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武都城区学校课堂教学效果不好的成因分析及课堂教学思路探索

2018-11-20 11:56浩志荣
新课程·中旬 2018年8期
关键词:现阶段有效性课堂教学

浩志荣

摘 要:我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虽已进行多年,但通过我们课题组在关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学生调查问卷和教师调查问卷来审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学校里有不少班或者不同学科的推进面并不广泛,交流与合作的学习,很多情况都是流于表面形式,探究学习的意义也不大。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仅仅体现在学生成绩的暂时提升,是否能持续地提升,或者保持都很难给出肯定的答案。

关键词:现阶段;城区学校;课堂教学;有效性;课堂教学思路

从课题组调查问卷状况来看,存在教师认为班级人数多,作业批改量大,学生学习习惯差;学生自己也缺乏主动学习的自觉性,更别说有体验学习的愉悦和成功的感悟了。这就说明现阶段武都城区初中学校教学,迫切需要改变教学方式,来正确地引导并适应农村随迁子女和务工人员子女大量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从教学成效看,老师每节课没少讲,学生课业没落下,作业也没少做,但是教学的获得明显大不如前些年少有农村学生的效果好。如具体量化为优秀率、平均分等呈明显的下降趋势,不难看出存在着教学效率低下的问题。而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以高效课堂为突破点,促进教学和谐高效、有效发展,使课堂成为追求效率、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课堂。因此,构建有效的教学课堂,出发点在课堂,落脚点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校当前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是要切实把日常课堂教学行为的有效性重视起来,清楚课堂不仅是完成教学任务和教学大纲,更要让学生学到有用的知识,学会和会学并重,使课堂有的放矢。为适应不同学生现有智力水平,根据学情尝试课堂教学的合理办法举措才是根本途径。

课题组经过一年多的实践探索,认为多数情况下无效或低效课堂教学是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或教材提供的现成观点或结论造成的。而有效课堂教学,在本质上是学生在教师启发、引导下主动参与课堂、合作探究、独立思考、获得感知的过程。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多从学习水平参差不齐的现状出发,多从学生好奇又懵懂无知的视角设计课堂教学预案,多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尤其要呵护学生的独特见解,允许出格的“解读”,甚至“创造”。怎样才能做到呢?课题组认为:

首先,在课堂教学中最起码要尊重每一位学生,要有平和的心境,循循善诱的态度,让学生感觉到亦师亦友般的亲切关怀。通过与学生平等地交流,面对问题进行客观中肯的分析,着重帮助学生增强自信,树立健全人格。通过耐心细致又合情合理的教育,使学生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第二,课堂教学中知识点是固定的,但要使不同素养、智力水平的学生理解固定的知识,就要有灵活的教学设计预案。这样有利于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能力素质的培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往往取决于教师灵活随机的教学技巧。试想如果不能舍弃“一言堂”式的旧教学观念,就很难随时关注学生主体在课堂上的反应,无法灵活开展教学过程,只会一味地完成任务。所以作为一名教师,要想上好课堂,必须在头脑里有新的教学理念,灵活的教学预案,扎实的课前准备工作,并能够随时与课堂实际情况相联系,根据班级学生的课堂反馈情况做出恰当的调整,尽可能多地增加课堂教学的知识容量。比如,对课堂反应快的个别学生及时增加知识拓展或探究,对概念难以消化的学生采用活动或在游戏中重复概念理解,以便加深印象等。第三,要敏锐地捕捉学生的闪光点,要真诚地赞扬学生的一点点进步。尤其对于农村来的见识不多的学生,缺乏自信、自卑的学生,以及处于青春叛逆期的初中学生,关注他们的每一点改变,哪怕只是敢于举起手来的进步!真诚的赞扬最能激起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所以要常常在课堂教学中给予肯定。但肯定要有原则,不能滥用,否则又容易让学生产生骄傲情绪。第四,课堂时间虽然有限,但要尽量多地提供给学生尝试的机会,使课堂成为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使他们感受到自己的潜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如在课堂上模仿秀,临时当老师的实验操作助手、教学助理、表演模特等。另外,根据不同学情水平学生设计提问难度适宜的内容,以增大取得成功的几率,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第五,以课堂为载体,多角度构建师生关系融洽和谐的课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过程中提高学习效率,收获知识。以有效性为理想,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收获关爱,收获快乐,收获情感和人格。

总之,通过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证研究,课题组教师深刻地感受到: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充满生命力的,是亲切、融洽、和谐的课堂;是真实、朴实、扎实的课堂;是致力于“追求高效,减少低效,杜绝无效”的理想课堂;是充满爱心、专心、用心的课堂;加上厚实的知识储备,认真的教学态度,注重学生获得,讲求灵活的教学方式的课堂!课题组的研究,就是企图探索适合我校校情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为现阶段我校教育教学提供营养和案例,并逐步推进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使学生真正学到东西,培养情操,提高素质。

参考文献:

[1]杜越,汪利兵,周培根.城市流动人口子女的基础教育:政策与革新[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2]秦玉友,齐海鹏,齐倩楠.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J].教育科学,2007(6).

[3]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课题组.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教育状况调研报告[J].教育研究,2008(4).

[4]国平.课堂变革:课改的出发点和归宿[J].教育纵横,2013(12).

注:本文系甘肃省“十三五”教育规划课题《现阶段武都城区学校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实证研究——以武都区滨江学校为例》课题立项号GS[2017]GHB0945。

猜你喜欢
现阶段有效性课堂教学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