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本”初中语文课堂聚焦立德树人初探

2018-11-20 11:56余候选
新课程·中旬 2018年8期
关键词:部编本立德树人新课标

余候选

摘 要:“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于2017年秋季正式进入课堂。新教材无论是编写思想还是教材内容等都发生了许多变化。其中,它把“立德树人”作为指导思想。从三个方面来初步探析“‘部编本初中语文课堂如何聚焦立德树人”这一问题。

关键词:部编本;初中语文;立德树人;新课标

“部编本”即“教育部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于2017年9月正式在全国校园启用。这次教材的大“换血”,对语文课堂教学带来巨大的影响。

“部编本”总主编温儒敏教授在《“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使用的几点建议》中指出:“‘部编本语文的立意和眼界是比较高的。重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德树人,指导思想明确,措施落实。价值观的体现注意整体规划,有机渗透,化为语文的‘血肉。这套教材处处都注意立德树人,却又避免做表面文章,努力做到润物无声。”中国自古有“文以载道”的传统,初中语文教材就是要载“立德树人”这一“道”的主阵地之一。

笔者结合平时的教学实际,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谈一谈对初中语文课堂如何聚焦立德树人的一些看法。

一、初中语文课堂以立德树人为先

《左传》云:“大上有立德。”教育之根本在于育人。2014年教育部发布《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指出:“立德树人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核心所在,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本质要求。”初中语文课堂是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载体。这是由语文这一学科特点决定的。

新课标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人文性”就是通过语文课堂的熏陶,立德树人,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最终形成健全的人格。语文学科的本身特点就决定着课堂要以立德树人为先。同时,“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以立德树人为先,还是国家意志的体现。

二、初中语文课堂探索立德树人的途径

“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要处处注意“立德树人”,探索多种有效的途径,切实发挥语文教材“育人”的功能。

1.深入挖掘“部编本”教材,课课立德树人

初中语文课堂是实践“立德树人”最主要的阵地,语文老师要在每个课堂加以贯彻。笔者在每一篇课文中贯彻“立德树人”。如“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陈太丘与友期》这一课,教学完成文言文字词句之后,笔者把主要时间放在“分析人物,明事理”这一环节上。先分析陈太丘朋友这一人物形象,从“过中不至”“非人哉”这一友人的言行设疑,让学生讨论分析这一人物形象。学生得出友人“过中不至”是“无信”、对子骂父是“无礼”的结论,最终明确做人要讲誠信、讲礼貌的道理。学生这一分析讨论的过程就是教材“立德树人”“润物无声”的过程。笔者还拓展到课外,补充一则《曾子杀猪》的文言文,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做人要讲诚信的道理。在课堂的最后环节——布置作业,笔者还布置学生去收集诚信名言和诚信故事。课文分析讨论中,学生自然而然地受到了无声的熏陶。其实,只要深入挖掘初中语文教材,每个教材都可以有立德树人的功能。为落实这一根本任务,初中语文课堂要做到篇篇立德树人、课课立德树人。

2.充分利用综合性学习活动立德树人

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实现语文学习目标的同时,更可以实现“立德树人”的功能。如笔者在组织“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天下国家》这一综合性学习活动时,分组收集资料。一组分类收集爱国短视频、爱国动画,二组分类收集爱国故事(包含本地爱国故事),三组分类收集爱国诗词,四组分类收集爱国名言。每个小组成员都有不同的分工,这体现综合性学习活动“合作探究”的特点。接着各组用PPT或视频的形式在课堂展示活动成果。学生这一活动的过程,就是立德树人的过程。

三、初中语文课堂探索立德树人的方法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3]这就要求语文课堂要渗透“立德树人”。但这并不是和学生讲大道理,也不说教,而是要讲究方式方法。

1.活动法

开拓征文、演讲主题活动、班报等阵地。每个月开展班级征文活动,结合学校的征文,要求全体学生参与。如笔者通过组织“红旗飘飘,引我成长”“时刻听党话,永远跟党走”等主题活动,通过演讲、征文等形式实现立德树人。

2.多媒体法

语文课堂利用PPT、图片、动画、视频等多媒体展示,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相关内容。如笔者抓住学生喜欢动画的特点,经常用一些动画视频作为课堂导入。如播放《郑成功收复台湾》(领土完整,不容侵犯)、《领导侨众抗日》(陈嘉庚的爱国事迹)等动画短视频。动画视频与课文相关联,更重要的是这一环节实现了“育人”的目标。

3.作文立意法

每次作文训练,笔者要求学生立意要正确。如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写出人物的精神》作文训练,笔者出示文天祥拒不降元的图片及《过零丁洋》这首诗歌,让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通过对文天祥当时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的描写,写出人物的精神。这一次训练是渗透“立德树人”思想的写作过程。

总之,“部编本”初中语文课堂要聚焦立德树人,积极探索立德树人的有效途径,深入挖掘语文教材,探索实用的方法,以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参考文献:

汪雅婧.“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编写特色及启示[D].湖南师范大学,2017.

猜你喜欢
部编本立德树人新课标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妙笔生花,写出传统节日的味道来——“部编本”语文教材三下习作3作文指导
“部编本”语文教材课后习题的处理初探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