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8-11-20 11:56王晓敏
新课程·中旬 2018年8期
关键词:问题导学法教学应用初中数学

程丽颖

摘 要:初中是我国教育体系中较为重要的阶段,这一时期学生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逐渐形成并发展。数学作为基础学科,在初中阶段显得尤为重要。随着新的教育理念的提出,素质教育成为主要的教学目标。为此,提出了问题导学法。针对这一方法的运用,从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以期实现数学课堂教学任务的高质量完成。

关键词:问题导学法;初中数学;教学应用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知识内容很抽象,这些特性加大了学生的理解难度。但同时数学在实际的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性,学好数学对学生的未来和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数学可以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创造力,培养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究的意识。但传统课堂上过于单一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失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造成课堂教学质量不高,学生的成绩不好等问题。在此情形下,问题导学法的引入能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学生自主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引发学生自主思考、自行探究,实现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课堂提问的问题设计要科学、合理

在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实施问题导学法,关键是问题的设计,课堂上老师设计的问题一定要科学、合理,与教学的内容紧密衔接,决不能脱离教学内容的范围,否则问题导学法的实施将是无效的。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结合实际的知识内容以及学生的理解力和接受力来进行设计。同时问题的设计也要有针对性,能为学生清晰地展示所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实现问题导学法的有效性教学。例如,在学习“全等三角形”的相关知识时,问题的设计可以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断条件来进行(如定理、依据等)。问题的设计科学、合理,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加强对知识的理解,还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让学生将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有效的课堂提问可以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培养学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思想思维的发展,有利于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1]。

二、运用问题导学进行情境创设,帮助学生加深记忆

课堂教学过程中实施问题导学法并不是說整个课堂的互动环节就是提问,如果那样就会让学生的新鲜感减少,并慢慢感到疲倦,问题导学就失去了它应有的作用。因此老师在备课时,可以结合教材内容进行情境创设,来刺激学生对数学产生热情,加强学生对课堂教学活动的参与。例如,在学习“二元一次方程”时,老师可以先在黑板上列出一个方程式3x+5y-7=0,然后让学生进行观察、分析,问问学生这个公式有什么特征。学生可以结合之前学过的一元一次方程,对这个方程式进行分析、概括,总结出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这时老师就可以给出二元一次方程的一般公式ax+by+c=0(a≠0,b≠0),这时可以进行下一个问题:为什么要设定a≠0,b≠0?学生经过思考就会发现a=0或b=0时,ax=0或by=0,就没有二元一次方程的存在,会变成一元一次方程。这样的情境设置,推动学生自主地思考,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对课堂教学活动的参与度,调动学生在学习上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促进课堂教学的高效完成[2]。

三、运用多媒体辅助课堂上问题导学法的实施

教育改革实施以来,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在学校得以普及,其中多媒体的运用受到广大师生的喜爱。在初中课堂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能够弥补传统课堂教学存在的不足,辅助课堂教学,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提升教学质量。例如,学习“图形的旋转”这一知识点时,对于图形动态的变化,黑板平面展示缺乏形象性,需要学生具有较高的逻辑思维,这就大大增加了学生的理解难度,多媒体的运用解决了这一难题,老师利用多媒体可以为学生清晰展示图形旋转的过程,让学生看明白图形在旋转时的路线及其变化。这时老师再进行课堂提问,就会得到学生的积极响应。因此,多媒体在初中数学课堂上的应用转变了教学方式,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领悟,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层次,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提升了学生的观察能力,促进了课堂教学预期目标的实现[3]。

四、问题导学法在课后巩固时的运用

课堂教学任务的完成,并不代表这一节知识点学习的结束,接下来对知识的巩固练习也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因此,课后习题的选择要精心,选取具有针对性的题目来练习,要求学生自己独立完成作业,以此来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这样有利于老师能够及时地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不足,对知识掌握薄弱的地方进行及时的弥补,查漏补缺,便于老师进行有效的指导。问题导学在课后的应用加强了学生对知识的吸收,从而进一步促进了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升。

由此可见,在初中数学课堂上实行问题导学法,不仅是单一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行简单提问,它的实施需要老师在课前精心备课,然后在课堂上进行有效的提问,最后进行练习巩固。三个环节的进行是环环相扣的,缺一不可,只有这三步都得以有效完成,才能使问题导学法在数学教学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促进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吕德权.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7,4(4):29-30.

[2]马凤云.试论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15):96.

[3]张春金.浅析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7(36):59-60.

王晓敏

摘 要:初中阶段是儿童进入青春期的一个重要时期,在这阶段,运用问题引导法进行教学活动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数学思维具有重要意义。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过程中,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學质量。

关键词:问题导学法;积极作用;应用

随着中国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重视人才的培养,这对现行的教学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问题导学法迎合时代潮流,已成为当前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问题导向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不仅有效地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使学生能够通过这种方法的指导,善于主动观察问题,巧妙地帮助初中生实现了数学认知的深化和提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学效果。

一、运用问题导学法的积极作用

(一)提高学生课堂效率

在课程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学生在课堂上的效率,学生能否充分吸收老师在课堂上讲解的知识是课程教授的一个重点,而问题导学法的运用是提高课堂效率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问题导学法的运用有助于教师在数学课程内容中提取学习目标和课程的重难点,帮助学生提出相应的问题并加以解决。教师可以通过介绍一些典型问题,并利用有效的知识点来解决问题,以此来提高课堂效率。

(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教师在课前安排预习已经成为一种形式化的现象,但在教师布置这项任务后,学生往往会对课前预习采取随意甚至不在乎的态度,由于学生没有充分地进行课前预习,就无法与老师进行良好的互动,这就造成教学质量差的问题。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问题导学法可以避免这些问题的发生。教师可以在课堂预习中安排一些典型的数学问题,并通过课堂提问形式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使学生及时安排好课前预习的进度,调整学生课前预习的态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

(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初中阶段可以算是学生成长的重大过渡期,这个阶段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兴趣广泛,对于一些事情持三分钟热度,面对初中数学这个学科来说,如果教师上课枯燥乏味,很容易使得学生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而问题引导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施,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问题导学法可以通过数学问题将学习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有效地解决了学生对于抽象化数学的理解,并深化了学生相应的数学知识,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信心和积极性。

二、提高课堂提问有效性的对策

(一)设计科学有效的教学问题

问题导学学法是教师通过设计问题向学生提问的方式,使学生能够在这种情景下找到问题的答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因此,教师需要重视问题导学法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在设计问题时,初中数学教师应结合实际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设计分层次、分难易的数学问题。其次,教师在设计教学问题时,要注意问题与课程内容之间的相关性,设计相关的教学问题,帮助学生清晰地进行数学学习。最后,在设计数学问题时,教师也需要创造相应的情境,并结合情境和实际的教学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书本内容。

(二)引导系统全面的问题思考

问题导学法的最重要目的是通过这种方法有效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和思考问题,从而引导学生进行系统全面的思考,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更加注重这一目标的实现。例如,为了让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有一个清晰而具体的理解,教师首先要让学生在课前预习课程内容,并让学生找一些相关的课外知识,以便他们在一定程度上了解所学的知识。其次,在具体分析问题时,教师要巧妙地链接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知识,将知识与问题相互联系起来,并引导学生思考二者之间的相关性,进而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方法。最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能力解决问题,从而帮助学生巩固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

(三)加强精选合理的知识巩固

为了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所学知识,教师需要巩固教学内容,而课后习题的运用是一种有效的巩固方法。首先,教师应选择合理、有代表性的习题,然后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作业,以巩固课堂教学中的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其次,通过课后作业的形式,帮助教师准确评价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理解程度。教师应该更多地考虑那些在作业上出现较多错误的问题,正确地认清学生的学习难点,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对于教学内容的薄弱部分,教师可以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这样有利于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四)指导积极有序的互动

在初中数学教学方法中应用问题导学法,可以更好地指导学生积极有序地互动学习。在问题导学法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让学生分组进行合作探讨,这种教师引导学生互动学习的过程,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在旁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帮助学生获得新的知识,在这个过程中,与学生一同协作来解决问题,帮助学生学会积极地合作。例如,在正弦和余弦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置一个问题:“当某人往斜坡上移动14m,它的位置要比原来高6m,如果他继续沿着斜坡向上爬6m,则它的相对位置有多少米?”通过这个问题的导入,让学生之间进行分组讨论,让学生相互思考如何确定三角形的锐角与坡度的比值,当直角变为锐角时,边和斜率应该为多少,然后根据定义得到直角三角形锐角的正弦和余弦值。

数学不仅是一门抽象且逻辑全面的学科,也是一门自然的学科,在生活中处处可见。教师在初中阶段教授数学时,可以通过问题导学法,有效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学习,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从而提高初中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吕德权.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7(4).

[2]胡小明.刍议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效用[J].数学教学通讯,2017(2).

[3]施彦成.谈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学子(理论版),2017(3).

猜你喜欢
问题导学法教学应用初中数学
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多媒体教育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一阶微分方程的初等解法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