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广南地志资料点注(之一)

2018-11-09 02:15李亚丽杨永福
文山学院学报 2018年5期
关键词:广南

李亚丽,杨永福

(文山学院 人文学院 楚图南文化研究中心,云南 文山 663099)

编者注:民国时期,云南学会曾经下文各县,就所列项目征集资料。当时各县为此均组织人员进行了调查。广南地志资料就是此次开展调查后所获得的初步成果。其较为全面地反映了民国广南县的自然环境、民族种类及习俗、政治、经济、教育以及文化遗迹等方面的情形,对于今人了解和研究当时广南县的经济社会状况具有较大参考价值。故经整理后,分期刊发,以飨读者。

全文目录

上册

一、全境舆图

二、名义

三、沿革(附历代建置沿革表)

四、位置:经纬线度数(分数)、距省里数

五、疆界(附毗连外国属地略图)

六、面积

七、地质:岩石、化石、土壤

八、地势:平原、高原、低原、山岳

九、山脉:山脉中,各名山之名称、高度、关隘、胜迹、特产、名山形势表

十、河 湖 泉:川河形势表一:名称、全长里数、经本治里数、原委、水利、水害。川河形势表二:支流、航路、船舶、津梁、水产、沿河城镇。

十一、气候:风向、雨量、霜雪、烟瘴

十二、天产:植物、矿物(附矿产表)

十三、人口:种类、人物(卓行、政绩、文学、武功、隐逸)、教育(附学校调查表)、宗教、集会、结社、风俗(婚丧、祭祀、交际、族居、特种房舍、衣服、饮食)

下册

十四、产业:农业(附农产表)、棉业、蚕业、林业、茶业、牧业、渔业、商业(附商品表、附金银铜元兑换表)、矿业

十五、政治(附官署表、附教育、实业、财政、团防、自治各机关表)

十六、古迹、寺观、坟墓、遗迹、金石

十七、交通:道路(附道路表)、铁路、电报、电话、邮政、船舶、轿兜、脚夫

十八、地方志:城市略图、闹市名称、人口总数、卫生慈善局、图书馆、会馆、商店、客栈、城内外饮水、附近交通

村镇:各乡名称、位置、大村镇之名称、位置、村镇表

商埠:位置、人口

一、全境舆图

说明:查广南全属区域,南北纵长三百余里,东西横长四百余里。发来图纸式样,纵长仅一百六十里,横长仅二百里,微觉狭窄。对于山川众多、村落稠密处,应多用符号之点,不敷配置,故此图特比较原纸式样纵横均各加倍余,以便绘填至其方格。所代里数,仍照规定,以期与各属分图一律,特并说明。

图附(略)

二、名义

“ 广南”之名初见于宋史,本泛指两广之地,至元设宣抚司,名称始定。然领州五,其区域亦不专属今之广南也。及明,改司为府,后又设侬氏为土知府,“广南”二字始专指今之广南,遂相沿至今。按新唐书载:“西源蛮,居广容之南,邕桂之西,其酋载有侬氏。”“广南”二字或即本“广容之南”四字而改定之。

三、沿革

广南,自秦以前为儌外荒服地,其建置无可考。至汉武帝时,开牂牁郡,其地分属镡封、西随、都梦三县,始隶版图。蜀汉时,分牂牁郡为兴古郡,其地属于兴古。晋成帝时,分兴古郡,立梁水郡,地又属于梁水。自宋齐时,以迄于隋,虽仍属于梁水,但其半为爨氏所据,置维摩部。至唐,置归化州。天宝以后迄于五代,世为侬氏所据。后晋天福元年,南诏段思平灭杨干贞而有云南,地遂属于段诏,仍称维摩部,然其南境当仍归化州也。宋初称广源州,为邕州羁地。仁宗时,侬智高反,败死,其裔仍居此,改称特摩道。元世祖时,置广南西路宣抚司,领富州、安宁、路城、罗佐、上林等州。成宗大德四年,增置维摩州。明太祖洪武时,改宣抚司为广南府,领州一,曰富州,余州俱改隶。二十八年(1395年)设广南卫指挥使。清初,因明制,仍设广南为府,添置流官。康熙八年(1669年),裁维摩州,其地之半仍并入广南。乾隆二年(1737年),添设宝宁县,三十五年(1770年)改为直隶厅,裁县。三十六年(1771年)复设县府。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土富州改土归流,废土司设通判。民国元年(1912年),裁县留府,富州直隶,不属广南。三年(1914年),改府为县。四年,添设维摩县佐一员驻维摩街。兹列表如下:

表1 广南县名称沿革表

四、位置

广南位于云南省东南隅,约当北京西经十一度起至十二度之间,又世界(伦敦起)东经线一百零四度二十分起至一百零五度三十分之间,当北纬二十三度半起至二十四度三十几分之间,县城距省城约一千零五十里。

五、疆界

广南区域,东与富州县接壤,东南与广西省镇边县接壤,南与法属越南上篷接壤,西南与西畴县接壤,西与文山县接壤,西北与邱北县接壤,北与广西省西林县八达分县接壤,东北与西林县接壤。其与越南属地上篷接壤者曰田篷,设有对汛一员。分界处立有界牌,在上篷东小丫口、距上篷半里,为中法两国分界处,为由田篷入越南上篷通道,绘图于下(略)。

六、面积

广南面积约十四万五千五百余方里,纵长三百五十五里,横长四百一十里。

七、地质

广南地质多由沙壤土、粘土而成,其地面泥色多黑褐色,黑褐土之下多红色,红色之下又多红褐色土也。

兹附送标本。

岩石:各种岩石均有,尤以花岗岩、砂石、粘板岩为最多,其它砾岩、硅岩又为花岗之亚也( 附标本)。

化石:触处皆有,惟动物化石大,西乡多产之。植物化石小,南乡多产之( 附标本)。

土壤:兹照杨永言搜辑各省泥土法采取,分类列表如下。

土壤种类:耕土,此土采于

瘠土,此土采于

殖土,此土采于

砂土,此土采于

泸土,此土采于

广南雨量,大率夏秋多,春冬少。近三年,全县所种者为禾本科、豆菽科、罂粟科、十字花科及瓜类等。禾本科收成占十分之四,豆菽科收成占十分之三,罂粟科收成占十分之一,十字花科收成占十分之一,瓜类则占十分之一。

广南肥料多用有机肥料,而无机肥料亦有用之者,简述如下。

肥料:

有机肥料:牛粪、马粪、人粪、猪粪、鸡粪。

无机肥料:草灰、骨灰。

人粪用于蔬菜类,牛、马、猪等粪多用于禾谷类、豆菽类。乡村肥料除牛马粪外,则多用草灰、油枯(榨油所余之渣)等,亦有用苦蒿者。每亩所施之肥料约三百余斤,多反受害。

八、地势

广南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低,西乡之山高出海面三千六百尺至四千一百余尺,北乡之山有高出海面三千五百尺至三千九百余尺者,东乡之山有高出海面三千二百尺至三千五百余尺者,南乡之山有高出海面三千二百尺至三千六百尺者。近城处高出海面三千六百余尺。平原、高原、低原均无,惟山岳地极多,几于全属皆是。而平坦地亦有,如东之八播,南之大维摩,北之阿科数处,纵横亦仅十余里,其余不过数里而已。

九、山脉

广南山脉来自南岭所分之结露山,由文山县迤逦东下,折而东南入境。兹据调查所得,分为一大正干、两大分干,而正干又分为七大支脉,均分叙于后。

甲、正干

由结露山脉文山东境稍向东南,经界牌关(文山、广南分界处,在卡子寨一里许),沿卡子冲行七八里,过拖白泥后(吊井、阿记得亦由拖白泥分下),折北行长冲稍东,至法白。经安排、马别河,再行二三十里又稍东南,经者豹、者中、里夺 (高山流水亦在此)等处,又东北行三十余里而结为九龙山,即广南万山之大祖山也。

(一)由九龙山稍向东南约二十里,经者兔、者偏、者街、木忙、木帖、老龙、那郎、者况(由者兔至者况约五十里),行二十余里,稍北而起为分水岭。又由分水岭而结府治龙,由府治龙分二小支:一支向南行而结为县城平关坡及城外各阜(文笔坡、玉屏山属之),一支向东北行十余里起为灵雨(丰年古洞在其下)、莲花、龙首诸山。又向东行数十里,经宝月关山(距关二里余,六郎城在焉)、杉木桥、杨柳井,再行数十里而起为西洋坡(东路第一大山),顺西洋江之左岸行数十里而至板蚌塘(属正干脉,海子、阿用等处诸山属之)。

(二)又一支,者兔塘沿河而下,经里艮、西维,行二十里许,至者街、大寨。稍折南行十余里许,至者王,数里至三牛。仍沿河下十余里,经董卓稍东南行,至土锅寨对面。折而东北约十里,经冷水沟,蜿埏前行曰回龙山,再行二三里,至姑娘桥而止。

(三)由九龙山经者兔塘后,过阿哈至夹板,此行十里许,经红石岩,沿西洋江上流左岸迤逦东下,而起为速部、板郎、木王三山。仍沿江下行,分为两小支:一向左行,经土库房、克林、白马关、土锅寨,沿土锅寨河行二十里,至昔板寨。一向右行,由板郎沿江右岸,经□厅、板茂南下,至昔板寨面山。至此,而左右两支均顺江下,经母路,再行数里,出穿龙山,约六七十里,至西洋街(与西洋坡连),折而东北至板蚌塘。由西洋分一小支向东行约五十里,至罗贡,稍东南二十里, 至响水塘,响水瀑布在焉(广南八景之一)。由此行三十余里(坡戛、格郎、沙斗等处诸山属之),至石缸坡、辣子塘,与富县接壤。

(四)又由母路分一小支,向南行二十余里,至董堡。

(五)由分水岭北面迤逦而行,经打卦塘、打卦寨,行十余里而起为马鞍山,又十余里起为阿科岩,科岩马迹在焉(泥金洞在岩上,温泉在岩畔)。再行数十里,入广西西林县之界。

(六)又一支,自板郎山向南行数十里,至底基,折而东南,经达腊,蜿蜒行经罗瓦、龙街,由龙街山岗仍东南,行经阿暮营,再行经老街、花榜,稍折东至八播、八甲。又折西南约三十里,至坝劳,又稍南抵睦伦、里大、郎恒。

(七)由府治龙折而北,过富民塘,行二十里许,至木底、细长,再行二十余里,至龙潭,达西林境,龙潭月印在焉(莲邑古迹之一)。

乙、分干(马别河流域)

由法白经马别河,沿河东北行,经者太营、蚌古营(是经其境)、三卡、固宫,再行数十里至里蒙,与西林县属古障毗连。

丙、分干(普梅河流域及其附近亦属)

由普梅河上流(岜皓营、董角营、阿章营、大里恨等处诸山属之)经贵马营,行数十里起为狮子山,东南行经者黑、蕫布等处,再行十余里,至木央。折而南行数十里至普梅,而起为丁家坡(南路第一大山,高约三千六百余尺),又南行二三十里起为马邦山,数十里而至田篷石丫口止。

云南广南县名山形势如下:

九龙山,城西一百六十里者鹞寨旁,县属正干脉,高度四千一百余尺,周围约一百里,山中有者鹞寨。又名者鹞山,为郡治万山之祖。九峰插汉,峰各一泉,其泉蜿蜒飞泻,林树幽深,鸟兽藏遁,游人罕有至其岭者。每值久晴乍雨,气蒸云薄,忽见楼阁、雉、堞、浮图诸状。其中人马往来隐约可辨,此即所谓山市奇观也。

九门山,底黑寨旁,县属正干脉,高度三千九百余尺。距九龙山四十里,产茶,味绝美,俗误指此为九龙山。

莲花池,城东外十里,县属正干脉,周围数十里。广南别称为莲城,即以此山得名。

灵雨山,城东十里,县属正干脉,周围三十里许。山中有八撇寨,胜迹有丰年洞、灵雨亭、白云洞。清嘉庆丙子元年,旱,郡守何愚祈雨于此,随即得雨,山因以名,并建亭于上。白云洞数年前发现者,内景颇奇。

宝月关山,县城东,距城约三十里,县属正干脉,有头关、二关两村寨,胜迹即宝月雄关。距城三十里,有关三重,连山峭壁,石蹬磋峨。为两粤冲途,县治扼要之区也,相传狄武襄公部将杨六郎与侬智高三战于此。

科岩,阿科寨旁,县属正干脉,高百余尺,胜迹有狄武襄马迹、泥金洞。相传宋狄青追侬智高至此,其马踏石成迹,尚留岩上。山后有泥金洞,天然奇景。

龙首山,城北关外,县属正干脉,周围约七八里。县治主山也,距城十里许。

分水岭,城北二十里,县属正干脉,周围约二十余里,地当广西西隆孔道,其巅有清水涌出,一流北境,一入南郊。

速部山、板郎山、木王山,县治山,县属正干脉,周围约三四十里,有板郎寨。三山相连,各山一泉,均流入西洋江,距县城六十里。

回龙山,城西二十余里,县属正干脉,有冷水沟寨。是山绵亘数十里,总收县治之水,一名“镇水山”,又名“望龙山”,以与龙首山对峙也。

迭翠山,县治西,县属正干脉,有那郎寨,景有“龙湫阴雨”。距城二十五里,长松峭壁下即龙湫,其水酿酒最佳,两景亦妙,为八景之一。

马鞍山,在城北乡,县属正干脉,有镇北关。距城六十里,道狭箐深,为治北险要,镇北关在其前。

西乐山,在城西乡,县属正干脉,山间有四甲寨,又有白马关。距城四十里,列巘插空,一关当路。

红石岩,小西区,县属正干脉,有红石岩寨,距城七十余里,层岩壁立,危石虚悬,仰视之如将垂于头上。

马邦山,位县极南边,县属分干脉,其间有马邦寨。

芙蓉山,县治南,县属分干脉,其间有花果寨。距城一百四十里,如万朵芙蓉吞北云烟,治南镇山也。

镇西山,县治西,县属分脉,有弥勒湾街。距城二百余里,为弥勒湾诸村之镇,俗名犀牛山者误。

天柱峰,镇西山前,县属分脉,山中有天心寺。突起如柱,石径悬空,历数百级,始至其顶。天心寺在焉,景极佳胜。

大维摩山,县治西南,县属分脉,山中有天池,距城一百三十里许。层峦迭嶂,高出众山之表。上有天池,方广十余丈,净水细波,鱼虾可数。北有小维摩山与之掩映。

虎阜,在城西关外里许,县属正干脉,其间有太平村。景称“虎阜晴霞”。昔有虎蹲得名,四望莲峰朝拱,霞彩岚光。后建讲武厅于其上,广南称劲旅,意者得山川之气。为广南八景之一。

天峙山,城东三十里,县属正干脉,村有火麻地。奇峰耸峙,惊石嵯岈,九弯百级,道夹箐深。登其山巅,观音寺在焉。倚树远眺,觉身在太云中,吞吐灵气。

名人题记之诗文

山耸者鹞(即九龙山)

李芸渠太守,名熙龄,江西南城人,有咏九龙山诗云:西峰耸秀入云间,五色灵鹞任往还。摄顶谁携双蜡屐,分支又认九龙山。浓烟飘渺浮丹阁,密雾迷离罩翠鬟。定有神仙时跨鹤,此中不许俗人攀。

邑人唐立法亦有一律,云:如禽天际瞰尘寰,突兀超群是此山。绝顶云烟萦碧落,有时风雨护苍颜。九溪水至鹅城汇(山有九溪汇于白色),半岭人从鸟道攀。我欲登高频眺望,者鹞村畔几回还。

邑人杨应聘亦有句云:苍烟飘渺凌交址,余干盘旋下粤津。

虎阜晴霞(即虎阜)

邑人严喾生(名从尧)咏虎阜诗云:金虎当年早渡河,晴光映处景偏多。流霞散来真如画,四面云山挂绮罗。

冯雨樵太守(名誉骢,西蜀什邡县人)亦有诗云:卧虎真形画得不,新晴光采射吟眸。闲来愿作餐霞客,小隐山中不计秋。

莲花池山

李小岚太守(名鸿畴,山东人)咏莲花山云:峰峦无数拱西源,簇簇莲花落玉轩。行尽南天万余里,目中山色尚中原。(原注:吾乡亦有莲花山。)

丰年古洞

邑人杨时夫(名应运)咏丰年洞诗云:丰年人共纪莲城,倚碧岩空夕照迎。洞隐彩云来紫燕,亭开灵雨慰苍生。深潭定有蛟龙穴,奇石难分虎豹名。尚喜东甾烟火近,携壶槛外课春耕。

天峙山

邑人陆岱秋(名浩然)有咏天峙山诗云:之字路多上下难,入门方许坐团蒲。人当绝顶通身汗,世事须从如是观。

宝月雄关

李芸渠太守咏宝月关诗云:东南险峻镇雄关,宝月高悬万仞间。绝岭嵯峨通百粤,重关断续锁诸蛮。天门夜静烽烟色,石栈晨消藓露斑。深喜边陲常巩固,千秋蟾影卧空山。

杨应聘诗云:半壁关开峻岭头,东南门户此咽喉。八苗营寨归扃锁,百粤山川接下流。径向斜阳窥白马,不须紫气问青牛。何人错认岩前月,浪说将军夜度秋。

龙湫阴雨

谈别驾(淳,仁和人)诗云:山气迷离水气浮,行人指点说龙湫。湿云遮径青如画,阴雨着花翠欲流。漠漠田原闻叱犊,幽幽林木听鸣鸠。卑宫讵作为霖梦,利物期将素志酬。

冯雨樵太守亦有诗云:龙湫灵气起蓬蓬,好雨须叟遍郡中。我爱白云自舒卷,随人归卧东山东。

广南杂咏:

吴县董太守(国华)诗云:特摩遐荒地,孤悬象郡东。分疆重岭外,按部百蛮中。刀剑惩夷俗,弦歌慕汉风。我惭龚渤海,无术化愚眷。

其余题咏甚多,俱载府志,兹限于时间,故不备录。

十、河湖泉

川河概况一:

西洋江。发源于县西九龙山上,流经红石岩。又一源发自水头寨山中,流经板朗,再行数百里,流入广西省南宁,与左江水汇,曰郁江。最宽处达八丈以至十三丈余。除灌溉田亩外,沿江村民尚取其鱼,或自食,或售卖。少汛滥之害,惟有西洋寨以下滩多水险,航行欠便。

马别河。源出于文山县北山中,经文山属江那、阿基,始入广南境,折而北,与法白水会后,曰“马别”,东北流入南盘江。最宽处有八丈以至十四丈。除灌溉田亩外,沿江村民尚取其鱼,或自食,或售卖。无汛滥之害,中游尚可航行。

普梅河。发源于文山县那楼、漫江两河,流至广南普梅街,因得名,再流入越南富良江。最宽处有九丈以至十五丈。除灌溉田亩外,沿江村民尚取其鱼,或自食,或售卖。无水溃之害,中游颇利航行。

川河概况二:

西洋江支流有红石岩水,板朗、速部、木王三水,松木岭水,望龙桥水,响水河东北水。土锅寨向东南流。自板蚌塘以下,民船间有行者,剥隘以下,往来如织。但滩多。河上行木船、竹筏等。自广西百色以下,即有轮船、汽船通行。沿河有红石岩桥、旧莫桥、厅桥、克林桥、母路桥(大木为之)、西洋桥(以木为之)、八播桥、接龙桥。水产以鲤鱼、鲫鱼、鲢鱼为多,小鱿鱼、七星鱼亦产。沿河城镇有广南、富州、剥隘、百色、恩隆、果德、隆安等。(附记:西洋江源,各大书局地理出版书多谓之出于红石岩。《广南府志》以为出于板朗、速部、木王三山,均非也。其实,一源出于九龙山,行数十里,流经红石岩。一源出于水头寨后山中,流经旧莫,穿山行,出于板朗山下,与九龙山流来者会。九龙山远于水头寨数十里,而水又逊于水头所出者大,故一表特不从地理书及旧府志,而改以九龙山、水头寨两处所出者为西洋江之源。)

马别河支流有江那水、干河水、维摩水、法白水、者钟河、下安排水。向东北流。在广西境时,有民船往来。河上行木船、木筏、竹筏。沿河有干河桥、杨武桥、安排桥、弥勒湾桥、西济桥。出产鲤鱼、鲫鱼、草鱼等。沿岸城镇有江那、小维摩等县佐地。

普梅河支流有藤条江、木奔江、者赖江、末水。流向南。广南与越南界则有船舶往来,但不如西洋江之便,河上行木船。沿河有阿莫桥、普梅桥。出产除鱼类外,尚有水藤。城镇有田蓬汛。

广南无大湖泊,所有者方广不过二、三里而已,兹不填入。

响泉瀑布:

在县治东,响水汛之前,水从半山泻出,万缕千丝,跳珠喷玉,声如刀枪,鸣似金石。眺览之,有涤尘之慨,吾莲八景之一也。

邑人严喾生(清拔贡,主掌本邑莲峰书院数年)诗云:筝琶嘹亮不停声,峭壁千寻匹练横。溅起雪花荞无际,出山更比在山清。

池开洗马:

在城西一里许,虎阜山麓,为宋芷湾太守(名湘)于清嘉庆年间所开凿,西南附郭田亩颇资灌溉。

邑人严觐清诗云:平开一镜柳营西,饮得花骢遂电嘶。因号碧池为洗马,藉滋绿野好扶犁。流泉暗绕皇姑墓,遗泽难忘宋伯堤。回忆秋风亭里客,贤声应与白公齐。

龙潭:

在县治北龙潭寨前,距城50余里,面积约300方尺。水有出口,流为大河,入西洋江,附近田千亩资其灌溉。

龙潭月印:

县志古迹之一,李芸渠太守有诗云:一轮明月印澄潭,窟有龙盘任吐含。渊底忽看金镜现,人间误作宝珠探。摇来蟾魄光全碎,惊起骊眠梦正酣。济旱定知腾跃去,连朝霖雨喜流甘。

温泉:

在县治北阿科寨旁,距城80余里。其水甚温,可以盥濯。

十一、气候

广南气候,城与乡不同,而大西、小西、小南各区又与东、北、大南等区(广南各乡分为东、南、西、北、大西、小西、小南等七区,兹姑从习惯)不同。以东、北、大南之气候较大西、小南热过也。城中最热时,华氏寒暑表升至九十二、三度止。最寒时,降至三十六、七度。

风雨:春夏多东南风,秋冬多西北风,几成四季不爽。

雨量:夏秋之际最多,每次深二、三寸或一、二寸。

霜雪:霜则每年中十余次或二、三十次不等,雪则数十年一见,亦只降一、二次。

烟瘴:城中近数年已未发生,惟东、北、大南各乡尚有,尤以西洋、板蚌、郎恒、普梅、董任等处为最。该处最热时寒暑表升至一百余度,烟瘴之发生即因之而起,但以夏历六、七、八等月为多。染瘴者,普通初则头热,继则周身大冷,冷约四五小时即全身高热。患病期间,胸膨腹胀,多由痧症而转成疟疾。治疗之法:如转成疟疾时,则行手法扭其皮肤,呈紫黑色;或以艾叶燃灯火而烧之。若患疟者,则大多数均食天蓬草、马蹄香、粘马头(即苍耳子)、合色草、三菱草根、大蒜头,饨鸡大内消,或则猪之肚,或金鸡拿霜丸散,或请中医诊视,服清热解毒之剂,愈者约三分之二。但由痧变症者,须先治痧,否则难治也。

猜你喜欢
广南
广南坝美 一个藏在青山绿水间的世外桃源
Particle flux characteristics of a compact high-field cascaded arc plasma device
On the heating mechanism of electron cyclotron resonance thruster immerged in a non-uniform magnetic field
Vickers hardness change of the Chinese low-activation ferritic/martensitic steel CLF-1 irradiated with high-energy heavy ions
清代中越边界广南府夷人构成研究
广南县肉牛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广南县肉牛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广南、广巴高速公路连接线项目通过竣工验收
广南蒜头果发展现状与保护
LED灯在湖北大广南高速公路隧道照明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