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体育背景下如何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2018-11-20 11:56王小惠
新课程·中旬 2018年8期
关键词:中考教学方法体育

王小惠

摘 要:在中考背景下,初中体育教育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越来越严重,体育课程已经难以达到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目标。首先对目前中考背景下初中体育教学情况进行分析,然后通过研究创新初中体育教学模式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对以学生身体素质提高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进行探索。

关键词:中考;体育;学生身体素质;教学方法

一、中考背景下初中体育教学的主要问题

随着体育成绩对中考影响的增大,面对升学压力,初中体育教学往往更重视学生对几个考试项目的掌握,而忽视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对初中体育教育现状进行分析,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教学内容完全按照考试内容设定

学校为提高升学率,要求体育成绩达标,将学生成绩作为体育老师教学评价的重要指标,这就导致体育教学完全为考试服务,考试项目成为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目前我国中考体育考试多为自选三项,为了学生能在考试时过线或拿到高分,教师在体育课堂上只对要考的项目进行讲解和安排练习,完全不理其他项目。这种教学方式只能保证学生考试项目的过关,不能达到体育训练和身体锻炼的效果。而初中学生正处于性格形成的关键阶段,这种教学方式不利于其科学的体育意识和学习习惯的形成。

(二)教学模式以训练为主

由于体育教学内容根据考试项目来定,为了更有效地提高学生成绩,初中体育课逐渐变成了针对考试课项目的训练课程。为了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教师在体育课堂上只能针对考试项目对学生进行“特训”,要求学生根据评分标准熟悉、掌握各动作要领。枯燥、反复的练习不仅消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而且难以帮助学生发展学习能力。

(三)过程性评价过程形同虚设

设置过程性评价的目的在于督促学生重视日常学习过程,加强平时的体育锻炼。但中考成绩中过程性评价由学校负责,评分标准规范性差,成绩受人为因素影响巨大。而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学校为提高升学率,初中体育的过程性评价更是形同虚设。

二、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为目的,构建体育教学新模式

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为主要目的,构建初中体育教学的新模式,教师要转变教学思想,以学生为中心,利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兴趣和习惯,不断提高身体素质,发展体育能力。

(一)小组式教学锻炼学生能力

以兴趣为核心组建学习小组,允许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组织团队、设计学习活动、安排学习计划。自由结组能够给学生更多自由,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放松,有利于兴趣的培养和日常学习活动的安排。除了学习小组,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组建兴趣小组,如街舞社、健美操社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学习、比赛、考核等,一方面强化学生的团体意识,强化集体荣誉感;另一方面,通过不同小组间的对比,增强学生的拼搏精神和竞争意识。体育课堂本身就是一个释放活力、散发青春的舞台,通过小组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合作与竞争意识,促进学生间的团结友爱。在这一过程中,不僅学生身心得到有效锻炼,而且促进了体育能力的发展,有利于体育教学效果的提升。

(二)娱乐式教学丰富教学活动

将游戏整合到体育教学过程之中的娱乐式教学,能够极大丰富教学活动,提高学生对学习活动的参与度。体育教学看似活泼生动,但对初中学生而言,某些需要反复练习的项目极为枯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加入游戏环节,能够有效缓解学生的烦躁情绪,也可以丰富练习活动,提高训练效果。例如,在学习足球颠球时,学生单独重复练习颠球过程很难在短时间内形成效果。教师可以组织“颠球游戏”:两个人一组,将学生分为若干组,要求每组的两人在颠球过程中尽量保持球一直不落地,每颠一次计1个数,看哪一组得分最高。两人为一组,既能让学生的练习过程更加有趣,也能让学生在交流中发现练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断熟悉颠球技巧;通过各组得分情况的比较,又能有效激发学生的争胜之心,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活跃教学过程。

(三)情境式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情境式教学经常被用于初中各学科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将学生带入到某个场景之中,提高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兴趣、参与度,从而提高教学效果。体育课堂上情境式教学的应用也会为教师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例如,初中学生个性发展迅速,感兴趣和擅长的体育项目也会各不相同,教师要尽可能多地吸引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就可以设计这样一个学习情境:现在是铁人三项的比赛过程中,要求各学习小组选出代表参加每个项目,以综合成绩进行最终排名(还可以根据学生擅长的运动项目,在每个项目中间安排游戏环节或其他竞赛项目)。通过这一教学情境设计,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有助于学习信心的建立。另外,还可以根据学生不擅长的项目进行情境设计,例如,将学生擅长和不擅长的项目混编,并设定项目顺序和频次,以小组内所有人的完成时间之和来计算团队成绩,以此来鼓励学生为了团队容易不断克服困难,达到提高锻炼效果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顾锡冲.体育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主体参与[J].教书育人,2008(3).

[2]朱琳,徐烨,刘礼国.体育中考制度对学校体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2(4):86-89.

猜你喜欢
中考教学方法体育
因式分解中考都考啥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垂直平分线,中考怎样考?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谈体育实践课中知识的扩展
放松一点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