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儿童亲社会行为及其培养

2018-09-20 10:49周敏敏
文教资料 2018年14期
关键词:亲社会行为培养策略影响因素

周敏敏

摘 要: 儿童亲社会行为是社会性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儿童的健康发展起重要作用。影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因素划分为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个方面,外部因素包括文化因素、榜样的示范作用、学校及媒体的影响;内部因素主要包括认知因素、儿童的情绪状态及个性品质。亲社会行为的培养要从学校和家庭两个方面入手。在学校中要适时开展价值澄清课程,对儿童进行行为修正和规范儿童的道德行为。在家庭中,父母应该为孩子创设良好的环境并为孩子树立好榜样,加强移情训练培养儿童的移情能力,对孩子的良好行为要用适当的表扬强化巩固。另外,应制订统一的教育计划,协调彼此的教育观念,以促进儿童亲社会行为获得更好的成长。

关键词: 儿童 亲社会行为 影响因素 培养策略

亲社会行为通常指对人或社会有益的行为,起源于威斯伯1972年的《社会行为的积极形式考察》,在这篇文章中,他以“亲社会行为”一词表示怜悯、善良、仁慈、共享、协助、捐赠等行为,与否定性、不好的行为呈现明显差异。现如今的解释是,亲社会行为指“个人在各种社会往来中出现的忍让、帮助、协作、分享、为他人着想等对他人有益的举动”[1]。根据各种研究显示,亲社会的举动与孩子的年纪有关,其在不同阶段表现出差异性的趋势及特点。

一、儿童亲社会行为对儿童成长的意义

儿童亲社会行为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标志,对儿童的成长具有重要作用。儿童亲社会行为发展与其道德行为的发展相一致。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意味着儿童道德认识水平提高,道德情感日益丰富,能在活动中有效帮助别人,更有助于儿童提前适应社会,促进儿童心理健康成长和同伴关系的发展。

(一)有助于儿童社会性发展

个人亲社会行为的出现有重大的意义,在婴幼儿期这种行为刚刚开始萌芽。皮亚杰表示,8个月-12个月的婴幼儿会出现怜悯、帮助和分享行为,1岁后,儿童开始安慰他人,帮助他人的行为次数随着年纪的变化而增多。这种积极的学习活动和对社会环境的探索是亲社会行为出现和得以延续的根本。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包含亲子关系、同伴关系、性别角色、亲社会行为、攻击性行为[2]。社会性是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体,为适应社会生活表现出的心理和行为特征,也就是人们为了适应社会生活形成的符合社会传统习俗的行为方式。社会性发展是儿童健全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未来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促进儿童社会性发展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目标。亲社会行为作为社会性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儿童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二)有助于儿童心理健康成长

幼儿期(3岁-6岁)时,儿童的认识活动和意识程度上升到了新层次。根据皮亚杰认知发展的阶段区分,此时的儿童处于前运思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认为所有人跟自己有相同的经历和体验,具有显著的“自我中心性”,所以经常根据本身的经验安抚他人,孩子的有益举动体现为服从、模仿,相对较少的行为是自觉的。在这个时期,家长、成人在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学习中承担重要角色,对孩子的有益行为发展起很大的效果和功能。如果家长能积极引导儿童做一些好事或有益行为,不仅能使儿童获得来自社会的、他人的鼓励,而且能使儿童体验到因为帮助别人而感到快乐和满足,这会促使儿童形成积极的社会价值观,有利于儿童身心健康。

(三)有助于儿童之间人际关系的发展

儿童进入学校后,由于有了更多的伙伴,来往活动比较频繁,亲社会行为的表现和活动要领有了一些变动,他们认可的亲社会有听话、赞许和避免惩罚的特性,而伙伴之间认可的亲社会则是互助、互相得益和对别人需要的感知灵敏度。这时的儿童懂得为他人着想,不再只关注自己的需求,因此在同伴交往中愿意与同伴一起分享零食、玩具,懂得安慰和关心同伴。由于儿童之间的交往,建立了良好的同伴关系,良好的同伴关系有利于儿童社会价值的获得,促进儿童的社会化。

二、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

(一)外部因素

1.文化因素。

文化因素包括社区、家庭的氛围及家庭教养方式。社區内,邻里之间若友好和善,家庭里父母温暖、慈爱会对孩子亲社会行为影响很大,儿童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自然会受到熏陶,引发其亲社会行为的发生。相反,如果社区、家庭中的氛围不和谐,经常见到邻里之间、家庭之中类似打架、斗嘴等行为,儿童慢慢就会受到一些负面影响,这样的氛围对儿童健康成长非常不利。因此在社区与家庭中应不断向孩子传输亲社会的价值观念,将主要思想文化融于他们的生活点滴中,特别是在儿童同伴交往时,家长更要教孩子一些基本的对待同伴及他人的良好态度。

2.榜样的示范作用。

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表示,对孩子亲社会举止改善或抑制最大的是社会榜样。儿童年龄尚小,很多东西诸如知识、技能、规范等的学习都来自间接经验,而间接经验的学习一大部分来源于观察,因此,成人的榜样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7岁—11岁的儿童观看成年人的捐助举动后,会变得大方和慷慨,在后来的生活中,如果出现与捐赠、捐款相似的活动,也会积极拿出自己获得的物品。不难发现榜样对儿童社会行为具有积极的影响,要让儿童习得亲社会行为,就要学会使用榜样的正面影响,榜样的形象会刺激儿童学习的需要,儿童在看到成人榜样在各种情景中的表现及规范做法后,将模范行为与自己的行为做出比较,改正自己的不当行为,就此加强与模范的相像性,积极学习模范行为,从而有利于儿童亲社会行为的成长。

3.学校、同伴与媒体的影响。

儿童进入学校后,身边的伙伴与儿童的有益行为有显著的关系。若是伙伴出现比较多的亲社会行为,则对孩子本身有着杰出的影响,为了与同伴有更好的交往,一起愉快地玩耍,儿童也会尽可能出现多的亲社会行为。李丹在研究影响孩子亲社会行为出现因素的实验中,以小学一年级、四年级和初中准备班的同学为研究目标,利用问卷及测量表对导致亲社会行为的成分进行测量,实验表明伙伴间的亲密程度对两人的亲社会行为产生有明显的有益作用[3]。学校如果仅仅重视升学率而忽略学生良好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对学生之间的恶性竞争和打架斗殴、故意伤害不闻不问,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以为打人并没有什么不对,帮助他人也没有表扬、奖励,将来面对困境不管不顾,不重视他人的处境,出现漠然无视的状态。大众媒体是社会传达文化历史、思想和贯彻品德、价值观的主要路径。现如今,媒体更新日益加剧,电视、电脑、手机及微信等各种社交软件传播的信息良莠不齐,健康的内容对儿童良好的思想及品德形成会起到积极作用,促使儿童形成高尚的举止行为,而不好的东西和行为会从反面给儿童树立样式,儿童具有模仿的天性,因此媒体对儿童的影响不言而喻。

(二)内部因素。

1.认知因素

韦纳指出,看到需要帮忙的人,个体往往是通过认知归因做出判断的。在实际生活中,个体即将表现亲社会举动时,先要对相关信号在头脑中进行感知并做出处理,主要包含对社会性行为的了解和对情景中信号的辨别等。当儿童认识到欺负同学和小朋友会让他们难过和伤心,是不对的、不应该发生的行为之后,儿童的攻击性行为会受到一定的抑制。若在意识中形成了一些永久的利他性,在遇到与他人共享或帮忙的情况时,则会绝不迟疑地分享和帮助。研究证实,社会观念采择的能力与亲社会举动的发生之间有着紧密联系。观念及看法采择是一个对信息的认识、网罗过程,比如对交往事件的理解和对别人的情感及感受的辨认,它为儿童更好地理解别人的处境和别人的需要提供条件。在帮人的过程中,第一步是领会别人的困难,但因为孩子的年龄太小还不能很好地做到及认知程度的有限性,在一些复杂状况下比较难识别模糊、隐蔽的信号。皮埃尔(R.A.Pearl1979)在儿童对待潜在困境的线索与亲社会行为关系时发现,当情景中的困难信号容易识别时,4岁的儿童与8岁的儿童都能做出反应供给帮助,当信号不明显时,年龄尚小的4岁儿童则较少发现问题和提供帮助,这是由情境的模糊性、复杂性及儿童认知水平导致的。后来耶鲁(Yarrow1981)等人的研究也发现,年龄较大的儿童会比较容易发现抽象的潜在线索,能比年龄小的儿童更好理解复杂的情境。以上表明认知程度制约着儿童亲社会行为的表现和生长[4]。

2.儿童的情绪状态。

儿童的情绪总是喜怒无常,这一秒脸上挂着笑容,下一秒可能因为摔倒或与小朋友玩耍时而哇哇大哭。安德曼曾做一项实验,让一组被试验的人员阅读描述“兴高采烈”心境的文章,另一组安排阅读描述“抑郁”心境的文章,试验发现,阅读描述高兴心境文章的人更可能做出助人行为。在乐观向上的情绪下,个人更可能记忆起乐观的思想、情绪和经历,这些正面的情绪激起了人们助人的意愿。对于儿童,这点似乎更容易证实,设想家长们刚表扬完孩子后,令其帮助其他小朋友整理玩具,此时儿童多半会去做,甚至不用家长命令要求,会主动去做。而如果孩子此时受了委屈,刚哭完或正在哭,让他做帮助别人的事情是不情愿的,因为此时他心里也不好受,即使在严格要求下做了,内心也是抵触的,研究者们提出了大量的理论模式解释这种积极乐观的心境引发的亲社会行为。他们认为,儿童在积极的心境下,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会减少对自己的关注,更多地了解别人的需要,而挫折感、悲伤、恐惧、焦躁等负面情绪及氛围会容易诱发不良行为[5]。

3.儿童的个性品质。

平时生活中不难发现,有些儿童很容易做出助人行为,这样的儿童骨子里存在一种利他个性,比如:同情、理解他人,有责任感、愿意分享、富有爱心、乐于助人。李丹等人的研究发现:个性问卷中的利他指标与当时所处环境中的帮助他人的举动有正面相关[6]。孩子的个性品质与有益行为的发生有紧密联系,本身活跃、开朗、积极乐观的孩子,其亲社会举动频繁多次,而忧虑、担心、恐慌内向的孩子则表现出较少的亲社会行为。

三、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培养策略

(一)学校方面

1.教授价值澄清课程。

儿童进入学校后,除了学习文化知识外,更重要的是思想品德、道德价值和亲社会行为,如果一个学校仅仅重视升学率而不注重孩子的积极思想、行为,就不是一所合格的学校。研究者认为道德教育的价值不仅需要父母,还需要老师的耐心指导,价值澄清课程就是一堂必修课,如儿童经常会面临这样一些问题:为什么别人可以打人而我不能?为何我的小伙伴可以说谎而我不能,我应该是什么样的,要成为什么样的学生?价值澄清的终极要求指向于指导孩子深切考虑这些问题。价值澄清不是要这些问题要求的正确解释,而在于引导儿童学会评估,让他们学会权衡,学会考虑不同的选择,通过直接教导和书面资料的间接学习,学生慢慢掌握自己的价值观,并认识到自己与他人的差异。这样,儿童在考虑一些价值问题上会全面、深刻,为亲社会行为培养奠定基础。

2.进行行为修正和鼓励道德行為。

顾名思义,行为修正方法以道德发展的社会学习理论为基础,目的在于训练道德行为与亲社会行为。对于行为修正,适宜的办法如奖励、惩罚。比如:因为抄袭作业罚写学生守则,上课捣乱对其进行批评教育,让学生了解违反学校的规章制度会有严重的后果。对于良好的道德行为,不妨采取奖励、表扬等强化方法,巩固以后遇到类似情境时能做出同样正确的行为。班里的尖子生考试成绩得到好名次,可以采用奖励等方法鼓励其继续努力,班里的同学帮助行人过马路,教师应对其良好行为进行表扬。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应赏罚分明、公平公正,不能只看学生学习成绩、名次的优秀与否而对学生抱有成见和不公平对待。

3.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道德推理。

关于道德推理,是从科尔伯格的论述解释中繁衍出来的。典型的方案是柯尔伯格在1974年建立的,探讨校园环境中出现的现实问题,同时强调取舍,关心别人和承担一定责任及义务的重要性。老师承担着重要角色,促进引导学生进行问题讨论,提出不同的选择对集体的重要性,促使学生感到对集体的责任感,让学生在道德推理中权衡好坏,学会取舍。教师除了传道、授业、解惑外,更要从方方面面要求自己,要有良好高尚的道德情操、思想品质,丰富渊博的文化知识素养,这样才能传达正确的道德观念,才能在教育中无形地灌输亲社会的意识,培养学生爱祖国、爱人民、为大众服务的意识。

(二)家庭方面

1.营造良好环境,树立良好榜样。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在平时生活中,父母与孩子的联系最紧密,儿童天性就爱模仿,儿童经常观看家长的亲社会行为,就利于培养自身的亲社会行为。央视的一则广告叫《妈妈,洗脚》,当站在门外的孩子看到妈妈端来水并坐下亲手为年迈的奶奶洗脚时,内心触动了,他仿佛意识到了些什么,于是脸上挂着笑容在摇摇晃晃中端来一盆洗脚水,对妈妈说“妈妈,洗脚”,这则广告触动温暖了太多人的心,妈妈在尊敬关爱老人的时候给孩子树立了一个优秀的榜样,促使孩子亲社会行为的产生。所以,家长的良好行为对儿童的影响之大远远大于言语式的教导。拉什顿和其他合作者(1980)经过一系列实验发现,孩子经常、反复看到有益行为的事件有利于培养对他人有利的行为,经常看到其他人将自己的物品或零食分其他人的孩子,比只看到过一次的孩子表现出更多的帮助、分享行为。在家里,家长是孩子直接模仿的典范,家长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孩子的行动[7]。同时,家长要注意去除儿童不良行为的影响物,比如暴力的电影、动画,而应当引导孩子阅读一些优秀的故事书、文学作品,观看对儿童身心有益的影视作品。

2.加强移情训练,培养移情能力。

霍夫曼关于移情与行为的联系做了一系列探究。他认为移情有特殊含义,能有效促进孩子对待社会的有益性,当一个孩子具有一定的移情能力时,他便会擅长观察体验别人的情感,了解别人的心理,并将自己放置于他人位置而处处考虑。现今我们普遍认同,移情是指个体在看到其他个体处于一个情绪状况时,出现与其他人一样或相似的情感与感受,因为别人的喜怒哀乐而引起自身与别人一样的情感体验[8]。利用移情教育孩子,比限制、命令要有效得多。移情训练可以通过讲故事、角色扮演等让儿童通过故事中的人物的想法和感受设想如果自己处于相似情境下的心理状态,促使儿童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9]。

3.适当的表扬和奖励,做好家长工作。

孩子的亲社会行为无论是自发的还是非自发的,都要得到家长成人的及时承认和肯定,儿童呈现出了良好行为,家长要给予适时强化,比如夸奖、表彰、赞美,孩子获得父母的回应会使儿童的这些有益行为得到巩固,反之,习得的利他行为可能消退。对于儿童的不良行为,家长更应及时更正及制止,不可一味溺爱任其自由发展。

4.统一态度,理性教育。

家庭中的教育观点、看法要协调,不能父亲是这个说法,母亲又是那个要求,如此对小朋友的亲社会行为培养没有益处,小朋友不知道该听谁的,还会无意中导致儿童一些不良行为。比如:我们会碰到这样一些情况,面对两个孩子打架,老师问孩子:“你为什么打别的小朋友?”有些回答:“我妈妈说了,别人欺负你你就打回去。”老师问:“那你爸爸怎么说呢?”小朋友不说话了。碰到这样的情况,家长首先应商量一个一致的教导方案,调和互相的教育理念,在孩子跟前以统一姿态呈现,有意见不合时要暗地处理。家长们对孩子应爱护但不能娇纵,严格但不苛求,尤其要关注的是不要不明所以就表扬、迁就孩子的各种任性脾气[10]。

培养儿童的亲社会行为需学校、家庭、社会各个方面的协调努力,我们一定不能掉以轻心,要从小对其进行教育和熏陶,培养儿童良好的亲社会行为趋向,给儿童今后健康成长和社会经验学习铺垫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周燕.培养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家庭教育方法[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11(02):52,54.

[2]陈帼眉,姜勇.幼儿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李丹.儿童亲社会行为发展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2001(02):202-204.

[4]李幼穗.儿童亲社会行为及其培养[J].天津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02):29-33,78.

[5]俞国良.社会性发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370-383.

[6]李丹.影响儿童亲社会行为因素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0,23(3):65-70.

[7]侯广艳.儿童亲社会行为与移情[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2):138-140.

[8]吴南,李斐.儿童亲社会行为及影响因素[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5,23(08):834-836.

[9]苏丽.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培养[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5(08):174-175.

[10]田素娥,匡明霞.幼兒亲社会行为的培养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12(10):66-68.

猜你喜欢
亲社会行为培养策略影响因素
高职生学校社会行为的调查研究
亲社会行为研究综述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角色游戏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