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课文导入初探

2018-11-20 11:56陈碧芬
新课程·中旬 2018年8期
关键词:求知欲好奇心贴近生活

陈碧芬

摘 要:课堂导入是一门艺术,正如吕叔湘所说,“语文教学的一半是科学,一半是艺术”,教學中教师应不断探究,让它发挥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贴近生活;好奇心;求知欲;话题导入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细节往往决定事情的成败,特别是在教学过程中,要高度重视教学细节的作用。课堂导入作为教学的第一环节,其作用是不可或缺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其作用也不尽相同。我们在语文课堂上应注意分清导入的类型及作用,教学才会事半功倍,笔者在此文中尝试着从导入类型及其作用进行探究,希望得到各位同仁的斧正。

一、话题导入

任何一篇文章都有一定的主题。导入新课时,我们可以直奔主题,开门见山,取得“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我们也可以如话家常地介绍课文的主题,完成课文的德育目标,如笔者在讲授《陈太丘与友期》这篇课文时,非常注意课堂的话题导入,“同学们,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古以来,无信不立,现实生活中,一个不讲诚信的人是很难赢得他人尊重的。我们今天学的这篇课文《陈太丘与友期》中的陈太丘也犯了‘言而无信的错误,然后错而能改,善莫大焉。”在讲授课文前,让学生对文章的主题有一定的了解,往往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话题的导入,往往贴近生活,切合学生的实际,因此,能够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如笔者在执教《最后一课》时,就曾联系实际生活,和学生展开讨论。“1976年,美籍华人在诺贝尔颁奖典礼上,不用英语而是用中文发言”,最终学生自然而然得出了结论——“体现了他对祖国语言的而爱,包含了他深沉的爱国心”。话题导入在语文课堂上是非常实用的。

话题导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较为常用,因为它省时、省费用,而且在课堂教学中效果好。可长期单调使用这种方法,会失去它的新鲜度,学生就会失去新鲜度,效果甚微。所以我们要多种方法交错着用,接下来我来介绍第二种方法——直观导入。

二、直观导入

生活处处有语文。“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语文学科的人文特点要求我们必须借助直观的事物来更好地理解课文,直观导入是语文课堂导入的重要方法之一。如笔者在讲授《紫藤萝瀑布》时,利用多媒体导入紫藤萝的图片,在欣赏完这些图片时,学生欢呼雀跃,如在花海中一般,心灵为之震撼,兴趣高涨,这比起讲授“紫藤萝瀑布”修辞手法的效果明显得多。课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启的学习方式。这就要求我们在语文导入时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

再者,笔者在讲授陆游《卜算子·咏梅》时,非常重视梅花象征意义的突破,梅花是高洁傲骨、坚贞不屈的象征,但是有些学生百思不得其解,备课时,笔者充分考虑到这一学情,决定采用图片导入的方法,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几幅风雪梅开图,雪纷纷扬扬,而梅花凌寒盛开。“同学们,请看这几幅图,大家描绘一下其中的景象”,结果,大部分学生都提到了严寒的时令和盛开的梅花,进而老师引导学生概括梅花不畏严寒的特点,“同学们,古人强调人法自然,梅花不畏严寒启发人们应坚贞不屈、坚强高洁。”通过图片的导入,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兴趣,而且取得了良好的课堂效果。

图片导入是直观导入的一种,除此之外,还有音乐导入、实验导入都非常直观,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使用。音乐、图画导入,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激发学生对音乐和美术的喜爱,让学生得到美的熏陶。

三、背景导入

我们在诗歌鉴赏时,非常强调对作者和时代的介绍。鉴赏的一个必备步骤是“知人论世”,简而言之,我们必须了解一篇文章的背景,才能吃透文章,背景的介绍可以让学生更容易地理解文章的主题,同时也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如笔者在讲授《小石潭记》时,就曾这样来导入,“柳宗元于唐顺宗永贞元年拥护王叔文的改革,后来改革失败,被贬到永州来当司马,政治上的失意,使他寄情山水,试图通过山水来排遣内心的愤怒。”“古人往往是山水朋友,性命文章”,通过作者背景的导入,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柳宗元的情感变化,刚开始时“心乐之”,到最后“凄神寒骨”“悄伧悲邃”这都是因为环境的闭合引发了他的贬谪情怀。如《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满井游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的文言文,笔者在执教过程中注意到了它们的一些共同点,作者被贬谪和身居闲职,往往寄情山水,与山水对话来释怀。如果我们教学过程中对作者及时代没有介绍清楚,学生很难理解课文。我们在课前若对作者及时代背景介绍清楚,学生就能设身处地地感悟到作者的情感,体会到作品的精美之处。譬如文中“以其境过清”“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个“清”字,一个“息心”把作者的心境淋漓精致地刻画出来,学生也能从中体会作者的心境。

上述三种方法是常见的导入方法,除此之外,还有经验导入法,话剧导入法,填写调查表的形式等。不管什么导入法,都要起到“调动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的作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掌握作品的内涵。课堂导入是一门艺术,教学中我们应不断探究,让它发挥应有的作用。

猜你喜欢
求知欲好奇心贴近生活
消费导刊:面向市场 贴近生活的商业财经类期刊
贴近生活的商业财经类期刊
谈幼儿创造力的培养
如何培养孩子的创造能力席成金
刍议初中政治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高中语文课程应该更加贴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