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探析

2018-10-30 09:41丁艳平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8年22期
关键词:方法策略生活化教学道德与法治

丁艳平

摘要: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道德法律素养初步形成的关键时期,需要教师给予他们科学、正确的引导。新课标下,如何提高道德法律的教学有效性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基于生活化思维理论对教学的作用,从如何激发初中生学习道德法律课程的兴趣,如何将生活化教学模式运用于课堂教学以及课外教育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了将生活化思维贯穿于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方法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8-0006

在目前初中德育与法治教学中,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水平的关联程度越来越高。因此,初中德育与法治教学需要生活实践的指导,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融入生活化思维来进行教学,使学习与生命教育建立紧密的联系,更好地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在开展教学活动前,教师应充分研究教材,合理开发生活中的素材。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去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教学知识,不仅有利于学生对运用实际能力不断提升,也对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有所裨益。

一、做好生活化教学设计

在大力推进生活化教育模式过程中,教师应该勤于探索,做好教学课程生活化设计工作,对新型教学模式有全新的认识,还要从内心对生活化教学产生认同感。在授课过程中,体会生活化教学带来的显著成效。在备课过程中,要根据课程需要找到合适的教学方法,针对不同课程找到不同的授课方式。摒弃以前一成不变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将课程内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调动学生主动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积极性,最终达到让生活化教学带来的优势在学生中得以体现。

二、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良好的课程导入方式只是教学成功的基础,教学主体内容才是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基于此,为了真正提高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水平,教师还要注意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深入剖析教材,合理规划设计教学内容,进而联系学生生活,选择与教学相贴切的生活片段,利用多媒体技术来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这一教学情境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能够让学生产生熟悉感,进而融入到情景中,在情景的引导下参与道德与法治知识的学习。

三、教学内容生活化

生活化教学的核心是将教学生活化,将生活教学化。所以在进行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时,首先课程内容要贴近生活,生活化的教学内容可以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认同感。教师在选择生活化教学内容的同时,不能够随意进行选择,而是要对生活中发生的大大小小的事情进行精炼,寻找具有教学意义的例子来进行教学,这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教师在进行集体主义教学的时候,就可以以班级为例,让学生发表自己对班级的一些看法。学生在回答的时候肯定会根据班级日常生活来进行回答。在学生回答之后,教师再进行讲解,不仅可以让学生明白自己看法的局限性,还可以让他们更容易理解集体主义的重要性。重复这样的过程,就可以让学生正确认识周围的世界,树立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四、利用多种教学手段提升教学质量

多媒体教学不仅具有良好的视听效果,同时在信息化背景下也具备容易获取的特点,教师除了可以播放学生感兴趣的多媒体课件以外,也可以播放思想道德教育电影、法律纪录片和影视材料,这些影视资料贴近生活,可以带来更深刻的认识。例如,在学习珍爱生命主题课文的时候,可以利用教室的多媒体技术,播放《辛德勒的名单》《泰坦尼克号》《后天》等电影。通过向学生展示电影主人公面对灾难时的不放弃、乐观、相信希望等特点,给学生带来强大的心灵震撼。在此之后,再让学生在课堂上主动交流自己在生活中面对苦难、挫折的经历,并开展有关生命意义和人生价值的班级讨论。通过多媒体手段融入道德与法制教学,既加强初中生对知识的印象掌握程度,同时增强了生活体验,提高了感知能力。

五、布置生活化的课后作业

生活是科学课的源泉,没有生活,科学课就是枯燥知识点的堆积,同样,没有生气的科学作业也显得效率低下。要提高效率的办法就是提高学生兴趣,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出发,让学生觉得能解决生活中碰到的现象,培养学生思考的能力;把所学运用到生活中,培养学以致用的习惯。

六、开展生活化的课外实践活动

无论运用何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来展开课堂教学,都不能够使学生灵活、有效地运用道德与法治知识。所以,为了真正意义上提高初中生的道德与法治水平,还应当开展生活化的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参与到实际行动中,利用道德与法治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如此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状态,那么学生势必能够有效吸收道德与法治知识。当然,要想使生活化的课外实践活动充分发挥作用,应当注意了解學生的实际情况,包括学习困惑之处、能力、性格等方面,进而创设贴近学生的实践活动,设置与学生学习水平相当的实践难题,如此才能让学生在实践锻炼中经过不懈努力后有效解决难题,真正吸收知识,同时增强学生学习信心。

总之,现实生活不仅仅是初中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源泉,也同样是整个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基础组成部分。因此,为了有效提高初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和教学效果,就离不开生活化,教育工作者要致力于探索科学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进而保证初中思想政治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与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 李语嫣.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生活化探析[J].广西教育,2017(33).

[2] 周宝卫.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用生活化教育的思考[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8(4).

(作者单位:安徽省淮南市寿县十字路学校 232200)

猜你喜欢
方法策略生活化教学道德与法治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浅析钳工锉配技能竞赛训练的方法
新课改下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的问题及对策
数学史与初中数学教学整合的策略研究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