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老师对小升初的几点思考

2018-11-20 11:56李梦云
新课程·中旬 2018年8期
关键词:中学老师中学语文新生

李梦云

我先叙述一段故事,一个现象。

一位初一新生的妈妈忧心忡忡地向一位资历丰富的老师咨询,她的儿子在小学语文学习相当不错,升入初中后不会写作文了。老师很惊讶,初中的学业重,学习难度加大,但问题不应该严重到这地步。就问道:“老师布置了一个怎样的作文呀?”妈妈回答:“《一次不期而遇的温暖》。”老师当即愣住了,这是2017年兰州语文中考作文呀!他告诉这位妈妈,你不必焦虑,这不是孩子学习出现问题了,而是老师的作文布置有问题。

孩子的“95、59”现象是怎么回事,你知道吗?即小学考95分的学生,中学考59分。

據调查,30%新初一学生无法适应初中的语文课堂,55%的新初一学生认为初中的语文试题好难。

对上面的故事和现象,我作了深刻的思考:

一、中学老师对小学毕业生语文学习水平缺乏足够的认识

中学和小学作为两个独立的教学组织单位,基本上没有“教学业务”上的往来,因此,初中语文老师一般不清楚小学毕业生的学业水平。学生在小学都接触过哪些语文知识,估计许多初中语文老师从教以来并未关注过。教学目标的设置,试题的方向完全以中考为风向标。

说实话,今年之前的教学生涯中,我也一直秉持着这种想法。机缘巧合,我的女儿今年小学六年级,我今年恰巧又接上了一届新初一学生。我惊讶地发现,我们呈给初一新生的试题,有许多知识,他们压根是没接触过的。初一新生面对的试卷与他们所熟悉的小学考试试卷从形式、内容上都存在巨大的差异。

我把两者的比较作以呈现:(见附表)

中学试题的难度骤然加大,让大多数初一新生无所适从,陷入茫然。成绩的低下,也打击了孩子们的自信心,从而使得一部分学生可能从此就厌倦了这门学科。

看来,中学语文老师除了要熟悉《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外,还要了解《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全面掌握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两方面的差异,从而促进语文教学,帮助学生早日适应初中学习。

二、中学老师应该帮助初一新生更新观念、调整认识

接手新初一的老师必须意识到,你在开学初面对的是一群一个月前还是小学生的孩子,他们并不熟悉初中的风格。你得给他们一个断乳期,一个适应新学习生活的适应期,帮助他们从小学生成长为中学生。

要让学生明确,小学字、词等基础知识多,阅读、理解的知识少,时间很充足,初中由于科目增多,相应地学习语文的时间少;小学语文重机械式记忆和形象思维,初中语文重理解和抽象思维;小学语文注重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包括书写的规范性、朗读的准确性等,注重打好语文基础,而初中阶段的语文学习则注重语文文化修养的提升、知识的积累、运用和拓展以及阅读和写作等方面能力的培养。

三、中学老师不要“急于求成”,应在半扶半放中实现成功过渡

初一新生习惯了之前小学教师帮扶的教法,此时初中教师如果完全按照中学的教育理念,不先帮扶一下,而是完全放手,那么初一新生就会感到无所适从,陷入学习困难的情境中。所以在初一上学期,初中老师应该适当沿用小学教师的一些教法。小学的语文教学偏重于情趣,中学语文教学则偏重于理性。面对初一新生,初中教师要善于把情趣和理性有机地结合起来,课堂互动讨论多一些,游戏性浓一些,等学生适应了初中语文课,再适当增加一些研究性学习内容。这样,在“扶”中有“放”,在半扶半放中让学生顺利完成小升初学习的过渡。这期间,老师的教学一定要放慢脚步,多一些耐心,多一些爱心,要对适应慢的学生多等一等,千万不能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焦急,导致学生的适应过程比较仓促而走得不稳。

猜你喜欢
中学老师中学语文新生
马健培
坚守,让百年非遗焕新生
马健培
如何让现代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
青春闪光 何惧病痛——记上杭县官庄民族中学老师陈小燕
对中学语文情趣化学习的思考
应尊重博士生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