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室里的性格教育

2018-11-06 10:13沈丽新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18年2期
关键词:愉悦感鸟窝活动课

沈丽新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荣格说过:“性格决定命运。”的确,目之所及,最后学业顺利、事业成功、家庭幸福的人们,不见得是智商最高的那些人,而是人格力量最强大的那些人。而人格力量,除了包含人的各种美德,也包含一个人的性格特点。以前无意中看到,美国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和克里斯托弗·彼德森合著的《性格力量和美德》一书的宗旨是开创一门“良好性格的学科”。没有细读此书,但其提出的宗旨令我很感兴趣。之前很多年,我一直觉得性格教育的主要场所是家庭,从没试图想过性格教育可以成为学校里的一门科目,教师可以系统地对学生进行性格教育。

“学校如何进行性格教育”,这个话题我并不能够很好地回答。但我在这几年,通过自己的阅读与实践,的确深信:性格是可以塑造的。如果教师在教育孩子时关注孩子的性格,那么,他們的性格就会得以改善。

一、激发孩子的热情

有一年,外地朋友带着她6岁的女儿来我家小住。她的孩子最吸引我的性格特征就是“热情”。有一次去饭店用餐,她们先进入餐厅,我们去停车。等我们停好车进入餐厅的时候,远远看见那个6岁的孩子满脸笑容、高兴地挥着双手招呼我们。她知道在公共场合不能喧哗,所以只有笑容与动作,并没有出声。那一刻,我必须得承认,她这热情的小模样,一定比黏在妈妈身边看都不看我们一眼更令我萌生好感、心生喜欢。

可见,热情的确是非常可贵的性格特征,会让一个人更容易赢得他人的好感,也就更容易得到他人的帮助,甚至信任。

虽然,内向、不善交流、不积极与他人互动等性格特征不能算是缺点,但也的确谈不上是优点。大多数孩子的热情来自父母的熏陶,但那些受不到这样熏陶的孩子,教师就有必要去帮助他们尽力培育这样的性格。

带低年级班级的时候,我一开始会刻意教导孩子们早上进教室要跟老师问好。班里有一部分孩子,很难把“老师好”说出口。年龄低幼的孩子,羞于开口说“老师好”,或者没有热情说“老师好”,与其说是不懂礼貌,更不如说是他们没有跟人打招呼的习惯。这很可能跟他们的家庭教育有关。也许他们父母进出家门的时候跟他们很少热情地打招呼,带他们外出的时候也很少主动跟他人打招呼。他们可能自小就生活在很少跟他人热情互动的环境中。教师要帮助这些孩子养成热情问候别人的习惯,并让他们体会到热情待人的愉悦感。

遇到犹犹豫豫不肯打招呼的孩子,我总是先开口问好:“早上好!某某小朋友!”有时候会加几句话:“今天早饭吃什么了啊?是谁送你上学的啊?”热情是在鼓励中培养起来的,不可能在批评中萌生。要激发孩子们的热情,只能持续不断地去鼓励、去示范,让他们体验到被热情对待的愉悦感,当储蓄足够多的愉悦感时,他们就有能力释放自己的热情。

二、保护孩子的好奇心

孩子对外部世界的好奇心越强烈,探索、求知、创造的欲望也会越强烈。教师要保护孩子的好奇心。

我们低年级的教室在底楼,走廊的一边就是密密匝匝的杜鹃花,花丛里还夹着一排高大的樱花树。这样丰富的植被,自然也会引来各种小生物。下雨天的活动课不能去操场,我就带孩子们在走廊里玩。孩子们自然而然地去关注花丛里的各种小生命。他们常常会发现各种小昆虫,时常抓了来给我瞧。有一次,孩子们抓了一只大大的蜗牛找我来“献宝”。事实上,我实在惧怕这种软体甲壳类的小生物。但是,面对这些孩子,我必须克制住自己的惧怕,并不动声色地附和他们的各种赞叹,甚至就势跟他们玩游戏:“我们来说一说含有‘牛字的动物吧!”在孩子们的欢呼与七嘴八舌里,在忍耐着某个男孩爬有蜗牛的手背在我眼前晃来晃去中,我们一起交流了各种“牛”,孩子们乐不可支。

春天的时候,樱花树上居然出现了一个鸟窝。有一天,下雨的活动课,我带孩子们照常在走廊里玩,貌似听到“啾啾”的叫声。我踮起脚一看,鸟窝里有几个毛茸茸的小脑袋在挤挤挨挨,忍不住赞叹:“小鸟出壳了!”孩子们纷纷围过来,他们个子不够高都看不到,着急得不行。我搬来课桌,让孩子们依次爬到桌子上看小鸟。当排队看小鸟的时候,孩子们反而安静下来了,还不断地轻声讨论,有的说:“下雨了,我们要不要给鸟窝加个盖子?”立刻就有人反驳:“不可以。这样会吓到鸟妈妈的,鸟妈妈就不会回来喂小鸟了,小鸟就会饿死的!”还有的忍不住担心:“那小鸟被雨淋会不会生病啊?”

这一刻,孩子们并不需要从我这里得到明确的答案。他们有了好奇心,自己会想办法获取知识的。这个过程,比教师一开始就告诉他们答案要有意思多了。

三、培养孩子的乐观精神

乐观并不一定是与生俱来的人生态度,而是一种可以通过后天学习掌握的能力。乐观的可以用积极、美好的角度重新诠释发生在身边的一些让我们不高兴的事情。

有一次同事向我提起,她爱人几乎每天都会问读一年级的儿子:“今天在学校里有没有人欺负你?”我听了很吃惊,建议她回家后跟爱人达成共识:这样的询问非常不合适,会给孩子心理暗示,让孩子把同学之间无意的行为看成是有意的伤害,总感觉自己是被欺负的那一个,他就会渐渐阴郁,不能大气。

这样的情况也时常发生在我的低年级班上。有一次,男孩飞(化名)在活动课上疯跑,撞到了同学,我让他坐到我身边休息。这时,一个平时经常跟他一起玩的小朋友亮(化名)过来,坐在他身边,跟他说笑。而飞显然对老师的指令“不准去疯跑”很不痛快,就对亮的说笑明显有情绪。我看着他们斗嘴,见亮并没有任何伤害飞的言语,也就随他们去了。

然而,当天晚上飞的妈妈就声称自己的孩子被亮欺负了,非常心疼与焦虑。我一方面陈述了“亮对飞没有任何肢体接触,也没有任何语言伤害”,另一方面也建议飞妈重新理解“被欺负”的定义。当然,第二天我需要跟飞面谈。我向飞指出:“亮没有打你,也没有骂你,所以你并没有被欺负。”飞明显释然。

一个对世界、对他人持乐观态度的孩子,不会轻易觉得他人在欺负自己。所以教师平时在跟孩子们的相处中,要多指导他们理解他人的善意,这样他们就能更乐观。

【结语】

“培育这些性格力量,就代表着一条通往‘美好生活的路径,这种生活不仅是幸福的,而且是有意义的,因为它会实现我们的追求。”我很同意这个观点。

性格是具有高度可变性的能力或者力量。在现实中,性格具有非常强的可延展性。它们是一系列可以通过后天学习而掌握的技能,是我们可以通过练习而强化的技能。当然,也是教师可以传授给学生的技能。 (责 编 卢丽君)

猜你喜欢
愉悦感鸟窝活动课
宝宝头上有鸟窝
活动课
石景山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设计
大学生运动愉悦感与成人依恋状态的相关性研究
缺觉与抑郁
Mini漫画
鸟窝
让阳光照进学生的心灵
好一个 “殊途同归”
取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