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如何在新课改背景下培养中学生体育综合素养

2018-11-20 11:56黄卜祥
新课程·中旬 2018年8期
关键词:综合素养初中体育教学方法

黄卜祥

摘 要:初中阶段,体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因为有它的存在,使得学生可以暂时放下繁重的课业负担,享受运动、训练带来的乐趣,更在体育锻炼中掌握一些必要的安全防护和救治常识,促使他们自觉养成终身锻炼的意识,为之后的工作和学习奠定有利条件,这便是体育综合素养的要求。以下就立足于这一教学培养目标,探究如何在新课程背景下助力中学生体育综合素养的养成,希望可以与各位同仁共勉。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方法;综合素养

体育不仅是学校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种众所周知的社会文化,从我们如今倡导的“快乐体育”“全民健身”等活动中就可以看出。因此,在中学体育教学中,我们既要保证体育教学的基本内容,完成课程标准的要求,更要与此同时渗透体育综合素养的培养内容,唯有如此,才对学生自觉积极地从事体育的学习和实践有所帮助,对学生德、智、美、育及文化修养有更好的发展,实现全面提升青少年的各项能力的教学目标。

一、对体育综合素养的分析

从一般意义上来看,体育综合素养,就是指一种人内在的品质和思想,是个人以先天遗传的身体素质为基础,通过教师教學的体育技能和安全卫生等知识进行后天培养而养成的综合素质和修养。通常来说,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基本的体育文化知识、对健康追求的意识、良好身体素养的培养、终身体育意识的养成和体育品质的培养。在这几点中,基本的体育文化知识应当作为教学中的基础,而对健康的身体素质追求,则应当充分落实在每一节课堂教学中的任务布置中。对于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尤为重要。因为它的存在,可以助力初中生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远,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而“本钱”的维护,并不是一朝一夕,而是在日常生活中的不断积累。因此,综合来看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体育综合素养十分必要。

二、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培养中学生体育综合素养的方法

(一)学习新课程改革思想,正确理解德、智、美与体育之间的关系

综观新课程改革的宏伟目标,我们不难看出新课程以凸显教育时代新要求为根本,注重从多个方面培养学生综合素养,比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德育方面的要求。当然还有美育方面的,如“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智育方面的“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和体育方面的“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由此,新课程改革已经将新时代中学生的大体发展方向规划清晰,我们中学体育教师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学生能力的全面提升,就需要正确理解新课程改革中这些关于德智体美育的关系,使其循着新时代的体育教育航线继续前行。

(二)体育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推陈出新,点燃学生对体育训练的积极性

在中学体育教学中,通过点燃青少年对体育运动的学习兴趣,能够使其内心更加强大,形成强烈的锻炼动机,进而在不断的坚持中养成良好的自主锻炼习惯。为了实现这一目的,首先,体育教师要最大限度地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这样学生才可能在身心愉悦的学习环境中掌握更多的体育知识和能力。其次,我们体育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观看一些历年来的奥运体育健儿在赛场上竞技的视频,以名人成功的效应抵消学生内心中存在的体育锻炼疑惑,充分激发体育运动的热情。再次,为了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意识,我们还可以向学生讲授一些历史人物长寿的故事,比如众所周知,华佗创编的“五禽戏”,其弟子樊阿通过练习最终寿命达到100多岁。以此来勉励中学生坚持不懈地锻炼身体,提升自身的身体技能,树立终身体育锻炼意识。

(三)强化校园体育基本设施建设,开设多种体育课程

学校基本体育健身设施是保障学生能够有所锻炼的基石。因为健身、锻炼需要一些基本的体育器材,比如哑铃、高低杠、木马、沙坑、防护垫等等,利用这些器材可以给学生创造一个较为安全、合理的运动环境。对于如今这个时代的中学生来说,他们对于体育健身器材的追求更加多样化,也更加趋于现代化。比如室内跑步机、握力测试器等,通过这些先进的科技体育器材,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健身热情。此外,对于体育教学课程的设置,也要多元化和智能化。传统的教学背景下,体育课下设的小课程多单一化,如足球、排球、篮球、羽毛球等,并且学生大部分情况都是在一起进行训练,而缺失自主选择性。而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就应当关注学生在体育健身中的课程配置,可以多开设一些课程比如游泳、跳水、射击等等,这些现代化的体育运动形式,对于激发学生的运动积极性,具有极强的助推作用。

综上所述,中学生体育综合素养的培养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事情,需要教师具有持之以恒的教育决心和细致入微的工作耐心,通过实施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分析当前体育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才能针对性地实施教学对策,将新课程理念下的德智体美育实现一体化、系统化的教学,体育教学的各因素的合理有效组合,将保证学生体育素养的顺利培养。

参考文献:

[1]邵张兴.浅议如何培养中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J].新课程(中学),2017(5).

[2]丁雪峰.初中体育课堂要两条腿走路:身体素质和技能协同发展策略探究[J].新课程导学,2017(28).

猜你喜欢
综合素养初中体育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初中体育学习方法指导
浅谈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化发展
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策略
中学体育先学后教模式探讨
“童诗”也精彩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