喧嚣时代的德育遐思

2018-09-08 10:45徐光明
中小学德育 2018年7期
关键词:求真学校德育弘扬

徐光明

众所周知,学校德育是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而在其中,循循善诱、教人求真尤为关键。所谓教人求真,并非指任由天性恣意发展,而是教育人不役于物,保持真我。即如古语所云:“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利用万物又不受其控制,免于“心为形役”的牢笼桎梏,不为名缰利锁束缚,实现“以我转物”的超然境界,窃以为这是对人品格塑造的基础。

学校德育可以省去繁琐冗杂的枯燥说教,以言传身教,实践感受的方法教人求真。如在春光爛漫时节,于郊外感受万物复苏,于阡陌田垄间体味耕作劳动,于高山流水间明白清风高节。如此,原本千篇一律形似流水生线产的教育方式,只需做出一点点改变,便能让学生自由生长,绽放生命的异彩。

校园的魅力从不在于它有多雄伟的建筑,多美丽的风景,而在于它涵纳一切的包容,超越自我的追求和乐学向上的人文气息。在那里,我们可以将大师请进校园,让同学们聆听时代的号角,领略科学巨匠的爱国情深,激励自己奋发图强;我们可以将黑板报办成介绍祖国风貌的窗口,号召同学们跟随时代步伐,早日成人成才;可以举行航空航天展览,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学校教育可以利用传统文化教人向善。比如,作为中华文明和中国艺术的独特代表之一,书法拥有五千年的发展历史,我们的祖先用它来记述事略,表达思想,寄寓才情和学养。弘扬书法艺术,也是弘扬中华文化,同时被字里行间所展现出来的行为规则、做人之道所感染,促使自己成为遵守社会道德规范的人。

如今,人们看结果,重效率,过程却常常被忽视。“娱乐至死”大行其道,电视与网络夸张渲染,大有使人沉浸其中,不知今夕何夕之感。然而,“诗词大会”告诉我们“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见字如面”似温情家书叩开人们紧扣的心扉,“国家宝藏”以别样方式传承与延续经典。曾经令人反感的“之乎者也”被谱成华彩乐章,广为流传诵唱——当传统教育理念与时新教育方法完美契合,旧与新交融相生,相互映衬,在美中皈依,让智慧恣意生长。

繁华热闹的时代,我们仿佛身陷樊笼,但仍能怀有对美好品德的向往,身不能止,心向往之,永葆高山仰止的谦和之态。

学校德育,永远是面向无垠的星河,任重而道远;又扎根于红尘,与日常生活休戚相关。当儿童在课堂上高举着手,少年歪着脑袋诘问“为什么不呢”,青年背起行囊寻找远方的答案,我想,唯有保持这种永无止境的探索,才是德育成功的标志。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湖北武汉 430064)

责任编辑 余志权

猜你喜欢
求真学校德育弘扬
张锦绣
阎生德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二十四节气
明确方向标、设计中轴线、提供参照系
On the Application of CLT in Teaching of Listening & Speaking in Rural Middle Schools of China
弘扬国学文化 畅游艺术天地
学校德育功能定位的误解及澄清
弘扬雷锋精神 塑造美好形象
学校德育顶层设计的意义与实施
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