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活动教学的思路

2018-09-26 11:14闻宏斌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8年12期
关键词:活动教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初中教学

闻宏斌

【内容摘要】道德与法制,是我国教学体系当中的重要一环,作为一门思想教育科目,其在各个阶段的落实,决定着学生的思想建设成果,在初中阶段有着同样的意义。而活动教学,是确保道德与法制课程教学与现实进一步衔接起来的重要环节,为确保活动教学的质量,应当进一步革新道德与法制课程的活动课教学思路,因此文中将深入进行分析。

【关键词】初中教学 道德与法治教学 活动教学

初中阶段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有着重要的思想指导意义,考虑到这一阶段学生的性格特点与发展需求,教师必须要更积极的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活动教学进行改革优化,积极革新教学思路,这样才能得到更理想的教学成果。所以文中将对活动教学改革思路进行进一步分析,确保教学改革。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实施现状

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是一门重要的思想教育课程,关系到一个人的思想建设成果,决定着一个人的思想境界能否得到提升。特别是在初中阶段,在信息化的环境下,学生步入了青春期,整体呈现出敏感、叛逆、易受影响的性格特点,同时还会频繁的接触网络上的不同思潮,所以更容易受到网络上负面信息的影响,进而影响到学生的认知、观念及言行处事。为此在初中阶段,必须要进一步提升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教学质量,才能让学生的思想境界得到提升,意识到应当怎样去面对自我、面对他人、面对这个社会,特别是活动教学,对于学生的言行指导作用是十分明确的,所以必须加以重视。但是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分析,当前我国初中阶段的道德与法治教学显然存在几点问题需要深入思考并提出解决策略。其一是教师自身没有做好榜样,说的是一个标准,做的是另一个标准,所以无法让学生的意识得到革新,使得学生的言行基准逐渐混乱,无法受到正面的影响。其二是教师的教学引导方式无法联系实际,摆脱限制,所以无法确保教学符合当前时代趋势。其三是教师的评价思想依然停留在应试化的层次,进行教学評价时也脱离思想层次,完全不考虑到学生的思想水平,这也会导致学生只重视理论,而不重视自身的思想提升[1]。这样的问题是对初中道德与法制教学十分不利的,需要进一步思考改革策略,提供改革参考。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改革策略

1.改革自身教学思想,为学生树立榜样

教师是学生学习生涯当中的领路人,对于学生来说,有着重要的榜样作用,特别是在初中时期,学生步入青春期,心理敏感叛逆易受影响,所以教师如果不能给学生做出好的榜样,必然会影响到学生的思想建设。但是当前许多教师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其教学思想普遍是主导性的,只约束学生,而不约束自身。这不利于学生的进步,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有了一定的判断能力,所以教师如果不能再要求学生的同时更严格的要求自身,学生都是能够看出的,这是无法让学生信服的。所以为达成教学目标,教师必须要首先严格要求自身,要让学生养成民族自豪感,自己首先要具备民族自豪感。要让学生学会帮助他人,自己更要积极的去帮助他人,这样一来,学生才会乐于听从教师的引导,不断完善自身。简而言之,教师要始终牢记,自己给学生带来的思想影响,以及学生对于自身的崇敬,是确保教学得到落实的基础,脱离了这样的基础,教学目标是绝对无法达成的,所以无论是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还是从自身的教学工作需求去考虑,教师都需要给学生做出良好的榜样。不仅如此,教师还要放低自身的位置,与学生如同朋友一样去相处,打造更加轻松的教学氛围,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融入课堂[2]。

2.摆脱教学局限

固定的教学时间与地点,在当前的教学领域依然是无法否认的事实,而且这样的教学局限,对于道德与法治教学尤其不利,道德与法治是一门专注于思想建设的科目,但是受到应试体制的影响,却逐渐被固定的理论概念及考核的分数所限制,在逐渐向着理论科目的方向靠近,这会使教学脱离原有的轨道,无法对学生的思想产生正面引导。特别是在信息化的趋势下,教师如果不懂得突破教学局限,遵从网络趋势去引导学生,是无法确保学生思想进步的。为此教师必须要根据当前的趋势,摆脱教学的限制去引导学生。教师应当积极利用网络信息平台,开展课下的引导,特别是在看到网络上备受争议的社会现象或是思潮时,应当随时在社交网络上组织学生展开讨论,针对性的引导学生。例如近年来从国外传到国内的“自杀游戏”,便具有十分负面的社会影响,而且鉴于其猎奇、特立独行的特点,是很容易让初中学生受到吸引的,教师意识到,便应当及时与学生展开讨论,正面引导学生,学生才会意识到这样的思潮有着怎样的负面影响。

3.改革教学评价思想

要确保一个人的思想进步,激励是十分重要的,在初中阶段的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更是如此,但是当前多数教师并不能做到客观的去进行教学评价,多数都只是简单地以理论认知以及考核分数去判定学生的学习成果,这显然是缺乏客观精神的。教师必须要意识到道德与法治是一门思想教育科目,而不是理论科目,所以只有以思想建设为教学目标,遵从不以分数论成败,生活细节见真知的原则去评价学生的思想层次,才是有利的评价[3]。

结语

初中阶段的各科教学,都有着不同的目标与特点,而道德与法治教学,在这一阶段更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为了让学生的思想境界得到提升,教师必须要进一步革新自身的教学思想及教学方式,这样才能够确保教学成果,促进学生的思想进步。

【参考文献】

[1]安华锋,郝庆华.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活动教学的感悟[J].学周刊,2018(06):67-68.

[2]王雪飞.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互动教学方式分析与研究[J].考试周刊,2017(76):84.

[3]安华锋.初中道德与法治活动教学的形式及作用初探[J].考试周刊,2017(57):99.

(作者单位: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马集学校)

猜你喜欢
活动教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初中教学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应用探讨
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必要性和有效策略
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
浅谈道德与法治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作用
“活动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践应用探析
如何开展小学低年级英语的活动教学
浅谈初中班级高效管理策略
巧用西方文化导入,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质量
活动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英语教学中的“活动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