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政干部关注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五)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2018-09-28 08:12唐永胜国防大学国家安全学院副院长少将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18年5期
关键词:战略国家发展

唐永胜 国防大学国家安全学院副院长、少将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作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被确立下来。总体国家安全观是对国家安全规律的系统概括,是对国家安全战略思想的重大创新,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发展,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努力开创国家安全工作的新局面和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提供了科学指南和基本遵循。

一、准确把握国家安全局势的特点和趋势

当前国际体系正处在加速演变时期,中国面临的安全形势总体有利,和平与发展的基本趋势难以发生根本改变,我国维护国家安全的能力也将持续增强。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深刻变革,各种矛盾和问题相互作用,安全风险趋于增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面临对外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对内维护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双重压力,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因素明显增多。”这种安全态势也充分体现了我国正处于社会变革的攻坚阶段以及我国与外部世界关系深度调整时期的突出特点。

未来一个时期,中国国家安全形势趋于复杂严峻,安全风险分别来自大国战略博弈、周边现实及潜在热点、国际体系演变带来的不确定性增多等多个方面,也来自国内社会发展进程中各种矛盾的积累和叠加。外部风险通过内部风险发生作用,内外风险相互交织、相互转化使得危害可能成倍放大,甚至引发社会动荡,最终威胁国家安全。其中,中美关系结构性矛盾构成我国安全风险的一个外部主导性因素,既要针锋相对,又要努力保持大国关系乃至整个对外关系的总体稳定。中美之间的竞争,首先是大战略的较量。随着美国战略调整,中美之间的战略竞争已进入新的阶段,在更深层面上和更广范围内展开,并将持续较长时期。对新一轮中美战略竞争的艰巨性和长期性,应有充分的认识。尽管美国在过去的十几年中遇到战略困难,但在未来较长时期里,其在国际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并不会动摇。在全球化迅速发展的背景下,美国金融资本的渗透扩张能力和转移危机的能力实际上空前加强,甚至越是在发生危机的情况下,资本积聚效应越会明显表现出来,利益倾斜更趋严重。基于美国的战略纠错与战略转向能力,其对外战略调整不会发生根本动摇,对亚太的重视只会增强不会下降,力量部署与投入只会增加不会缩减。能否成功破解“修昔底德陷阱”,考验着中国的战略筹划,必须做好充分的应对准备。

威胁的多样性还要求我国切实增强系统性抗风险能力,有效提升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既要分清轻重缓急,突出重点,又不能顾此失彼。面对复杂、多样的威胁和挑战,用传统的理念、方法和手段难以有效维护国家安全,需要创新和健全国家安全体制机制,切实提升国家安全系统性保障能力,在日益复杂的安全局势中应对安全威胁,维护国家利益。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完善国家安全制度体系,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大举措。筹划今天的国家安全,必须有大战略思维作为保障。

二、维护国家安全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

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维护国家安全必须从这样的国情出发,既不能过高估计自己的实力,盲目自大,也不能妄自菲薄,缺乏战略自信。否则离开基本国情求安全、离开战略机遇期求安全或者就安全求安全,都可能导致严重问题。维护中国的国家安全,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依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科学界定国家安全的利益需求,统筹安全与发展的关系,努力实现可持续安全,积极探索不同于传统大国武力争霸的和平崛起,破解“国强必霸”的所谓规律,切实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当今世界,殖民主义、霸权主义的老路不仅走不通,而且一定会碰得头破血流。所以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多次公开宣示,中国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不干涉别国内政,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由此可以理解,中国坚持和发展的基本方向永远都不会动摇。现实中,中国积极寻求提高自身的实力,也在不断加强与其他国家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合作,积极推动国家安全与国家发展的协调统一,努力实现国家安全与国际安全的相互促进。

为此还应注重以共同利益为牵引,以解决共同面对的全球性安全难题为杠杆,发展新型的国家关系尤其是大国关系。尤其要以制衡某些国家对我国防范围堵为重点,构建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借重、相互协调、相对稳定、合作共赢的大国关系的基本框架,最大限度地分散由于中国实力迅速上升所带来的外部压力。事实发展将有力证明习近平总书记的判断:“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不是权宜之计,更不是外交辞令,而是从历史、现实、未来的客观判断中得出的结论,是思想自信和实践自觉的有机统一。”

中国正在进行的改革需要不断完善和创新国家发展模式和安全模式。中国不仅要在实践方面妥善处理好面临的各种安全挑战,而且要在理论观念方面为世界作出具有引领性的贡献。世界终将更真切地感受到,日益强大但与时俱进的中国是维护国际安全和促进世界繁荣的和平进步力量。而变化的世界也需要世界各国更多的创造和贡献,为此应做好思想和物质上的准备。

三、构筑国家安全的牢固依托

既要立足国内安全,又要放眼国际风云变幻,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才能实现内部安全和外部安全的良性联动。内部安全构成国家安全的基础,但与外部安全的关联更加紧密,彼此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辅相成。当前阶段,国内大局集中表现在求发展、求变革、求稳定,努力打造平安中国;而国际大局集中表现在求和平、求合作、求共赢,积极推进中国与外部世界的良性互动。

国家发展不可能孤立于世界发展进程之外,国家安全也不可能没有国际安全作为依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国际环境的深刻变化,使得国家安全与国际安全之间的联系空前密切,中国的国家安全要在国际安全的大背景下实现,也越来越需要以国际安全作为重要支撑。

牢固树立开放条件下的安全思维,要善于经略更为广泛的安全网络,营造稳定务实的全球和地区安全态势。中国将更积极参与周边区域安全机制建设,力所能及地提供更多公共安全产品,推动构建开放、透明、平等的区域安全架构。坚持“亲、诚、惠、容”的对外战略方针,推动打造利益和命运共同体,这也有条件成为国和地区共同的行为准则。中国将始终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坚定力量,努力使自身发展更好地惠及世界,从打造经济共同体开始,进而形成安全共同体、利益共同体,最终推动建成命运共同体。

一个时期以来,中国的周边安全环境趋向复杂,并面临多样化挑战。但从总体上看,其中大多数问题属于发展中的问题,许多安全上的难题属于历史遗留问题在新条件下的凸显。因此,经略周边需要放在中国的发展进程、崛起进程中来筹划。要不断积累和充分发挥中国地处亚洲中心的地缘优势,适应和充分认识地区局势的复杂性特点,综合运用经济、政治、外交和军事手段,维护亚洲安全和繁荣,为和平发展提供重要的保障和支撑。

四、坚持底线思维争取战略主动

国家安全所处的特殊时期,要求切实增强忧患意识,勇于应对所面临的诸多风险和挑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我们不惹事,但也不怕事。在涉及我国核心利益的问题上,我们要敢于划出红线,亮明底线。”维护国家安全不能存有侥幸心理,必须着眼最严峻最复杂局面,超前谋划做好应对准备,才能化解风险、趋利避害。必须充分发挥军事力量在维护国家核心利益方面的战略保障作用,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为此,要坚持不懈拓展和深化军事斗争准备。这是因为,军事斗争准备是军队的基本实践活动,是维护和平、遏制危机、打赢战争的重要保证。

国家生存的现实要求对国家安全可能遇到的严重挑战和面临的重大威胁应有警觉与防范,做到防患于未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但决不放弃我们的正当权益。任何国家不要指望我们会拿自己的核心利益做交易,不要指望我们会吞下损害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苦果。”这也是坚持和平发展与维护国家利益的辩证统一。

此外,尤其须强化安全战略筹划的预见性,采取有力措施避免安全态势恶化,赢得战略主动。有效的战略筹划,就是要在纷繁复杂的现象中理清安全问题的基本线索和逻辑,对可能出现的风险采取预防措施,防止其生聚和扩散。还须努力把握国家安全利益实现的过程,对风险和效果严格评估,尽量减少可能付出的代价,积极创造条件应对各种威胁,维护国家安全。控制安全过程,不能简单以降低目标来规避风险,要寻求目标与手段的动态平衡;要注重分散风险,充分考虑到可能产生的变数,避免因过度投入而力不从心,顾此失彼;要突出重点,抓住主要矛盾,重点突破,改善安全态势。

五、因势利导推进积极安全

世界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中国也在经历着深刻变革。越是在关键的发展阶段,越是要善于在国际变局中因势利导把握机会,积极争取战略主动。维护国家安全也要顺应世界潮流,而要跟上时代前进步伐,就不能身体已进入21世纪,而脑袋还停留在过去,停留在殖民扩张的旧时代里,停留在冷战思维、零和博弈老框框内。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人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条件朝和平与发展的目标迈进,更应努力构建合作共赢的大国关系。

总体国家安全观正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提出的,本身就是一种战略的创新,要求在深刻复杂变化的世界中顺势而为,实现国家安全目标。当前,国际关系日益趋向复杂,国际局势发展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筹划国家安全也要习惯面对这样一个充满更多未知的世界,在与世界的复杂互动中有效实现国家利益。实际上,冷战结束以来的较长时期里,国际关系的复杂化发展在很大程度上维持了国际局势总体平稳的局面,也曾在一定程度上牵制了强权政治的发展,也将为推动中国对外关系的深化发展提供更多的回旋空间。

国家安全战略筹划必须具有正确认识和应对复杂形势的能力,这是国际局势发展的客观要求。未来一个时期维护国家安全将面临空前压力和诸多挑战,需要作出有效的战略选择。为此尤其要保持战略清醒,保持战略定力,不能出现大的战略失误。要清晰哪些矛盾该淡化,哪些矛盾该搁置,哪些矛盾该突出。

中国与外部世界调整彼此的关系,是21世纪国际局势发展的一个重大议题,也是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大战略竞争比的是境界、比的是视野、比的是远见。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绝不能过多拘泥于一般性的国际竞争,关键在于,应该及时认清世界政治的演变趋势和特征变化,洞察未来世界的可能走向,在顺应历史潮流中谋求变革和进步,实现国家的生存和发展。国家安全战略的使命,不可能是为客观世界设计某种自以为是的结局,而只能审时度势,做历史发展允许做的事情。如果非要做不可为之事,即使凭侥幸能够取得眼前的成功,最终还是会被历史淹没。中国传统的和合文化以及战略思维中天下情怀、道德主义、注重防御等内涵,必然构成今天和平发展、兼济天下大战略的基本逻辑和历史根源。而得以体现中国传统战略文化神韵的总体国家安全观,必将在未来国家安全丰富的实践中不断得到发扬光大,并构成对中国和平发展的强有力支撑。

猜你喜欢
战略国家发展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走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大步
实施农村“党建护航”战略的创新实践思考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把国家“租”出去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奥运会起源于哪个国家?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