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性旅游APP开发研究※
——以甘肃省为例

2018-10-12 09:26张健健
武汉商学院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甘肃省智慧旅游

张健健 马 婧

(兰州财经大学,甘肃 兰州 730020)

在“供给侧改革”、“一带一路”等的大背景下,我国旅游经济继续领先宏观经济增速,成为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重要力量[1]。对此,同程旅游创始人吴志祥认为,在旅游业未来的发展中,OTA(在线旅行商)将占有重要地位。OTA指各旅游主体通过网络进行产品营销或销售的方式,是智慧旅游发展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而利用移动设备技术已成为OTA的重要实现途径之一,我们熟知的携程旅游、同城旅游等APP(Application的简称)就是OTA具体业务的载体。

智慧旅游,又称智能旅游。关于智慧旅游的研究最早出现在国外,2001年Guillermo等人在其著作中提出旅游部门应该大规模采用企业对消费者(B2C)[2]的电子商务手段,通过移动网络向游客提供附加服务;Klaus Hagen则提出应建立动态旅游指南(DTG)平台,为游客提供像潜在的景点或餐馆,酒店的开放时间及空房情况等的旅游信息[3],以使游客在未知地点查找到更加有用的信息,解决信息的不对称问题,这种设想现在也以旅游APP的形式展现出来。YaoHua的研究也表明在智能手机上的旅游APP对提高游客旅游体验的经验和质量非常有帮助,并将成为支持旅游业发展的旅行应用之一[4]。

随着智能手机与移动互联网在我国的快速发展,智慧旅游将是旅游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旅游APP将是促进其发展的核心驱动力[5]。尽管我国的智慧旅游起步较晚,但自2010年提出以来,关于智慧旅游和旅游APP的研究就层出不穷。姚国章对智慧旅游在我国的发展框架进行了探析[6],王恩旭以G1-熵值为基础,以17个智慧旅游城市为研究对象,对智慧旅游城市的建设情况构建了评价模型[7]。除此之外,还有学者针对某一地区智慧旅游的发展进行研究,如吉嫱对常熟市县域智慧旅游的发展模式进行了探讨[8],杨馥菡则建议开封市应该建立更加完善的旅游信息平台[9]。对旅游APP的研究在时间上要比智慧旅游晚两年,研究大都集中在其下载使用的影响因素等方面,如李东和等人基于TAM模型构建了旅游APP的下载使用影响因素模型[10];潘澜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对旅游APP的持续使用意愿进行研究,并建议移动旅游运营商相比于打价格战,更应该专注于旅游APP本身[11];郭志菁通过对人口统计学因素的分析对旅游APP使用行为及使用障碍进行研究,并对旅游企业APP的开发与经营提出针对性建议[12];马梁以“掌上西湖”APP为例对影响游客选择旅游APP的相关因素进行了研究[13]。

综上所述,目前的研究大都以整个旅游APP市场为研究对象,很少有涉及到各省市自主开发的地方性旅游APP的研究。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各省市都相继加入智慧旅游的大军,开发自己的旅游APP产品,因此关于地方旅游APP的研究势在必行。甘肃省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黄金地段,也开发了多款旅游APP,但在发展上还存在很多问题,因此本文以甘肃省旅游APP为例,通过各机构对我国现阶段在线旅游业发展情况的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指出甘肃旅游APP出现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建议,以期为甘肃省旅游APP今后的发展提供有所裨益。

一、甘肃省旅游APP发展现状

国家对旅游业发展的重视,智慧旅游的兴起,使各大旅游网站迅速脱颖而出,如途牛、携程网、驴妈妈等。与此同时,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又使得手机APP的普及成为可能,根据《2016年中国在线旅游市场现状分析及行业发展趋势》的结果显示,手机旅游APP的使用已经超越PC端的旅游服务,成为游客进行在线旅游预定的主要使用工具,并且就其发展现状来说,游客在旅游消费的过程中很容易受旅游APP的的影响[16]。2011-2016年中国在线旅游PC和移动端份额如图1所示,图1简单分析了随着时间推移手机和PC端份额的变化。

图1 2011-2017年中国在线旅游PC和移动端份额及预测

就在各大旅游网站的手机客户端发展得如火如荼时,各省市逐渐意识到手机旅游APP发展的必要性,因此也相继加入旅游APP的大军,开发自己的旅游APP,而这些APP中的大部分都以“××旅游”定名,如陕西旅游、山东旅游、广州旅游、江苏旅游、内蒙古旅游等,几乎覆盖了全国各省,其APP推出时间大部分都在2015年前后,少数在2013年。但遗憾的是,这些地方性旅游APP始终没有超越携程、途牛等综合类APP。

根据清博大数据的调查显示,截至2014年10月31日,通过平台豌豆荚发布的旅游APP有240个,360手机助手发布的有2205个,应用宝发布的400个,百度手机助手发布300个,安卓市场发布400个,安智市场发布600个,这六大手机商店中的旅游类App共计4145个。在这4145个旅游APP中,除我们熟知的携程旅游、去哪儿网等知名APP外,还有一部分是地方性的旅游APP,这一数据随着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还将继续上升。

在这一方面,甘肃省显然没有落到后面。“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提出,使甘肃省更加重视旅游业的发展,加之智慧旅游的发展日趋成熟,因此甘肃省也积极投身其中,相继开发了多款旅游APP。

表1列举了几款带有“甘肃”字样的旅游APP(仅为安卓版本),由于名称相同的APP较多,因此将每款APP的图标在表1中进行了标注,并简单介绍了包括开发商、最新版本号及最近更新日期在内的基本信息。表2则选择了多个应用商店(不包括Apple Store),对表1中的旅游APP在应用商店的下载量进行整理。其中应用商店的选择依据来源于清博大数据2015年对“地方性旅游APP的平台分布”的调查,地方旅游类App数量分布图如图2所示。除此之外,还增添了oppo软件商店和华为应用市场,原因是随着oppo、华为手机的热卖,这两类应用市场逐渐掌握了越来越多的智能手机用户。

表1 甘肃省旅游APP简介

表2 甘肃省旅游APP

图2 地方旅游类App数量分布图

二、甘肃省旅游APP发展的问题

(一)旅游APP多而杂,缺少精品

地方旅游APP的开发离不开政府的推力,但现在大多数地方政府将开发这类软件当做是“赶时髦”的事,别人有,我也有,仅仅为了拥有而开发,结果便是旅游APP多而杂,带来的效果却甚微。在表1中,一个旅游APP名称下实际却对应好几款APP产品,它们名称一样,却是不同开发商的产品,这种情况在甘肃旅游APP产品中司空见惯,表1只是列举了其中一部分。笔者在整理这些旅游APP时,发现在上述应用市场上公布的名为“甘肃旅游”的APP共有3个,名为“甘肃旅游网”的共4个,而“沃游甘肃”有2个,且出自不同的开发商。这种“多而杂”的现象使得用户在选择时容易出现困难,尤其是“名同实不同”的APP,容易对用户造成一定的干扰。

如当用户下载并使用一款名为“甘肃旅游网”的APP,在使用后以APP不能满足自己需求或其他原因将其卸载,那么在用户的潜意识里,他会认为其他相同名称的旅游软件与自己使用过的这一款是一样的,便不会再轻易下载其他同名的APP。当然,这只是其中的一种情况而已。同时,多个涉及同一地域的旅游APP容易造成用户的分散,在软件开发过程中也难以进行资源的有效整合,进而就无法为游客提供更加全面、便利的服务。

(二)发布平台少,下载量不容乐观

图2的数据显示,360手机助手是这类APP最常用的发布平台,其次是安卓市场、百度手机助手,其余应用商店数量偏少。将这一结果与表2进行比较,可以看出,甘肃省旅游APP也遵循这一规律。规律并非一成不变,如华为应用市场和oppo软件商店等新兴的应用商店应该得到运营商的关注,但实际上,却找不到任何“甘肃旅游”的相关产品。即便是在有这些APP的平台上,他们的下载量也并不乐观。在所列出的甘肃省旅游APP中,下载量最多的是在豌豆荚平台上的“沃游甘肃”,下载量为8829次,但这对于动辄几十万、几百万的APP下载量来说还是过于单薄。

当然,下载量少只是APP表现出来的表象,其原因除发布的平台较少外,还有类似于界面设计、功能是否能满足需要、内容是否有新意等方面的原因。这不单是甘肃旅游APP的问题,大多数地方性旅游APP都存在这样的问题。

除此之外,甘肃省旅游APP的版本都相对较低,有的APP甚至从未更新过,一直停留在1.0版本,这使这些旅游APP很容易沦为“僵尸APP”。2016年9月起,苹果的App Store开始对其平台上的APP进行“大清理”活动,旨在清理僵尸游戏或软件。随着用户对手机应用环境的要求逐渐提高,在以后,各安卓应用商店也会相继对“僵尸APP”采取清理措施,而像表1中所列的甘肃各旅游APP大都会出现在清理名单中,这对甘肃省智慧旅游未来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因此使这些旅游APP脱离“僵尸APP”名单也将是各地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功能单一,无法满足游客多种需求

消费者对旅游APP功能的需求可以从旅游APP类别排名看出,中商情报网根据月活跃用户数发布的《2016年6月旅游APP排行榜TOP100》与《2017年3月旅游类App排名》中(详见表3),排名靠前的旅游APP大都为交通票务类和综合旅游度假预订类,专门的酒店预订类APP(如华住、如家等)的排名也相对靠后,而以信息资讯、旅游攻略为主的旅游APP则没有排进前20名。这与《2016年中国在线旅游度假用户研究报告》中的结果相一致,该报告显示移动端交通预订占比最大,达到70%,住宿预订占比次之,达到21%。

表3 旅游APP排名

由表3可以看出,除交通票务外,游客出行更倾向于使用能够提供综合旅游产品预订功能的旅游APP,而对于像甘肃旅游APP这类地方性旅游APP一般只提供信息资讯服务,功能单一,加之没有知名度,因此很难吸引和留住游客。

(四)各自为战,缺乏合作

在旅游APP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各省市自主开发的旅游APP与携程、去哪儿网等大型综合旅游度假预订类APP相比,无论是在其知名度、提供的服务方面,亦或是其拥有的研发团队上,前者都不具任何优势,因此,地方性旅游APP要想在这一市场上有立足之地就比想象中要困难许多。

大多数地方性旅游APP都是基于当地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因此就形成了各地区各自为战的现状。目前国内公认的旅游合作区域有江浙沪皖、京津冀、粤桂黔等,尽管在区域旅游合作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在智慧旅游方面的合作还有待提高。目前,广东、贵州以及广西三省已经意识到这一问题,并于2016年12月底正式推出“粤桂黔高铁旅游资讯app”,这是基于2014年12月建成的高铁4小时城市圈而开发的一款旅游APP,除此之外,三省还成立了粤桂黔高铁旅游联盟,其旨在打造“粤桂黔高铁旅游带”品牌。

这种合作开发的方式不仅在资金、人才、技术方面做到高度集中,在提高知名度,增加用户数量方面也有重要意义。对于甘肃省来说,西北五省是其重要的合作伙伴,加之“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发展,关于“重走丝路”的旅游产品越来越受游客青睐,甘肃省应抓住这一机遇,积极寻求其他省市地区的合作,共同开发旅游APP。

三、甘肃省开发旅游APP的建议、对策

(一)杜绝盲目跟风,培育精品旅游APP

旅游APP的数量并不代表旅游APP的发展水平,地方性旅游APP的开发应以当地政府为主导,如在清理旧产品、开发新产品过程中政府如何进行审批、干涉等,同时,如何通过行政手段和政府营销等改变现有APP低质泛滥的情况,培育精品旅游APP。如果可以,应将已发布的旅游APP有选择性地进行清理,尤其是名称相同的APP,避免继续对用户进行不必要的干扰。与此同时,发现自己的优势和特色,可以在原有旅游APP的基础上加以改善,也可以开发新的旅游APP,重新树立旅游APP形象。

(二)拓宽APP的发布平台,有选择的进行发布

拓宽甘肃省旅游APP的发布平台,并不是要求所有平台上都要有其相关软件,而是要有针对性地进行筛选,尽量选择那些用户使用率高、口碑较好,或有巨大潜力的发布平台。如甘肃省旅游APP的发布平台在进行产品发布时就忽视了像oppo、华为等新兴的应用商店,但随着这些品牌手机的热卖,其自身搭载的应用商店的使用用户逐渐成为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在未来有非常大的发展潜力,因此甘肃旅游APP在选择发布平台时,理应将其列入其中。

(三)利用自身优势,丰富功能,增强地方性旅游APP竞争力

目前地方性旅游APP的功能主要以提供信息资讯和旅游攻略为主,功能单一,难以满足游客需求。因此,增加旅游产品预订及其他综合性服务项目将是地方性旅游APP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对于像携程、去哪儿网等这种涉及综合性地域的APP来说,不管是在对目的地公共交通、酒店、餐饮、景区等部门的整合上,还是在购物等细微方面,要做到面面俱到是非常困难的。比如很多时候,由于携程等大企业无法对某一目的地进行细致的调查,因此很容易忽略一些既有地方特色,又有顾客口碑的小店铺,相比而言,地方性旅游APP就可以显示出其独特的优势,首先,相关部门要对当地资源进行全面的调查了解,在了解的基础上进行有效整合,由于相比于大范围的调查要容易得多,因此要尽量做到比其他旅游APP的信息更全面、细致以及更具特色;其次,主动与商家联系,在征得商家同意后,帮助其在旅游APP平台上线。相比于企业APP,地方性旅游APP开发的主导者是政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加大众对APP的信赖程度,有利于当地各类资源的整合,丰富其旅游APP的功能,提高竞争力。

(四)积极寻求合作,共同打造地方性旅游APP品牌

实践证明,各自为战的旅游策略在现代旅游业发展中是行不通的,旅游区域合作可以使各地资源进行优势互补,信息共享,同时加大对游客的吸引力。如果能通过区域合作的方式,将多省市的旅游资源整合到APP上,就能加大对游客吸引力,延长旅游时间,并在一定程度上延长游客使用APP的时间。

西北五省的区域旅游合作,包括甘肃在内的宁夏、陕西、青海和新疆,也就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各省。“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自提出后,国家相继将2015年与2016年确定为“丝绸之路旅游年”,在中国乃至世界掀起了“丝绸之路”旅游的热潮。根据携程网2016年十一黄金周对国内机票的统计显示,热门的旅游目的地除三亚、厦门、成都等“老面孔”外,西部地区也在快速崛起,成为游客的新宠儿。因此,西北五省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旅游APP的开发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共同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旅游APP品牌势在必行。

(五)加强APP的宣传,增加知名度

缺乏宣传是包括甘肃省旅游APP在内的地方性旅游APP沉寂的主要原因之一,纵观携程网、去哪儿网、驴妈妈旅游等旅游APP的成名路,就可明显感受到品牌宣传给企业带来的影响,如2016年途牛旅游对“奔跑吧,兄弟”“中国好声音”等的赞助,同城旅游对“爸爸去哪儿”的赞助,这都成为在线旅游用户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这些旅游APP也因此在用户心目中留下了深刻印象。当然,对于地方旅游APP来说,过高的宣传费用会使当地政府力不从心,因此当地广播电视台、知名景区、交通站点等这些既可以接触到大量的用户,也不需要太多费用的大众平台就成为其宣传的最佳方式。

猜你喜欢
甘肃省智慧旅游
致敬甘肃省腹腔镜开展30年
甘肃省机械工程学会
甘肃省发布第1号总林长令
甘肃省天水市泰安县桥南初级中学
旅游
有智慧的羊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智慧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
智慧决定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