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时期初中生品格养成教育的思考

2018-11-20 11:56陈文建
新课程·中旬 2018年8期
关键词:养成教育新时期

陈文建

摘 要:学生品格的养成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党中央立足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出发点提出来的。所以,在十九大核心价值观的提出下,我们要立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足中国梦的实现来对学生的品格加以培养,使学生在社会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的实现中获得思想品格的有效发展。

关键词:新时期;初中生品格;养成教育;诚信品格;养成方法

纵观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的有关内容,其对诚信建设给予了充分的重视,并指出,要推进诚信建设,强化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奉献意识。诚信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可以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提。尤其是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倘若社会失去诚信、人失去诚信,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将举步维艰。初中作为学生人格素养培养的关键时期,对学生进行诚信品格教育显得尤为重要。那么,我们要如何在这一新的时代背景下对学生进行诚信品格的养成教育呢?

一、强化初中生诚信品格养成教育中管理因素的作用

诚信作为品格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育的实现需要做到知、情、意、行的统一。也就是说,在组织诚信品格教育的时候,教师要从传统的以知识灌输和说教为主的教学方式中解脱出来,借助多样化的方式挖掘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道德养成思想的精髓,然后吸取西方国家先进的教育理念、文化影响等,对诚信品格教育的内容、方式、方法等加以改进,借此实现诚信品格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初中作为学生心理和生理发展的第一个关键时期,要想实现诚信品格教育的价值,首先需要做到规范化、序列化教育。

1.诚信品格教育规范化

纵观《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一文,其中就中小学的诚信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指出了明确的目标。其目标可以划分为三个层面,主要有诚信教育、守信教育和失信教育。要想实现这三个层面的有序教育,在实践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学校、家长的作用,尤其是家庭教育的作用,实现规范化教育。家庭作为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家长可以说是学生学习的第一任老师。但是,从当前的家庭教育活动的开展情况来看,学生在学校所接受的诚信教育與家庭中的诚信教育出现了相违背的情况。而学生天生对家长有一种亲近感,他们往往会选择家长的诚信教育指导。比如,在学校我们对学生所进行的诚信教育是,捡到失物要及时地交给警察或失主。但是,在家庭教育中,不少家长认为捡到东西相当于是“天上掉馅饼”的事情,可以自己留下来。在家长的这种教育下,学生的诚信教育无以为继,学生的诚信品格教育效果可想而知。面对这种我们应该怎么办呢?最为直接的方式是引导家长一起参与学校举行的诚信品格教育活动,在家长和学生的共同参与下,实现教育的规范化,从而在家长和学校理念一致的情况下对学生进行品格教育。

2.诚信品格教育序列化

每一个人在生理和心理等方面的发展都是有一定规则的,是在循序渐进中逐渐发展起来的。这其实就是我们所说的序列化。诚信品格教育的实现同样需要以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为基础,实现有序教育。我在实现诚信品格教育序列化的时候,一般会立足学生的年龄特征,选择由易到难的方式,借助诚信档案,循序渐进地计划出具体的时间和内容,借此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其成长。

二、加强初中生诚信品格教育的实践环节

在加强初中生诚信品格教育活动的时候,我们需要发挥多样力量的作用,借助多样化的方式调动学校、家庭、社会等方面的作用,在多位一体模式的作用下实现传统的显性诚信品格教育到隐性诚信品格教育的转变。在这一实践环节,我主要立足学校层面来谈一谈如何实现诚信品格教育。

首先,学校要对学生的诚信品格教育给予充分的重视,将诚信品格教育转变为自己的诚信,借此来提升诚信品格教育的效率。在传统的学校诚信品格教育活动开展中,一般是由思想政治教师发挥主要作用,借助知识传授的方式来向学生灌输诚信教育,这样的方式无法使诚信教育获得有效的发展,甚至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使学生将对诚信的认知局限在纸张上。新时期,学校需要打破这一教学局限,将诚信品格教育转变为自己的实践行动,从良好的校风建设入手,制定出合理的诚信规则,创建出诚信校园。其次,则需要发挥各任课教师的作用,做到为人师表、躬亲垂范,为学生做出诚信榜样,借此在潜移默化中以自己良好的品性对学生加以熏陶,实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最后,建立诚信档案,对诚信品格教育的每一个主体都给予充分的关注与监督,并从中选择诚信楷模为学生树立起榜样,从而使诚信成为一种风尚,激发学生诚信养成的兴趣。

总之,在新时期下,我们要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关内容对学生进行品格教育,使学生在多样化活动参与中获得思想品格的发展,为中国梦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雪.初中生诚信品格养成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7.

[2]郑娟.品格教育的追寻:社会、家庭与学校在品格教育中的作用探析[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0(8):85-87.

猜你喜欢
养成教育新时期
工匠精神的缺失与高职院校的使命
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探索
新时期农村气象观测及防灾服务探索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