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技战术双三段统计法的构建与应用

2018-10-11 07:55肖丹丹周星栋秦志戬
中国体育科技 2018年5期
关键词:统计法波尔使用率

肖丹丹,周星栋,刘 恒,秦志戬,于 洋



乒乓球技战术双三段统计法的构建与应用

肖丹丹1,周星栋2,刘 恒3,秦志戬3,于 洋2

1.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 北京 100061; 2.北京体育大学, 北京 100084; 3.国家乒乓球队, 北京 100061

为了使乒乓球项目技战术统计的结果更加全面、更加接近比赛的实际情况,对原先两种常用的技战术统计方法进行探讨,并在继承这两种统计方法核心理念的基础上,将其融合,构建了“双三段”统计法。并通过实例验证、对比分析,得出以下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与传统三段法并未有过大的差异,但在较大程度上避免了统计过程中差异较大的数据被平均化的问题,使技战术统计的结果更加清晰,更能体现运动员技战术运用的变化和技战术发挥的情况,适应当前乒乓球发展的需要。该方法在中国男子乒乓球队备战2016年里约奥运会周期的技战术统计与分析中成功地得到了应用,取得了一定的实践成果。

乒乓球;技战术;三段法;双三段法

1 前言

乒乓球是我国的优势项目,近半个世纪以来,一直占据着领先地位。中国乒乓球队能够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除了运动员高超的技术和教练员丰富的经验之外,也离不开对乒乓球项目规律的不断探索[5,7,9]。只有正确地把握住乒乓球运动项目的本质,掌握这一项目的竞技规律与发展趋势,与此同时敢于创新,才可以保证中国队能够继续引领国际乒坛。乒乓球是以技战术为主导的隔网对抗性项目,对乒乓球技战术方面的研究是教练员与科研人员关注的核心。依成绩的评定来看,乒乓球运动属于得分类的项目,从竞赛的规则看,乒乓球运动属回合制的项目。乒乓球运动具有很明显的时序特征,例如,每分球产生得失分的时序特征、每局比赛进程的时序特征等。因此,在乒乓球技战术研究过程中也是紧紧地抓住了乒乓球比赛的时序特征。例如,传统乒乓球技战术三段统计法(以下简称“传统三段法”),是以每分球产生得失分的时序特征为依据,按板数将技战术分为三段。再如,常被学者们运用的开局、中局、尾局的分析,则是以每局比赛进程的时序特征为依据。

传统三段法是乒乓球技战术量化统计与分析的基础,是由吴焕群、张晓蓬等人结合多年乒乓球科研实践的经验与大量的理论研究所提出的,以产生得失分的板数为依据,将乒乓球比赛中的每分球划分为3个阶段[12],从20世纪90年代起,一直沿用至今。传统三段法是当前乒乓球技战术统计的核心方法。近年来,随着乒乓球技战术的快速发展,学者们为了更好地分析技战术,对乒乓球技战术统计的方法做了一系列的改进与创新[1,2,6,8,11]。但所有乒乓球技战术统计方法的改进或是创新,均是建立在传统三段法的基础之上,传统三段法是当前乒乓球技战术统计的核心方法,始终处于其他方法无法取代的地位。

关于比赛进程划分的讨论,目前学术界一致认可的是将比赛进程划分为开局、中局、尾局,但具体划分依据并没有十分明确的定论。张钱伟(2011)指出,乒乓球比赛11分新赛制实施后,习惯性将每局比赛的1~4分称作开局,5~8分称作中局,9分以后称为尾局;任杰等(2013)将开局界定为每一局的前4个回合,即比赛双方各发2个球,并表示国内教练员通常把尾局界定为比赛中任何一方得到8分之后;赵群(2016)将开局界定为每局比赛的前4个球,将尾局界定为比分出现8︰8、8︰9、9︰8、8︰10、10︰8情况的球。开局、中局、尾局的划分实际上也是对运动员心理阶段的划分,例如,施之皓(2015)从心理学的角度阐释了开局与尾局中运动员表现的差异。乒乓球比赛中,每局都是从0︰0打起,每一局的开始都可以重新进行心理上的调整。且开局的发挥是比赛中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开局的比分领先,能为运动员本身建立自信,能给对手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每局比赛打到尾局后,比赛双方运动员的心理压力都会增加,能否在尾局保持优势或转败为胜是对运动员心理能力的极大考验。显然,在每局的开局与尾局中,运动员在心理上存在极大的差异。心理是影响乒乓球比赛中技战术发挥的重要因素,因此,在乒乓球技战术的统计与分析中,这方面的研究也非常重要。

在国家乒乓球队的科研团队中,上述两方面的研究亦倍受青睐,两者各有优势。但在长期运用过程中,教练员与科研人员发现,单一的统计方法在某些情况下不能全面地体现所需要的数据,必须在此基础上做些补充。

乒乓球队的科研人员通过统计分析所得的分析报告与教练员的总结,是对运动员训练和比赛的重要反馈。某些比赛结束后,教练员可能需要向运动员反馈一些更为具体的信息,如运动员在该场比赛中技战术发挥的稳定性等。但仅用发抢段、接抢段、相持段的统计或者是开局、中局、尾局的统计不足以获得所需要的数据。就此,教练员与科研人员进行了一系列的探讨,希望找到一种方法能够较好地反映这类重要的信息。

传统三段法能实现对乒乓球技战术科学的定量研究,而且研究指标可粗可细,既可整体概括,又能具体分析,能够很好地评定运动员在比赛中技战术的发挥情况。但对于运动员在某一场比赛中技战术的变化或是技战术发挥的稳定性研究并不是它的强项。开局、中局、尾局的相关研究能够很好地体现运动员在比赛进程中的变化,但技战术方面的体现不足。

经过教练员与科研人员的多次探讨,且在大量比赛的实践检验后,将乒乓球技战术统计中“发抢段、接抢段、相持段的研究”与“开局、中局、尾局的研究”合二为一,形成一个“双三段”,提出了乒乓球技战术双三段统计法(以下简称“双三段法”),该方法为传统三段法有益的补充。目的是在保证技战术统计工作不变繁琐的条件下对原有方法,根据比赛分析的需求,作一定的补充,使之尽可能地避免统计过程中差异较大的数据被平均化的问题,同时使技战术统计的结果更加全面、详尽,能够更加清晰地看到运动员在比赛中技战术运用的变化以及发挥的情况。

2 研究方法

2.1 文献资料调研

以“乒乓球”“技战术”等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CNKI)进行文献检索,查阅了有关乒乓球技战术分析研究的科技文献50余篇,精选出11篇,并参考了乒乓球专业书籍1本。相关的文献资料为本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2.2 专家访谈

就段的划分、双三段法实际的应用,本研究访谈了国家男子乒乓球队的吴敬平教练、秦志戬教练和刘恒教练,并与部分国家乒乓球队的运动员进行访谈与交流,获取了第一手资料。

2.3 乒乓球专项技战术视频分析

运用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自主研发的乒乓球专项技战术视频分析软件,对乒乓球比赛进行技战术数据采集与分析。首先建立双三段的技战术分析模板,然后进行每一分球的标记和数据采集,具体包括每分球产生得失分时的比分、板数、手段、得失分情况等指标。在传统三段分析统计法的基础上,对所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技战术统计指标包括各段得失分、各段使用率、各段得分率等,其中:

2.4 对比分析

为了更清晰地对比双三段法与开局、中局、尾局的研究及传统三段法的差异,以2015年中国公开赛波尔.樊振东的比赛为例,将双三段法与另外两种方法的统计结果进行对比。

3 结果与分析

3.1 乒乓球技战术双三段统计法的构建

3.1.1 乒乓球技战术双三段统计法指标的划分

乒乓球技战术双三段统计法包括以得失分产生的时序特征为依据的发球抢攻段、接发球抢攻段、相持段,以比赛进程的时序特征为依据的开局段、中局段、尾局段。具体划分标准确定如下:

1. 每局比赛中,在某一方得分达到4分之前为开局段;从任意一方的得分达到4分至某一方得分达到8分之前为中局段;在任意一方的得分达到8分之后为尾局段。

2. 分球中,根据产生得失分的板数划分,将1、3板归为发球抢攻段,2、4板归为接发球抢攻段,5板及以后归为相持段。

3.1.2 乒乓球技战术双三段统计法的结构特征

一般而言,一场乒乓球比赛是由若干局组成,每一局由若干分组成,每一分又是由若干拍构成。若将比赛的结构划分层次,比赛(场)为第1层次、局为第2层次、分则为第3层次(图1)。

图1 乒乓球比赛的结构及层次

Figure1. The Structure of Table Tennis Match

以得失分产生的时序特征为划分依据的发抢段、接抢段、相持段的研究实际上是对乒乓球比赛的第3层次的一种划分。通过对“分”的划分,使之形成了“段”。通常,我们也说一场比赛可以分为3个段,“段”也可视为乒乓球比赛中的第2层次。因此,3段的划分使处于第3层次的“分”类聚,使其提升到了第2层次。这种处在第2、第3层次的研究,能够较好的做到具体化的分析,但对于整体的分析还有一些欠缺。

以比赛进程的时序特征为依据的开局段、中局段、尾局段的研究实际上是对处于第2层次“局”的划分。通过对“局”的划分,使之类聚,所反映的是整场比赛的特征。因此,对“局”的划分,使之提升到了第1层次。这种第1、第2层次的研究,能够很好的分析整体,但不足以具体化。

双三段法将乒乓球比赛结构中处于第2层次的“局”与“段”相融合,以同处于中间层次的“局”与“段”为媒介,将第1层次、第2层次、第3层次相连结,使之相互交叉、合为一体。将“局”结合“段”的视角往具体的方向看,每一个开局段、中局段、尾局段中均包含发抢段、接抢段与相持段;将“段”结合“局”的视角往整体的方向看,每一个发抢段、接抢段、相持段中都包含开局段、中局段与尾局段。纵横交叉,形成一张网,进而对乒乓球比赛的统计与分析更为全面、详尽(图2)。

3.1.3 乒乓球技战术双三段统计法的优势分析

1. 双三段法很好地延承了传统三段法的理念,在统计方法上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

图2 双三段的结构

Figure2. The Structure of Double Three-Phase

2. 双三段法很好地将乒乓球比赛结构的第1层次(场的分析)、第2层次(局的分析)与第3层次(分的分析)相互融合,能有整体的概括,又有具体细节,也解决了仅有整体概括情况下经常出现的差异较大的数据被平均化的问题。

3. 双三段法是从两个不同的视角来剖析比赛,使分析的结果更加全面。

4. 双三段法中,若以开局段、中局段、尾局段的划分为主,结合发抢段、接抢段和相持段,能清晰地看到运动员在比赛中技战术运用的变化情况。

5. 双三段法中,若以发抢段、接抢段和相持段的划分为主,结合开局段、中局段、尾局段,能清晰地看到运动员在比赛中技战术的发挥情况。

3.2 乒乓球技战术双三段统计法的应用效果分析

3.2.1 乒乓球技战术双三段统计法的分析结果举例

表1 波尔vs.樊振东(2015中国公开赛)双三段数据

以2015年成都公开赛中波尔vs.樊振东的技战术分析为例,该场比赛波尔1︰4(-8,8,-8,-6,-4)负于樊振东。表1为运用双三段法统计获得的数据。从表1、图3可以清楚看到发抢段、接抢段、相持段整体的得分率与使用率,也能清楚地看到开局段、中局段、尾局段整体的得分率与使用率。另外,还能详细看到两种三段划分方法相互交叉的数据。运用双三段法,可将波尔该场的技战术特点总结如下:

图3 波尔vs.樊振东(2015成都公开赛)双三段数据统计

Figure3. The Statistics of Double Three Phase about Boll. FAN Zheng-dong (2015 China Open)

1. 在开局段的3段统计中,波尔发抢段的得分率较高,但接抢段与相持段的得分率极低。开局段以相持为主,相持的使用率超过60%。说明,波尔开局段比较谨慎,节奏控制的较慢。

2. 中局段的3段统计中,波尔发抢段表现最好,得分率最高,接抢段次之,相持段最差。但依旧以相持为主,相持的使用率接近50%。说明,在中局段,波尔依旧求稳,较少凶狠地抢攻。

3. 尾局段的3段统计中,波尔在发抢段与接抢段的表现相对较好,得分率都在60%上下,而相持段的得分率稍低一些。从使用率看,接抢段的使用率最高,接抢段发挥得更为出色。说明,波尔在尾局中前3板比较积极。

4. 在发抢段的3局段据统计中,波尔在开局段、中局段、尾局段的发抢得分率均在60%左右,从使用率看,从开局段到尾局段,发抢的使用率逐步提高。说明,波尔的发球发挥较好且非常稳定,随着每局比赛的进行,发球的使用率越来越高。

5. 在接抢段的3局段数据统计中,波尔接抢段的得分率在开局段最低,在尾局段最高,使用率也是开局段最低,尾局段最高。说明,波尔的接抢是随着每局比赛的进行逐步进入状态,且随之提高使用率。

6. 在相持段的3局段数据统计中,波尔相持段的得分率在尾局段最高,使用率从开局段到尾局段依次下降。说明,波尔的每局比赛是从相持打起,但随着每局比赛的进行,使用率逐渐下降。配合了前3板的积极抢攻后,波尔的相持得分率也有所提高。

3.2.2 乒乓球技战术双三段统计法与传统乒乓球技战术三段统计法的对比

若仅根据传统三段法的统计与分析,该场比赛波尔技战术的运用特点可以总结为:波尔在该场比赛中,发抢段的表现应该是最好的,得分率最高,为59.1%,使用率(25.0%)略低。波尔发球质量较高,且变化多样,直接得6分,发球后第3板的正、反手技术相对均衡,在1、3板建立了一定的优势;波尔在接抢段的表现一般,得失分均衡(得分率50.0%),使用率(29.5%)略低。波尔在接发球环节较稳,以控制为主,且摆短的质量较高,效果较好(接发球摆直接得4分),同时稳中带凶,能够抓住机会,上手得分,但在第4板,稍处劣势,正手与侧身均无得分、反手也并无优势;波尔在相持段的表现极差,得分率仅有25.0%,且使用率偏高,高达45.5%。波尔在相持段各项技术的发挥均处劣势,局面完全被樊振东掌控。

传统三段法的分析表明,波尔接抢段表现一般,但这与樊振东和教练的场上直观感受有一定的出入,认为波尔接抢段的抢攻较为强势,对樊振东造成了一定的威胁。用双三段法进一步分析,就可以很好地解释该问题。从双三段法统计的数据可以看出,波尔接抢段的表现在开局段、中局段和尾局段是不一样的。在开局段的接抢段中得分率极低,仅有20.0%,但使用率也较低,仅18.5%;在中局段的接抢段中,波尔的得分率一般,为42.9%,使用率也不高,仅25.9%;而在尾局段的接抢段中,波尔的得分率较高,有64.3%,且使用率也高,为41.2%。显然,关键的尾局段中,波尔较强势接抢给教练员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进一步结合接抢段的3个时间段的分析,就能很好地反映波尔接抢段的表现,也提示中国队运动员在关键时刻需重点注意波尔接发球强势进攻的这一特点。

3.2.3 乒乓球技战术双三段统计法与开局段、中局段、尾局段的研究的对比

若仅根据开局段、中局段、尾局段的3段统计与分析,该场比赛波尔技战术的运用特点可以总结为,该场比赛中,波尔在开局段的表现极差,得分率很低,仅29.6%,使用率正常,为30.7%。开局段中,波尔兴奋度不够高,跑动不是十分到位,技术衔接并不流畅;在中局段,波尔的表现也很差,得分率很低,仅33.3%,使用率在正常范围。波尔到中局段的表现虽稍好于开局段,但依旧没能完全调动自己,没法摆脱樊振东的限制,显得十分被动;在尾局段,波尔充分地调动起来,能较好地抓住机会得分,表现较好,得分率为55.9%,使用率较高,有一定的优势,但并不是十分明显,难以弥补开局段与中局段的劣势。

仅用开局段、中局段、尾局段的3段分析,虽能对波尔在比赛进程上的表现做一整体表述,但由于对发抢、接抢、相持3段数据的平均,未能对技战术细节进行揭示。例如,波尔虽然中局段的得分率较低,但仍有其主要得分的技战术体系。从双三段法统计的数据可以清晰地看到波尔该场比赛的中局段,发抢段环节表现较好,得分率较高,为57.1%,有一定的优势;在中局段的接抢段表现一般,得3分失4分,但无明显劣势;而在中局段得分率低的主要原因是波尔相持段表现非常差,得分率仅为15.4%。很明显,波尔在中局段的发抢与接抢环节并无劣势,不能因为中局段的得分率很低而忽视了他在中局段的前3板上手得分的能力。

4 结论

双三段统计方法包括以得失分产生的时序特征为依据的发球抢攻段、接发球抢攻段、相持段,以比赛进程的时序特征为依据的开局段、中局段、尾局段,两者之间相互交叉、相互交融,使得技战术分析更为全面,且不繁琐,该方法是传统三段法有益的补充。

[1] 黄文文,施之皓.关于丁宁乒乓球个性化3段指标法的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16,52(5):126-130.

[2] 蒋津君,姚家新.乒乓球单打比赛技战术实力评估体系及其诊断方法的重构与应用[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5,30(5):432-437.

[3] 任杰,张辉,施之皓,等.基于比分变化的乒乓球运动员赛中心理状态分析[J].体育科学,2013,33(11):94-96.

[4] 施之皓.基于比分的我国顶级乒乓球运动员赛中心理分析[D].上海:上海体育学院,2015.

[5] 唐建军.乒乓球战术体系:技术动作的战术形成及其运用模式[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32(4):105-107.

[6] 吴飞,刘国兵,华承健,等.关于改进乒乓球3段技战术统计方法的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14,50(1):71-74.

[7] 吴焕群,张晓蓬.中国乒乓球竞技制胜规律的科学研究与创新实践[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9.

[8] 杨青,张辉.乒乓球比赛技战术“四段指标评估法”的构建与应用[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4,29(5):439-442.

[9] 虞丽娟,张辉,戴金彪,等.隔网对抗项目比赛技战术分析的理论与方法[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7,31(3):48-53.

[10] 张钱伟.优秀男女乒乓球运动员单打和双打比赛的时间和板数特征分析[D].上海:上海体育学院,2011.

[11] 张晓栋,肖丹丹,周星栋,等.乒乓球技战术动态三段指标统计法的构建与应用[J].中国体育科技,2018,54(1):80-83.

[12] 张晓蓬.中国乒乓球队战术训练水平定量诊断方法及实践效用[D].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4.

[13] 赵群.我国优秀乒乓球运动员开局尾局比分与技战术特征的关系分析[D].上海:上海体育学院,2016.

The Constru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Double Three-phase Method on Table Tennis Technique and Tactics

XIAO Dan-dan1, ZHOU Xing-dong2, LIU Heng3, QIN Zhi-jian3, YU Yang2

1. China Institute of Sport Science, Beijing 100061, China; 2. Beijing Sport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China; 3 Chinese Table Tennis Team, Beijing 100061, China.

In order to make the tactical statistics of table tennis more comprehensive and closer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two commonly used techniques and tactics statistical method, and constructed double three-phase method based on the core idea of the two methods. Verified by the example, and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method, we drew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the new method was easy to operate and avoided the problem that the differences in data was masked, and made the results of technical and tactical statistics clearer. This new method has been successfully applied to the analysis of techniques and tactics of many male table tennis teams for their preparation of 2016 Rio Olympics and has worked well.

1002-9826(2018)05-0112-05

10.16470/j.csst.201805017

G846

A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基本16-44); 国家体育总局科技服务项目(委17-14);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2018ZD006)。

肖丹丹,女,研究员,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乒乓球项目技战术研究,E-mail: xiaodandan@ciss.cn。

于洋,男,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乒乓球项目的科学研究,E-mail: 13811192301@139.com。

猜你喜欢
统计法波尔使用率
内蒙古自治区病床使用率预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018年中国网络直播用户规模为3.97亿
英雄波尔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主体的权重赋值研究
小学体育器材使用率不高的现象与分析
加拉纳河上的淘气鬼
完善企业统计制度提高企业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