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产权性质与会计稳健性

2018-08-16 07:15周兰谷沛林
系统管理学报 2018年5期
关键词:稳健性媒体报道盈余

周兰,谷沛林

(1.湖南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长沙 410079;2.湖南省风险导向审计研究基地,长沙 410079)

在西方国家,新闻媒体被视为独立于行政、立法及司法之外的“第四权力”,其在资本市场中扮演着“议程设置者”的重要角色,并在信息收集、传播,减少信息不对称及提高信息透明度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中介作用[1]。近年来,媒体深度负面报道三鹿“毒奶粉”事件”、中石化“天价酒”事件等,很好地体现媒体负面报道的监督通过声誉机制或者引发行政介入渠道,迫使公司管理层或大股东减少各种机会主义行为,保护投资者利益;且其在公司治理中扮演的法律外制度角色也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肯定[2-4]。媒体传播效果一直是新闻传播学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从媒介议程的重要性到公众议程的重要性,通过认知图式的“同化”或“顺应”效应影响公众的思想、舆论及行为方式,且这种影响是长期、潜移默化和“培养”的认知过程[5-7]。

会计稳健性,亦称谨慎性原则,其作为会计确认和计量的一项重要“惯例”,至15世纪以来就持续影响会计理论与实务[8-9]。稳健性是一项占支配地位的会计原则,当其他原则与之发生冲突时都要服从于它[10];并要求会计确认时不高估资产和收益,不低估负债和费用,其可以有效缓解公司内外部的信息不对称性,降低套利交易成本,保护了公司债权人的利益,提升公司价值[11]。Basu[9]将稳健性定义为会计师对财务报告“好消息”的确认要比“坏消息”的确认要求可验证性更高的证据,并要求报告会计盈余对“坏消息”的确认比“好消息”的确认更及时和充分。作为一项重要的财务报告质量的属性和公司治理机制的会计稳健性[12],Watts[11]认为,契约、监管、诉讼及税收是稳健性产生的4个重要因素。已有文献也主要是从债务契约、会计制度监管、公司治理和企业特质等方面对这4大动因展开研究[11-15]。而媒体作为公司外部治理机制的监督角色[16],其对财务报告信息的稳健性产生什么影响? 尤其是其负面报道是否更加影响会计师关于会计盈余对“坏消息”确认的及时性? 因而可能使得公司的会计稳健性有所提高? 进一步,媒体报道的监督不仅取决于自身利益行为,还与整个媒介行业发展的竞争程度相关[17-18]。喻国明[19]指出,新闻媒体在市场中价值大小关键在于通过受众产生的对社会实践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力”,其作为产业的经济本质是“影响力经济”。一般而言,媒介环境发展越好,媒介行业竞争程度越大,越有助于其报道监督功能的发挥。那么,在媒介环境发展高低视域下,媒体报道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是否各异? 对此问题,鲜有对这方面的经验探讨。鉴于此,本文以传播学的议程设置理论为基础,并结合心理学的图式理论,在网络报道(正面、负面)基础上,以喻国明[20]编制的中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传媒发展指数反应媒介环境发展程度,考察媒体报道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以及不同媒介监督环境下两者的影响程度,这对加强新闻媒体在资本市场中的监管及其治理作用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此外,在当前中国资本市场中,上市公司大部分由国有企业改制而来,国有及非国有控股这一特殊的制度安排为研究中国上市公司的会计稳健性等相关问题提供了独特的视角,特别是从媒体报道这一外部治理机制为着眼点。研究表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由于内部人控制、债务软约束等问题的存在,降低了其会计信息的稳健水平[14-15]。但这只是从上市公司治理情况及债务契约等内部有效需求视角而得的结论。Watts[11]认为监管在影响会计稳健性需求过程中,稳健性水平会随着会计监管力度的增强而提升,而新闻媒体恰好为资本市场有效监管的一把“双刃剑”。那么,当国有上市公司面对“议程设置者”的媒体而言,对其会计稳健性问题是激浊扬清抑或推波助澜? 这是非常值得研究的会计议题。

本文以2008~2012年中国A 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媒体报道的监督角色为切入点,基于Basu[9]模型度量盈余稳健的“及时性”与“持久性”两方面,考察了大众传播在会计稳健性上的潜在作用,以及不同产权性质下媒体报道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程度。结果发现:

(1)在媒体议程的“同化”效应机制下,当年媒体对上市公司的正面报道越多,其次年的会计稳健性会降低,但稳健性的降低并不显著;而在媒体议程的“顺应”效应机制作用下,来自当年媒体对上市公司的负面报道越多,其次年的会计稳健性会提高;且相比于低媒介环境发展地区,在高媒介环境发展视域下,媒体负面报道对会计稳健性的正面影响更强。

(2)相对于非国有上市公司,当年媒体负面报道越多的国有上市公司,其次年的会计稳健性较高;且与地方政府控股上市公司相比,媒体负面报道越多的中央政府控股上市公司次年的会计稳健性更高。

(3)进一步探讨还发现,媒体负面报道对国际“四大”所审计客户的会计稳健性影响较非国际“四大”更强;相对于非国内“十大”,媒体负面报道对国内“十大”所审计客户的会计稳健性影响更积极。

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

(1)本文以传播学的议程设置理论为基础,并融合心理学的图式理论构建了一个更为严谨的理论分析架构,深化了关于新闻媒体作为产业经济本质的一种影响力的经验解释。

(2)从媒体报道(正面、负面)和媒介环境发展程度及两者相互作用视角,较为全面地分析了媒体报道对会计稳健性的作用机理,拓展了会计稳健性外部影响机制的研究范围,并为Watts[11]关于会计稳健性产生的监管解释提供了增量的经验证据。

(3)与以往单纯研究企业产权特质下会计稳健性问题不同,尤其是与国有上市公司存在较低会计稳健性水平一致结论的不同[14-15],本文借助媒体负面报道的监督影响力,深入研究了不同产权性质下媒体负面报道对会计稳健性的改善程度,这对完善当前中国国有控股公司会计稳健性问题及其外部监督机制具有增量的借鉴作用。此外,本文从不同规模审计师的独特视角考察了媒体负面报道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程度,为进一步强化新闻媒体在审计监督及其质量提高方面提供建设性的路径参考。

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1.1 媒体报道与会计稳健性

传播学的议程设置理论认为,传播媒介在某一时期内对某个特定问题和事件突出报道后引起公众的关注和重视,从而使得该问题和事件成为社会舆论的中心问题,且受众会按照媒介议程设置的优先顺序调整对问题的看法[5]。Carroll等[21]提出媒体对企业的关注度与公众关注度具有正相关关系;同时指出,对于较为隐性的议题及鲜为人知的信息,媒体的“议程设置”尤为重要。进一步,从心理学上看,皮亚杰的图式理论认为1)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将图式定义为:“一系列动作的结构或者组织,并且这些动作在具有相同或类似的环境中由于重复发生而引起的转移或概括。”[6],大众媒介对其受众的新闻认知过程涉及“同化”和“顺应”两方面的作用机制。媒体议程过程中,“同化”是指受众把新的新闻信息融于原有图式一致的认知结构中,“顺应”则是受众将新的新闻信息改造原有图式不一致的认知结构,构建新的认知图式,使新的图式产生质的变化;并且图式形成后会产生一种刻板印象及认知框架的传播效果,继而又会影响受众对特定议题显著性的判断和评价[6-7]。进一步表现为,作为信息中介机制的媒体报道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公司管理者的心里判断及决策,降低代理成本[4],通过声誉机制或引发行政介入的治理,具有一定的公司治理的改善作用[2-3];并在较强的市场舆论压力下使公司管理层减少盈余操纵行[23],减少会计信息的错误定价,从而提高会计信息的运行效率[24]。

由于稳健性是对不确定性环境下的谨慎反应,其起源于公司债权人对财务报告可靠性的需求,且公司信息不确定性的提高会加剧信息的不对称,增加了债权人的契约监督成本[11,25]。在不完善的信息市场下,公司利益相关者会根据其所获得的信息权衡稳健性的收益及成本,信息的不完善就会使得其权衡结果的不对称性;而信息不对称的经济后果之一为公司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收益及损失的不对称,各方利益者相关者为寻求自身利益的保护,稳健的财务报告信息需求应运而生[26]。但当公司趋于平稳发展,外部信息的不确定性减少时,公司管理层的各种机会主义行为的动机会减少,各方利益相关者对稳健性的需求可能会得到缓解[27]。作为外部公司治理机制的媒体,正面报道加深了管理层、会计师和债权人等对公司原有一致的认知图式,并在媒介意见环境中潜移默化的达成“好消息”的共识及印象框架,“同化”发挥了作用,并印证了其内在的认知判断与媒体正面意见一致,且认为其所在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及发展前景等可观,公司及大股东的信息透明度得到提高,缓解了其与中小股东和债权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从而使得各相关利益者之间的代理成本有所降低,因而对会计信息的稳健性需求也有所降低;与此同时,媒体正面关注较多的上市公司,使其在媒体议程设置的作用下拥有较好的市场自律意识及公众形象,公司违约程度及破产风险较低,面临潜在的诉讼风险也可能较小;而当公司在较低的法律诉讼风险期时,信息不确定性可能会降低,相关债权人会减少相应的契约监督,对公司稳健的财务报告信息需求有所减弱[9]。另一方面,媒体对公司正面关注过多,即媒体没有较好发挥其监督功能时,公司管理层的机会主义行为可能会萌生,为获得更多的利税收益,更有可能推迟“坏消息”的披露,使得相关债权人在媒体正面议程的“同化”效应下具有一种迎合利好消息的心里意识,并认为公司发展前景较好且具有良好的声誉,财务报告的相关信息可靠、风险较小,但可能减少债务契约缔约及执行过程中防御心里,使得公司股东和债权人等之间的代理成本进一步降低。雷宇[28]的研究表明,良好的债务人声誉(公众形象)能够赢得债权人的信任,减少了债权人对债务人风险成本的担心,因而会降低债务契约对会计信息稳健性的有效需求。因此,基于信息供给视角,媒体的正面报道对会计稳健性水平具有一种替代的可能性,给公司带来利好消息的同时,各方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代理冲突减少,未来会计信息的稳健性会因代理冲突(代理成本)、诉讼风险及契约监督减少而降低。基于上述分析,提出:

假设1当年媒体对上市公司的正面报道越多,其次年的会计稳健性会降低。

对于媒体的负面报道,其传递出的负面议程信息与公司管理层、会计师和债权人等原有的认知图式及其内在判断大相径庭,在“顺应”效应作用下会使其改变旧的认知图式,构建新的认知结构,以顺利解决问题及适应新的舆论意见环境。首先,从声誉角度而言,张维迎[29]指出,声誉是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有效运行的基本机制之一;且声誉是信任的重要来源,良好的声誉机制能够增进信任[30],而公司债务契约又是增进债权人和债务人相互信任的手段,但声誉维持不好则适得其反。当上市公司受到媒体负面关注时,则说明其经营等方面出现了问题,并在媒介议程设置的作用下引发利益相关者关注。Dyck等[2]及郑志刚等[31]认为,媒体负面报道会使上市公司管理层及其声誉受损;而公司的声誉较差时,其相关债权人为保护自身利益,更倾向于提高其债务契约对会计稳健性的需求[28]。因此,公司管理层会因其对声誉维持的需求,以降低声誉成本及增进信任,并在媒体的市场舆论压力下有意识地提高财务报告的盈余稳健性。此外,在我国法律尚不完善的资本市场中,会计契约缔结及运行过程中需要法外制度的媒体监督来保持有序履行,以提高会计信息的运行效率,降低契约交易成本。雷光勇[32]认为,适当地对公司会计规则及会计政策的合法性监督,可以有效地督促公司管理层对会计规则及政策的执行,间接地提高以其为基础的会计契约质量。其次,由于媒体负面关注较多的上市公司的经营风险、财务风险及代理问题等可能较大,管理层的道德风险更为突出[33],给相关债权人带来不同程度损失的概率较高,债权人为维护自身利益诉诸于法律的可能性也较大。而法律诉讼风险是催生会计稳健性的一大动因,且公司发生诉讼风险越大,相关债权人为有效监督债务人的经营状况,降低信息有用的不确定性,会要求公司实施较为稳健的会计政策以更好地保护自身权益[34]。刘启亮等[35]及Joe[36]研究发现,媒体负面报道容易使公司面临潜在的诉讼风险,且外部审计师在媒体的负面议程下,会使其感知潜在的审计风险并提高其审计费用,并发表非标意见的可能性更大;而公司稳健的财务报告能降低风险补偿溢价,降低审计师的审计收费[37]。因此,受到媒体负面关注较多的上市公司,管理层出于避免发生诉讼而带来的成本增加会提高会计信息的稳健性,债权人也会因此而提高对会计信息稳健性的需求来保护自身利益,以缓解彼此之间的代理冲突。综上所述,本文认为,媒体负面报道的监督通过影响公司及管理层的声誉,并以信任为基础的债务契约履行和诉讼风险成本控制的策略考虑,管理层和会计师等会在媒体潜移默化的负面议程的显著程度中逐渐改变其所在公司的认知及其行为,“顺应”效应发挥了作用,并调整原有不一致认知策略,采取更为稳健的会计政策,及时确认损失等“坏消息”,使其具有相关性和一致性,内外部相互监督下使得公司未来会计信息的稳健性有所提高。基于上述分析,提出:

假设2当年媒体对上市公司的负面报道越多,其次年的会计稳健性会提高。

1.2 不同媒介环境发展程度下媒体报道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

在媒介环境发展视域中,媒体报道的监督功能的发挥不仅取决于其自身发展程度及报道行为,还与媒介行业的市场竞争程度密切相关[38]。新闻媒体在市场中的价值大小关键在于通过受众产生的对社会实践和社会发展的一种“影响力经济”[19]。一般而言,媒介环境发展越好的地区,市场化程度也较高,其对社会的影响力越强,媒介议程中涉及的图式效应对受众的作用越明显。良好的媒介信息环境视域下,各大媒体为自身利益而在其行业发展中相互竞争,其对媒体报道(正面、负面)行为的影响更积极,公司管理层和会计师等受到“同化”或“顺应”效应的影响更强,更加注重自身行为及声誉意识,并对公司的发展及其经营等问题提供更为透明的决策有用的信息资源,进一步对其会计信息的稳健性影响更强。同时,较好的媒介信息环境监督下,信息透明度更高,法律制度的执行力较高,利于改善公司的诉讼环境,诉讼成本、契约性保护得可能较好。而Bushman等[39]认为,法律执行力度较高的制度环境中,其对公司的威慑及约束力更强,因而对投资者的保护力度更大;并且坏消息反应的及时性会随着法律执行力度的增强而增加,好消息反应的敏感性则伴随着披露程度的提高而有所降低[40]。因此,一旦公司发布消息(坏消息或好消息),会计盈余对消息的反应程度会因媒介环境监督强弱(法律执行力度高低)的不同而各异。罗进辉等[41]的研究表明,媒体报道通过发挥其有效的信息中介及公共监督能力,能够降低公司股价未来崩盘的风险。贺建刚等[38]从财务报告重述视角,发现中国媒介监督环境改善时,其可以减少公司大股东控制权对低质量会计信息所引致的资源配错问题,提高了市场的治理效应。龚光明等[42]研究发现,良好的媒介环境功用的发挥能够缓解公司多元化经营带来的会计信息质量下降问题。与此同时,媒介环境发展程度与其所在地区具有相适应的经济发展水平[20];朱松等[43]认为地区市场化程度及经济发展水平越好,其对契约履行机制的作用更明显,投资者得到的保护程度更高,诉讼压力也较大,因而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稳健性的压力及需求也越大。基于上述分析,本文认为,与媒介环境发展较低地区相比,在媒介环境发展较高地区,能够强化媒体报道(尤为负面报道)的监督力度,更深入地挖掘和抑制上市公司管理层的隧道行为等问题,公司股东及管理层面临的诉讼风险成本及压力也较大,债务人对债权人的债务契约履行的动机及意识更高,因而对会计稳健性的作用更加明显。因此,提出:

假设3相对于媒介环境发展程度较低地区,媒介环境发展程度较高地区的上市公司,媒体正面报道对其会计稳健性的影响更强。

假设4相对于媒介环境发展程度较低地区,媒介环境发展程度较高地区的上市公司,媒体负面报道对其会计稳健性的影响更强。

1.3 媒体负面报道对不同产权性质下会计稳健性的影响

产权为声誉机制的基础,会计契约的履行以产权制度安排为背景[29,32]。在中国资本市场中,相对于非国有上市公司而言,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仍占较大比重,并在其企业改革中表现为不彻底,存在所有者缺位、内部人控制、债务软约束等突出的治理问题,而这些治理问题会进一步削弱相关利益者对会计信息的有效需求,进而影响其会计稳健性水平的提高[15]。其中,所有者缺位的状况,而正是由于存在此状况,更需要外部监督主体进行有效管制。一方面,从股东-经理层契约而言,存在的内部控制人问题,内部人利用自己独有的权利操控会计报告的空间更大,尤其是在公司业绩较差时,内部人为了避免因绩效较差而带来的“炒鱿鱼,接下家”现象,其粉饰报表的可能性更大;当内部人为了自身晋升利益时,其可能会提前确认收入,推迟披露损失等坏消息。而当外部“议程设置者”的媒体关注时,尤其是财经媒体,内部人为了避免舆论监督所带来的市场压力及声誉受损,减少被诉讼的风险概率,并出于媒体及公众关注而带来的政治成本上升的谨慎考虑,其会收敛自己的行为。吴超鹏等[44]研究发现,当媒体监督功能发挥较好时,公司高管的政治关联背景对其变更行为并不能起到“附身符”的作用。同时,由于稳健的会计信息作为股东监督经理层、保护自身利益的一项重要工具[14],当内部人受到外部媒体监督时,能揭露内幕消息,引发更多监管机构的行政介入[3],股东-经理层这种契约监督关系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有效履行,委托方(官方)就会成为稳健的会计信息的需求主体,并且有所增强。由此,内部人操控会计报告的空间可能性会更小,从中攫取私人收益的动机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遏制,反而在股东及媒体双重内外监督下及时确认会计盈余的“坏消息”。另一方面,与非国有上市公司相比,国有上市公司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支柱地位,承担着更多的政策性负担和社会发展目标[45],并承载着更大的政治压力及声誉约束,更加注重在国家及公众中的地位和形象,因而其对会计准则遵守的动机比非国有公司更为强烈。而现实中,媒体可能会倾向于因国有控股公司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而优先形成议程设置的特定对象,进而使其更加关注国有控股公司的相关议题,也使得受众在媒体的议程设置中更加关注国有控股公司。当媒体报道国有上市公司的负面消息,在引起更多的监管机构的行政治理的同时[3],注重声誉的国有上市公司管理层为降低政治成本及赢得其债权人进一步信任,会在媒体议程的“顺应”作用下,其改变舆论意见环境中与原有不一致认知图式的动机更为迫切,因而其在公司未来发展中会采取较为稳健的会计政策,及时确认损失等“坏消息”,以完善公司治理,保护相关债权人的利益。

与此同时,在中国当前的行政体制背景中,国有控股存现于中央及各级地方政府之中,各级地方政府在中央管辖及监督下履行其职责。而正是由于行政分权的体制,中央政府这一角色犹如一个委托人,地方政府的角色便类似于一个代理人,上下级之间这种类似于委托关系,上级政府约束自身行为的可能性更大,使得其更加注重自身的形象[46]。对于中央政府控股的企业而言,其与中央政府联系更为紧密,其声誉共同体与国民经济命脉更为密切,通常实施更为严格的监管措施,因而公司管理层采取的会计政策更加稳健,尤其是面对外部市场监督主体之一的媒体议程的负面舆论压力下,“顺应”效应对其发挥得更明显。此外,受到媒体负面关注的中央政府控股公司,引发行政介入的级别更高且治理强度更大,要求管理层改正违规等行为更为迫切,一旦发生诉讼,其受到处罚成本会更高;并在高级别的债权人提出更稳健的会计信息需求下,央企管理层会积极应对坏消息带来的不利影响,以维持与债权人更长久的信任及契约关系。另一方面,在我国转型市场经济中,地方官员的治理中存现于一种政治晋升锦标赛的模式,地方政府控股公司是地方政府实现其政绩诉求的重要手段[47]。为促进地方经济及就业的增长,地方政府控股公司承担着更多的过度投资[48],雇佣更多的冗员[49],这就使得“掠夺之手”长期存现于地方政府控股企业中,也不可避免地会间接干预媒体监督的治理。陈志武[50]指出,在我国司法不独立的法律制度中,各级地方政府管辖内的司法地方保护主义较为严重,新闻媒体的言论自由没有得到有效保护;戴亦一等[51]的研究表明,来自地方政府的干预会削弱媒体监督的公司治理作用;李焰等[52]通过分析媒体报道五粮液利益输送而侵害投资者行为的案例,发现地方政府出于地方利益及声誉成本考虑,其会干预媒体报道而引发证监会介入调查的进度及力度,最终使其受到处罚的力度较小;Piotroski等[53]的研究也发现,中国地方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管理层出于地方晋升等利益,更易于压制其“坏消息”,面临的信息风险程度更高。因此,追求政绩诉求的地方政府,其地方干预影响了媒体的治理效应,使得媒体负面报道对地方政府控股公司的监督力度有限,公司相关债权人也因地方政府的庇佑减少对公司风险成本的担心,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及代理成本有所降低,因而可能降低对会计信息的稳健需求。基于上述分析,提出:

假设5相对于非国有上市公司,当年媒体负面报道越多的国有上市公司,其次年的会计稳健性较高。

假设6相对于地方政府控股的上市公司,当年媒体负面报道越多的中央政府控股上市公司,其次年的会计稳健性更高。

2 研究设计

2.1 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

本文研究样本财务数据来自于CSMAR 数据库和Wind数据库,其中媒体报道数据通过“百度新闻搜索引擎”(全球最大的中文新闻平台)手工收集整理,媒介环境发展程度数据来自喻国明[20]编制的中国传媒发展指数报告(CMDI)。同时,以2008~2012年中国沪、深A 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并对本文数据进行如下处理:①剔除金融、保险类公司;②剔除期间被PT、ST 及数据不全的上市公司;③为降低极端异常值的影响,本文对除了媒体报道以外的所有连续变量在0%~1%和99%~100%之间的数据进行Winsorized 缩尾处理,最终得到6 115个样本观测值。模型统计检验采用Stata 12.0软件完成。

2.2 主要变量描述

(1)会计稳健性。关于会计稳健性度量方法的可靠性,根据张兆国等[54]的研究及建议,采用Basu[9]提出的盈余—股票报酬计量法的反回归方程来衡量。其模型为:

式中:EPSit为公司i在第t年的每股收益;Pi,t-1为公司i在第t年期初的股票价格,即每年4月最后一个交易日的股票收盘价[55];Ri,t为公司i在t年度累计股票回报率,Ri,t=(Pi,t-Pi,t-1)/Pi,t-1;DR i,t为虚拟变量,当Ri,t<0时,DR i,t=1;反之,DR i,t=0。在式(1)中,β2表示公司对“好消息”的会计盈余反应及时程度,β2+β3表示公司对“坏消息”的会计盈余反应及时程度,则β3就为公司对“坏消息”比“好消息”反应及时性程度的差量,当β3>0时,表明会计盈余对“坏消息”反应更快、更及时,据Basu[9]对会计稳健性的定义,则体现公司会计信息是稳健的。

(2)媒体报道。关于媒体报道,目前大部分文献研究常用的数据来自报刊[2-3],但如今互联网时代的潮流中,报刊新闻报道的广度、深度及其时效性不及网络报道。在此,借鉴罗进辉等[4,41]的研究,通过“百度新闻搜索引擎”(http://news.baidu.com)手工收集整理媒体报道上市公司的数据2)网络媒体报道数据主要来自腾讯财经、新浪财经、网易财经、搜狐财经、人民网、新华网、凤凰网、中国财经信息网、中国经济网、中国证券网等知名新闻媒体,并进一步区分正面报道和负面报道。本文区分网络媒体正、负面报道的步骤:

①借鉴李培功等[3]的做法,并参考中国证监会关于《行政处罚决定书》中对上市公司违规行为的明确规定,选取如下最优关键词作为媒体负面报道的依据,主要包括“违法、违规、操纵、欺诈、虚增、虚列、贪污、行贿、逮捕、拘留、大股东占用资金、隐瞒重大事项、推迟披露、偷税、漏税、误导性陈述、涉嫌内幕交易、造假、利润下滑和剧降、亏损、双规、双开、暴跌、退市、整改、破产”等负面词汇;

②为了使网络报道数据精确且有针对性,对样本中每家上市公司的曾用名、全称及简称进行年度“新闻标题”搜索并逐条阅读其相关新闻条目及内容;参考李培功等[3]收集报刊报道数据的方法,数据收集过程中过滤了上市公司公告、分析师预测与建议及一条新闻中涉及多家上市公司的报道;

③经过上述方法整理网络负面报道数据后,其剩下的相关新闻条目和内容中不含负面关键词的为网络正面报道数据。媒体报道数据的处理,借鉴Dyck等[2]及罗进辉[41]的研究,以“1+媒体正面或负面报道次数”的自然对数作为媒体报道程度的一个衡量指标。同时,为了减少媒体报道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并能更好地反映当年媒体报道对次年上市公司会计稳健性的作用,采用滞后一期媒体报道数据进行模型检验。

(3)媒介环境发展程度。借助喻国明[20]编制的中国传媒发展指数报告(CMDI)来衡量。该报告指数从传媒产业生产能力、盈利能力、广告竞争、受众消费及媒介环境方面系统地对我国近年来各地区(自治区、直辖市)传媒发展及其监督能力进行了系统的定量测评,从理论上较好地刻画了我国各地区媒介环境发展程度。传媒指数越大,表示该地区媒介宏观监督能力发挥得越好[38]。参考吴超鹏等[44]的研究,将上市公司所在省份对应的“传媒发展指数”的中位数分为两个子样本,即高媒介环境发展程度地区和低媒介环境发展程度地区,分别赋值为1和0,记为MI。

(4)产权性质。根据通常研究惯例,按照CSMAR数据库中提供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性质的数据和第一大股东控股情况,并将Wind数据库中相对应上市公司性质数据结合对比,将样本年度上市公司分为国有上市公司和非国有上市公司,分别赋值为1 和0,记为State1;进一步,在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中,根据其实际控制人层级划分为中央政府控股和地方政府控股上市公司,分别赋值为1和0,记为State 2。

2.3 模型设定

为检验假设1、2,借鉴Krishnan[56]及刘峰等[55]的研究,在Basu模型中加入滞后一期媒体报道(正面、负面)变量,分别构建模型:

这里,假设3、4 是基于假设1、2模型的基础上,在媒介环境发展程度(MI)高或低视域下进行分组检验。为检验假设5和6,即不同产权性质的上市公司,媒体负面报道对其会计稳健性的影响程度,在假设2中式(3)的基础上进行产权性质分组回归。模型中还控制了年度虚拟变量和行业虚拟变量;此外,由于上市公司个体因素的影响,可能出现聚类现象。为使结果更稳健,参考Petersen[57]的研究,按照上市公司层面对其标准误差进行了聚类回归分析。模型中各主要变量定义如表1所示。

3 实证检验及其结果分析

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表2为主要变量描述性统计结果。由表2 可知,全样本中媒体对上市公司的正面报道均值为2.569,负面报道的均值远小于正面报道的均值,即为0.561,表明期间我国上市公司发展的好事态占绝大部分。区分产权性质后,媒体对国有控股公司的正面关注度要多于非国有控股公司,负面关注则少于非国有控股公司,说明国有上市公司出现的财务等问题可能较少;各主要变量在国有及非国有控股公司中均有较大差异。媒介环境发展虚拟变量(MI)的均值为0.529,标准差为0.449,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在高和低媒介环境发展地区分布较为均匀。

表1 各变量名称、符号及定义

表2 主要变量描述性统计结果

3.2 回归结果分析

3.2.1 媒体报道、产权性质与会计稳健性——盈余稳健(及时性)视角 本文重点关注ln Mediat-1·DR·R的系数,它表示媒体报道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媒体正面报道(ln Media1t-1)所在列显示,无论是全样本检验还是区分产权性质分组检验,ln Mediat-1·D R·R的系数均为负,但并不在10%、5%和1%统计水平上显著,说明随着媒体正面关注(评价)上市公司越多,其次年的会计信息的稳健水平会下降,但稳健性的下降并不显著,本文的第1个假设没有得到显著验证。这可能是受到媒体正面关注较多的上市公司,其经营、财务状况等保持较为稳定的同时,采取一贯的会计政策。而媒体负面报道(ln Media2t-1)所在列中,全样本检验中DR·R的系数在1%统计水平上显著为正,表明会计盈余对“坏消息”的反应比“好消息”的反应更快。具体而言,会计盈余对“好消息”的反应系数为0.008 4,对“坏消息”的反应系数为0.028 1(0.019 7+0.008 4),也即会计盈余对“坏消息”的敏感性是“好消息”的3.34 倍(3.34=0.028 1/0.008 4),这与李增泉等[58]的研究结论基本一致。ln Mediat-1·DR·R的系数在10%统计水平上显著为正,说明上市公司受到媒体负面关注越多,会计盈余对“坏消息”的反应及确认更加及时,也即其次年的会计稳健性会提高,假设2得到验证。区分产权性质后,发现国有控股公司的ln Mediat-1·DR·R系数在5%统计水平上显著为正,而非国有控股公司的ln Mediat-1·DR·R系数为正但统计上不显著,说明国有控股公司受到媒体的负面报道越多,其有可能采取更加稳健的会计政策,使其次年的会计稳健性得到提高,假设5得了到验证。进一步,中央政府控股上市公司的ln Mediat-1·DR·R系数在10%统计水平上显著为正,而地方政府控股上市公司的ln Mediat-1·DR·R系数为正却不显著,说明可能由于受到地方政府不同程度的干预,媒体负面关注对中央政府控股上市公司的会计稳健性提高较地方政府控股上市公司更强,假设6得到验证。表3所示为给出的回归结果。

3.2.2 媒介环境、媒体报道与会计稳健性——盈余稳健(及时性)视角 表4给出了回归结果。由表4可知,媒体正面报道(ln Media1t-1)所在组中,高媒介环境发展列中的ln Mediat-1·DR·R的系数仍为负但不显著,低媒介环境发展列中的ln Mediat-1·DR·R的系数为正且不显著,说明在高媒介环境发展视域下,媒体正面报道在降低会计稳健性的作用方面不明显,假设3没有得到显著验证。而媒体负面报道(ln Media2t-1)所在组中,高媒介环境发展列中的ln Mediat-1·DR·R的系数在10%统计水平上显著为正,低媒介环境发展列中的ln Mediat-1·DR·R的系数不显著,说明当媒介环境发展较好时,其对媒体负面报道的治理作用具有积极的助推作用,也即对会计稳健性的提升作用更强,假设4得到了显著验证。

3.2.3 媒体报道、产权性质与会计稳健性——盈余稳健(持久性)视角 在盈余稳健及时性分析中,用股价来衡量公司当前及过去的经营稳健情况有时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噪声。为此,进一步利用会计盈余的变化从盈余稳健持久性视角,并借鉴Basu[9]提出的盈余反转模型来探讨不同产权性质下媒体报道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根据Basu的观点,会计盈余在确认“坏消息”和“好消息”时存在着不对称性的时滞性,而这种不对称性表现为“及时性”和“持久性”两方面的差异。由及时性上可以看出,会计盈余对“坏消息”的反应比“好消息”的反应更及时;对于持久性,“坏消息”对当年的会计盈余影响较大,对以后年度影响较小,而“好消息”对当年及以后年度均产生较大影响,从而使得负的会计盈余变化比正的会计盈余变化不具有更强的持久性,也即负的会计盈余的反转速度更快[58]。那么,作为“议程设置者”的新闻媒体,其对负的会计盈余变化的反转率影响是否更强? 从而使得被议程的上市公司的会计稳健性有所提高? 参考Basu[9]及Krishnan[56]的研究,其反转模型为

表3 媒体报道、产权性质与会计稳健性——基于盈余稳健(及时性)的检验

表4 媒介环境、媒体报道与会计稳健性——基于盈余稳健(及时性)的检验

式中:ΔEPSi,t为公司i在第t年每股收益的变化量,即

Pi,t-1为公司i在第t年期初的股票价格,同样定义为每年4月份最后一个交易日的股票收盘价;Pi,t-2为公司i在第t-1年期初的股票价格;Di,t为虚拟变量,当ΔEPSi,t-1/Pi,t-2<0时,Di,t为1,反之为0。在式(4)中,β2为会计盈余变化量对“好消息”的反转系数,β2+β3为会计盈余变化量对“坏消息”的反转系数,如果负的会计盈余具有更大的反转率,则β2、β3应当显著为负;Di,t(ΔEPSi,t/Pi,t-2)变量的系数β3为负数时,表明会计盈余中的“坏消息”比“好消息”更不具有持续性,也即更易于反转,此时则体现公司会计信息的稳健性。参考刘峰等[55]在盈余反转模型中加入自变量的方法,在式(4)中加入滞后一期媒体报道(负面和正面)变量,构建如下基本模型:

式(5)、(6)中,β7是重点考察的系数,从会计盈余稳健持久性角度而言,如果该系数显著为负,则表示媒体报道增加了会计盈余对“坏消息”的反转程度,也即会计稳健性更强;如果β7不显著或为正,则表明媒体报道不能提高会计稳健性水平。

表5给出了盈余反转模型的检验结果。由表5知,媒体负面报道(ln Media2t-1)所在组中,所有ΔEPSi,t-1/Pi,t-2的系数均在1% 统计水平上显著为负,即本期会计盈余变化与前期的会计盈余变化成负相 关 关 系,Di,t(ΔEPSi,t-1/Pi,t-2)的 系 数 也 均 在1% 统计水平上显著为负,说明负的会计盈余变化比正的会计盈余变化具有更大的反转性,这与李增泉等[58]的研究结论基本一致。接下来,重点关注媒体负面报道(ln Media2t-1)所在列的全样本中,负的会计盈余变化是正的会计盈余变化的3.09 倍[(-0.573 5-0.274 6)/(-0.274 6)=3.09],这与会计盈余稳健的及时性方面估计中的3.34倍基本吻合,

的系数在1%统计水平上显著为负。这说明,媒体负面关注(评价)越多的上市公司,其次年负的会计盈余变化得到更大的反转,也即其次年的会计稳健性会提高;进一步区分产权性质,国有控股所在列的

系数仍在1%统计水平上显著为负,而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系数虽为负但统计上不显著,表明相对于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而言,媒体负面关注越多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次年的负的会计盈余反转速度更快,也即其次年的会计稳健性较高。将国有控股公司进一步划分,中央政府控股公司所在列的

系数在10%统计水平上显著为负,而地方政府控股公司的不显著,一定程度上说明媒体负面关注下,中央政府控股公司的负的会计盈余比地方政府控股公司的负的会计盈余得到更大反转,盈余稳健程度更高。从媒体正面报道(ln Media1t-1)所在列上看,无论是全样本还是区分产权性质分组检验,

的系数均不显著,说明媒体正面报道在会计盈余对“坏消息”的反转程度中影响较小,加强了其不能提高会计稳健性的经验证据。

3.2.4 媒介环境、媒体报道与会计稳健性——盈余稳健(持久性)视角表6给出了回归结果。由表6可知,媒体负面报道(ln Media2t-1)所在组中,在高媒介环境发展程度所在列的

系数在5%统计水平上显著为负,低媒介环境发展程度所在列的

表5 媒体报道、产权性质与会计稳健性——基于盈余稳健(持久性)的回归结果

表6 媒介环境、媒体报道与会计稳健性——基于盈余稳健(持久性)的回归结果

系数不显著,意味着在这样高媒介环境作用下,媒体负面关注较多的上市公司负的会计盈余变化得到了较大的反转,其次年的会计稳健性更得到了更大提高;而媒体正面报道(ln Media1t-1)所在组中,无论是高媒介发展环境还是低媒介发展环境下,

的系数均在统计上不显著,负的会计盈余没有得到反转,即对会计稳健性影响较小。进一步,单纯从媒介环境发展的宏观视角检验其对负的会计盈余的反转程度影响,媒介环境发展程度(MI)所在列的全样本中,

的系数在5%统计水平上显著为负,说明相对于媒介环境发展程度较低的地区,媒介环境发展程度较高地区的上市公司的负的会计盈余变化得到更大的反转,也即媒介宏观监督在会计信息的稳健性方面也发挥了一定的改善作用;区分产权性质后,国有控股公司所在列

的系数在5%统计水平上显著为负,而非国有控股公司的系数为负但不显著,说明媒介宏观监督对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会计稳健性治理作用比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更强。

3.3 进一步分析:不同规模审计师视角下媒体负面报道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

独立审计是公司治理机制之一,其可以有效约束公司管理层的机会主义行为,提高财务报告质量的稳健性。前文在理论及文献路径分析中提到媒体的负面关注会引起外部审计师的关注,并给审计师带来一定程度的审计风险,使得审计师发表“非标意见”的概率增大[36],进而影响到盈余稳健性。但是由于审计师的类型及其审计判断立场不同,其对媒体负面报道而带来的市场反应会因审计师类型的不同而各异。相对于小规模的审计师而言,较大规模的审计师所占的审计市场份额较大,投资者认可程度较高,其审计客户的规模也较大,因而面临诉讼风险更高;同时,大规模的审计师的声誉较好于小规模的审计师,其一旦发生审计失败而引致的声誉惩罚成本也较高。因此,较大规模的审计师会努力提高其审计的服务质量[59]。但就中国资本市场而言,刘峰等[55]及郭照蕊[60]研究发现,国际“四大”比非国际“四大”所审计客户的财务报告的盈余稳健性更不稳健。那么,当较大规模的审计师面对媒体负面报道过的客户时,其审计的财务报告的盈余稳健性是否得到反转? 本文认为,在应对外部不确定性风险下,相比于非国际“四大”而言,国际“四大”的审计师经验更丰富、专业胜任能力及独立性较强,对外部风险感知更敏感,尤为面对媒体负面议程的客户,其会因自身较强的声誉意识及更大的外在市场压力,努力投入并利用媒体负面报道的客户相关信息挖掘审计线索,提高财务报告的盈余稳健性。同样地,就国内会计师事务所而言,相对于国内非“十大”而言1)国内十大为2008~2012年连续5年公布于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网站(http://www.cicpa.org.cn/)上的会计师事务所综合评价百家信息排名前15位的10家会计师事务所(除了国际四大),国内“十大”也比较注重自身声誉,较强的专业胜任能力及扑捉信息的敏感性,媒体负面报道会使国内“十大”的审计师具有较强的风险警觉意识,避免因审计失败而带来的声誉成本增加,以更好地立足于国内日趋竞争激烈的审计市场中,其会利用媒体负面报道的相关信息提升审计服务的质量。据此,推断:①相比于非国际“四大”,媒体负面报道对国际“四大”所审计客户的盈余稳健性影响更强;②相对于非国内“十大”,媒体负面报道对国内“十大”所审计客户的盈余稳健性影响更积极。

为验证上述推断,在式(3)、(5)的基础上,分别进行“四大”与非“四大”、“十大”与非“十大”分组回归。

表7给出了回归结果。由表7可知,盈余稳健及时性模型所在组中,国际“四大”所在列的ln Media2t-1·DR·R系数在5%统计水平显著为正,而非“四大”的不显著;进一步,从盈余稳健持久性模型组中有,国际“四大”所在列的

系数在5%统计水平上显著为负,而非国际“四大”所在列的

系数在10%统计水平上显著为负,即媒体负面关注对经国际“四大”审计的客户的负的会计盈余得到更大反转。这说明,媒体负面报道对国际“四大”的审计客户的盈余稳健性提升作用较非国际“四大”更强,推断(1)得到验证。接下来关注国内审计师类型,盈余稳健及时性模型所在组中,国内“十大”所在列的ln Media2t-1·DR·R系数在5%统计水平上显著为正,而非国内“十大”的不显著;盈余稳健持久性模型中,国内“十大”所在列的

系数在1%统计水平上显著为负,非国内“十大”的

系数在5%水平上显著为负。表明媒体负面关注下,国内“十大”所审计客户的财务报告的盈余稳健性比非国内“十大”更强,推断(2)得到验证。该结论表明,媒体可以通过声誉机制在提高审计师所审计客户的盈余稳健性方面发挥一定的治理作用。

3.4 敏感性测试

为加强研究结论的可靠性,本文进行了一系列稳健性测试:

(1)以报刊报道作为媒体报道的替代变量3)报刊报道数据主要来自证券日报、证券时报、上海证券报、经济观察报、21世纪经济报道、第一财经日报、中国证券报等国内主流财经媒体,并按照本文中模型展开稳健性检查;还对连续变量媒体报道(正面、负面)进下两端1%进行Winsorized处理后重新回归。

(2)采用K-W 模型[61]计算出稳健性的指标——C-Score指数来衡量会计稳健性,并按照文中各假设展开检验。

(3)对于单纯的媒介环境发展程度(MI)变量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将其代入Basu模型盈余稳健(及时性)和K-W 模型中,并控制文中相关控制变量,其回归结果基本与Basu模型盈余稳健(持久性)回归结论一致。

(4)针对上市公司控股级别,借鉴夏立军等[46]的研究,根据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性质和第一大股东持股控股情况,把上市公司政府控股级别划分为中央政府、省级政府、市级政府和县级政府4 个等级,分别赋值为4、3、2和1,代入媒体负面报道的KW 模型中检验,深入验证了媒体负面舆论压力下政府控股级别较高的上市公司次年的会计稳健性更高的结论。

(5)由于Basu模型的有效性可能会受到市场效率的影响(即基于有效市场假说条件下),故借鉴Ball等[62]提出的应计-现金流量关系计量法来进行稳健测试。综合上述稳健测试,其结果均与本文中结论基本一致,故认为本文的结论是稳健可靠的。

4 结论

本文基于2008~2012年中国A 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手工收集来自“百度新闻搜索引擎”关于样本公司的正面和负面报道数据,以传播学的议程设置理论为基础,并融合心理学的图式理论构建了一个更为严谨的分析框架,基于Basu模型度量盈余稳健的“及时性”与“持久性”两个方面,研究了媒体报道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并借助我国地区媒介环境发展差异及企业产权性质的差异,考察上市公司外部媒介环境和自身特征对媒体在会计稳健性方面发挥监督治理作用的效果;进一步,还分析了不同审计师类型下媒体监督对会计稳健性的治理程度。这不仅拓宽了媒体在公司治理作用中的研究,更丰富了会计稳健性外部影响机制的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从而为深刻理解新闻媒体在资本市场中的治理作用提供新的经验证据。具体而言,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为:

(1)在媒体议程的“同化”效应机制下,随着媒体对上市公司的正面报道越多,其次年的会计稳健性会降低,但稳健性的降低并不显著;且在高媒介环境发展作用下,媒体正面报道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也不显著。相反,在媒体议程的“顺应”效应机制作用下,来自媒体对上市公司的负面报道越多,其次年的会计稳健性会提高;且在高媒介环境发展视域下,媒体负面报道对会计稳健性的正面影响更强,即媒体负面报道的监督功能随着媒介行业竞争程度的增加而提高。

(2)研究了不同产权性质下,媒体负面报道与会计稳健性的关系程度,发现相对于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媒体负面报道越多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其次年的会计稳健性较高;且与地方政府控股上市公司相比,媒体负面报道越多的中央政府控股上市公司次年的会计稳健性更高。显然,新闻媒体这一信息中介监督机制对上市公司的会计稳健性,尤其是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会计稳健性问题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3)本文进一步从外部审计师类型的独特视角,发现媒体负面报道对国际“四大”所审计客户的盈余稳健性影响较非国际“四大”更强;与非国内“十大”相比,媒体负面报道对国内“十大”所审计客户的盈余稳健性影响更积极,说明媒体负面报道的监督通过声誉机制对审计师客户的盈余稳健性发挥了一定的审计治理作用。本文结论为会计稳健性外部影响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观察视角,并为Watts[11]关于会计稳健性产生的监管解释提供了增量的经验证据,更为提高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本文结论的政策启示在于:媒体监督功用的发挥不仅体现在其负面报道中,还有赖于其宏观环境发展程度,在研究媒体报道在资本市场中的监督作用时,媒介宏观发展环境的治理作用及两者相互作用不可小觑,媒介环境发展程度对媒体自身报道行为(尤其是负面报道)具有积极的助推作用。为此,在中国当下法律尚不健全的制度背景下,重视媒体报道的治理作用的同时,从传媒经济学发展视角推进媒介融合及媒介产业化发展,积极改善中国传媒竞争环境及其影响力,保护新闻言论自由,提高资本市场信息透明度,促进资本市场持续、健康及有效运行和中国经济新常态趋势发展,对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具有一定的建设意义。与此同时,应积极完善产权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公司内外部监督机制,尤其是国有企业改革中的监督机制完善;并减少基于政绩诉求的地方政府对企业经营行为的过多干预。本文结论还对强化新闻媒体在审计监督及其质量提高方面提供增量的决策参考。

本文仍有不足之处:由于会计稳健政策的实施与上市公司管理者个人行为决策密切相关,尤其是在具有典型管理者背景特征中,故未考虑媒体负面报道在管理者个人特征背景中对会计稳健性影响的差异,这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议题。此外,媒体的负面报道有轻重(如深度报道)和级别之分,本文未考虑轻重及级别之分的媒体负面报道在影响会计稳健性方面的差异。

猜你喜欢
稳健性媒体报道盈余
儒家文化、信用治理与盈余管理
关于经常项目盈余的思考
会计稳健性的定义和计量
技术开路 颜值助攻——如何做好融媒体报道的实战心得
会计稳健性的文献综述
媒体报道
货币政策、会计稳健性与银行信贷关系探析
“东方之星”陨落长江全媒体报道体现大爱
Effect of Ammonia on the Performance of Catalysts for Selective Hydrogenation of 1-Methylnaphthalene
亲历诺贝尔奖颁奖典礼全媒体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