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的谷地”

2018-08-27 01:06关婷婷
群文天地 2018年2期
关键词:佛学藏传佛教寺院

关婷婷

同仁,藏语称为“热贡”,意为“金色的谷地”“梦想成真之地”,是享誉中外的热贡艺术之乡,寺院众多,是藏传佛教的圣地之一,如隆务寺、吾屯寺、郭麻日寺等。隆务寺始建于1301年,已有七百多年历史,是青海较古老的藏传佛教寺院之一。寺内珍藏各类艺术精品和珍贵文物,还有明宣德赐封的“弘修妙悟国师”牌以及明天启五年由皇帝题赐的“西域胜境”匾额。隆务寺下辖有年都乎寺、郭麻日寺、吾屯上寺、吾屯下寺等18座寺院,1996年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单位。吾屯寺被誉为“热贡艺术学校”,藏语称“森格雄”,意为狮子滩,该寺属于格鲁派,为隆务寺子寺。据《安多政教史》记载,该寺约建于1385年,寺内有宗喀巴大师和弥勒佛塑像、释迦佛铜制像,存有《甘珠尔》等经卷。郭麻日寺藏语称“郭麻日嘎尔噶丹彭措林”,意为“郭麻日具喜网满洲”,在今年都乎的郭麻日村,为叶什姜活佛的下属寺院,初建于明万历年间。

热贡艺术也是藏传佛教艺术的重要流派,主要包括唐卡、堆绣、雕塑、建筑彩画、图案、酥油花等多种艺术形式,在热贡地区的吾屯、年都乎、郭麻日、尕沙日等藏族、土族聚居村,数百年来村中男子十有八九都传承着从宗教寺院走出来的民间佛教绘塑艺术,其从艺人员之众多、群体技艺之精湛,都令人叹为观止,故有“藏画之乡”的美誉。热贡艺术在它产生至今的几百年的历史中,逐渐提炼、发展,成为独具一格的民族艺术。其作品造型准确生动,工笔精细绝美,色彩艳丽富于装饰性,充分发挥了线条的节奏感、运动感和立体感,强调了整体的完美。质朴的画风,协调的设色,惟妙惟肖的神态刻画,充分展现了藏族人民创造的光辉灿烂的文化,是我国文化遗产中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许多作品曾在青海、甘肃、西藏、深圳、广州、天津、上海、北京、香港等地展出,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和高度的评价。藏传佛教艺术给中华古老的文化艺术增添了色彩,热贡艺术就是这个百花园中一朵瑰丽的奇葩。

热贡艺术凭借其精美的设计、艳丽的色彩和精细的线条,不仅在佛教盛行地区流行,而且越来越受到港澳台地区以及世界各地艺术爱好者的欢迎。但是,藏传佛教要求“一切工程合律藏,一切壁画合经藏,开刀雕塑合密咒”,所以热贡艺术的本质毕竟都是服从于宗教而不是服从于审美的,虔诚重于艺术的灵性。然而艺术的本质在于创造,但热贡艺术同其他藏传佛教美术流派一样,是一种极其严格规范下的“复制”。以“三经一疏”(《佛说造像量度经》《绘画量度经》《造像量度经》《佛说造像量度经疏》)作为制作模板,由于有所依凭而便于入门,这些方式固然有助于推动藏传佛教美术的普及,但它们给工匠们留下的发挥创造性的余地极少,绝大多数美术匠师都是藏传佛教的僧侣和信徒,虔诚的宗教信仰,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约束着他们“越轨”的创造性,在某种程度上造成其宗教价值和审美价值二者不可调和的矛盾。在市场经济和商品意识不断冲击的时代,热贡艺术究竟要虔诚于宗教律典,还是要在艺术的层面上有所突破?如何调和二者间的矛盾?这成为当代热贡艺术传承和发展的一个重要论题,值得我们深思。要弄清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从热贡艺术的发源、热贡艺术的确立时期和热贡艺术的鼎盛时期这三个发展阶段加以分析。

一、热贡艺术的发源

公元10世纪末至13世纪初,是整个藏传佛教“后弘期”,是藏传佛教美术的转变期,也是热贡艺术的发源时期。这一时期,日渐民族化的藏传佛教已经取得了广泛信仰,因此,作为其形象说教的藏传佛教美术,也开始自觉地从外来作风向符合本民族审美习惯的方向转变。

转变期的藏传佛教美术遗存,比较丰富,以绘画而论,出现了如阿里古格王国的《历代赞普和王子世系像》壁画,造型质朴,设色单纯而稳重,呈现出浓厚的西藏高原的文化色彩。还有日喀则那当寺的《那当建庙喇嘛》《滚嘎吉泽喇嘛》等富于装饰风味的唐卡。

热贡艺术也发源于雪域文化的中心——西藏地区,但主要是先后从三方面渊源而来:一是藏拉多的年智合尖措三弟在尼泊尔学画后到安多热贡定居传播佛画艺术;二是在四五世紀时智合那哇及其徒弟们在热贡地区传播佛画艺术;三是1710年桑俄才培修建拉卜楞寺时,他的曼唐派画法传人热贡地区,所以渊源的不同使热贡艺术的画匠们有各自的特点。

不难看出,热贡艺术在发源阶段,是基于佛教文化,遵循佛教精神,主旨在于传播佛法,但是这个过程必定要运用一个载体,那就是艺术。可以这么总结,热贡艺术是佛教文化发展到一定时期,伴随着艺术形式衍生出的必然产物。

二、热贡艺术的确立时期

从萨迦政权的建立,经帕竹、噶玛等“八王”政权,至固始汗人藏,是藏传佛教美术的确立期,这一时期始终都有一个或数个相对强大的政教合一的中心势力,为藏传佛教美术民族风格的最终确立提供足够的物质和精神条件。此期的造像和壁画至今保存在杭州飞来峰、敦煌莫高窟等处,至于藏、青、川和内蒙等地的遗迹,那就更加丰富了。由于各派教义的差异,在美术发表中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

公元1028年,藏拉多的三兄弟迁居热贡后各自娶了不同民族的妻子,他们成为吾屯人绘画艺术的祖先,他们曾在尼泊尔学佛画艺术,使得热贡艺术开始萌芽,他们的后代也被邀到别处作画。14世纪初,以隆务寺为代表的喇嘛寺院在这一带大量涌现,为了谋生,当地的一些能工巧匠参与了寺院建筑彩绘和雕塑工作。尔后,随着格鲁派的迅猛发展及寺院的大量兴建,从业人员不断增加,为适应寺院的要求,他们积极学习藏族宗教绘画和雕塑等技艺,热贡藏传佛教艺术随之兴起。当时出现了一大批著名的热贡画师:尕吉哇、西绕扎西、洛桑西绕和帕木达娃等。热贡艺术开始走向外部世界,艺人们在早期长年累月地到处作画,足迹遍及青、藏、甘、川、新疆和内蒙古等地,有的被邀请到印度、缅甸和尼泊尔等国作画。热贡艺人长期在外作画,广泛接触到西藏塑绘、甘孜木刻、敦煌壁画以及其他民族或友好国家的艺术,吸收了丰富的养料,经过融合、提炼,逐渐形成了细腻生动、富有热贡地方特色的艺术风格,成为藏传佛教画坛上独具特色的一个重要流派。早期的代表作品有年都乎寺的8幅壁画(主像为释迦牟尼、宗喀巴大师、怖畏金刚等,周围组画为佛本身故事、佛传故事等)及瑞唐华旦绘制的巨幅壁画《十六罗汉本传》等,这些作品画风质朴、色彩厚重、笔法洒脱,造型生动传神,是少有的精品。

从这个阶段我们了解到,博大精深的佛学和藏医僧人和T匠们的不懈努力成就了热贡艺术,而整个过程也是一个艺术技艺和美学造诣的不断填充过程,如果说佛学是热贡艺术的灵魂,那么艺术则赋予了热贡生命,让她活灵活现地展示给世人。正因为艺术形式的不断多样化填充,热贡艺术才能把藏传佛学的真谛传达得如此完美。

三、热贡艺术的鼎盛时期

1652年和1713年因清朝政府册封确立了达赖和班禅两大活佛转世系统以后,格鲁派一派独尊。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以格鲁派为代表的藏传佛教掀起了一场空前的宗教传播运动,为热贡艺术提供了全面高涨的宏观背景,并进入自身发展的鼎盛时期。17世纪中叶以后,活佛夏日仓一世派遣大弟子智噶额伦巴,在吾屯兴建了吾屯上寺和下寺两座寺庙,这两座寺庙都有一个特殊规定:人院的男孩子一律要学藏文和雕塑、绘画;15岁以后有一次选择命运的机会,留下的继续当阿卡,不愿留下的出寺还俗。这时,他们已初步掌握雕塑和绘画技艺,足以应聘外出,独立进行美术发表,因此两座寺庙实际上成为培养本民族子弟的美术学校。这时期代表作品有:吾屯上庄壁画《马头明王》、吾屯下庄桑结本的壁画《南海观音菩萨》、尕洒日觉巴太的唐卡《十一面观音》、扎西加作的唐卡《释迦牟尼十二行传》及吾屯下庄卡先加、尕藏、夏吾等作的壁画《四大天王》等。这些作品绘画技艺精湛,人物形神兼备,画风华丽精细,色澤鲜艳,笔法细腻,注重装饰,精细而不繁琐,鲜艳而不觉浮华,艺术上已达到十分成熟的地步。热贡艺术在鼎盛时期,热贡画师在各地信奉藏传佛教的地区享有很高的威望。

在千百年的悠悠岁月里,藏族艺人用自己的智慧和巧手创作了大量艺术品,热贡艺术也在不断地发展成熟。热贡艺术不仅在青、藏、甘、川和内蒙等地深有影响,而且享誉海内外,远播印度、尼泊尔和不丹等国家。

在热贡的鼎盛时期,艺术表现所要具备的技能和佛学底蕴已经是密不可分了,我们可以发现一个现象,热贡艺术先是伴随着佛学和艺术这两大主题,从事者大多数都是寺院中懂佛经的僧侣,从小受着佛学的精神洗礼,同时又在寺院中学习到了精湛的技艺,在这个学习过程中,从艺者必须融会贯通佛学和艺术这两大主题,只有手艺不懂佛学,那么就不能领会热贡艺术所要传递的佛学真谛,单学佛学而没有技能,就不会有热贡那一件件精美绝伦的作品。当这些从艺者中的一部分学有所成,从寺院中走出去,在社会上从事热贡艺术的教学与传播,他们的艺术造诣得到不断的锤炼和提高,又吸收了民间制作工艺的精华,艺术作品的艺术价值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然后这些流传在民间的作品和艺人,最终又回归到寺院,为弘扬佛学做贡献。这个过程,佛学和艺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

1958年,根据中共青海省委指示,省文联和省群艺馆组织力量对热贡艺术进行了发掘和整理,组织卡先加等艺人绘制了大量藏式图案,受到中国美协的高度评价。1961年,中国美协青海分会组成调查组,对其历史沿革、艺术特色等进行了一次较全面的调查,撰写了《五屯艺术调查报告》。

1979年,省文联与黄南州开展了抢救工作,集中夏吾才郎、更藏、尖措等十余名艺人,绘制了一大批质量较高的唐卡图案和雕塑作品。1981年,热贡艺术的100余幅作品在京、沪展出,受到观众好评,被誉为“民族艺术精华”“青海高原的一朵鲜花”。1985年,热贡艺术研究所在青海黄南州正式成立,1989年国家投资40万元修建了热贡艺术馆,为继承和发展热贡艺术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在上世纪90年代,青藏高原各大藏区的僧俗群众中和当地美术界,传扬着藏族文化艺术史上的一大盛事。150多位优秀的藏族和土族民间画家集合在“热贡艺术之乡”,绘制出了一幅长500多米,题为《藏族文化热贡艺术彩绘大观》的巨幅作品。

在热贡艺术发展的今天,藏传佛教的哲学观念被世人越来越认可、越来越重视,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国人对精神世界的向往和追求愈发迫切,人民需要如佛学思想这样的哲学思想来充实生活,通过了解认知提高修养和道德素质,藏传佛教的影响力和社会价值不仅影响着中国,在世界范围内也有着广泛深远的影响。佛学思想的传播需要更大更广的传播载体,而热贡艺术无疑是最好最有力的精神载体之一,这对热贡艺术的弘扬是一个大的时代机遇,也迫切地需要热贡艺人自身的进一步完善和提高。在当今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藏传佛教绘画、雕塑艺术无疑为佛学思想的传播起到推动作用,而佛教哲学思想为艺术增添了智慧理念与丰富的色彩。因此,热贡艺术既要从内容上虔诚于宗教律典,也要从形式上有所突破,二者相辅相成,既有宗教价值又有审美价值。

为培养一批高层次热贡艺人,经黄南州和西北民族学院协商联合创办了“热贡艺术班”,1996年开始招生,艺术班的开设不但可以培养一批从理论到实践的多面手人才,而且为研究热贡艺术的诞生和发展进行多侧面、多角度、全方位的研究开辟了一个新天地。同仁“金色的谷地”,已经名副其实地成为艺术的摇篮,有着国家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热贡艺术的明天会更加辉煌!

猜你喜欢
佛学藏传佛教寺院
藏传佛教金铜造像的流光之美
宽恕
拜佛
清宫信仰与盛京宫殿
浅析儒释文化融合对石恪绘画的影响
苦厄的修行
青海404名藏传佛教僧人参加学衔考试
浅析元朝统治下的吐蕃地区佛教文学
佛学认知下的音乐表演理论探究
悟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