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心和宽容处理学生的问题行为

2018-11-20 11:56张红娜
新课程·中旬 2018年8期
关键词:刘某座位教室

张红娜

案例:冬日的中午,课间十分钟,阳光明媚。我提前两分钟来到教室门口候课,一个帅气的男生刘某穿着十分单薄,搬了个板凳在门口晒太阳。刘某对我说:“老师,外面暖和,咱们到外面上课吧!”我说:“那你一个人在外面上课吧!”上课铃声响了,学生陆陆续续走进了教室。“老师好!”“同学们好!同学们请坐!”这个时候刘某搬着板凳,来到教室门口能晒到太阳的一位同学的座位边上坐下。我对他说:“你坐到外面的太阳底下去。”刘某说:“老师,我坐在这里不说话,好好听课。”我平静地对他说:“那你回到你的座位听课去!”他依然不动。我说:“给你两个选择:要么回到你的座位去,要么坐到外面晒太阳去!”他还是没有动。“我等你回到你的座位再开始讲课!”刘某依旧如泰山岿然不动。于是,我拿起书本走出了教室,坐在了办公室里。心里非常生气,同时内心又忐忑不安。想着学生在教室都在做些什么呢?学习?说话?抑或……就这样,我艰难地捱到了下课铃响。当我走出办公室时,学生也走出了教室。第二天,又轮到了这个班级的课,这个学生也没来向我承认错误,我一直犹豫着是让这个学生道歉了再上课?还是直接就去上课?站在教室门口,我做了十分激烈的思想斗争,最后还是迈入了教室。在以后的课堂上,这位学生很是乖巧地坐在座位上,但我依然对这位学生耿耿于怀,因为他一直未就此事向我道歉。

反思:这件事情究竟是谁的错?上述案例中的这位学生刘某,任性,固执,逆反,自尊心特别强,没有纪律和规则意识,他不懂得尊重老师、同学和纪律,不懂得纪律和自由的關系。从教师的角度分析,教师离开讲台,扔下学生,跑出教室,也就擅离了职守,自觉不自觉中就犯下了一个过失,制造了一个教学事故。课堂上老师要做的主要事情是控制局面,稳定秩序,保证完成教学任务。不能因个别学生的问题,演变成对全班学生的集体“惩罚”;谁的问题就是谁的问题。而且教师当时也太过于教条、刻板,缺乏宽容之心。学生穿着单薄,没有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不够关心体谅学生。其实当时只要他能认真听课,不打扰其他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就行。然后等到课下再找他谈话,教给他学会爱护自己,衣服穿厚些不至于影响上课,同时让他懂得纪律与自由的关系,教他学会尊重课堂纪律和教师。那么,如何以最小的成本化解师生之间的矛盾呢?如何达到全班学生利益最大化?作为教师遇到此类的问题,如何积极应对呢?我在思考中总结出几点经验和教训。

一、提前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性格特点,针对不同的学生找出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案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同样,世界上也没有各方面完全相同的人。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但是,在现代班级授课制的情况下,教师面对的是一个班级几十个学生的集体,为了教学效率,很容易忽视学生的个性差异。而我们现在提倡的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一切,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教师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兴趣、能力、技能、知识、家庭环境、心理特征和性格特点不断调整自己的教育方法,不能用统一的要求和制度来规范所有学生,抹杀学生的个性。学生的个性是多种多样的,我们要因势利导,不能强行改变或不理不问。

二、热爱学生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热爱孩子是教师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教师用爱心去呵护学生的成长,才能让学生逐渐形成高尚的品德、良好的行为、聪明的才智。因为爱是人们普遍存在的心理需求,学生如果能感受到教师对他的爱、关心和尊重,才能激发出健康的情感,产生积极向上、奋发学习的动机,学习动力才会

持久。

三、明确课堂行为准则,预防学生的问题行为

教学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学生捣乱、不服从、不合作、多动、不安心学习等问题行为。为了最大限度地保障课堂质量和教学秩序,教师在学期初,最好通过与学生共同讨论的方式,对课堂行为提出明确的、具体的要求,并以此作为大家共同遵守的准

则——课堂规则。这样就可以事先确立对学生在课堂中的行为期望,让每一个学生都明确是非标准,知道哪些行为是可行的,哪些行为是大家反对和鄙视的,会受到怎样的惩罚。这样可以较好地预防一些课堂突发事件的发生。

四、宽容学生

宽容学生是教育本质的要求,是帮助学生改正缺点的前提。初中生由于年龄相对较小,对道德评价标准往往把握不准,分辨是非的能力较差,在某些方面可谓是“无知”,这也是他们不可避免犯错误的主要原因。很多学生根本意识不到自己错误的存在,意识不到自己的行为是错误的。因此,对于犯错误的学生,宽容是教师爱的体现,是了解学生必备的心理素质。学生的成长过程就是不断犯错误和改正错误的过程。学生难免会在课堂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我们教师的任务就是不断纠正这些错误,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本案例中教师不应该带有情绪化的偏见,去放弃这个学生。

五、创新课题模式,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我们要大胆改革创新,不要刻板、教条,不拘泥于课题固有的座位形式,只要学生能够专心听讲、积极思考,参与课堂,认真完成学习目标,那么无论什么形式的课堂都是我们的最佳选择,都是我们所希望的最好的结果。

猜你喜欢
刘某座位教室
换座位
“313”教室
这里的教室静悄悄
已赠予的房产不是遗产
长时间待在教室更容易近视
刘某的行为是否是正当防卫
配偶与他人同居,多久能追责
赠与存折未告知密码有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