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用教材,提高写作训练的时效性

2018-11-20 11:56肖美燕
新课程·中旬 2018年8期
关键词:灵活运用切入点时效性

肖美燕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教本编排的不断革新,不难发现现行的语文教材,就是一座取之不尽的矿藏,教师只要灵活运用语文教材中的写作资源进行写作训练,就可以为学生的写作保驾护航。教学中,教师尝试抓住课文开头结尾和精美句段,训练学生的仿写能力;抓住课文略写部分和古诗词,训练學生的扩写能力,借课文结构训练学生的完善作文构思的能力。贴近生活,让学生有话可说;及时肯定,让学生信心倍增;品读经典,让学生扩大视野;鼓励创作,为学生搭建平台。课上,引导学生模说;课下,组织学生模写。激发了学生的作文兴趣,让学生乐于习作;拓宽了学生的作文思路,提高了写作训练的时效性。

关键词:灵活运用;切入点;兴趣;时效性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我们发现现行的语文教材,就是一座取之不尽的矿藏,充分挖掘、灵活运用教材资源,找准、找好读与写的切入点,从“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实现教材“一课两用”,可以使学生掌握多种写作技巧,学会写自己的生活,从而更好地将阅读教学和写作融为一体,提高语文课堂的有效性。

一、找准切入点,抓住写作训练关键

课文中丰富的人文精神、独特的情感魅力、优美生动的语言、独具匠心的布局谋篇和丰富的写作方法,为每一个阅读者都提供了习作的范本。找准切入点,活用教材进行写作训练,可以为学生的写作保驾护航。如:抓住课文略写部分和古诗词,训练学生扩写能力;抓课文结尾,训练学生续写能力;抓住课文开头结尾和精美句段,训练学生仿写能力;借助综合性学习和名著导读,训练搜集素材的能力;借课文表现手法训练学生深化作文主题的能力;借课文结构训练学生完善作文构思的能力。

二、课上模说,打好写作训练基础

在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中,尝试渗透作文教学,我们与学生一起揣摩课文题目,让他们学会拟个漂亮的标题;揣摩开头结尾,进行仿写练习、揣摩课文语言、构思,在揣摩中学习、感悟。一路实践下来,发现效果比较显著,学生对写作的基本方法、技巧等都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

1.借赏读文中平实的语言,引导学生仿说,在点滴的训练中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如《我的母亲》中,“母亲管束我很严”一段,教师可让学生运用记叙和描写的表达方式说说自己的家人;《大雁归来》开头段仿说,学生都很感兴趣,并积极参与。

2.借课文内容扩展作文素材,由课内的学习向课外的积累延伸

如学习《端午的鸭蛋》,组织学生说说自己所知道的我国的传统节日及各地风俗习惯。学《俗世奇人》,引导学生观察周围有绝活的人,比如能一笔画出一个圆的数学老师,能生动模仿各种声音的同学,抓住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等方面特征,说说他们的绝活;还有如,展开想象,续说《喂——出来》,学《旅鼠之谜》,说说其他动物奇异的表现及其原因。

3.借课文思路培养创新思维

课文中作者用新的眼光看待问题的思路,可开启学生写作思维,启发他们去创新,从不同角度去分析问题。例如,学习《短文两篇》中对飞蛾扑火的新解,引导学生借课文思路新解神话传说。

4.借课文表现手法深化作文主题

课文中常巧妙地运用一定的表现手法加强对主题的表达。例如,学习《海燕》中的象征手法,引导学生说说作家常常将哪些事物赋予象征意义。

三、课下模写,提高写作训练实效

教材所选课文大都是佳作,都值得反复诵读,解读语言、结构、写作技巧时,开展模写。《组歌》中,作者采用第一人称,借助丰富的想象艺术地描绘了“浪”和“雨”的生活,表达对人生的思考,要求学生以《____之歌》为题试着模写一段话。引导学生借课文结构完善作文构思;如《我的童年》的小标题式结构,学生写作文时就可以借鉴。

学《古诗词五首》,我们组织学生进行古诗词扩写;学《芦花荡》品味老头子因没有圆满完成地任务而内疚、自责的心理,要求把二菱第二天目睹老头子的英雄行为时的心理活动补写出来;学《与朱元思书》,写一篇《给××的信》,鼓励学生力求角度新。

继续进行深入探究体味,我们还能发现很多可贵的写作训练资源,将这些可贵的资源适时运用起来,对学生写作将会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经过训练,收效入下:

1.激发了学生的作文兴趣,学生乐于习作

充分挖掘课文中有利于“写”的因素,并以学生易于接受和乐于接受的方式组织阅读,在学生读通、读透,有所感悟和体会的基础上进行“写”的训练的迁移。由于是有所借鉴、有所感悟和体会,便能感受作文所带来的自信与快乐。久而久之,学生对作文的兴趣也就浓厚了。

2.拓宽了学生的作文思路,学生善于组材

凭借课文资源,以某一读写结合点为契机,对学生进行模说模写训练,再进行“举一反三”的拓展训练,极大地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作文思路逐渐拓宽。只要给一个作文题目,学生仔细推敲,整个作文的框架就清楚了,脉络就清晰了。

3.夯实了学生的文字功底,学生精于表达

学生通过仿写、续写、扩写等训练,夯实学生的文字功底,让学生的表达更加流畅,从而解决了学生“有话不懂得怎么写”的缺憾。

总之,教师要立足教材,活用教材,找准切入点,让学生有话可说;从学生实际出发,激发学生写作的积极性,课上课下结合,循序渐进,以提高写作训练的时效性。

参考文献:

[1]张弋.培养高中学生语文写作能力的意义及方法[J].语数外学习(语文教育),2013(11).

[2]姚林群.中小学生语文写作能力:要素、水平及指标[J].课程·教材·教法,2013(3).

猜你喜欢
灵活运用切入点时效性
灵活运用放缩法,提升证明数列不等式的效率
灵活运用转化思想 引领学生深度学习
试析如何确保新闻采访的真实性和时效性
慢病防控是深化医改的切入点
荷载预压加固吹填土时效性研究
浅谈如何提高兽医防控的时效性
如何灵活运用电子白板进行教学
找准切入点 扎实推进改革
当下新闻编辑时效性分析
新闻记者践行“走转改”的三个切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