考
理工科研究生阅读现状的调查研究
巧用策略,“悦”读绘本
以阅读策略为导向的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