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乡村教师婚恋问题的思考

2018-10-18 08:38王中华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婚恋教师队伍学校

王中华

(贵州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贵阳 550025)

在我国1500万教师队伍中,存在一些呕心沥血、无怨无悔,用青春、智慧、汗水和坚守,编织着农村孩子绚丽多彩的梦的教师,就是乡村教师。但是,在当前城乡差距较大,乡村教师作为弱势群体,需要更多的关注和支持,于是,国家颁布了一系列关注乡村教师发展的文件和政策。《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从颁布以来,已经两年多的时间了。在这两年多的时间,乡村教师获得了更多的关注和发展,这是肯定的,但是,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也是客观的,其中乡村教师婚恋问题是当前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因为该问题不仅关系到乡村教师本身个体的生存与发展,更加关切到整个乡村教师队伍的稳定和乡村教育事业的发展,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如此问题,为此我们需要进一步探究,并寻找相关的突破策略。

一、关注乡村教师婚恋问题的价值

(一)有益于整个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与发展

第一、有利于整个教师队伍稳定。习近平同志在给北京师范大学贵州研修班全体参训教师的回信当中指出,乡村教师“要牢记使命、不忘初衷,扎根西部、服务学生,努力做教育改革的奋进者、学生成长的引导者,为贫困地区教育事业、为祖国下一代健康成长继续作出自己的贡献。”[1]但是,当前乡村学校的教师队伍存在流动性大的问题,而其中原因之一就是与教师婚恋关系密切,那么,通过进一步解决教师的婚恋问题,就能更好的稳住乡村教师队伍。第二、有利于教师队伍的发展和建设。教师队伍建设与发展是当前乡村教师需要加强的重要内容,但是,如果没有解决好乡村教师的婚恋问题,那么,就势必将会影响乡村教师在学习、培训、专业发展以及科研等方面的工作,从而不利于乡村教师队伍的发展。因此,通过乡村教师的婚恋问题的解决,有利于乡村教师群体的发展,从而推进整个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二)有利于乡村教师个体的事业发展

第一、有利于教师的心理健康。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心理健康是与身体健康、工作顺利、生活愉快等方面密切相关的,但是,倘若乡村教师的婚恋问题受到阻隔,势必会影响其生活的愉快,以至于影响到其工作,这样以来就不利于教师的心理健康。第二、有利于教师个体事业的发展。中国自古以来,“成家立室”、“安居乐业”是一个人进行事业的基础,没有家庭的温暖,缺少家的庇护,乡村教师在乡村教育事业上的发展也会或大或少的受到影响和冲击。所以,解决乡村教师的婚恋问题,更加有利于其事业的发展和个体成长。第三、有利于解决教师的倦怠感和虚无感。在当前的乡村教师中,越来越感到自己的存在感低,没有更多的教师职业荣誉感和成就感,即教师的效能感低。根据研究发现,农村小学教师的自我效能感在整体水平上处于中等偏上,但在教育认知维度中其自我效能感水平偏低[2]。因此,较低的自我效能感影响乡村教师的教学与工作,那么,通过进一步解决教师婚恋问题,为乡村教师带来更多的自我效能感。

(三)有助于进一步落实乡村教师政策

第一、关注乡村教师婚恋问题,有利于更好地落实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我们知道,《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中指出: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到乡村学校任教,稳定乡村教师队伍,是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重要的一个目标[3]。那么,要切实的实施乡村教师计划,就包括对乡村教师生活问题的解决,包括对乡村教师的婚恋问题的关注。第二、对于精准扶贫而言,解决乡村教师婚恋问题也是精准扶贫的表现。对农村地区,特别是偏远艰苦的、集中连片的贫困农村地区,村小、教学点,效果尚不明显,任重道远。城乡教师队伍仍存在着较大差距,那么,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成为了精准扶贫的重点之一[4]。既然,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是精准扶贫的任务,那么,在精准扶贫过程中,就需要帮助乡村青年教师在婚恋问题上的困惑,积极协助解决其婚恋问题,这既是乡村队伍建设的需要,也是在实施精准扶贫政策。

(四)有助于乡村教育发展和进步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指出,乡村教师是改造乡村生活的灵魂。在今天的乡村振兴和教育精准扶贫过程中,教师起着关键作用,对于阻隔乡村贫穷的代际遗传有着非常重要价值。因此,在乡村教育发展过程中,重视乡村教师,关注乡村教师的婚恋危机的解决,对于提高乡村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提高乡村教师的职业热情,缓解乡村教师的家庭和事业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对于乡村教育的发展是百利而无一害的。同时,乡村教育对乡村学生的发展也是非常重要的,毕竟“乡村的三尺讲台,事关广大农村中小学生的命运。”[5]乡村教师从事乡村教育,关注乡村孩子的发展,对于乡村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是有利的,这是肯定的,但是如果乡村教师婚恋问题没有得到更好地解决,导致乡村教师的“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目标落空,就会严重影响乡村教育发展。

二、乡村教师婚恋问题产生的归因

(一)政策的关注不到位

乡村教师婚恋问题的产生有其深刻的原因,而政策方面的原因是其中之一。由于乡村教育政策方面,长期忽视乡村教师队伍中男女教师的比例失调问题,缺少对该问题更多的重视。在当前乡村中小学教师之中,更多的是一些女教师,男教师比例相对较小,导致一些女教师成为“剩女”,使得女教师婚恋问题成为一个现实的和突出的问题。根据调查,某地区2012年招聘乡村特岗教师119人,其中男教师才10人,所占比例不足十分之一。而且在近几年来,男女教师之间的比例在不断变化,如下图①[6]。由于男教师的比例较少,导致女教师“就近原则”进行谈恋爱结婚成为一个不现实问题,导致一些女教师“愁嫁”,于是,乡村教师婚恋问题显得突出。但是,我国乡村教育政策上,却忽视了这些问题。可见,乡村教师产生婚恋问题的原因,其中非常客观的方面就是乡村教师的资源相对比较短缺,特别是女教师面对相对较少的资源,显得捉襟见肘。

图1 2012-2015年,全国乡村特岗教师性别结构变化图

(二)学校关注不够

长期以来,学校对教师的婚恋问题关注度不够,也是该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乡村学校往往更多的在于管理教师的工作,而忽视乡村教师作为人的客观需要的一面,忽视乡村教师的交往和娱乐,忽视乡村教师与外界接触。乡村教师接触的学校以外的人不多,朋友范围小,人脉资源少。一般而言,除了学校同事与家人之外,平常接触的就是学生和家长,大部分乡村女教师,就是每周五回家,周日返回学校,过着两点一线的生活,平时有空的话,就到县城找同学逛逛街,也都是闺蜜,很少有机会认识更多的朋友[7]。这样以来,乡村教师本来认识的人就少,那么,想要找一个合适的对象就比较困难,于是乎,乡村教师的婚恋成为一个问题。

(三)社会对乡村教师的认同度低和尊重度不够

我们知道,乡村教师是乡村教育的实施者,但是,社会对乡村教师的认同度和尊重度较低,社会上人士对乡村教师的不太尊重,也是导致乡村教师婚恋问题的原因。特别是长期以来乡村教师一直处于教育的边缘,不仅物质待遇低、政治待遇低,而且精神上和人格上都遭受冷落,于是乎,选择了乡村教师,也意味着选择了清贫[8]。可见,乡村教师的地位低,也客观上影响了乡村教师的婚恋问题的解决。

(四)教师个体的压力大和认识偏差

第一、工作任务重,工作强度大,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寻找对象,这是乡村教师职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当前,乡村学校教师少,留守儿童多,教师的教学任务和教育责任都比较大,整天的时间都花在学校,或者进行上课,或者进行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留给自己的时间和精力非常有限,甚至没有时间去进行其他的活动,以至于没有时间和精力去交朋友,导致朋友圈狭小认识的人不多,因此,乡村教师的婚恋问题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和影响。第二、心理压力大,没有心思去进行婚恋问题。根据相关调查显示,随着我国教育现代化、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推进,农村地区小学教师开始面临越来越大的职业压力,而农村地区小学教师的职业压力主要来源于工资待遇低、工作负担重、教育改革压力过大等方面[9]。那么,在此背景下,乡村教师对自己的存在感非常低,感觉自己的地位低,待遇差,没有更多的自尊和自信心,在婚恋上更加缺少安全感和自信心,甚至害怕婚恋。第三、对婚恋期望值高。在婚恋问题上,也不排斥部分乡村教师对婚恋憧憬过于美好,现实的骨感使得部分乡村教师产生挫折感和成就感缺失,这些也在无形之中影响着乡村教师的婚恋问题。

三、乡村教师婚恋问题的解决策略

(一)政策层面

首先,进一步落实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改善乡村教师的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从而为乡村教师婚恋问题解决提供帮助。《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中提到了提高乡村教师的生活待遇和改善工作条件的问题,那么,我们需要进一步落实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切实为解决乡村教师的生活问题提高更加便利的条件,为乡村教师的婚恋问题的解决奠定一定的基础。其次,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提高教师的地位和存在感,只有依靠社会政策性力量,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帮助乡村教师改变弱势和实现资源占有优势[10]。只有这样,才能为乡村教师婚恋创设更好地条件,从而让乡村教师婚恋问题得到更好的解决。

(二)学校层面

学校领导要关心乡村青年教师的婚恋问题,其中校长是学校的灵魂。我们知道,学校领导不仅是学校的管理者和领导者,还是学校教师的爱护者、引导者以及心理倾诉者,那么,面临乡村教师的婚恋问题,学校校长和领导需要进一步关注教师的心理动态,关注教师的想法和做法,重视教师的婚恋问题的解决,积极创设条件为乡村教师排忧解难。所以,学校领导需要做到两个方面:一方面,需要学校动用学校的现有资源来为乡村青年教师创设条件解决婚恋问题,另一方面,学校需要进一步联系乡村社区来共同帮助完成乡村青年教师的婚恋问题。

(三)个人层面

前面提到了乡村教师婚恋问题是客观和主观原因造成的,那么,作为乡村教师个人更加需要从主观的角度来思考问题解决的方法。第一、乡村教师正确对待婚恋问题。在对待婚恋问题上,乡村教师需要树立一个正确的价值观,找到合适的对象是必要的和应该的,但是,需要避免过于着急或者不管自己的婚恋等现象。第二、入职之前找到婚恋对象。乡村教师的婚恋问题,也可以在到乡村学校之前,着手解决该问题,即乡村教师在成为乡村教师之前,就找到适合的对象,能一起到乡村学校或者学校附近的地方工作,从而为其解决婚恋问题的后顾之忧。第三、家庭支持和帮助。家庭是乡村教师的婚恋问题的坚强后盾,家庭对乡村教师的支持对其解决婚恋问题具有重要价值,那么,乡村教师的家庭需要给予乡村教师婚恋问题的理解和支持,或者给予张罗婚恋问题。第四、提高自己的EQ和AQ。EQ主要是指情商,AQ则是指逆境商数,或者叫做挫折商、复原力,是人们在面对逆境时的处理能力。那么,面对自身的婚恋问题,乡村教师需要具有较强的EQ,能积极处理好自己的情感问题,同时具有强大的AQ,面对婚恋中的困难,能不气馁,不因为婚恋问题而影响到自己的工作。

(四)社会层面

第一、媒体和舆论正面的宣传和报道,为乡村教师传递正能量。笔者认为,今天是信息时代,网络、报刊、电视等多种媒体在报道乡村教师的婚恋问题的时候,需要对该问题采取正向的引导,给予正面的报道,更加关注乡村教师婚恋问题的解决,借助媒体推进社会对此问题的关注和重视,并为乡村教师婚恋问题出谋划策。第二、给予心理支持,为乡村教师提供强有力的社会支持。社会支持主要是一定社会网络运用一定的物质和精神手段对社会弱势群体进行无偿的帮助行为。那么,在乡村教师婚恋问题上,社会需要给予乡村教师更多的物质和精神手段的帮助,给予乡村教师更多的心理上的支持,让其在处理婚恋问题上具有强大的心理。第三、创设一定的环境和氛围。社会在关心乡村教师婚恋问题的过程中,不仅需要个别性的支持和帮助,更多的是需要给乡村教师创设一个环境和氛围,一方面宽容和理解乡村教师的婚恋问题,另一方面能积极地创设环境和条件帮助乡村教师解决婚恋问题,例如,一些在县域范围内举行一些相亲大会或者类似的婚恋活动,让乡村教师具有更多接触外面的机会和平台。

四、结语

乡村教师婚恋问题越来越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已经是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中的一个障碍,那么,在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特是在乡村教师支持计划过程之中我们也需要关注乡村教师的婚恋问题,给予乡村教师以支持。

猜你喜欢
婚恋教师队伍学校
爱在“七夕”正当时——当代职场青年婚恋观察
务实求真的长春高新第二实验教师队伍
尚德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
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
当前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思考
学校推介
两岸婚恋迈入全新阶段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
婚恋陋习
婚恋陋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