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农村初中作文教学中的误区与解决策略

2018-11-20 11:56邱明智
新课程·中旬 2018年8期
关键词:初中作文解决对策误区

邱明智

摘 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可是面对写作兴趣不浓,写作技巧不足,知识面狭窄,课外阅读量有限的农村初中学生,很多语文教师觉得无从下手,甚至出现相关教学的迷茫,因此,如何提高农村初中生作文习作水平是摆在每一个农村语文教师面前的一大难题,而从作文教学入手探索各种策略和彻底掌握学生习作特征是提高农村初中生作文水平最直接、最有力的途径和手段。

关键词:农村;初中作文;误区;解决对策

作文习作是考查学生“写”的最有效办法,也是对教师语文教学教学能力的考验。我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不断摸索后发现:农村学生作文训练要加强遣词造句能力等基础性练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阅读兴趣,善于联系自己真实的生活,写出富有农村气息、展示淳朴心灵的文字。

一、农村作文教学中存在的误区与问题

1.教师对作文教学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因作文教学是一个繁琐且漫长的过程,需要语文教师花大力气来钻研,可是,一些老师认为进行作文训练是在浪费时间,有时甚至占用作文课进行文本教学或讲解试题,没有保障针对性指导和训练的时间,从而使大部分学生对习作过程消极应对,更严重的是班上有一部分学生抄袭作文,甚至不交作文,从而也影响了他们的语文成绩。

2.学生的习作素材贫乏

农村的学生在习作时觉得大脑一片空白,找不到写作素材,他们在课余生活中很少走出去旅游或参观什么名胜古迹,生活比较单一、见识少,他们的社会阅历、知识含量与城市的孩子相差较大。他们放学之后,大都帮助父母做家务,如:拉干土铺圈,割草喂牛,田间地头也少不了他们的身影。这样一来,农村孩子的学习时间也相对少了许多。

3.学生词汇量严重不足

如果把写作文比作是修建一座大厦,而词语积累就是为修这座华丽的大厦准备砖块的过程,因为农村的孩子受条件限制,他们的阅读量有限,积累词语的渠道单一。

4.学校教学任务的误区

许多学校规定:一学期要求语文教师完成12次作文批阅,这种重“量”而轻“质”的要求,势必给老师造成教学压力,有些老师带两个班,学生百人之多,这样老师在每次批阅作文时,缺少了对作文的指点与修改,只有几句批语,给个分数了事,也很少当面点评,这使学生产生了厌作文、怕作文的不良心理,久而久之,对语文也厌学了。

二、解决作文困境的策略与方法

1.教师要认识作文对语文教学的重要性

语文新课标中指出:写作教学应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中考中作文分值达到40%,如果学生在考试中的作文分值不足30分,那么,他的语文成绩也就不太理想了,正可谓作文是语文的半壁江山,可是,长期以来教师怕教作文,学生怕写作文的现状困扰着我们。学生在习作时东拼西凑,假话连篇,三段式等老模式制约着我们的孩子,因此,作为语文老师,我们要从教、阅、评等环节入手,保质保量完成作文教学。

2.扩大阅读范围,增加词汇量

阅读是知识摄入的过程,可以选择读一些经典名著、国学书籍认真品尝,这样才有话可写。对此,我们可以通过教师捐助,学生参与在每班建立了图书角,鼓励学生积极参阅,并让有好书的学生相互推荐相互借阅,每周安排一节阅读课到学校阅览室去针对性阅读,让学生择时收看CCTV-1、CCTV新闻等频道来了解实时动态,这样不但增加了知识储存,还可以积累新鲜词语。还可以让学生多读名篇佳句,并把在阅读中所看到的名言佳句用一个专门的本子摘录下来,课余时间拿出来读读。这样增加了词汇量,同时也丰富了自身的知识。

3.培养学生习作兴趣,引导学生端正写作态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态度决定一切。很多学生认为,写作文是任务,没有什么乐趣可言。这导致学生无心写作,硬着头皮写作,所以要求我们要有掌握学生写作动机的能力。老师既要利用每周作文课时间让学生写一些贴近他们生活实际的作文,如确定一个题材,可在班里讨论写好这类作文的方法,其模式一般为:分组→讨论→交流→评价(学生评价和教师评价),要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写随笔、日记,创办手抄报、黑板报,向校刊投稿等形式来写作,培养其写作兴趣。

4.利用投稿、创办班刊或校刊为学生提供写作平台

我在教学中,鼓励写作水平好的同学积极向报纸杂志投稿,一有学生习作被刊用,在学校内广泛宣传。但是,学生投稿须先向地方性刊物投,如临夏地区的学生选择向《民族日报》《教育之窗》《河州》等刊物投稿,这样,刊用率也就高。鼓励创办班刊和校刊,例如我们学校在全县初中学校中率先创办了校刊《山花》,当学生的文字变成散发淡淡油墨味的铅字时,学生收获的是心理的满足和写作带来的快乐。锻炼能力,提升习作水平,这样也能够直接发现反映学生生活的优秀习作。

5.举办作文竞赛活动,在竞赛中挖掘写作潜能

可在每学期适当安排作文竞赛,通过拟写班级广告語和校歌歌词评比等形式挖掘学生的写作潜力,其实,我们农村有许多城市孩子找不到的素材活动,例如:故乡的啤特果、我喜爱的洋芋、摘蕨菜、割麦、野炊、上山放牛等素材可以写进我们的习作中,从而增加学生习作兴趣,教师也可引导学生就地取材,充分利用这些得天独厚的写作资源。

参考文献:

[1]李华强:“作文教学要凸现三个基本走向”[J].甘肃教育,2011(6).

[2]兰呈辉.当代优秀教师论文汇编[M].新疆青少年出版社,1999.

猜你喜欢
初中作文解决对策误区
冬季洗澡的误区
2018年理财,要警惕这些误区
浅谈初中作文教学的几个基本原则
漫谈初中作文教学
冬病夏治走出误区才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