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采集员:每天都开车,却一生不敢开好车

2018-11-06 03:28
课堂内外(高中版) 2018年8期
关键词:底料工作量年薪

出门逛街,准备约车,打开手机地图一瞅,红成火锅底料,果断放弃,改乘轻轨。抖音上,朋友圈里,关于重庆的种种传说还在飞速传播。作为一名重庆土著,我只能在茫然与忐忑中小心求生。

地图几乎是每个人手机里的必备装机软件。

忙碌的交通,复杂的街巷,一个转角的红绿灯,一条高速公路的测速仪……只要与道路有关的内容和信息都收集在了地圖里。李根是百度地图的一名采集员,他的工作就是把这些繁琐的交通信息数据化、图像化,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便利。

李根学的是计算机专业,毕业后先在一家国企工作,后来又去中国农业科学院做认知计算的大数据处理。码农的工作枯燥乏味,他希望有一些改变,恰好遇到百度地图在招聘,于是投简历,面试,一路顺遂地转行做起了地图采集员。

地图采集员主要分为车采和步采,李根任职的是车采员。他说,因为地图采集员长期要在户外工作,最重要的是能吃苦。而且采集到的数据都是第一手资料,所以认真、仔细,都是必须要有的态度,稍有不慎,对地图的质量影响很大,误差也会很大。

虽然车采听起来比步采省力,但其实工作范围更广。做车采还有一个特殊的要求——必须会开手动档汽车。李根说,因为工作量很犬,一台车使用两三年就可能报废了,没必要用太好的车,手动档是最好的选择。

数据采集不是随便开车跑一条主干道就行了,李根需要和小队成员一起全覆盖、地毯式推进,只要车能开的路,就得全部仔细跑一趟。而且全国各地的路况也在不断变化,每隔一段时间就得复采一遍。

李根每天的工作量没有具体要求,但他一般早上8点出发,一直工作到光线不允许采集时收工。网传地图采集员“年薪过百万,一年工作350天”,可对于像李根这样的普通车采员来说,只说中了后半句。年薪过百万并没有,一年工作350天倒是真的。他没有节假日,休息日就是下雨天,一年350天在外跑,根本不用回家。

没有归属感,是这个职业给李根的感受之一,可是他更向往自由,希望通过自己的步伐去丈量、体验这世界,“去更多的城市,感受不一样的风土民情和人文”。因为热爱,所以一路坚持。

猜你喜欢
底料工作量年薪
欧洲油画传统底料制作
火锅底料迎来“红火”发展
一起吃火锅
韩工薪阶层平均年薪22万
自制健康火锅底料
思科发布云计算市场发展报告
精细绩效管理与医院科室分配制度探讨
谁有“洪荒之力”里约奥运会收入最高的参赛选手
惊人年薪
实验室工位考勤管理软件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