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下肢血栓患者的临床观察及其护理体会

2018-09-19 02:07魏子亭
安徽医专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患肢血栓下肢

魏子亭

下肢血栓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患肢肿胀、疼痛,如果栓子脱落则会堵塞肺动脉,进而引起肺动脉栓塞,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影响[1]。相关统计数据显示,老年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概率大约为30%[2]。为老年下肢疾病患者提供有效的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和控制下肢深静脉血栓,促进患者疾病康复。本研究主要观察分析了老年下肢血栓的形成,并总结了护理对策,具体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所选60例老年下肢血栓患者均为我院2015年3月-2017年12月所收治,全部患者均经过临床检查证实,病情危急;患者或者其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并排除药物过敏、肝肾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均为30例。对照组中,男性16例,女性14例;患者年龄61~79岁,平均年龄(68.1±2.5)岁。实验组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患者年龄61~80岁,平均年龄(68.8±2.3)岁。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选择常规护理,严格遵医嘱为患者提供相关的护理操作。

1.2.2 实验组 实验组则通过临床观察,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为其提供个性化的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

1.2.2.1 临床观察 对患者的下肢情况进行严密观察,对下肢皮肤的温度、疼痛程度、颜色等加以关注;对患者栓塞症状进行密切观察,对患者主诉加以关注,告知患者当下肢存在疼痛感、肿胀时,应警惕血栓形成,及时向临床医护人员反馈;加强肺栓塞的监测工作,严密监测患者的血氧饱和度、血压、生命体征等,对其身体变化进行密切观察,如果患者存在呼吸困难、胸闷、血氧饱和度下降、心率加快等症状,则应警惕肺栓塞的发生,向临床医师及时反馈,同时协助临床医师对患者进行救治;对患者的二便颜色、凝血时间、出血时间进行密切观察。

1.2.2.2 护理对策 ①护理人员应严格遵医嘱给予抗凝、溶栓、去聚治疗,进而来对下肢血栓形成进行有效预防;对于急性期患者来讲,应严格卧床休息,并适当抬高患肢,进而来对静脉回流进行改善,促进术后恢复。告知患者严格戒烟,香烟内的尼古丁会让血液的黏滞度增加,刺激静脉,进而引起血管收缩;不能长时间反复穿刺同一处静脉,让血管内膜损伤有效减轻。②在患者能下床活动时,患者应穿弹力袜,进而有效压迫浅静脉;对患肢周径进行测量;如果患者出现肺栓塞,则应告知患者及时选择平卧位,而且应及时告知临床医生,协助临床医生对患者进行对症治疗,让肺栓塞对患者的影响有效减轻。③为患者提供有效的心理疏导,缓解其不良情绪,让其自信心显著提高,让患者能积极开展康复功能锻炼;加强患者及其家属的健康宣教工作,详细讲解下肢血栓形成的具体原因、可能导致的后果、预防对策等,让患者及其家属能更加重视,保证治疗工作和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④指导患者及时开展功能康复锻炼,主要为主动锻炼,同时辅以被动按摩,在制动期应积极开展患肢股四头肌和小腿肌肉的收缩锻炼;并加强患肢踝关节背伸、足趾关节的锻炼;通过康复锻炼来对静脉回流进行改善,预防血栓后综合征的形成。康复锻炼应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运动量和运动时间应合理。⑤在患者出院前,应加强相关的健康宣教工作,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出院后的相关注意事项,出院后严格遵医嘱口服抗凝药物,定期复查凝血功能,教会患者自我观察有无出血倾向,异常情况及时就诊。

1.3 临床观察指标 对患者发生下肢血栓的时间、皮肤温度和局部皮肤颜色恢复时间进行观察分析。

1.4 统计学分析 选择SPSS 20.0软件来分析和统计本实验相关数据,计量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在下肢血栓的时间、皮肤温度恢复时间、局部皮肤颜色恢复时间方面,实验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比较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比较

局部皮肤颜色恢复时间实验组 30 5.85±3.09 6.71±3.36 5.33±3.05对照组 30 3.24±1.67 9.51±2.96 8.77±3.28 t 4.0700 3.4249 4.2067 P<0.05 <0.05 <0.05组别 n 发生下肢血栓时间皮肤温度恢复时间

3 讨 论

临床研究发现下肢血栓主要是因为深静脉血流速度较慢,和管腔内的不正常组织出现凝结,进而形成栓塞,影响静脉回流[3]。老年患者常常存在骨质疏松,身体机能逐渐降低,进而延长患者的术后卧床时间和修复时间,降低下肢静脉的血流速度,除此之外手术所导致的应激反应也会降低患者的凝血功能,进而让血栓形成的概率增加[4~5]。

临床研究发现,下肢血栓与血液高凝状态、血流速度缓慢、血管内膜损伤等因素有直接关系[6]。护理人员应严密观察患者患肢的疼痛程度、皮肤温度以及皮肤颜色等,对其主诉加以关注,对患者站立后的下肢情况进行严密观察,如果患者存在下肢沉重、肿胀等症状,则应警惕血栓形成[1];对患者的患肢周径进行观察,与健康肢体周径相比较,如患肢周径超过5 cm,则应及时向临床医生反馈,同时协助临床医生对患者进行对症处理;术后应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在患者发生心率加快、胸痛以及胸闷等症状时,应警惕肺栓塞的发生,及时向临床医生反馈,同时进行急救处理。术后早期患者应严格卧床休息,并合理抬高患侧下肢,进而来对下肢静脉回流进行改善。护理人员不能按摩或热敷患肢,告知患者在排便时不能用力;对患者进行鼓励让其及时开展腓肠肌训练和股四头肌训练,进而来对血栓病情进行缓解。本研究中,在下肢血栓的时间、皮肤温度恢复时间、局部皮肤颜色恢复时间方面,实验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本研究结果显示:通过临床观察,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护理干预能让下肢血栓的发生时间延缓,促进皮肤温度和局部皮肤颜色恢复。

总之,严密观察老年下肢血栓患者,并为其提供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对其病情进行显著缓解,促进患者疾病康复。

猜你喜欢
患肢血栓下肢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股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肢采用特殊体位制动加速康复的效果观察
术后强化护理预防下肢骨折老年患者便秘及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的研究
高频超声联合彩超在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诊断价值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乳腺癌病人术后患肢功能锻炼的护理干预及实施效果分析
一种水垫式患肢抬高枕的设计及应用
三种血栓各有堵点
阿司匹林对“红血栓”无效
Rigid ureteroscopy in prone split-leg position for fragmentation of female ureteral stones:A case re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