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

2018-11-20 11:56胡建伟
新课程·中旬 2018年8期
关键词:义务教育培养核心素养

胡建伟

摘 要: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体现了学生本身的文化水平,更体现了教师的教育水平,语文核心素养的提高对学生日后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对语文教学中的核心素养概念进行了简单阐述,并在此基础上就如何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对策,为进一步提升我国初中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培养;义务教育

语文学科的学习有两个方面内容,一方面是基础知识,如生字词、成语等;另一方面则是文化素养学习。文化素养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的学习以及培养,同时语文素养的提升也是我们日后工作的基础,可以说,语文素养体现一个人的文化素质。在这样的背景下,义务教育阶段学习语文学科就显得尤为重要。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要求注重培养学生构建基础知识体系,更要注重学生学习的实践性培养。尤其是在初中学习阶段,更要加强教师对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本文针对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进行了详细的阐释。

一、什么是语文教学中的核心素养

素养,根据字词的表面含义,是指一个人的基本素质与修养,如道德水平、精神面貌、待人接物等的基本涵养。而核心素养从字面意思看,整体范围相对素养进一步缩小了,但核心却是最重要的部分,所以核心素养是我们必须要掌握的基本素质,是我们社会进步的重要保障。那么语文教学中的核心素养又是什么呢?曾经有著名的教育家对其进行过定义,认为语文的核心素养是:听、说、读、写、思。“听、说、读、写”是学习语文必备的基础能力。“思”则是更高层次的大脑的活动。语文的核心素养则要求我们在学习语文学科的时候,不仅仅要学会听说读写,还要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两者要兼得[1]。

二、如何培养初中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1.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的学习

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要从基础抓起。也就是说学习语文的基础知识,是提升文化素养的前提。在讲授新课的课堂中,要将主要的授课时间用在学习基础知识上,如学习生字词、成语、句式、修辞手法等,将基础知识掌握扎实,剩余的时间再去进行“思”,也就是对学生进行文化素养的培养。“思”本身就不是一个讲授的过程,学生学习课文,阅读课文,然后进行自主的思考,才叫思,才有意义,如八年级学习的一篇文言文《爱莲说》,古文与现代汉语有很多词都是不同的意思。首先,要明白古汉文中字的含义与现代汉字不同,学习通假字、句式等,将古文翻译成现代汉语,通读全文才能了解作者讲述了什么内容。其次,才能去分析作者写这篇文章想表达什么含义,以及其中的意义和写作上的微妙之处。如果连基础的字词含义都不懂,那么思从何谈起?所以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是提高文化素养的前提。

2.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

在学生充分掌握了基础知识之后,就要引导学生进行“思”。也就是说,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就是在这个过程中提升的。如何引导学生思:第一,教师要有一定的文化素养才能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指导,如果一个教师都没有领会课文中作者的思想感情、作者的深意,那更不可能教会学生。第二,教师要制订明确的目标,了解学生进行自主思考的方法。第三,教师要将掌握的方法真正落实到教育学生身上。如八年级的《爱莲说》,作者周敦颐表达了对白莲花的喜爱,喜爱的原因则是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那么作者真正想表达的含义,其实是他也要做一个像莲花一样高风亮节的人,在这一过程中,作者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委婉地表达了自身的思想感情[2]。那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引导学生自己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如引导学生想一想莲花的特点,再将莲花和人的性格联系起来,就能得出最后的重点内容了。那么这个过程就是语文核心素养提高的过程,要日积月累来进行。

3.鼓励学生多进行社会实践

“实践出真知”,这是我们哲学中常说的重要理论。又比如“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等,都说明了实践的重要性。在初中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高这个问题上,实践也是重要的方法之一。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单纯教导学生如何构建基础知识体系,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思考方式,最重要的其实是带领学生去参加社会实践。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得出新知,在实践中得出生活的真谛,这比坐在教室听教师讲解要更有效、更有意义。正所谓知识源于生活,我们还是以八年级学习的《爱莲说》为例,《爱莲说》中作者喜爱莲花的出淤泥而不染,那么假设学生真正去过河塘,见过莲花,也见识过莲花的出淤泥而不染的状态,那么学生在学习《爱莲说》的时候,就会很容易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作者想要表达的含义。体会了、了解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明白了古代文人为什么会写出这么流传千古的文章,再去跟作者学习,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有效提升。

通过上述论证,我们了解学习语文学科的重要性和提高文化素养的必然性,也知道了提高文化素养的方式方法。要先学习基础知识,再学习思考的能力,最后要多进行社会实践,多角度地提高初中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教师也要进行自身的提升,从而形成教学相长的模式。提高语文核心素养不仅是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更是提高學生学习各方面知识的能力。在现代化经济背景下,教育形式正在日渐丰富化,而学生的全面发展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1]周红艳.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学周刊,2018(7):55-56.

[2]姜葳.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分析[J].传播力研究,2017,1(8):224.

猜你喜欢
义务教育培养核心素养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背景下教师资源配置研究的三重解读
信息技术走进山区教育,揭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新篇章
我国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