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异常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及治疗研究进展

2018-09-10 11:47童孟立
浙江医学 2018年15期
关键词:血钙肾脏病维生素

童孟立

童孟立,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1991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浙江省血液净化质控评审专家,浙江省中西医结合肾病专业委员,曾在瑞典卡罗琳斯卡(Karolinska)大学肾脏病研究所以访问学者进行临床研究,发表国家级论文十余篇,在CJASN、PDI及AJN等杂志上发表多篇SCI论文,主持完成了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中医药管理局、市科技局等多项科研项目,多次获得省、市科技奖项,长期从事各种肾脏疾病尤其是慢性肾功能衰竭腹膜透析的临床研究。

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异常(CKD-MBD)是由慢性肾脏病导致的矿物质及骨代谢异常综合征,临床上出现以下一项或多项表现:钙、磷、甲状旁腺素(PTH)或维生素D代谢异常;骨转化、矿化,骨量,骨线性生长或骨强度异常;血管或其他软组织钙化。心血管疾病(CVD)是慢性肾衰竭(CRF)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和最主要的病死原因,占50%甚至更高[1]。导致CRF患者CVD发生的危险因素包括传统因素如高龄、吸烟、高血压、脂代谢异常、糖尿病,与非传统因素如容量扩张、血管钙化、钙磷代谢紊乱、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PTH)、营养不良、同型半胱氨酸升高、炎症、促血栓形成因素、尿毒症毒素等。其中钙磷代谢紊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非传统因素,是导致CRF患者CVD发生和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2]。Eddington等[3]对1 203例透析前慢性肾脏病患者的前瞻性研究表明,血磷每升高l mg/dl,全因死亡率增加26%,CVD病死率增加50%。本文就CRF患者CKD-MBD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及治疗的研究进展作一介绍。

1 CRF患者CKD-MBD与CVD的关系

1.1 CRF患者钙磷代谢紊乱 CRF患者有效肾单位减少,肾脏排磷发生障碍,易出现高磷血症。随着慢性肾脏病的进展,钙磷代谢紊乱逐渐加重[4],且肾功能越差,钙磷代谢紊乱的程度越重[5]。高血磷剌激骨细胞分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FGF-23水平的增高与慢性肾脏病患者的死亡风险增高密切相关[6]。FGF-23可通过抑制肾小管刷状缘的1α羟化酶而使l,25(OH)2D3合成减少,导致血钙低下,国内报道,慢性肾脏病患者维生素D不足的发生率高达95%以上[7]。l,25(OH)2D3减少既能导致血钙降低而剌激PTH分泌,又能代偿性抑制肠道对钙磷的吸收,同时抑制成骨过程,减少钙磷骨沉积;增多的PTH又可代偿性抑制肾小管对磷的重吸收,同时促进骨溶解,增加钙磷释放。但是,当肾脏功能下降到一定程度,机体的代偿作用不能有效的清除机体内蓄积过多的磷时,机体就会出现持续性的高血磷,临床上常应用l,25(OH)2D3纠正SHPT,抑制PTH水平

同时又增加了肠道对钙磷的吸收,从而提高血磷、血钙水平,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周而复始的恶性循环。

1.2 CRF患者CVD发生的机制 血管与心脏瓣膜的钙化是CRF患者发生CVD的主要原因,其典型的表现为发生在血管壁、冠状动脉、心脏瓣膜、心肌、动脉瓣的钙磷沉积而导致高血压、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缺血性心肌病甚至死亡等。目前认为,高磷血症、高钙血症及SHPT是CRF患者CVD发生机制的主要影响因素。

1.2.1 高磷血症 (1)血磷的升高可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向成骨样细胞转换,高磷环境下,VSMC细胞膜上的Ⅲ型钠磷协同转运通道(NPC)中的Ⅲ型钠磷转运体(Pit-1)被激活,在细胞外的磷浓度高于正常生理水平时,Pit-1可向细胞传导信号,调控ERK1/2激酶的活性,促使VSMC向骨软骨细胞转分化和钙化[8],同时Pit-1介导磷的转运参与了血管钙化的发生、发展[9]。当细胞内的磷水平升高,可以诱导成骨分化转录因子(Runx2)等核转录因子表达,启动血管钙化的过程,获得合成钙化相关蛋白的能力,这一表型转换对血管钙化起关键作用。(2)高磷环境下VSMC受损,其释放的基质囊泡增多,囊泡大量溶解可致钙离子浓度急剧上升,进而加速细胞凋亡,共同形成钙化巢,启动钙化,VSMC凋亡早于钙化的发生,是高磷血症导致血管钙化的重要环节[10]。(3)高血磷可促进VSMC细胞外基质重塑,高磷环境中的VSMC表面可出现含有磷灰石的基质囊泡和钙化的胶原纤维,这些基质囊泡将为进一步钙化提供位点,高磷刺激促使基质囊泡分泌增多,加重血管的钙化[11]。(4)循环及局部内源性钙化抑制因子如基质Gla蛋白[12-13]、甲胎蛋白[14]、骨形态发生蛋白-7[15]减少和钙化促进因子如碱性磷酸酶(ALP)、Runx2 即核心结合因子(Cbfal)[16]增多将加速血管的钙化。另外,CRF患者的FGF-23升高,Klotho下降,可引起心血管系统钙化损伤和异位组织钙化,有报道称,CRF时期血清FGF-23甚至可以升高至正常人的30倍[17]。(5)血磷升高可能与管钙化线粒体氧化应激有关,高磷能够增加线粒体膜电位和线粒体氧自由基的产生,导致患者VSMC功能紊乱,最终可引起血管钙化。Tepel等[18]发现,抗氧化治疗可以缓解慢性肾脏病患者血管钙化的发生。

1.2.2 高钙血症 研究发现,与正常血清钙水平相比,血清钙>2.50mmol/L时,慢性肾脏病患者的全因死亡率和CVD病死率均明显升高[19]。即使是当血磷水平正常,血钙较高的情况下也可诱发人体VSMC钙化[20]。当高钙摄入(2 000mg/d)导致正钙平衡时,并不引起高钙血症,这表明钙可能在软组织中沉积,血钙进一步升高,沉积

在血管表面,进而引起组织及血管的钙化[21],心脏瓣膜、血管及心肌钙化都是因为长期升高的血清钙在血管内壁沉积,导致血管硬化,引起CVD发生。

1.2.3 SHPT PTH是调节体内血磷水平的重要激素之一,SHPT可通过促进高磷血症而加速心血管钙化。CRF患者高磷可促进PTH与FGF-23的合成与分泌,持续性PTH增高可以促进钙磷在心肌沉积,导致心肌和瓣膜钙化,最终促进患者CVD的发生[22]。Rashid等[23]研究发现超正常量的PTH使VSMC表达炎症因子IL-6和终末糖基化产物的受体增加,因而促进动脉斑块形成和血管钙化,超正常量的PTH相关肽也可能是通过调节基因转录,进而促进VSMC增生促进钙化最终加速血管钙化,引起动脉血管的僵硬度升高,心血管钙化。PTH又能够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S系统)、促进交感神经系统和皮质醇的分泌,导致水钠潴留、高血压和血管内皮损伤,这可能也与血管钙化有关[24]。

2 CRF患者CKD-MBD与CVD的治疗

2.1 控制饮食 高磷摄入往往与饮食中高蛋白摄入密切相关。K/DOQI指南指出,在确保蛋白质摄入量足够时,推荐饮食磷控制在800~1 000mg/d。建议CRF患者选择优质蛋白质、磷吸收率低、磷/蛋白质比值低的食物,这样在满足蛋白质需要的同时又可减少磷的摄入。但CRF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高,对蛋白质的需求增加,因此在一定范围内限制磷的摄入量是极其有限的,随着慢性肾脏病进展,饮食控制对降低血磷的效果会越来越差。

2.2 纠正高磷血症,维持血钙水平

2.2.1 含钙的磷结合剂 传统含钙的磷结合剂的使用,易导致高钙血症的发生,增加转移性钙化和CVD的发生风险。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有碳酸钙和醋酸钙,既能降磷又能补钙,对低钙高磷的患者收益较好,但是对于高血钙患者不宜使用。

2.2.2 不含钙的磷结合剂 (1)司维拉姆,非含钙磷结合剂,能显著降低血磷和PTH水平,降低高钙血症发生率。Meta分析显示与含钙的磷结合剂相比,其可通过逆转血管钙化、控制炎症及减少脂类代谢异常等降低慢性肾脏病患者的全因死亡率[25]。虽然这些药物价格较昂贵,但是其降磷效果明显,对高钙血症的改善能减少血管钙化的发生。以上这些优势得到了越来越多CRF患者青睐,司维拉姆可能会成为CKD早期预防血管钙化的首选用药[26]。(2)碳酸镧,是一种不含钙的磷结合剂,碳酸镧含有的镧离子为三价阳离子,高度亲和磷酸盐并与磷酸盐结合生成磷酸镧,因为磷酸镧为低水溶性,口服吸收的镧,通过胆汁排泄80%,另有13%通过肠道直接排泄,这一切都提示镧的排泄并不依赖于肾功能[27]。研究发现,碳酸镧治疗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均优于碳酸钙,在临床上应用的较多,不仅可控制ESRD患者血磷水平,且不升高血钙,可控制心血管钙化进展[28]。

2.3 SHPT治疗 (1)活性维生素D,可改善CKD患者维生素D缺乏,抑制甲状旁腺增生,纠正SHPT。传统的药物有骨化三醇与阿法骨化醇,新型药物有帕立骨化醇、度骨化醇及氟骨化醇等。一项系统性回顾和Meta分析结果显示,维生素D类似物能改善SHPT,降低全因病死率[29]。2009年的KDIGO指南建议透析患者的血清PTH维持在正常值高限的2~9倍,慢性肾脏病5期患者PTH>300pg/ml服用活性维生素D,<150pg/ml时停用,所以当血钙<9.5mg/d(2.37mmol/L),血清磷<4.6mg/d(1.49mmol/或低蛋白血症时测得的总血钙值需用公式校正)才能服用。活性维生素D及其类似物应用可升高血钙水平,使用时要注意监测血钙、磷等指标。(2)钙敏感受体激动剂,通过变构激活人体组织中的钙敏感受体(CaSR),CaSR可以感受血钙离子浓度变化,可以通过抑制PTH基因转录和甲状旁腺细胞增殖,进而调节PTH分泌。常用药物有西那卡塞,与维生素D类似物不同的是,西那卡塞不增加肠道中钙和磷的吸收,能更好地降低PTH水平,获得更好的效果,西那卡塞能长期有效控制ESRD患者SHPT症状至少3年以上[30]。

2.4 介入治疗 超声引导的介入治疗SHPT的方法主要包括超声引导经皮无水乙醇注射(PEI)、经皮活性维生素D类药物注射、射频消融(RFA)、微波消融(MWA)和激光消融(LA)等治疗方法。目前尚无公认的介入治疗SHPT适应证,可能与手术治疗指征相同,对一些患者既往活性维生素D治疗反应欠佳,血PTH一直维持在高水平,伴明显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提示无多发性甲状旁腺结节,无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凝血功能正常者可以考虑介入治疗。

2.4.1 PEI 研究显示,PEI结节性增生的腺体,可使甲状腺体积缩小、数目减少及血清PTH值下降,一般认为腺体增生越少、体积越大,治疗效果越好。PEI具有创伤小、不良反应小,恢复快等优点,但消融不全、复发率高、长期疗效目前不确定、而且无水乙醇弥散的不可控性等一些因素决定了PEI的应用存在局限性。

2.4.2 RFA RFA已被用于治疗难治性SHPT,对SHPT治疗效果肯定,组织细胞损害较小,在治疗过程中,自动调节温度,避免温度过高对邻近器官或周围组织的损伤,创伤小,且可以重复手术,但是一些患者术后易出现低血钙症状,要密切关注患者血钙变化,一旦出现低血钙立即补钙处理。

2.4.3MWA和LA MWA微波消融比RFA的功率高,因而其消融范围大,速度快升温快,更适合较大甲状旁腺结节的SHPT患者,缺点是会损伤周围器官;LA治疗定位较精准,发生的脏器损伤概率也较小,适用于治疗仅有单个或2个甲状旁腺结节者,目前LA已应用于治疗SHPT[31],效果较好,但是治疗费用较贵。

2.5 外科手术治疗 手术切除甲状旁腺是当药物治疗无效后治疗SHPT的最后手段,是难治性SHPT的有效治疗方式,一般需要行甲状旁腺切除术。甲状旁腺切除的手术方式主要有3种:次全切除(SPTX)、完全切除伴自体移植(PTX+AT)和完全切除(TPTX)3种术式。(1)SPTX手术损伤小、时间短,可避免无动力性骨病;但缺点是复发率高,再次手术难度增大。(2)TPTX+AT:是美国K/DOQI指南推荐的术式,可有效治疗SHPT,降低CVD的发生率[32]。优点是再次手术难度小,且相对安全;但是复发率高,完整取出移植物相对来说也比较困难。(3)TPTX手术难度降低,复发率低,将会是比较理想的术式[33-34],但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发生率较高,需口服更大剂量的钙和维生素D,要注意监测血钙。

2.6 新手术方式治疗 近年来,临床上出现了在内镜辅助下甲状旁腺切除手术。有学者认为,采用PTX+胸腺切除术,可以使手术更彻底,复发率更低[35]。Prosst等[36]还提出可在荧光剂介导下进行微创甲状旁腺切除,可能会使甲状旁腺定位更准确,缩短手术时间。

2.7 透析治疗 腹膜透析、血液透析等肾脏替代治疗是一种有效清除血PTH、血磷及血钙的方法。但是腹膜透析或血液透析均不能有效清除CRF患者体内过多的磷,腹膜透析对于磷的清除为300mg/d左右,每周3次血液透析可以清除磷2 700mg左右,远远低于每周摄入磷的总量,透析治疗难以去除足够的磷[37]。因此,进行夜间延长的血液透析或增加透析频率能有效控制血磷[38],或者是联合血液滤过等方式加强血磷和PTH的清除。K/DOQI指南建议慢性肾脏病5期患者最好选用钙离子浓度为1.25mmol/L的透析液,有助于降低高钙血症的发生率。

3 小结

综上所述,CKD-MBD是CRF患者发生CVD的基础,CVD的发生与钙磷代谢紊乱关系密切。预防及控制高血磷、高血钙及SPTH是治疗的关键,密切观察不同时期CRF患者的钙磷水平与心血管功能变化,并及时予以饮食、药物、手术及透析等对症治疗,有助于改善CRF患者的预后,有效减少CKD-MBD相关CVD的发生。

猜你喜欢
血钙肾脏病维生素
从“肾毒”论治慢性肾脏病
维生素:到底该不该补?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该不该补钙
讨论每天短时连续透析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心衰
益肾清利和络泄浊法治疗慢性肾脏病4期的临床观察
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清HIF-1α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维生素B与眼
血钙正常 可能也需补钙
神奇的维生素C
补充多种维生素根本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