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校本主题研修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2018-11-20 11:56刘杨杨
新课程·中旬 2018年8期
关键词:专业发展学校教师

刘杨杨

摘 要:当前,校本主题研修逐渐成为各大学校主要的研修模式。校本主题研修扎根学校自身情况,以教师为主体,普遍广泛地将理论与现实将结合,从而形成教师研修促进学校发展,学校发展推进教师进步的共同进步、集体上进的良性局面。结合校本主题研修的各项特点,通过分析相关成功事例,试总结出一个良性的学校“研修促发展”模式,供教育工作者运用借鉴。

关键词:校本主题研修;学校;教师;专业发展

一、校本主题研修模式概述

校本主题研修是目前主流的学校对于教师的培训教育模式。基于学校自身的软硬件环境建设,有针对性地,以过程为导向组织教师进行多种形式的技术、能力培训,进而达到促进教师综合素质、提升教学竞争力的目的。校本主题研修通过对于“主题”这一目标的设定,灵活组织教师以特定主题项目进行探究,目的指向性强,成效显著。可见学校紧抓校本主题研修工作对于教师和学校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1.校本主题研修在运行模式中学校和教师的角色定位

学校是校本主题研修的主体和筑基者。顾名思义,校本主题研修的根本是学校自身。由于学校与学校的具体软硬件环境不尽相同,学校的环境建设、课程教研方法、课程体系设置、学生管理模式都是校本主题研修的主要内容,故学校在开展校本主题研修时在目标设定上应先入为主地归纳学校在管理、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校本主题研修在运行模式中教师是研修的积极参与者。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教师是学校组织各项课程教学、学生管理工作的主体。通过结合校园的现实情况,校本主题研修为教师和学校在解决日常教学工作中搭建了一个信息互通、及时反馈的平台。教师可以在主题化的研修氛围下结合校园现实情况对于具体问题相互交流意见和建议,分享经验,从而达到一种脚踏实地地共同进步的良好效果。

2.校本主题研修模式方式

在开展校本主题研修模式上,学校与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流程进行研修工作(如图):

从这个模式中我们可看到,学校是校本研修的发起者和结果的最终接收者,而教师在研修流程中需要全程在学校的指导下完成研修、体验、反馈等工作。这种模式效率高,在学校的层面上发现问题,集合全体教师进行解决。解决方案具有普适性和针对性的特点。教师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通过研修平台也可以共同学习经验交流,达到学校与教师共同进步的目的。

3.校本主题研修的形式方法

从上文对校本主题研修师校角色、研修模式的叙述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校本研修模式需要重视学校和教师两部分相互反馈、共同解决问题。所以在形式方法上,学校应该注重平台的搭设。学校在发现问题后,可以建立一种长效的机制。集体教研、针对性培训、优化评价体系等都是目前主流的平台建设和内容。对于新技术的应用是校本主题研修形式重点把握的方向。学校通过互联网、多媒体、大数据等新技术进行校本主题研修可以让教师在研修过程中开拓思路眼界、充分了解现实现状、合理安排设置解决方案。由于教师的个体差异性较大,学校在开展校本主题研修时,应注重“以人为本”“差异化思考”的思想。在教研过程中学校须对教师在反馈过程中发现的新问题,结合教师自身特点,具体地组织相关教师进行研修。据问题的不同性质分类,现有以下几种流行的研修方式方法:

(1)校园定期组织教师进行课程研修:日常的授课工作会因学校环境、教师素质、生源水平的变化而变化。针对这一情况,学校在日常教研的基础上,搭设教师互动平台,让新老教师根据自身优势进行强强联合。同时,在日常的教研活动基础上,学校可以以教研组为单位培养骨干教师,通过骨干教师的带领,让教研工作更加高效。在日常教学研修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针对自身学科教学特点结合学校软硬件条件和学生学习的情况等因素充分考虑目前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交流教学经验,通过以问题为导向的基本目标,设计总结出一套适合当前教育水平的教学方法。

(2)校园针对问题组织教师进行主动学习:目前信息爆炸的时代使得教师在提升自己教学能力和知识水平的方面上需要具备更高的要求。学校可以以学科为单位,定期组织系统化的新教学知识、新教育理论、新教学思想与特定技能的培训工作,提升教师业务能力,加强教师综合素质,更好地解决教学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满足校本主题研修的目标和目的。在主动学习的具体施行上,学校可以根据学科间的包容性和关联性,组织教师进行跨学科交流,通过学科间知识的互通以及目前最新知识与固有体系的相融,激发教师交流学习的热情,提高教师学习能力和知识储备。

(3)校园针对问题广泛组织教师交流活动:学校与学校之间存在差异性也有共同点。学校的共同点完全可以作为校际交流互动的素材。通过对校际共同问题的整合分析,学校间也可以组织教师交流经验、分享方法,积极探索解决方案等活动。以学校作为一个整体,在一个较高的维度上俯视日常教学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在这种活动中,教师间的互动会更加频繁,信息交互流动性加大。对于教学管理问题的处理也会形成一种集思广益、博采众长的良性互动结果。

(4)校园建立教师研修评价机制:任何一项活动的开展,反馈情况都至关重要。学校在开展校本主题研修活动时,对于反馈的重视既是研修活动的发起的初衷也是发现新问题的新途径。学校在组织校本主题研修活动前,就应该总结出一种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评价机制的设计应该考虑研修活动的方式、内容、反馈效果等因素。良好的评价机制可以收获真实、应用性高的效果评判和反馈,这对于学校工作的开展是有利的。对于教师教学技术、教学能力的提升也是一个形象生动的反应。

二、校本研修方式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提升

1.校本研修方式可以提升教师的理论素养

教育方法理论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种理论推陈出新频率加快、理论向实际转换速率变高等特点。教育理论的提出与社会不断进步发展、人才的需求不断变化以及知识体系不断完善都有着紧密的联系。教学理论是教学工作的指导思想,是教师从事教学工作的根本理论依据。良好的教学理论对于教师来说会起到一个提纲挈领的作用。在教育理论不断更新的今天,学校作为教学活动总的发起者,在进行日常教学工作中,可以分析判断教师遇到的普遍问题,组织教师进行相关的校本研修,从理论上不断武装教师,让教师通过先進教学理论不断优化教学工作的各个方面。

2.校本研修方式可以提升教师专业知识水平

教师专业知识水平是课堂授课的根本。当前的教育现状情况比较复杂,借助互联网和多媒体,学生可以提前掌握许多课本没有的知识,拓展自身视野。学生通过技术手段获取知识的能力和速度在过去是无法想象的。这就对教师授课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媒介力量如此之强的今天,教师在教材知识讲解上如何贴合当前知识爆炸的时代,积极引导学生掌握所学内容,并且具备在新形势下能够寻找一个授课与学习的平衡状态。新形势下,学生掌握的知识量不一定低于教师甚至有的方面会高于教师。教师通过校本研修可以积极主动学习相关知识,在教学上可以建立与学生相处互动的新形式。校本研修方式可以针对这一现实给教师提供一个知识学习运用、完善教材要点、对现有教学体系查缺补漏的解决方案。可以更加高效、实用地为教师服务,在教学中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工具和方法。

3.校本研修方式可以提升教师综合素质

教师综合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业务素质、个性心理素质等多方面。综合素质是教师从业的基本能力与职业表现。通过校本研修的方式,教师在从业综合能力方面可以获得以下改善:

(1)思想道德素质。教师在经过校本研修后,可以有侧重性地针对自身素质水平进行反思和总结,对于思想道德领域的提升会有一个全新的认识。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是不断发展进步的。在这样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中,教师依托校本主题研修,结合自身情况,可以不断地根据言传身教的经验和教训优化自身思想。校本主题研修通过教师互动、讲座等形式能够完善教师思想道德偏差,建立一个健全的职业思想,全方位优化教师事业心、责任感、积极性等方面的思想建立工作。

(2)业务素质。作为教师工作的主体内容,教师的业务素质是教师教学能力的直观体现和具体考量标准。除了必备的业务知识之外,教师在教学方法和理论的掌握能力上也可以通过校本研修方式不断加强改善。校本主题研修还可以提高教师对于班级的管理能力和组织能力。活化教学能力,能够准确判断新形势、新情况,并依据形式情况的变化主动调整教学手段方法的变化。校本主题研修还可以训练教师在处理学生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总结归纳出一套适合老师的具体的管理学生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的模式方法。

(3)个性心理素质。教师在日常的教学生活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各种复杂情况,同时教师作为学生言传身教的对象,一个健康的人格塑造对于学生个性培养也起到一个重要的样板作用。通过校本研修方式,教师在多种形式的研修过程中,可以收获多种经验方法,对于教学生活突发状况处理、自身性格塑造方面都能起到一个指导的作用。在校本研修方式的帮助下,教师可以相互交流、互相借鉴,共同分析学生的各种特性、讨论应用方法,不断完善自身素质。

4.校本研修方式可以更好地评价教师的教学工作

校本研修作为教师在从业后主要的能力提升平台,在教师未来专业发展上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众所周知,教师在从学校毕业后,其具体教学能力的提升主要依靠工作中获得的经验。传统的学校管理工作中,在教师考评角度普遍以教学经验作为评判教师教学能力的主要依据。这种教学评价体系片面并且不能具体量化教师的教学能力。后来逐渐出现了以升学率、考试成绩等方式来量化教师的教学能力,在传统应试教育模式下的确可以判断教师的教学能力。近年来教育部陆续颁布了全新的课程标准与考试大纲。学生的教学工作从以往的重视知识点学习的考学型模式逐渐偏向综合能力应用的素质型模式。这对于教师的教学能力就有了新的要求。升学考试内容的丰富、知识点记忆考查转变为应用考查的模式要求教师在教学思想、理论、方法上不断地创新。校本研修方式从学校的层面上自上而下变革教学模式,组织教师的水平能力进行集体上的提升,可以有效评价教师的教学工作。

综上所述,以学校为依托,以教师为主体,以实际问题为研究对象的校本研修方式在解决学校出现的问题、优化校园管理设置方面可以收获理想的效果,对于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也是明顯

的。教师在校本研修的过程中,能够充分地完善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在解决学校问题的同时也能有所收获。希望广大教育工作者能够加强学习,总结出更加完善的校本研修方式方法,助力学校与教师的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白永春.“互联网+校本研修”让教师培训接天地之气[J].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6(6).

[2]熊伟荣.营造教师校本研修文化的“生态场”[J].教学与管理,2016(5).

[3]王艳杰,郭菲.构建教师自主性专业发展的校本研修系统[J].中国校外教育,2016(S1).

[4]李德胜.校本研修在学校发展中的实践与思考[J].素质教育大参考(A版),2014(7).

猜你喜欢
专业发展学校教师
最美教师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学校推介
圆我教师梦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