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信息化背景下如何提高学生合作意识

2018-11-20 11:56舒晓青
新课程·中旬 2018年8期
关键词:合作意识小组合作信息化

摘 要:在信息化背景下,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也有了重大突破。这种教学方式与普通教学方式相比,更能调动学生合作意识,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在分析信息化与小组合作涵义的基础上,对如何充实合作内容、提高合作意识、检验合作成果进行深入分析。

关键词:信息化;小组合作;合作意识

近几年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我国教育行业的进步,许多高校也在积极采用信息化技术来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在诸多课堂授课模式中,小组合作式授课法备受教师们的欢迎,该种教学模式能够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同时增强学生之间的凝聚力,有助于在有限的时间内收获更多的学习成果。如今,依靠信息技术手段的发展,学生合作学习模式也有了许多突破与改变,而当下亟需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出小组合作的价值。

一、信息化與合作意识

(一)信息化教学概念

信息化教学指的是借助先进的信息科技手段,在教学内容、教学理念、教学资源、教学技术等各环节渗透信息化理念与技术,这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变革,同样也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最佳办法。与以往教学方法最大不同之处在于,信息化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文字教学办法,以数字化的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内容,同时也为教师提供了更丰富的教学辅助资源。

(二)合作意识重要性

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引入了合作教学方法,因该种教学模式自身具备较强的互动性、高效性而得到教师的广泛运用,成为教师们最喜爱的教学模式之一。从培养人才角度出发,21世纪的中国最需要的就是具有团队意识的高素质人才,而合作教学模式开展过程中,学生通过小组成员之间互帮互助,共同完成教师布置的课题,共同面对学习中的难题,共同思考解决难题的途径,这些都帮助学生逐渐产生了合作的意识,使每位学生都具备较强的团队协作意识,这有利于学生未来的成长,同时满足了国家发展对人才的双重需求。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小组合作教学能够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逐渐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有助于学生逐步融入大社会之中。

二、信息化教学背景下提升学生合作意识的途径思考

(一)借用信息化资源充实合作学习内容

信息化教学技术可以突破书本知识的局限,借助动画、视频等影像资料,将文字知识转换成动态图画,让学生更加直观了解到书本知识的涵义。在通过小组合作进行练习之前,教师必须确保学生大致对本节课教学内容有所了解,这样才能推动合作的顺利进行。比如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在练习阶段将学生分成了7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分角色演绎“问路”的情境,其中有同学是问路者,有的同学是导游等等。为了保证合作顺利进行,教师在练习之前借助了多媒体播放器,播放了一些问路的节选视频,让学生再次巩固了问路中常见的“where,turnright,onyourright”等词语和词组的用法及含义,这样在小组练习的时候,学生的表达才更加流利,确保了分组练习的质量。

(二)依靠信息化途径提供合作学习方法

在任何学科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都比较喜欢采用情景模拟的方式,让学生切身感受到课本中的情境氛围,在这种贴近生活的情境中学习到新的知识,同时也运用到了课堂所学。在信息化时代中,教师利用了数字化的资源来为学生呈现出文字内容,为学生提供互相交流、讨论的环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同时也鼓励更多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之中。

在学习“问路”的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先将学生分成了6个小组,每个小组的同学先自由对话,完成“问路”的练习。而后教师在多媒体软件上播放了这样的视频动画:一个小朋友想要去学校,但是不知道从家到学校的路,画面上还展示了家到学校的地图和线路。教师邀请每组学生来到讲台上,根据教师提供的电子地图以及小朋友不断提出的问题,回答小朋友的问题并且帮他顺利走到学校。教师采用了小组竞争的方式,看看哪些小组最先帮助学生走到学校,评比出合作能力最强的小组。

与普通的文字讲解对比,电子化情景模拟的方式让学生实现了与电子化设备的互动交流,同时也增强了团队之间的凝聚力,让学生通过相互交流讨论的方式来完成任务目标,极大地提高了合作的效率。

(三)运用信息化程序检验合作学习成果

传统课堂中检验学生合作学习成果,多是采用纸质化考卷检测的方式,以学生完成考卷的情况,或者通过口头询问情况了解本节课的合作效果,这种评价方式虽然有可取之处,但是也存在着片面性。在信息化时代中,教师可以利用电子化程序来检验学生合作学习效果,更加直观地展现学生合作取得的收获。比如在数学的教学中,当同学们通过小组合作方式完成某个知识点学习之后,为了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能力,教师在电脑中安装了数学小游戏,要求每个小组派出学生代表来完成游戏闯关,依靠学生所完成的关数来评判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并且及时调整教学的方案。这种评价方式与纸质考卷相比,评测结果更加直观,同时也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相对来说检验质量较高。

综上所述,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能够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但是仔细分析该模式,还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要想充分发挥这种模式的效果,学生必须要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具有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这些都需要教师通过前期教育来培养。同时由于不同学科之间的差异性,信息化教学应当有所调整,合作方式也应做出相应改变。

参考文献:

[1]孙众,骆力明.数字教材关键要素的定位与实现[J].开放教育研究,2013(4).

[2]李林,王冬,覃文圣,等.论电子教材取代纸质教材发展趋势的必然性[J].中国信息界,2011(5).

作者简介:舒晓青,出生于1986.4.8,女,汉族,籍贯:重庆大足,研究方面:重点中学初中学习生活。单位:重庆一中。

猜你喜欢
合作意识小组合作信息化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措施探讨
浅谈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形成合作意识,促进学生体育竞技能力发展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