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加强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路径探索

2018-08-02 06:33郭瑞鹏巩晶骐
河南教育·高教 2018年7期
关键词:路径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时代

郭瑞鹏 巩晶骐

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的核心,也是激励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精神源泉。新时代加强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塑造大学生健全的人格并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认同感。一些高校在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时面临师资力量薄弱、部分教师理论素养不高、校园传统文化氛围不浓等问题。从学校、教师、学生、校园环境氛围四个方面对开展和加强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行探索,可以确保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取得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新时代;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路径探索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当前,在大学生群体中广泛、深入、积极地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既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需要,也是新时代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需要。因此,如何更好地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成为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新时代加强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

(一)有利于大学生正确“三观”的形成。塑造大学生健全的人格

高校育人的根本目的是“立德树人”,即培养具有良好品格和健全人格的公民。大学阶段是大学生形成正确“三观”并逐渐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和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形成的思维方式、道德品行、价值理念对他们未来的人生道路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当前的社会风气总体而言是充满正能量的,但还是会有一些不太好的社会现象,如一些人言而无信、奢侈浪费、盲目攀比、注重享乐等。这些现象对处在人格塑造期和成长期的大学生有一定的影响,个别意志不坚定、盲目从众的大学生缺乏对不良风气的辨别力和抵制力,也缺乏明辨是非、求真务实、勇于担当的能力和品质,这对他们正确“三观”的形成是很不利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精神内涵和人生哲理,加强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可以为他们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理论支撑。高校在大学生群体中广泛地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可以让大学生充分了解、学习和弘扬爱国文化、孝道文化、慈善文化和诚信文化等,进而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塑造大学生健全的人格。

(二)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抵御不良文化的侵袭,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多元的格局逐渐形成,互联网的迅速发展让多元文化的传播更加便捷,但与之并存的困境是网络对不同文化内容的过滤和筛选度较低,导致一些血腥暴力、价值观扭曲等不良内容也出现在大学生视野内,影响了大学生的成长。大学生普遍具有比较单纯、易受煽动等特点,他们容易受到不良内容的侵袭,这些会扰乱他们正常的价值取向与学习生活,如果不加以教育纠正,很可能导致一些大学生忽视主流文化,产生认知偏差,甚至会对意识形态造成影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经过岁月洗礼和历史沉淀而延续下来的精华,加强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可以为他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的精神养分,也能有效地引导他们明辨是非、弘扬真善美,自觉抵御不良、低俗文化的侵袭。加强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也可以巩固壮大主流文化阵地,增强意识形态领域的凝聚力。高校和教师通过正面、积极和持续的教育,可以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渗透到大学生的头脑中,从而有效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有利于大学生增强文化认同感,坚定民族文化自信

加强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坚定民族文化自信,让大学生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而自豪。中華民族经过五千年的历史沉淀,形成了独具风貌的文化特色,将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传授给大学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四个自信”中的“文化自信”昭示着在高校加强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目的是引导大学生增强民族文化自信,让大学生在学业上奋发图强,让大学生对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更加坚定的信念和决心。当今世界文化交流碰撞不断,形成了绚丽多彩的文明形态,但文化领域的争夺战也已经悄然打响了,“西方文化中心论”的声音不绝于耳,这更加凸显出加强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高校和教师要引导大学生辩证地看待事物,让大学生学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引导大学生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弘扬者和传播者,让大学生主动承担起中华民族文化复兴、创新的重任,增强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信心。

二、制约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一些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对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整合教育资源等给予了高度重视。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这充分展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深入落实增强文化自信的决心和重视程度。

事实上,我国高校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脚步从未停歇,一直在进行探索和改革,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些大学生认为传统文化教育虚无缥缈,索然无味,其教育的效果不尽如人意。总体而言,全面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高校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主要面临以下几个问题。

(一)个别高校对传统文化教育不够重视

党和国家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为高校开展和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与制度支撑。众多高校都在积极响应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号召,采取各种形式开展相关教育活动,但客观来看一些高校依然存在着些许不足,尤其是个别重视专业技能教育的理工类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流于形式,没有很好的效果。

一方面,一些高校不够重视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和教育,在学校里存在着教育功利化的现象。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和高校的扩招,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个别高校为了提高就业率和毕业生的社会适应性,在教育教学环节中太过注重专业技能教育,而忽视了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在人才培养上更偏重于实用型和技术型,对学生的人文教育、人文关怀较少,缺少完善的人文素质教育保障体系。

另一方面,一些高校设置的传统文化课程较少,通常把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课程设置为选修课、通识课,或者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并且在教学过程中也没有权威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材作为指导。一些高校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程度还有待提高,课程设置还有待优化。

(二)一些高校师资力量薄弱,部分教师理论素养不高

课堂是高校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渠道,而教师是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内涵丰富、源远流长,这就要求任课教师具有较深的理论功底和文化素养。但目前的现状是一些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类课程的师资严重不足,个别授课教师专业背景不匹配,学术功底相对薄弱,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一些高校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教师多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辅导员兼任,加之其本职工作任务较重,这些教师很难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更有甚者,个别高校由于教师极度缺乏,存在“教非所学”的现象,教育效果可想而知。

(三)工具理性导致缺乏大学生学习动力

大学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受众,由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教授的内容在重要考试、考核中涉及的较少,一些大学生不太重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工具理性思维使一些大学生缺乏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动力与兴趣,只关注考试或者获得相关专业资格证书,只为将来找工作考虑,这种狭隘的思想实在令人扼腕叹息。

(四)一些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氛围不浓

人文环境彰显价值追求,当前部分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上存在重视物质文化建设、忽视精神文化建设的问题。一些高校在校园建设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良好的物质文化建设固然能为教师和学生提供舒适的环境,但物质文化只属于“浅层”,精神内涵才是关键。一些高校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氛围不浓,没有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不能让学生深入地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高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多是以办讲座、拉横幅、搞展览等方式进行,相关的实践活动比较少,大学生在接受的过程中没有切身的感受,势必效果不佳,长此以往,会打击大学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性。

三、新时代高校加强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现路径

(一)深化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学改革

《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阐明了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贯穿教育教学始终。一方面,高校在培养大学生时要做到专业技术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并重,做好顶层设计,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纳入学生培养体系中,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开展做好总体部署,提供制度支持和经费支持,也要定期做好教学效果的评估以及动态的调整机制。

另一方面,高校要建立健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施制度,以保障教育的长效开展和落实落细,要将现代教育教学技术与传统教育优势相结合,将传统文化教育全面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中。高校可以成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改革发展工作组”,教務处、宣传部、学工部、校团委联合设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发展中心”,建立调查、促进、教育、提升、建设、发展全覆盖的教学育人体系,将相关教育课程融入哲学社会科学等教学内容中,从点到面地全面开展教学工作。

(二)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师资队伍的水平直接影响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实效,高校有必要打造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关于一些高校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高校可以通过选拔、培养和引进等方式,组建一支乐于从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工作队伍作为中坚力量。关于部分教师理论水平较低的问题,高校可以通过组织参加培训、外派交流学习和参加学术会议等方式不断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文化底蕴,夯实教育根基。

除引进师资、组织培训学习外,高校还应该注重提供经费支持和改革创新。一方面,为了保证教育的长效性,高校要积极鼓励教师进行相关研究,可以设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专项科研经费,以保障研究有经费、研究有动力、研究有成果。另一方面,高校可以组织专家甄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材,使教材内容既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传授给学生知识。任课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要创新教学方式,充分挖掘有价值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材,创造性地让课堂教学“活”起来,让学生在积极愉悦的氛围中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

(三)提高大学生自觉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当前,社会长远发展需要的是具备理论深度、精神厚度和道德高度的复合型人才。大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也要学会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武装自己的精神世界,提升自己的文化底蕴和创造能力。高校要提高大学生自觉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可以按照提高认识、增强意识、培养兴趣的路径出发,变被动灌输为大学生主动学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高校应尽可能地让相关实践活动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还需要不断创新。在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过程中要注意建立各学科之间的连通性,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立体结构体系,进而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观点、立场和方法被大学生领悟,最终“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使得大学生达成“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自我实现的内在需求”的共识。结合新时代的特色,高校要丰富学习、弘扬和传承的手段,让大学生增强民族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主动承担起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

(四)积极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对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具有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作用。首先,高校可以通过建设表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色的建筑物、人文景观等,以实实在在的物体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大学生学习生活联系起来。其次,高校可以效仿《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等节目,通过组织唱民歌、尚国粹、书法比赛、绘画大赛、高雅艺术进校园、参观传统文化教育基地、观看文化专题影片等活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学校育人实践活动中去。再次,高校还可以开展“中国传统节日振兴工程”,充分利用重要的传统节日,引导学生了解风俗民情、重温节日内涵,形成新的节日习俗来彰显中华文化的永久魅力。开展升国旗唱国歌、学雷锋月、颁奖典礼、毕业典礼等仪式教育,通过隐喻或转喻实现文化意志对个体意志的精神递交。最后,高校需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构建“互联网+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模式,牢牢把握网络教育主阵地,建立专题网站,设置文化理论、文化发展、文化视频等专栏,通过“两微一端”开展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活动,组织开发有教育意义的趣味性传统文化活动,合力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新局面。

加强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积累智慧的过程,更是每一个炎黄子孙内在的精神夙愿。高校作为开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中坚力量,需要主动承担起新时代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重担,要坚持“以文育人、以文化人”,全面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扎根大学生内心,开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繁荣兴盛之花。

责编:清欢

猜你喜欢
路径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时代
高校语文教育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路径探析
初中语文教学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机制研究
关于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
共享发展理念内涵、障碍和路径探索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试论标志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新路径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警务监督对警民关系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