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倡仪下的中白教育合作:历史、现状与展望

2018-08-02 06:33王济宇
河南教育·高教 2018年7期
关键词:展望合作一带一路

王济宇

摘要:中国和白俄罗斯友好交往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两千年前的古“丝绸之路”就将两国联系在一起,两国人民都尚情重义。中国和白俄罗斯自建交以来经历了接触探索期、友好合作期、提速发展期等阶段。当前,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进入了新时代。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白两国的合作会更加密切,中白教育合作也会取得更大的成就,为两国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新时代人才。

关键词:“一带一路”;中白教育;合作;展望

白俄罗斯共和国,一个在20世纪末剧烈的社会动荡中走出一条成功转型之路的国家,一个中国政府面向21世纪的全面战略伙伴,“一带一路”新丝绸经济带上的枢纽国家,其在教育事业领域与中国政府走出了成功的合作之路。新时代,回顾梳理中白教育合作的历史与经验,探寻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合作空间,并为更宽广范围内的国际教育合作的展开提供借鉴,具有重要的学术和实践价值。

一、回顾:中白两国建交以来的教育合作

1991年12月,阿拉木图的《别洛韦日协议声明》开启了白俄罗斯作为主权国家的当代史。1992年,中白建交,中国成为最早承认白俄罗斯共和国地位的国家之一,中白友好交往的历史就此拉开帷幕。和其他加盟共和国一样,白俄罗斯在90年代初期经历了由于苏联解体而导致的剧烈的国家震荡。然而,经历过动荡的白俄罗斯共和国成为了苏联加盟共和国中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的国家,与中国的教育合作也在政府的主导下稳步推进。中白教育合作的历史,大体分为三个阶段。

(一)接触探索期(1992—1994)

1992—1994年是白俄罗斯独立以来最动荡最复杂的时期。政治动荡、经济不稳定、社会秩序混乱,给白俄罗斯政府在恢复国家秩序和建设新型国家方面带来了严峻的挑战。然而,就在白俄罗斯政局尚未完全稳定之际,中白两国的友好关系、教育合作已经被双方政府高度重视并纳入推动日程。1992年11月,两国政府在北京签署了第一份具有法律效力的文化合作协议,不久,中国教育代表团赴白俄罗斯访问,并签署了第一份双边教育合作协议。1993年10月,白俄罗斯教育部长盖肖诺克率团访华,就进一步促进中白两国的教育交流与合作进行深入的探讨。同年,白俄罗斯在华设立使馆,两国在教育、文化、经济和信息处理方面的联系逐渐加强。

(二)友好合作期(1994—2013)

1994年7月,白俄罗斯共和国成立,亚历山大·格里戈里耶维奇·卢卡申科就任总统。随着政治上的稳定,中白教育交流与合作进一步稳定展开,高层互访频繁,政府协议进一步深化,高校、科研机构、社会团体的交流互动也逐渐增多。1996年12月,白俄罗斯总理林格访华,中白双方签署了1997年至2000年白俄罗斯教育科学部与中国国家教育委员会的合作协议。1998年,中白两国教育部长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白俄罗斯共和国政府关于相互承认学位证书的协议》,两国教育进入到务实合作的新阶段。2000年5月,中国教育部长陈至立访白签署《2001—200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和白俄罗斯共和国教育部教育合作协议》,增加政府奖学金留学名额人数。2009年9月,中国国家外国专家事务局同白俄罗斯教育部签署关于职业培训、提高专业技能及专家交流的合作协议等。

(三)提速发展期(2013以来)

2013年,中白两国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及中白工业园项目启动以后,两国教育合作开始大幅提速。2014年,政府合作委员会的成立进一步加大了两国经贸、科技、安全、教育和文化方面的合作。2015年4月,中白政府间委员会教育分委会首次会议在明斯克举行,双方就中白教育合作现状与前景、教育合作法律基础、高校合作、白高等教育机构中孔子学院工作及发展前景、中白教育合作分委会工作条例等深入交换了意见,达成了广泛共识,制定了中白教育合作路线图。2015年5月,在习近平总书记和卢卡申科总统的见证下,教育部副部长郝平与白俄罗斯共和国教育部长茹拉夫科夫在明斯克共同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白俄罗斯共和国政府教育合作协定》。2016年9月,卢卡申科总统访华,双方共同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和白俄罗斯共和国教育部关于联合培养人才的备忘录》。2015年(明斯克)、2016年(广州)、2017年(明斯克),中白政府间合作委员会教育合作分委员会作为教育合作的官方机构,连续三年召开会议就教育合作领域的进一步深化进行探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一带一路”倡议助力下的中白教育合作新局面

(一)战略定向,政府主导,层级交往更趋频繁,教育合作机制不断完善

长期以来,中白两国关系友好,高层互动频繁。2013年7月,在两国元首的推动下,中白簽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白俄罗斯共和国关于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中白之间多项领域的合作开始驶入加速发展的快车道。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访问白俄罗斯并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白俄罗斯共和国友好合作条约》。2016年,卢卡申科总统访华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白俄罗斯共和国关于建立相互信任、合作共赢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自此,中白关系由“战略合作”向“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及“全天候友谊”关系发展,教育领域的合作也逐步密切。2014年,政府间合作委员会教育合作分委员会成立,2015年,双方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白俄罗斯共和国政府教育合作协定》,2016年,双方签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和白俄罗斯共和国教育部关于联合培养人才的备忘录》。同年,汉语被列入白俄罗斯国家考试科目。

(二)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的教育合作交流体系,合作内容逐步深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白关系史研究专家赵会荣教授曾将中白建交以来的教育合作总结为“奠定法律基础、建立合作机制、发展汉语和白俄罗斯语教学、互派留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合作”五个方面,“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双方教育合作在以上五个领域明显发展的基础上,呈现出朝多层次、全方位、深入化的方向迈进的趋势。

当前,中白教育合作的法律基础包括两国政府间协议、教育部门协议和高校教育机构协议三个层次。自2013年以来,双方教育合作的规模与质量,从教育部的学历认证、政府奖学金资助名额到两国高校之间学生互换、教师互派等,均有长足发展。合作领域除了传统的孔子课堂和孔子学院建设、汉语言和白俄罗斯语言培养,又开拓了中白高校联盟、理工科联合实验室建设等新项目,合作范围进一步扩大。

以语言学习为例,“一带一路”倡议下中白两国人员学习对方国语言的热忱进一步提高。近几年白俄罗斯出现了“汉语热”,汉语教学呈现普及性和持续性的特征,除了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的大力推进,白俄罗斯不少中小学都在教学中将汉语作为第一外语。据悉,2018年1月,明斯克国立语言大学率先设立中文系,白俄罗斯国立大学也筹备设立东方学系,以在高等教育層面上加强对汉语言文化的研究。与此同时,中国也掀起学习白俄罗斯语的热忱。2016年,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率先开设白俄罗斯语班。2017年,天津外国语大学开设白俄罗斯语本科专业。2018年,北京外国语大学将开设白俄罗斯语专业。为了提高白俄罗斯大学生的汉语学习兴趣,双方教育部门、文化协会等策划了包括新年朗诵、语言比赛等活动。2018年3月,首届白俄罗斯大学生汉语奥林匹克竞赛在白俄罗斯国立大学举行,吸引了来自白俄罗斯10所高校的130名选手参加,进一步深化了语言学习的推广。

(三)融教育合作于文化、科技、旅游、经贸合作等,助力“全天候友谊”

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白之间的合作呈现出全方位快速发展的新局面,教育合作也在经贸、科技、人文、旅游等合作中协同发展。作为人文合作的重要方面,教育合作为经贸和其他领域的合作提供人才支持,是推动合作升级的基础,越来越受到官方和民间的重视。

“巨石”中白工业园是中国政府境外投资最大的工业园区,截至2018年4月已有31家中国企业入驻,投资总额达5亿美元。随着一系列优惠政策和可预期的前景,未来“巨石”中白工业园将会有较大的发展,园区内的白中合资企业需要大量懂汉语又懂白俄罗斯语的管理、经贸、法律人才,这对双方教育的进一步拓展空间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适应“巨石”的人才需求并进一步推动就业,白俄罗斯国立大学、明斯克国立语言大学和国立技术大学不断推进汉语教学及中国学研究.同时白俄罗斯政府和高校加大了与中国培训机构和职业技术教育学院的合作,通过启动中白“种子计划”加强对管理人员、公司职员的培训。商务部培训中心免费为白俄罗斯人员提供“产业园区的建设与管理”培训班,中国招商局集团资助白俄罗斯国立大学发展汉语教学,华为公司上海和深圳中心为留学的白俄学生创造进修机会等。2018年,白中青年科学家联合研究中心成立,将进一步推动教育合作与科技合作、经贸合作、文化合作的交融深化与发展。

2018年是中白旅游年,在重庆举行的“白俄罗斯旅游年”开幕式上,白俄罗斯国家音乐团“kupalinka”民乐团音乐会、白俄罗斯现代摄影展、白俄罗斯电影日等文化活动也精彩亮相,通过人文交流和旅游促进两国人民彼此亲近、建立互信。2016年,白俄罗斯教育部国际合作司司长率26所高校的百名大学生参加中国夏令营活动。2017年,中国30名学生赴白参加夏令营,通过夏令营活动,两国学生参观访问高校,增进了友谊,促进了文化交流。

三、新时期中白教育合作前景展望

当前,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进入了新时代。2017年10月,中共十九大将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写入中国共产党党章,这一重大决议为中白两国教育合作的持续稳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作为国家战略,政策的稳定性和持续性是中白教育及两国关系友好发展的前提和保障,教育合作为其他领域深度融合的基础,受到中白双方的高度重视,合作前景乐观可期。

首先,中白友好合作的历史源远流长,两国人民情谊深厚,加强教育合作造福两国人民,受到了人民的欢迎。早在两千年前的古“丝绸之路”就将两国联系在一起,中国人民和白俄罗斯人民都尚情重义,更有着在70年前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用鲜血凝结而成的兄弟情谊,“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五年以来,中白双方交往密切,合作顺利,这为以后的进一步合作奠定了良好的感情基础。

其次,加强教育合作有助于建立相互信任、合作共赢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中国是最早承认白俄罗斯独立的国家之一,白俄罗斯是苏联解体后访问中国的第一个独联体地区国家。自1992年中白建交以来,两国关系持续友好发展,两国的教育事业也全面深化与推进。中白两国都选择走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两国在政治、经贸和人文合作方面的立场高度一致,白中合作已成为当前国际社会国与国间合作的典范。“当前,中国和白俄罗斯都处在发展的关键阶段。中国致力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白俄罗斯同样在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为实现到2030年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而不懈努力。双方应该对接战略构想,打造利益和命运共同体,在共同圆梦的道路上奋力前行”。

2018年伊始,中白之间的文化交流、教育交流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明显推进,交流合作的步伐明显加快。新年伊始,“中白旅游年”的相关活动便全面启动,白俄罗斯国立大学孔子学院专门举办元宵晚会以增进两国学生之间的友好情谊,同时白俄罗斯还在北京成立白中文化发展中心。2018年2月,明斯克国际图书展上,北京外国语大学出版社与白俄罗斯艺术文学出版社积极磋商,加强书籍的翻译出版和文化推广工作。2018年4月,白俄罗斯国家图书馆、中华人民共和国驻白大使馆、白俄罗斯国立技术大学、白俄罗斯国立科技大学科技孔子学院等联合举办“我眼中的中国和白罗斯”首届摄影比赛,面对这些教育合作和文化互动活动,人们有理由相信,中白教育合作的前景光明可期。

责编:清欢

猜你喜欢
展望合作一带一路
初中体育多样化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
校地合作促进居民健身的探析
国内外森林生物量碳储量估测现状存在问题及展望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国内延续性护理现状及展望
“展望” ——阿伦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