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问题,培养好医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

2018-09-20 10:49曾贱吉
文教资料 2018年14期
关键词:问题与对策人才培养

曾贱吉

摘 要: 在人口老龄化和建设“健康中国”的背景下,社会对医务社会工作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但医务社会工作人才的培养存在一些问题,包括缺乏高水平的师资,人才培养方案有待完善,实践教学不太理想,学生缺乏对专业的认同等问题。医务社会工作人才培养高校必须正视这些问题,并尽可能地解决,为我国医务社会工作发展尽绵薄之力,并促进行业的发展。

关键词: 医务社会工作专业 人才培养 问题与对策

一、引言

医务社会工作起源于最先进行工业革命的英国,早在16世纪,英国就出现了医务社会工作的雏形。但医务社会工作成熟于美国,1905年美国马萨诸塞州总医院卡波特医生聘请了第一位社会工作者,标志着医务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的开始[1]。我国于1921年在北京协和医学院建立了第一个“医院社会服务部”,并且医务社会工作很快推广到全国很多医院。直到2000年,上海东方医院重新开展医务社会工作,成为改革开放后我国首家有医务社会工作的医院。2006年10月中共中央十六届六中全会做出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2009年4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开展医务社会工作,增进医患沟通。2012年原国家卫生部出台了《全国医疗卫生系统“三好一满意”活动2012年工作方案》,明确提出要探索设立医院社会工作者的任务要求。国家出台的这些决定、方案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医务社会工作的发展,也激发了一批医科类大学兴办社会工作专业,广东药科大学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办社会工作专业(健康社会工作方向,即医务社会工作方向)的。

广东药科大学是我国南方药学教育、区域医药创新和大健康产业服务的重要基地。该校社会工作系成立于2013年,并于同年开始招收第一届医务社会工作方向学生,共56人,该届学生已于2017年毕业,毕业学生中有6人考取武汉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名校社会工作专业的研究生,其他学生除1人因个人原因延迟毕业外,有49.3%的学生进入相关社会工作机构工作,专业对口率相对较高。2018届毕业生,从现有统计数据看,各方面数据与2017年基本持平,只有在考取研究生的数量方面远超过去年,特别今年有5位学生申请到了境外名校的研究生,其中有三名学生分别被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社会政策)录取。因此,无论从培养质量还是就业来说,广东药科大学医务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得到了社会和社会工作机构的认可,但还是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需要总结,以便和全国其他培养医务社会工作专业的同行交流,共同为促进我国医务社会工作的教育做出应有的贡献,并求教于同行。

二、医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师资是制约医务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关键因素。

目前国内社会工作专业的师资大约有三种来源:首先是社会学专业毕业的研究生,包括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这算是不错的师资来源;其次是大量从其他社会科学专业转型而来的教师;最后是小部分学社会工作专业的教师。广东药科大学社会工作系的师资情况也不例外,目前师资中有50%来自企业管理、社会保障等其他社会科学专业转型而来的,其他50%的师资是学社会学专业的研究生,既有硕士又有博士,而且所有教师都没有社会工作一线服务经验。就现实环境来说,根本找不到既具有医学知识又具有社会工作专业背景的教师,而且作为一所医药大学的非主流专业,在人才引进方面没有任何额外待遇,因此,近年来在引进博士师资方面连连受挫,导致老师们的课程压力大,从而影响教师的教学质量和研究时间。因此,缺乏高水平的师资是医务社会工作人才培养中的一大问题。

2.人才培养方案是制约医务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重要因素。

人才培养方案是医务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蓝本,直接影响医务社会工作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培养。就社会工作专业而言,国家教育部和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指定了本科教学的核心专业课程,并提出了教学的基本要求,包括社会工作导论、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等11门课程。医务社会工作专业当然是社会工作,需要遵照国家教育部和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的要求,问题是这些核心课程是社会工作专业的一般要求,医务社会工作同一般社会工作专业有所不同,在这些核心课程之外,需要增加哪些医药板块方面的课程,从实践上看,各医务社会工作培养高校都是根据自己的理解增加若干医药课程而已,而且这些课程的增加缺乏专业的科学论证。广东药科大学的医务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方案也不例外,第一次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把医务社会工作、健康教育、药事管理学、药学概论、基础医学概论、社区卫生服务等课程作为医药特色课程,现在看来,这些课程对于医务社会工作者岗位胜任力培养还是存在不少的差距,需要进一步完善。

3.实践环节是制约医务社会工作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因素。

医务社会工作专业是以实务为取向的专业,具有实践性和操作性的特点。在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应该重视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事实上大多數学校还是以理论教学为主,社工实务训练有限。一方面是因为现有师资缺乏实务能力,以理论见长,以致在课程设计和教学中还是偏重理论教学。另一方面,医务社会工作的见习和实习安排与当地医务社会工作的发展息息相关,由于各地区医务社会工作的发展状况不同,医疗人员对社会工作的认识存在差异、实践教学的条件等影响着医务社会工作的实践教学。广东药科大学医务社会工作的实践教学也存在类似问题,第一,在某些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中设置了部分实验课或实践课,但实际上实验课或实践课的完成度不太好,部分还是按照理论课在上,并没有完全对学生进行实务能力培训;第二,虽然学校与10个机构签订了实习教学基地的协议,但在安排学生实习时遇到诸如学生不能很好适应医院环境、医务社工督导能力不足等问题,导致学生在实践中收获有限,实践成果欠佳。

4.学生专业认同是制约医务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最重要因素。

从改革开放后北京大学1989年招收第一届社会工作本科生至今,社会工作教育在我国已走过近30年的历史,从2006年开始,中央政府强力推进社会工作至今已有12年。虽然社会工作专业在公众中的知名度和认可度一直在不断提高,但接受度仍然有限,直接导致部分高校社会工作专业靠调剂才能完成招生任务,这为后续学生专业培养带来了困难。以“双一流”建设高校中央财经大学为例,据对该校社会工作专业2011级-2014级学生的问卷调查中,第一志愿报考社会工作专业的比例只有37.1%,而对社会工作专业一无所知的学生高达92.9%[2]。广东药科大学作为一所普通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招生也不例外,据2018年4月对110名学生的一项调查表明,第一志愿报考的学生不到30%,只有26.4%。部分学生在高考前都没有听说过社会工作专业。这样的招生状况必然影响学生的专业认同和学习努力程度。廖晓盈对160位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调研显示,经过几年的社会工作专业学习后,仍然后悔学习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达到24.56%,不确定的学生占15.79%[3]。因此,相当一部分同学对专业的不认同增加了专业培养难度,阻碍了教学计划的顺利执行,增加了提高教学质量的难度。

三、加强医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的对策

1.立足高校实际,建设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教师水平是学科建设的关键,要培养合格的医务社会工作者,必须有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现阶段,广东药科大学要迅速提高师资或改变师资结构不现实,只有立足现有师资,想办法提高水平和改善结构。对于现有师资,广东药科大学拟出台政策要求所有教师在近三年都要有到附屬医院或共建实习基地实习半年的经历,以丰富教师们的医务社会工作经验,胜任实践课程的教学和学生的实习指导;没有博士学位的教师鼓励他们就近攻读相关专业的博士,提高教学和科研能力;并定期邀请医院工作人员来社会工作系讲座,加深社会工作系教师对医院的了解,并运用到专业教学中。另外,加强社会工作系教师与国内外相关医务社工培养高校、实务机构中的教师、资深社工之间的交流,分享教学、工作经验与方法,促进共同进步。除此之外,为了弥补现有师资实务经验不足的问题,也为了改善教师结构,广东药科大学拟聘请一定数量的资深社工作为校外的兼职教师,专门负责医务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实务方面教学,提高他们的实务能力。

2.根据医务社会工作者的职业能力要求,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社会工作既是一种学科专业,又是一种新型职业[4]。作为职业必然要求从业人员具有职业能力,职业能力直接影响其职业胜任力。医务社会工作的应用性特征决定了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要重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在最近广东药科大学医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过程中,为保证人才培养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该校聘请医院管理者、资深社工、高校医务社工专家等组成人才培养方案专家委员会对方案进行讨论和审定。对人才培养方案中的理论课与实践实习课程之间的比例、具体课程设置给予重点关注,在培养方案中保障学生的实践学时达到一定的数量。对医务社会工作特色课程在人才方案中的地位、具体课程、课时安排等进行认真、热烈的讨论、论证,新的培养方案提高了特色课程比例,并按照医务社会工作的岗位职责要求重新梳理特色课程,在保留原有医务社会工作、健康教育、药事管理学、药学概论、社区卫生服务等课程基础上,讨论拟增加社会医学、医患沟通、临床医学概论、卫生法学和医疗保险等课程。广东药科大学医务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方案由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专业特色课程构成,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医务社会工作实践能力、研究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等。

3.找准医务社会工作人才定位,形成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是广东药科大学医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践教学,一方面,巩固学生所学理论和基础知识,掌握基本专业技能。另一方面,学生通过实践学习,加深对本专业性质和工作范围的认识和了解,以及职业伦理与价值观的培养。在对以往实践教学反思的基础上,广东药科大学社会工作系全体教师对实践教学达成以下共识:第一,实践教学在医务社会工作者培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为了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学生的实践课时要达到一定学时;第二,按照医务社会工作专业培养方案,广东药科大学采用校内与校外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正逐步形成“校内基础训练+实践机构专业培养”的实践教学模式,在4年本科学习中包括如下实践教学内容:社会调查、教学实践实习、教学课程实验、医务社会工作综合实训、毕业实习等。另外,社会工作系每年举办一次“公益梦想大赛”、组织学生参加中山市“博爱100”公益项目大赛及“好丽友”公益梦想大赛等作为实践教学的补充。此外,每学期定期邀请医务社会工作机构负责人和资深社工来校给学生交流,拓宽学生的视野,加深学生对实践的了解。第三,进一步加强同医务社会工作机构和医院的联系和合作,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并聘请资深医务社会工作者担任学生督导,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第四,加强校内医务社会工作实验室建设,全面落实校内课程实践和实验的开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多方努力,协同培养,提高学生的专业认同。

要提高学生对医务社会工作的专业认同,单靠学校肯定是难以做到的,需要社会、政府、行业、机构等多方面努力。每个人都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人,一个职业有没有吸引力,同这个职业的工作内容相关,与这个职业能够给个人带来的利益有关。既然医务社会工作能够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是社会发展的需要,那么社会必须重视医务社会工作者,给予这个职业应有的报酬、相应的社会地位,这就需要社会和政府的努力,提高医务社会工作的劳动报酬,提高这个职业对大学生的吸引力。行业协会应发挥自己的作用,目前与医务社会工作相关的协会,从全国性到地方性都有,但真正发挥作用的行业协会很少,尚停留在成立时的轰轰烈烈阶段,期待医务社会工作协会真正架起高校与社会、政府、医院、实务机构之间的桥梁,提高医务社会工作在民众中的知名度,促进行业发展。专业实务机构是学生以后就业、发展的地方,也是学生见习、实习的地方,要提高学生的专业认同,需要专业机构和高校全面合作,除了学生实习之外,在课程开发、实践教学、学术研究等方面深度参与高校医务社会工作的人才培养。我们认为只有推进高校与社会、政府、行业协会和实务机构等协同育人,才能转变整个社会对医务社会工作的认识,提高医务社会工作的劳动报酬和社会地位,最终提高学生的专业认同和职业认同。

四、结语

医科院校是医务社会工作者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在人口老龄化和建设“健康中国”的背景下,社会对医务社会工作人才需要越来越大。另外,医务社会工作的培养高校在师资队伍、人才培养方案、实践教学和学生的专业认同等方面存在问题,导致医务社会工作人才的培养质量与社会对它的要求存在差距,影响社会对医务社会工作者的看法,不利于医务社会工作的发展,必须改变。但师资的改善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各个高校必须立足自己的现实,提高师资水平;课程设置是医务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为提高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国家有必须成立高级别的医务社工专业委员会集中讨论、提出具体建议;实践教学是医务社会工作培养的核心环节,实务课程设置、实习指导等很重要,但合格的实务指导教师是其中的关键,需要解决;而学生专业认同的提高离不开社会、政府、行业、机构等多方面力量的联动。总之,医务社会工作人才培养任重而道远,期待与相关高校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尹放,黄莉.美国医院的医务社会工作及其启示[J].医学与哲学,2014(2):51-54.

[2]方舒,刘世雄.高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反思与建议——以中央财经大学为例[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7,29(2):40-47.

[3]廖晓盈.社会工作专业大学生专业认同影响因素研究——以广州高校为例[D].广州:广东药科大学,2018.

[4]姚云云,王遇.我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职业能力培养的路径探索——基于N大学实证研究[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7,39(4):155-160.

猜你喜欢
问题与对策人才培养
唐山城市治理的问题与对策
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信息化条件下供电公司电力营销管理策略探究
浙江省中小企业民间借贷问题探讨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生存关注”阶段中学教师自我专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