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必修课程中隐性知识的教学研究

2018-11-20 11:56孙迪
新课程·中旬 2018年8期
关键词:隐性知识教育教学

孙迪

摘 要:通过对信息技术必修课程中隐性知识教学情况的研究,提出有利于隐性知识传递的措施,使得信息技术课程不仅重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更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教育目标。

关键词:信息技术必修课程;隐性知识;教育教学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信息技术新课改正进行得如火如

荼。无论是学校、教师还是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视度在日益提高。而隐性知识的教学对学生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的培养具有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因此,在信息技术课程中隐性知识的教学情况影响着教学的效果,直接决定了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成功与否。

一、隐性知识教学的重要性

有学者曾对科学家的发明发现过程进行过专门研究,甚至认为科学家的创造性工作至少有50%归功于隐性知识。因此真正能够衡量和评价学生认识能力和水平的不是他们对所学的操作知识的记忆、再现和简单应用,而是他们从自己的隐性知识出发对所学知识所进行的理解、阐释、评价、综合和超越。在信息技术教育中,教学内容虽然主要是显性知识,但隐性知识却是认识的源泉。在教学中传递的大部分是显性知识,但隐性知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作用更大。

二、信息技术必修课程中隐性知识的特点

在信息技术课程中隐性知识有其自身的特点,因此我们只有把握好它的特点,思考信息技术课程中隐性知识教学的渠道和方法,以便更好地在教学过程中完成教学目标。

1.难言性

由于个体隐性知识存在人的头脑中,难以用正式的语言和逻辑思维来明确表达或公式化,难言性是隐性知识的本质特征之一。但并非不能言说,教师应该在教学中通过一定的教学方法能把隐性知识有效地传递给学生。

2.情景性

隐性知识的获得和一定的特殊问题或任务“情景”联系在一起,在特殊情景下,个体获取领悟到其中所包含的隐性知识,从而进行知识的学习。隐性知识虽然是高度个人化的知识,但学生借助一定的条件与特殊的情景结合起来,通过领悟、模仿、练习就能被领悟或表达出来。

三、隐性知识教学的渠道和方法

1.利用多媒体从多个角度呈现知识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利用计算机多媒体除了呈现纸质材料上的知识外,更可以声形并茂地展现更为广泛的知识,把不利于言表的知识可以通过各种多媒体形式表现出来,这样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克服隐性知识难言的特点。教师要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活泼的课堂教学,在课堂里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为隐性知识教学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形象的表达工具。

以书本为教学材料的教学时代已经走过了很多年,已经被教师和学生广为接受,深深根植于教学工作者的头脑中,但长期的一成不变的内容呈现方式会使学生产生视觉疲倦,会让学生失去兴趣。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除了把课本作为主导核心呈现知识的方式以外,一些难以用文字表达的隐性知识的呈现就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教师在隐性知识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提供含有文本,图片、声音和视频等多种形式的丰富的学习材料。

2.创设情景,利于隐性知识的教学

基于隐性知识具有情景性的特点,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应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景,有利于隐性知识的教学,使得隐性知识有了可以依托的环境,有了可以传递的渠道,让学生在熟悉的情景中学习知识。情景教学法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结合学情,利用多种手段创设贴近学生、贴近生活的动态环境,让学生在动态过程中通过观察或问题的解答发现知识、理解知识、运用知识。情景教学法符合人类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认知规律。因此情景教学法对培养学生情感、启迪思维、发展想象、开发智力等方面确有独到之处。

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创设情景有两种方法:一是贴近生活,设置情景;二是巧用问题,设置情景。设置学生生活中熟悉的情景,就是把教材中的知识与学生的生活通过创设情景沟通起来,打开学生丰富多彩的生活库藏,强化他们的生活体验。

3.提供练习题,加强实践环节

由于隐性知识包含着无法直接表达和传递的知识和技能,所以实践可以作为帮助隐性知识获得的一个途径。在“做中学”“用中学”就成为获取隐性知识的关键途径,实践的重要性也相对突出了。隐性知识的获得主要不是靠听讲,而是要亲自参加有关的实践操作。在实践操作中运用课堂中所学的知识,并对知识有更为深刻的理解和应用,最后达到知识创新。因此实践环节可以看做是教师讲授环节的延伸和补充。美国著名教育学家杜威曾提出过“从做中学”的思想,这种方式将有助于教育与生活以及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除了能让学生学会显性知识以外,还有从实际的“做”中体会到得难以言传的隐性知识或实践智慧,从而促进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增长。

以前我的实习指导老师说过,一堂成功的信息技术课程不是教师精彩地演讲45分钟,而是让学生有自己发挥自己操作的空间。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也应安排实践环节,给学生布置练习任务。学生在自己操作练习过程中不知不觉对知识进行了巩固,而且学生也会思考“如何能找到合适的方法,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有没有更好的办法”等问题,这些隐性知识在学生以后遇到相同或相似的问题时便可以自然地重现出来。

信息技术课程中隐性知识的教学对于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成败起了重要作用,因此我们要注重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方面共同进行隐性知识的教学。希望信息技术课程能利用各种手段和教学方法,切实提高隐性知识的教学效果,使得信息技术课程在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方面落到实处,做到最好。

参考文献:

[1]李作学.个体隐性知识的结构分析与管理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2007(12).

[2]李玉斌.虚拟学习社区中隐性知识传播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8(7).

[3]石中英.知識转型与教育改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隐性知识教育教学
如何处理初中信息技术中的隐性知识
“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效果研究
关于开展计算机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