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题活动实践性研究

2018-11-20 11:56牛涛
新课程·中旬 2018年8期
关键词:说题外延教研

牛涛

摘 要:教学研讨是教师的常规工作,如何让常规研讨更深入地指向学生的思维训练,是我们孜孜以求的教研工作。教研形式很多,比如“说课”、集体备课等。题目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载体,将“说题”融入课堂、融入教研,能够提升教研深度,使教学研讨更具体。

关键词:说题;教研;内涵;外延

【案例分析】

【问题提出】(2015年广西玉林中考)如图1,已知正方形ABCD边长为3,点E在AB边上且BE=1,点P,Q分别是边BC,CD的动点(均不与顶点重合),当四边形AEPQ的周长取最小值时,四边形AEPQ的面积是 。

【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轴对称的性质,属于最短路线问题、“将军饮马”原理。

【涵盖知识】本题考查了轴对称的性质、最短路线问题、正方形的性质等。

【分析解题】根据最短路径的求法,先确定点E关于BC的对称点E′,再确定点A关于DC的对称点A′,连接A′E′即可得出P,Q的位置,如图2所示。再根据相似得出相应的线段长从而可求得四边形AEPQ的面积。

【思想方法】本题属于“将军饮马”原理,运用轴对称性质先确定P、Q两点的具体位置,再根据四边形的相关知识展开对面积的求解。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基本思想,把面积组合转化为具体运算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基本方法。

【变式拓展】

以上呈現了一个数学学科说题过程的案例,在具体实践中说题活动可做如下界定。

说题是说者从题目立意出发,解说题目所涵盖的知识点,找到结论到题设之间的必然联系,从而解答问题。在解答过程中从题设和结论两方面进行变式和拓展,展示思维过程。

说题活动可以应用于教学的方方面面。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讲题实际就是一次说题实践,在集体教研中教师之间可通过具体题目分析使教研活动更加具体化。通过说题,促进参与者深入研究试题功能及其教学策略,从而提升习题讲评的质量与效果。

说题是一种深层次的备课活动。说题能有效地提高教师的试题研究与编制能力、学生思维的分析判断能力以及习题教学的规划与执行能力。

说题活动大致可呈现如下步骤:

一是说命题立意。题目是命题者与做题者之间的媒介。命题者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在情境中融入所要考查的知识进而提出问题。做题人应用自己的知识储备进行解题。解题过程实际是做题者与命题者之间的对话过程。说题者要把两者结合起来,解密命题者与说题者之间的思维密码。可以说,题目是媒介,说题者是桥梁。这是说题的根源。

二是说涵盖知识。命题者通过具体题目融入所要考查的知识点,在创设的情境中提出问题,这就需要说题者深入剖析所说题目所要考查的核心知识、主要方法以及想要让做题者形成的思维能力。题目可来源于中高考试题、教材例题、课后习题、自命题、作业题等典型题目。这是说题活动的起点。

三是说分析解题。分析题目的条件与结论对解题思路形成的作用,分析解题思路形成的路径,分析形成解题思路的关键点以及如何突破等;阐述解答的过程、步骤、格式,总结题目特征、解题规律、一题多解、多题一解等。这是说题活动的重点内容。

在长期的说题活动实践中形成了如下思考:

一是说题活动要坚持走论题、研题、命题的路径,提升教师自身教研能力。教师从选题到分析命题立意,总结规律,提炼方法,在集体教研中,同行之间共同探讨、优化、提升解题思想,形成知识模型。这是教师自我突破的过程,尤其是从说题走向命题,教研群体的能力会得到较大提升。

二是说题活动的根本受益人是学生。教师说题的归宿点就是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所以说题不是就题论题,而是寻找培养学生提高能力的着力点,寻找教会学生解题的突破口、关键点,同时还要研究适合学生学习的最佳途径,以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在说题过程中融入学生说题,让更多的学生能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对学生思维习惯的形成具有更大的意义。

三是说题活动最终的目的是让师生提出更多、更有价值的问题,这是说题活动向更深层次发展的要求。

提出问题不仅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也被人们看做是创造性活动或优秀才能的特性。

参考文献:

[1]寂静法师.让孩子成才的秘密[M].团结出版社,2014.

[2][美]戴尔·卡耐基.卡耐基成功学大全集[M].迪敏,译.同心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说题外延教研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如何提高低年级学生的说题能力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关于工资内涵和外延界定的再认识
爱情的内涵和外延(短篇小说)
新型教研——说题的感悟
在“说题”中学习,在“说题”中成长
强化学习意识,共建和教研
新一代STE分子束外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