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校园体育社团活动,培育学生体育核心素养

2018-11-20 11:56刘旭光
新课程·中旬 2018年8期
关键词:体育社团创新核心素养

摘 要:在当代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各校体育教学工作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广大学生对体育活动的认识也在进一步提高,越来越多的学生参与到体育社团中,不仅体质得到了锻炼,也能帮助学生有效缓解学习的压力。因此,鼓励学生踊跃参与体育社团活动就显得十分必要,让一些兴趣爱好相同的学生自发组织体育社团,学校也要为学生提供相应平台,让学生能够在良好的氛围下积极参与体育社团活动。以体育社团活动开展所具有的重要性为切入点,探讨了体育社团活动对于培养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重要意义,包括激发学生体育情感、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习惯、提升学生的抗压和适应能力等等,并提出了几点关于如何创新校园体育社团活动的有效性建议。

关键词:体育社团;创新;核心素养

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不仅要牢牢掌握基础理论知识,更要在学习之余锻炼身体,让自身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成为当今社会所需要的高质量综合性人才,符合时代发展的需求,与时俱进。因此,学生要在学校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坚持定期定量的体育锻炼,积极踊跃地参加体育社团活动,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健康发展,也能够将学生爱玩的天性转化为对体育运动的热诚。为了让学生得到更为全面且健康的发展,就需要及时创新体育社团的活动,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强健体魄。本文基于体育社团活动对培养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对于应该如何开展创新型体育社团活动,提出了几点有针对性的策略,致力于促进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参与热情。

一、体育社团活动开展的必要性

与传统校园体育活动相比,体育社团活动的开展不仅突破了传统体育课程的限制,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种类的体育活动项目,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喜好并在身体能力范围中进行选择,这样可以最大化发挥学生的内在潜力,拉近学生之间的距离,拓宽自己的交友面,发挥校园体育活动的真正价值。而且,体育社团大多是由一些有特长和能力的同学发起和组织,一般都具有较高的运动水平,不仅有专业教师指导,也经常邀请专业人士来举办讲座或者组织学生集体观看高水平比赛,这些都有利于学生运动技能的提高,激发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提高活动质量。另外,通过体育社团活动,学生与同兴趣爱好的同学共同完成体育活动任务,参与体育竞赛既丰富了课余生活,又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使其感受到更为强烈的归属感和荣誉感,这样才能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以及体育核心素养。由此可见,体育社团活动不仅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锻炼身体素质,也能够帮助学生保持健康的心态,让学生在兴趣爱好的驱使下,踊跃参加体育活动,享受到体育运动的乐趣。此外,在体育社团活动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在丰富的体育活动中实现体能的提升,让学生在面对挑战时能够积极面对,进而提高自身抗打击能力,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与生活。

二、体育社团活动对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意义

(一)激发学生体育情感

体育社团作为发挥学生体育特长、培养体育兴趣、提高锻炼身体能力的自由舞台。在体育社团活动中,不仅能够帮助学生锻炼体能,也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体育情感,而体育情感也是影响学生后续参加体育运动的重要因素。社团根据本校场馆设施和器材条件,组织体育活动,给学生创造出一个运动环境宽松、内容丰富专业的平台,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需要。学校也应当通过体育社团为学生搭建活动平台,让学生在体育活动平台中展示自我,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给学生创造宽松、愉快的健身气氛和环境。体育运动的开展,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参与感,加强学生团结协作能力,利用学生的新鲜感和求知欲,同时也有助于德育渗透,让学生保持良好的运动心态,在体育活动中充分展现自我潜力。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习惯

学生参加体育社团的目的不只是走向操场、走向阳光下、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还应该借助各种形式,普及体育知识,让更多的学生了解体育真正的内涵和魅力所在,让学生崇尚体育,培养终身体育的思想,树立参加体育锻炼的持久决心。有专家指出,如果学生定期定量锻炼,例如每周定期参加三次或三次以上体育锻炼,而且每次锻炼时间保持在四十分钟,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规律的运动习惯。体育社团相对于学校体育来说,形式多种多样,项目众多,具有灵活性、趣味性和自主性强的特点,使中学生较为容易地坚持各种体育活动。这种活动的延伸过程就是终身体育习惯的养成,终身体育习惯一旦养成,体育活动就成了日常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除此之外,学校体育社团组织者一般都会开展具体的体育技能教学为学生提供自主运用和检验在学校体育过程中学到的体育基本知识和施展体育才能的机会,为学生形成定时参加体育锻炼的好习惯,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具有独特的

作用。

(三)提升学生适应能力

学生适应能力的培养是长期且需要坚持的过程,学生需要在成长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适应能力,而参与体育运动也是学生通过强身健体进而达到提高自身适应能力的目的。在体育社团的运营过程中,组织者也面临着如何运营以及怎样才能将社团做好的难题,而这一过程也是社团管理者培养自身适应能力的重要渠道。除此之外,学生选择相应的体育社团锻炼本身就是一种适应的过程,不仅包括适应团队的协作、不断更新的运动任务、不同的运动环境等等,还可以进一步提升心理适应以及社会适应能力,增强运动技能,这些都可以成为提升学生适应能力的关键性因素。

(四)挖掘学生体育潜能

在体育社团活动过程中,学生通过对运动项目以及运动团队的筛选,在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时,不仅要考虑基本的身体状况,也要考虑自身体育潜能。而在体育社团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激发自己某一方面的運动潜能或天赋,进而采取更有针对性的运动练习。另外,很多学生在没有参加社团运动时,往往认为自己没有能力完成一系列的运动项目,但是在实际社团活动中,在自我竞争意识以及团队队友的鼓励下,通常会有惊人的表现。因此,可以说体育社团活动在很大程度上挖掘学生的体育潜能,让学生看到拥有更多潜能的自己。

三、基于创新体育社团活动,培养学生体育核心素养

(一)建立健全校园体育社团管理制度

在体育社团活动中,必须要注重社团内部管理的规范化,并及时建立健全体育社团管理制度,让学生能够在有组织有纪律的管理下进行健康运动,为社团活动提供纪律保障,进而避免盲目且无序的运动状态。另外,学校要加强对校园体育社团队伍的建设,完善其考核制度,进而促进体育社团的良性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得到更多优质服务,发挥出校园体育社团的真正作用。因此,体育社团必须要及时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并精心打造整学期的活动计划,根据不同年级和阶段的学生组织不同程度的体育活动,并定期举办成果展示活动。

(二)丰富校园社团类型

为了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学校可以通过建立形式多样且内容丰富的体育社团来供学生选择,为社团活动提供活力,例如排球社、足球社、篮球社、乒乓球社等等。社团活动除了要教学生基本的竞技技能之外,也可以让学生通过担当比赛裁判等不同角色,以不同角度看待体育项目,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体育竞技的内涵,不仅能够满足学生对不同种类体育运动项目的需求,也能够更好地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使体育社团活动取得显著成绩。由此可见,丰富校园社团类型,不仅能够弥补传统社团形式过于单一、内容枯燥的缺陷,也能够提高学生参与体育社团的兴趣。

(三)创新社团活动模式,组织社团比赛

各所中学在组织体育社团活动的过程中,不仅要结合学生的兴趣,也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从被动接受转化到主动参与,这样才能够发挥体育社团的真正作用。因此,学校要不断创新社团活动模式,使得学生有更广泛的选择范围,通过创新活动方式,才能为社团活动搭建更广阔的展示舞台。另外,学校也要定期组织体育社團比赛,让各个社团之间形成一种良性竞争的氛围,学生也可以自由选择参加社团比赛,激发学生的斗志,在社团比赛中培养良好的团队意识与竞争精神,进而实现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让体育社团发挥出最大的推动作用,让学生在自由且轻松的氛围中享受到体育运动的快感。除此之外,各校也要注重体育骨干人才的培养与创新,进而保证体育社团活动的顺利进行。

综上所述,学生在形式多样且内容丰富的体育社团活动中,不仅能够享受到体育运动的乐趣,也能够在团体活动中与有着相同兴趣爱好的人共同完成体育活动任务,增强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加深学生之间的友谊,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体意识。另外,针对目前校园社团活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例如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社团活动模式落后等问题,学校要根据现行问题采取相应的解决方法,通过建立健全校园社团管理制度,丰富校园社团类型,创新社团活动模式。另外,学校可以通过组织体育社团比赛,让学生在社团体育活动比赛中获得更多满足感,最终达到培养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根本目标。

参考文献:

[1]林永暖.试论利用初中体育社团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方法与策略[J].教育观察,2017,6(20):20-21.

[2]杨立群.以校园文化建设为抓手 不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J].中国农村教育,2017(10):16-18.

[3]陈怀鹤,王宏建.基于社团活动培育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实践与思考:以河南大学附属中学为例[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7,37(11):196-198.

[4]孙安军.初中体育社团在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中的作用及运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1):47.

作者简介:刘旭光(1974.10—),男,汉族,福建福安人,闽江学院附属中学,高级教师。

猜你喜欢
体育社团创新核心素养
高校体育社团对大学生体育生活化的影响和作用
天津滨海职业学院学生体育社团成因及其对体育课程作用简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