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癌平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转移性食管癌

2018-09-20 06:25李海婷
吉林中医药 2018年9期
关键词:消癌转移性白细胞

李海婷,李 睿

(1.沈阳市第五医院兴华分院,沈阳 110023;2.天津市滨海新区中医医院,天津 300451)

食管癌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疾病,主要是因亚硝胺、真菌、缺乏微量元素与维生素、不良饮食习惯以及遗传易感因素等所致,其早期症状不太明显,被发现时往往已为中晚期,还有部分患者已发生远处转移,错过了手术治疗的最佳时机[1-2]。目前,放化疗为治疗中晚期转移性食管癌的常用方法,但由于化疗所产生的毒副作用较大,导致很多患者无法耐受,中止治疗,不仅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生存质量,也缩短了患者的生存期[3-4]。因此,寻找一种更科学、高效的治疗办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研究观察了消癌平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转移性食管癌的疗效、预后及免疫功能的影响。现将研究结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沈阳市第五医院兴华分院于2015年2月-2017年4月收治的96例晚期转移性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8例。研究组中男32例,女16例;年龄48~76岁,平均年龄(63.25±7.30)岁;未接受手术治疗39例,术后复发9例;KPS评分:超过79分10例,70~79分17例,60~69分12例,低于60分9例。对照组中男29例,女19例;年龄47~73岁,平均年龄(62.88±7.16)岁;未接受手术治疗37例,术后复发11例;KPS评分:超过79分9例,70~79分19例,60~69分13例,低于60分7例。所有患者均经食管CT、钡透、超声及病理学检查确诊为晚期转移性食管癌,同时排除临床资料不全、治疗依从性不佳、严重糖尿病或心脏病史、血常规与肝肾功能异常、神经系统性疾病、预计生存期低于3个月及全身化疗低于1个月患者。本研究已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2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单纯化疗,化疗方案为5-氟尿嘧啶(长春长庆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2020430)加顺铂(锦州九泰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1020751)。用法用量:第1天给予5-氟尿嘧啶0.5 g/m2,第1~3天予顺铂30 mg/m2,均在3周后重复治疗,共化疗3个周期。研究组在上述化疗基础上加用消癌平片(通化振霖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Z20054951,0.3 g/片)治疗,用法用量:口服,10片/次,3次/d,治疗时间与化疗时间一致。在治疗期间给予所有患者对症与支持性治疗,主要包括补液、止吐以及骨髓抑制处理等。

1.3 观察指标 比较2组近期疗效、白细胞计数、免疫功能(CD3+、CD4+、CD8+、CD4+/CD8+)、生活质量以及不良反应。1)近期疗效:通过CT、钡透等检查结果进行评价,分为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稳定及进展。完全缓解:病灶长度明显缩短,管径明显缩小;部分缓解:病灶长度有所缩短,管径有所缩小,改善程度不及完全缓解;稳定:病灶长度与管径无明显变化;进展:病灶长度与管径均明显增加。2)白细胞计数:检测2组治疗前后白细胞计数的变化情况。3)免疫功能:观察2组治疗前后免疫功能相关指标(CD3+、CD4+、CD8+、CD4+/CD8+)的变化情况。4)生活质量:参考健康调查简表(SF-36)进行评分,包括疼痛程度、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精神健康以及总体健康6个维度,各维度总分100分,评分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高。5)不良反应:恶心呕吐、白细胞下降及骨髓抑制等。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8.0软件处理数据,以百分率表示2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等计数资料,用χ2检验;以均数±标准差(x± s)表示2组免疫功能、生活质量指标等计量资料,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近期疗效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近期疗效比较(n = 48) 例(%)

2.2 白细胞计数 治疗前,2组白细胞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白细胞计数较治疗前均下降,且对照组下降幅度更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免疫功能 治疗前,2组各项免疫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CD8+较治疗前下降,且研究下降幅度更大,而2组CD3+、CD4+及CD4+/CD8+较治疗前均上升,且研究组上升幅度更大,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 2组白细胞计数比较(x± s ,n = 48)

表3 2组免疫功能比较(x± s ,n = 48)

2.4 生活质量 治疗前,2组生活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和治疗前比较,2组生活质量评分在治疗后上升,且研究组上升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2组生活质量比较(x± s ,n = 48) 分

2.5 不良反应 研究组白细胞下降与骨髓抑制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2组不良反应比较(n = 48) 例(%)

3 讨论

食道癌属于祖国医学“噎膈”范畴,中医认为其病机为情志不舒、气机不利、痰湿瘀阻成块导致[5]。化疗是食管癌非手术治疗的常用治疗方法之一,但其在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也会损伤正常细胞,其中以消化功能受损和骨髓造血功能受抑制等反应最为明显,降低化疗效果,故在化疗的同时应选用益气生血、健脾和胃等中药治疗。消癌平属于一种从乌骨藤中经“低温提取”“生物分离”以及“高科技离子交换萃取”等工艺提取出来的中成药剂,其完整地保留了乌骨藤的活性成分。乌骨藤性温,味辛涩,具有通经活血、祛风湿、止血等功效。乌骨藤含有大量的多糖、皂苷以及生物碱等诸多有效成分,多糖可显著提升机体免疫力,生物碱可诱导甚至杀灭肿瘤细胞,从而有效抑制肿瘤细胞的转移或扩散[6-7]。此外,消癌平还可有效抑制人肝癌Bel-7404细胞与人胃癌SGC-7901细胞,主要作用靶点是细胞周期G1期[8-11]。同时,其含有的新C21-甾体苷可有效促进微管蛋白的聚合、装配与稳定,进而阻断肿瘤细胞有丝分裂的原生动力,有效激活机体的免疫功能[12-13]。本研究中,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表明消癌平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转移性食管癌疗效较单纯化疗疗效更佳。

晚期转移性食管癌患者在化疗过程中最严重的毒副作用便是白细胞下降[14]。本研究结果中,治疗后,对照组白细胞计数明显低于治疗前与研究组,表明消癌平可有效控制白细胞的严重下降。究其原因可能为其中含有的多糖、皂苷可提升NK细胞、LAK细胞以及巨噬细胞的活性,同时诱导感染素与白介素以及肿瘤细胞坏死因子的产生,进而有效提升患者机体免疫力,减轻化疗所产生的毒副作用,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15]。

猜你喜欢
消癌转移性白细胞
健脾消癌方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结肠癌血管生成的研究
SPECT/CT显像用于诊断转移性骨肿瘤的临床价值
白细胞
消癌平注射液对原发性肝癌模型大鼠病理形态和肝癌细胞迁移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白细胞降到多少应停止放疗
消癌平注射液提取浓缩工艺的优化
耐奥沙利铂人胃癌SGC-7901细胞具有高侵袭转移性及上皮间质转化特征
白细胞介素17在湿疹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非远处转移性高危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低剂量碘-131治疗
肿瘤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的中西医治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