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会课,让每位同学都参与

2018-11-20 11:56孙华光
新课程·中旬 2018年8期
关键词:参与班会课班级管理

孙华光

摘 要:班会课在学校是一门特殊的课程,它是通过师生之间的有效对话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的途径。让全体学生都真正地参与进来,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真正参与班级管理,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班会课;参与;班级管理

每周的一节班会课,通常是班主任总结上一周的班级情况,并对下一周的班级工作提出新的要求。学生往往听得麻木或干脆当成耳边风,一些学生开始抱怨,说每次开班会都是老师一个人在台上唠叨不停,他们要求自己也要有表达意见的机会,希望班会课成为轻松活泼的活动课。

根据学生提出的这些要求,我事先让一些班干部和学习进步较明显的同学准备班会上的发言内容,指导他们可以谈谈班级卫生、纪律,对科任教师的建议,或个人学习经验等等。第一次上台来发言的这些同学准备得比较充分,讲话条理清楚,态度诚恳,有的还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进行自我批评。同学们都很专注地听,并且给予热烈的掌声。学生发言结束后,我做了简短的小结,并点名下周发言的同学,建议他们把发言稿抄写工整,标上时间、姓名,发言后让班长收集起来,贴在一本“班级日记”的笔记本里。从这以后,班会的第一个环节就是先让五六个学生到台上发言。他们通过总结上周以来班级发生的一些情况,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学生面面俱到,有的则重点强调某种现象,如上课说小声话,班级卫生的维护,自习课纪律的维护,考前动员,学习过程的苦恼与困惑,个人理想与追求,对班主任工作的建议等等。学生都非常珍惜上台发言的机会,因为他们知道,在一个比较正规的场合中表达自己的观点,如果准备得不充分,恐怕要让大家笑话。連一些平时比较调皮、偏激的男同学,在大家专注的眼神中也不敢随意或口出狂言,他们表达的相当谨慎内敛,赢得了大家的掌声。在将近十周的时间里,班级的每一位学生都轮流发言了一遍,学生的心理在慢慢地发生变化,个人行为更加自律,班级的秩序也由原来我这个班主任在掌握逐渐地变成学生自觉地遵守。

渐渐地,我发现学生表达意见、展示自己才能的空间还很小,他们有的是屈服于老师的权威,有的是胆小,有的是没有机会。学生个个是风华正茂的少年,他们有丰富的情感、思想,渴望交往,渴望被老师认同、尊重,尽管他们身上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对此,我认为应该从不同的侧面来看待他们,肯定他们。经过一周的紧张学习,为他们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活动空间,让他们能够轻装上阵,是很有必要的。因此,我利用班会课组织学生开展了一些活动,变学生被动地听为主动地参与。我把全班分成四个小组,每周由一个小组组织,在教室里挪出一块空间,把一节班会课分成了三四个环节,有唱歌、小品、讲故事、做游戏等,所需道具、奖品都是学生自己去准备。轮到的小组主要是策划节目,尽力调动其他小组成员来参加活动。有一个小组的同学搞了一个实验,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刻。他们用一些大石块、小石块、沙子、水做了一个实验,把这些材料装入一个瓶子的顺序不同,产生截然不一样的效果,并针对这一现象设计了一系列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大家一起来发表看法。看了实验结果:按照大石块、小石块、沙子、水的顺序装进去的瓶子,非常充实,质量最重;如果乱装则中间有许多空隙,而外面又剩下许多材料不能装进去。在大家发表见解之后,主持人说了他们设计这个实验的意图:瓶子代表时间(可以是一天、青少年时期,一生),大石块在所有材料中最重要,在青少年时期,它代表我们所要做的最重要的事——学习。如果不考虑它的位置,则他以后将很难有机会被装进瓶子,由此将可能因为教育程度的不足而遗憾终生。

这是一个启发大家怎么管理时间的一个实验,单位的时间里要如何安排学习、玩耍娱乐、课外兴趣等等项目,孰轻孰重,由此产生什么效果,一目了然地摆在讲台上。这个实验的引入连我本人都有耳目一新的感觉,更给其他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比起单纯的口头说教,效果大不相同。从这个活动中,我发现学生身上也有教师值得学习的东西。他们是鲜活的个体,千姿百态。他们平时汲取了许多信息,并且能从中得到启示,同时也能进行传递。有些学生尽管学习上表现不太好,但他们在活动中表现得相当开朗而不自闭。在组织活动中充分展示了他们对生活的已有认知和经验,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这种交流方式能够融洽同学之间的关系,在快乐中思考,获得实实在在的体验。

以前,我倾向于老师特别是班主任就应该要牢牢地控制住学生,这样班级秩序才不会乱。可是这样班主任则凡事必躬亲,劳心费力,反而事倍功半。可以说这是一种外在的作用力,即借教师的权威作用于学生的方式。通过一阶段的摸索,我发现学生群体是一个具有自我调控能力的“生态群落”,借助学生内在因素,多倾听学生的心声,给学生提供一些展示个性、情感、生活经验的空间,让每位学生都参与班级管理,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管理效果。

参考文献:

[1]赵天安.让学生上班会课[J].基础教育研究,1994(1).

[2]耿晓丽.浅谈如何上好班会课[J].学周刊,2013(23).

猜你喜欢
参与班会课班级管理
“花样”班会课
奉献如歌,强国有我(主题班会课)
关于有效思品课堂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