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比翼双飞

2018-09-26 11:14蒋美丽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8年12期
关键词:主旨文体课文

蒋美丽

【内容摘要】作文教学和阅读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两个重点,也是难点,如何将这两点揉和在一起,让他们“互帮互助”是本文重点深入思考并尝试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作文教学 阅读教学

有人把“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比作语文教学的两条腿,我认为这一比喻很形象。然而教师与学生在作文面前的“抓耳挠腮”让我们不得不承认:“作文教学”这条腿比“阅读教学”这条腿短了一大截。许多语文教师从作文的拟题技巧到作文的开头结尾的技巧到作文的语言修辞的技巧等都进行了板块似的“扎实”的训练,给了学生许多的“花衣服”,然而好看的花衣服虽然必不可少,但面对这些好看的衣服学生却束手无策。看来,加强作文教学研究力度是必要的,特别是加强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联系的研究更是必要的,因为写作基于阅读。

一、课本的阅读

许多语文教师认为:以现在的出题趋势来看,中考的内容多以课外为主,课内知识相当的少,还有必要上那本所谓的“教科书”吗?其实不然。作文与课文历来是语文学科中的两大主要部分,所以,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要使其在统一的系统中,提高学生的学语文的能力、水平。况且,就语文课本对于作文教学的帮助来看,它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学习语文课本,教师应该从这样几个方面加以引导学生:

1.学习作者的思想境界,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

立意是否高远是评价一篇作文是否为一类文的一个重要标准。虽说“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是对立意深刻的形象化概括,但“新”的前提是“准”,“准”的前提是见多识广,只有见多了,学生才能准确的把握不同文章的立意方法,做到在准的基础上创新。

2.学习文体特点

有无文体意识也直接关系到一篇作文的成功与否。记叙文、散文和议论文是中学生经常用到的文体。然而,现在的中学生写出来的作文,似乎很难确定到底是属于何种文体,甚至连学生自己也无法回答。如何避免这种情况的严重化呢?我认为,无论教师费多少唇舌去比较几种文体的不同,都不会起到实际的作用,只有在每一次的课文教学时,将文体的认识作为一个常规的任务,并采用比较学习的方法,长期坚持,就能大大增强学生的文体意识。

3.学习作者安排结构和强化中心的方法

如:在学习《白杨礼赞》这篇课文时,我将研究的重点放在作者安排结构和强化中心的方法上。礼赞白杨在恶劣的环境中得以生存的坚强,礼赞白杨的外在气质,礼赞白杨的内在品格是作者用来表达主旨的几个方面,这几个方面是作者围绕主旨精心挑选安排的,并反复用“我要高声赞美白杨”这样类似的句子来串联材料并强化中心。学生通过模仿慢慢就能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出来。

4.学习文章的语言

语文课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语言,即理解、积累和运用语言。语言有朴素的,有华丽的,有理性的,有感性的,有严肃的,有幽默的,每一种风格都有学生去模仿,“风格(作家的)——模仿——发现——创新——风格(学生的)”,这是学生作文语言成熟的一条必经之路。

5.积累课本中的素材

这一点自不用多说,素材摆在那里是人人可用的,感谢那些作家给了我们如此多的素材以及使用那些素材的方法。如:《安妮日记》这篇课文,无论是作者的遭遇,还是作者对和平的向往、对生活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她对理想的追求,抑或是她坚强自信乐观的性格都是我们写作时的好素材,这些素材涉及到多个话题,如战争、理想等等。

二、阅读训练

阅读题也是中考中的重头戏,学生在阅读训练上下的功夫不亚于作文,但是,语文教师在讲解阅读题时,切不可停留在题目的答案上。就如主旨这方面来说,阅读题的解答标准之一为“是否符合文章的主旨”,而作文教学中主旨的确定也是极为重要的。前者是找主旨,后者是定主旨,找着了寻找主旨的方法,自然就找到了定主旨的方法。

三、阅读学生作文

许多教师喜欢让学生多读一些作文书上的作文,认为那上面都是一些学生成功的作文。无疑,知道别人的作文怎么好是很重要的,但是,知道别人的作文怎么不好也是很重要的。有些经验是可以自己去总结的,但如果有些经验是他人已经总结出来的,我们为何不让此直接为自己服务呢?反之,如果我们知道了哪些做法称之为“失误”,那我们又为什么要去重复这种“失误”呢?同时,多看周围同学的作文,还有利于同学们各抒己见,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因为谁也没有说,哪篇作文是成功的,哪篇作文是失败的,不像面对作文书上的作文,人人都知道那是优秀的作文,谁还敢对此提出质疑?

四、阅读课外读物

阅读课外读物可以培养学生阅读习惯,为他们的终生学习打好基础。另外阅读课外读物还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打开他们的思维,有利于作文时思维的畅通。更重要的是,阅读课外读物能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素材。将阅读训练与作文训练结合起来,并非仅仅是教师多讲讲,学生多读读就可以了的,作文能力要想真正得以提高,读与写的适当配合是必须的。这里的写,指的是每次读后的“小写”,即“随文练笔”,就是以阅读内容为原点,精心选择读写结合点,给学生提供有效借鉴的对象和创造的依据,让学生及时进行模仿和创造性运用练习。它内容上贴近学生学习生活实际,选材角度小,思维空间大,学生易于驾驭,写起来得心应手,效果好。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在理清文章脉络的基础上,采用一定的语言组织结构形式,概括提炼课文的内容,以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也可以对于那些比较简短的文章,指导学生在理解课文基础上对课文的某些部分进行扩写,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重要的是能培養他们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的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朱绍禹. 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2]韩雪屏. 中国当代阅读理论与阅读教学[M]. 四川教育出版社, 2000.

[3]王宁.信息技术环境下初中语文协同阅读教学模式研究[D].河北大学,2005.

(作者单位:武汉市蔡甸区大集中学)

猜你喜欢
主旨文体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轻松掌握“冷门”文体
文从字顺,紧扣文体
主旨演讲
记叙文的选材与主旨
平淡真实显主旨
若干教研文体与其相关对象的比较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文体家阿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