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习兴趣中渗透并培养创新意识

2018-11-20 11:56蔡建全
新课程·中旬 2018年8期
关键词:铺设图形创新能力

蔡建全

“一个没有创新意识的民族难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创新是时代的主题,发展的动力。因此,提高全民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现在教育教学中所面临的迫切任务。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为学生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环境,热情高涨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能够带有创造性的想法积极参与到数学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一个学生要是对学习没有兴趣,基础也不扎实,那么对他谈创新,也只是空谈,只有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以主人的姿态参与到实际的学习当中,在学习中找到乐趣才有可能不断创新。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在学习中找到乐趣,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最终在兴趣中培养创新能力呢?

一、从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引发学生的好奇感,激发学习兴趣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如果学生感到他所学的知识正好与自己周围的事物有关时,或是自己喜欢的、关心的甚至是爱好的事情,那么他们就会有一种好奇感,有一种马上想要学习的冲动和欲望,这样知识也就自然地被接受。例如,在教学“图形的初步认识”这一章节时,由于学生刚接触到几何图形,还比较陌生,甚至感到无从下手,因此应该让学生先观察周围的实际物体或想象见到过的事物,如水果、建筑物、易拉罐、石头及植物等的形状,从而引入简单的几何图形,如三角形、四边形等,这样知识的接受就容易多了。

再如,在“多边形能否铺满地面”的教学中,先让学生联想他们家的地板砖的铺设情况或者是他们在公共场所所见到过的地板砖的形状和铺设情况,并由此提出问题:如何才能铺满地面?可以用几种图形的材料来铺设?怎样铺设才能更美丽?等等。让他们觉得其实数学问题就在身边,一个知识可以引申出很多的想法,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其更加主动地参与并实践,那么知识就容易接受。然后再启发学生想象其他的铺设图形方案、能铺满的条件,这样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知识,也为他们提供了想象和创新的空间。

二、以趣味性材料的问题激发学习兴趣

在数学教学中,如果能够借助一些比较有趣味性的材料,并适当利用多媒体来加强效果的话,那么学生就会比较容易被这节课的内容所吸引,从而能够积极主动地去思考、去寻找解决的方法,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对本节知识的理解、掌握。例如,请以给定的图形“○ ○ △ △ ∥”(两个圆,两个三角形和两条平行线)为构件,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构思独特且有意义的图形并在后面写上贴切诙谐的解说词。

就符合上述要求的图形提问:你还能画出其他的图形吗?比一比,看谁想得多?画得多?这样让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以及对数学学习的理解,并为他们提供了想象和创新的空间。

三、在游戏中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如果能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亲自参与并且在自己实践的游戏中找到乐趣,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那样将大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他们对学习的欲望。例如,在“游戏的公平与不公平”的教学中,让学生实际操作抛一枚硬币(次数不限)并记录出现正面的机会有多大,这样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会出现多种答案,此时可以让大家考虑为何会出现这些情况?问题出在哪儿?次数少的答案很多种,并不稳定,次数多的就会稳定在50%左右,这就说明游戏本身结果只有两种可能,即要么出现正面,要么出现反面,所以出现正面或反面的机会是50%,但由于实验是随机事件,并不能预测它的结果,所以当次数不多时才会出现大家所见到的很多种结果。这样给了学生合理的解释,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知识。

再比如,在“抢30”的游戏中先让学生两两分成一组,然后每组的两人动口比赛,看谁能先抢到30,做完实验再让他们考虑游戏是否公平,并从中寻找规律。一段时间过后我就大膽地提出:有没有谁敢与我抢30?不管谁来和我比赛,他肯定输(前提是他先报数),这样就吊起学生的胃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每个学生都跃跃欲试,都想看能否战胜老师,从而完全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提出了游戏的不公平后,有的学生甚至会考虑能否把游戏改为一个公平的游戏,有的甚至提出能否改为完全对自己有利的游戏规则,这样在无形中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

四、利用开放性的问题来满足各个层次的学生的解题要求,增加他们的自信心,提高学习兴趣

开放性的数学问题由于它的答案不是唯一的,当其中的条件不一样时就会得到不一样的答案。只要条件合适就会有对应的答案,而当每个同学给出不一样的答案而且又都正确时,往往能够引起学生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兴趣,进一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中的开放性与创造性思维。而且开放性问题有助于学生学习态度与情感的培养,在这个过程中,也会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精神与交流协作能力。例如,请写出一个以x=2为根的一元一次方程或是一元二次方程 本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有些同学就会提出:x-2=0;x+2=4;x+100=102等等,那么同学们就会觉得只要能提出问题基本都是正确的答案,这样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为以后的学习增加了动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

创新不是没有任何附加条件的。它既需要有一定的智力因素,但也离不开一定的情感支持。教师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启蒙和执行者。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鼓励对问题进行适当的探究。

学习是培养人的创新能力的最佳途径之一,我们要根据数学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把握知识与创新能力培养的结合点,适当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在学习中努力尝试创新,这样,学生的创新能力就会在数学教学和学习中得到培养和发展。

猜你喜欢
铺设图形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隆力奇 铺设全球发展之路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分图形
找图形
深水钢悬链立管J型铺设研究
图形配对
我对“八三工程”的片断追忆——记中国第一条大型输油管道的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