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弹弓术传承教学基地建设初探
——以北京体育大学为例

2018-11-26 00:26张东宇王世龙
中国学校体育(高等教育) 2018年2期
关键词:北京体育大学弹弓武术

张东宇,王世龙

(1.南京农业大学,江苏 南京 210094;2.南京理工大学,江苏 南京 210094)

在这个信息交互极其迅速、信息获取极其便利的时代下,中国传统文化不断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国家提出“民族复兴”的强大口号,中国渐渐从西方文化的强势侵染中清醒过来,挖掘、保护、整理正在流逝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运而生。

“射”作为中国古代六艺之一,是载有浓厚中国传统文化色彩的具体形式,也渐渐回到了人们的视野中。中国古代的“射”包含了2个主要运动:射箭和弹弓。本文所探讨的中国传统弹弓术是“射”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弹弓术的传承是以师徒传承的形式秘密进行的,也因此弹弓技艺并没有在世上流传开。弹弓为表示与“Y”型弹弓的区别,引入了“弹弓术运动”的概念,弹弓术运动专指用弓发射弹丸的运动形式,是武术技艺的器械之一,属于传统射文化的组成部分[1]。

自2005年开始,弹弓术开始得到武术界专家的重视,并成功申请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传统技艺,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形式展现在世人面前。[2]《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三十六条国家鼓励和支持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场所和传承场所,展示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3]

国家明确鼓励合法建立传统文化传承基地,筹建相应的弹弓术研究基地,形成中国弹弓术挖掘、整理、创编、推广、普及、发展等中心,借助其平台向其他高校及社会延展开,对做好弹弓术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工作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本文对中国传统弹弓术在北京体育大学开展的优势进行分析,提出中国传统弹弓术高校传承教学基地建设模式构想,对中国传统弹弓术的延续性发展问题进行探讨,为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传承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探究新的传承路径。

1 研究方法

1.1 文献资料法 在中国期刊网(CNKI)数据库中,以“主题”为检索项,以“弹弓术”为检索词,不设定时间范围,检索到相关文章共6篇。

1.2 专家访谈法 拜访与本研究有关的专家,如北京体育大学弹弓术的创始人门惠丰教授和北京体育大学弹弓队教练,就本课题涉及的问题进行咨询和访谈,并详细记录。

1.3 逻辑分析法 在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运用逻辑分析的方法对中国传统弹弓术教学基地建设进行深入分析,分析中国传统弹弓术在高校开展的优势,并提出中国传统弹弓术教学基地建设的构想。

2 教学基地建立的必要性分析

目前,西方运动在世界占据主流,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西方体育的冲击下已经无法在世界乃至中国站稳脚跟。随着中国日益强大以及国人对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保护的觉醒,大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抢救。中国传统弹弓术在得到挖掘整理及短期的推广后,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中国传统弹弓术在古代以师徒制的传承模式进行,其流传形式较为闭塞,流传的范围较为狭小,但这种秘密的传承形式,也使其保留了技术的本真性,然而,这种传承模式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了,人们面临的选择越来越多。弹弓术如何传承推广是在挖掘整理后更为重要的问题。只有确保弹弓术生生不息的传承下去,民族传统文化的挖掘整理才更有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单一靠国家经济拨款维持仅仅为缓兵之计,不可为长久之计。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大限度的传承下去,定要形成自身立足现代社会且具有经济、文化等整体的结构体系。

余志武认为民族传统体育的保护、弘扬和发展要做到四化,即:系统化、课程化、现代化、国际化。[4]高贯发认为:弹弓术的发展急需建立专门的机构,进而全面推进、规划、落实弹弓术的发展,扎根高等院校,提升弹弓术的教育价值,以体育类院校、师范类院校为引领,带动高等院校开设弹弓术的课程。[5]

高校作为一种功能独特的文化机构,是学生传承中国文化的重要场所,高校也是学生由校园转向社会的重要交接点。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需要由社会转入学校,依托学校进行传播。

北京体育大学作为中国弹弓术的现代发展源头,将传统弹弓术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建设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学基地,是培养传承人、继承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最有效的途径。

3 中国传统弹弓术在高校开展的优势分析

3.1 卓有成效的传承 北京体育大学作为中国弹弓术的现代发展源头,展现出了卓有成效的传承。门惠丰先生原为北京体育大学武术学院教授,门惠丰先生年少时跟从著名武术家吴子珍在北京四民武术社习练武术。[6]由于弹弓术对传承弟子的要求高以及其不外传形式。近半个世纪以来,门老师一直恪守着吴老的教诲,从没有对外展露自己的弹弓技艺。

随着时代的变迁,为使弹弓术不至淹没在世人中。2005年,年近70高龄的门惠丰教授决定将这一技艺贡献出来并教授给年轻一代。[7]于2005年至2009年成立了3支弹弓队,共计33人。弹弓三队学生毕业以后,学校组建弹弓四队的计划暂时搁置。

对弹弓术的挖掘、整理、规范、训练、表演等工作都是依托于北京体育大学而开展的,北京体育大学为此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从2005年开始,门惠丰教授带领队员们每天都在北京体育大学的四合院进行训练,可以说北京体育大学是弹弓术现代传播的第一个传承地。

自2006年至2011年,北京体育大学弹弓术代表队参加表演及赛事活动共8次,弹弓术的表演给人以视觉冲击,得到了大家的高度赞赏,在全国的影响力不断加强。在这期间弹弓术的比赛服装与器材得到了规范和统一。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管理中心也正式批复了弹弓术单项的培训、推广及赛事。

2012年传统弹弓术被列为北京体育大学武术专业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选修课程。岳庆利[8]在教学调查学生对传统弹弓术课程总体评价中发现:同学们选择喜欢弹弓术这门课的为100%,凸显了这门课对大学生的特殊吸引力,这是射艺及传统射文化魅力给学生较深实践记忆的结果。

3.2 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 1970年吴子珍社长过世后,门惠丰教授做为传统弹弓术的第一人,亲自在北京体育大学培养了3支弹弓术代表队,并选定岳庆利教授作为传统弹弓术的第一传人。

2009年,门惠丰教授写给北京体育大学关于弹弓事业在体大后续发展的建议,在其中确定了郭锐为第二传人。

传统弹弓术的传承源头在北京体育大学,而目前最为有效也最为迫切的传承途径就是不断的培养传承人,这一切都要依托北京体育大学优质的师资和生源。

北京体育大学与其他高校相比,在前期不断努力积累的基础上,具有传播弹弓术的强有力师资,具有传承弹弓术最为优质的生源,这使其具备了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

高校具有良好的弹弓运动场地、充足的器材设备、稳定的师资力量。高校的这些资源优势都是开展弹弓术训练的必备条件。

此外,高校具有标准、有序的课程大纲,对规范传播弹弓术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高校严格的课程评价体系对学生技术掌握和理论的提升具有较大的督促作用。

3.3 利于传播的平台 北京体育大学是面对全国高校,在国内各大活动、赛事都能够得到参与的机会,这为弹弓术提供了更多展现于世人的便利条件。

北京体育大学作为传播平台,其传播途径主要有3个方面:1)3支弹弓术代表队的队员也步入了社会的各个岗位,有许多也进入了全国各个高校进行武术教学。作为传承的延续,他们可以将自身习练的弹弓术在各个岗位上继续传播下去。这是最为直接、最为有效的传播形式;

2)北京体育大学具有较高的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通过该校弹弓术的开展能够带动其他体育院校的积极参与;

3)北京体育大学是面向世界的学府,其传播的路径不仅仅局限于国内,更能够放眼于世界,这对于弹弓术代表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提供了先天的优势。

3.4 高校间推广优势 据统计,我国最早的传统射箭社团是2007年成立的延边大学弓道部,紧接着西安交通大学、兰州理工大学、清华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37所高校相继成立了传统射箭的相关社团。[9]而传统弹弓术并没有传统射箭发展的顺利,但在近些年也逐渐开展起来。

弹弓与射箭同为射艺的组成部分,在其发展规律中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弹弓术可以借鉴射箭的发展模式,也可以丰富射箭的运动内容。对中国传统“射艺”的发掘,加之对弹弓技术进行积极的推广,对完善“射艺”技术体系、构建完整的“射艺”理论体系、继承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4 中国传统弹弓术传承教学基地建设模式及基础保障

4.1 基地建设目标 以传统弹弓术运动技术特征为本,依托高校教学建设模式构建弹弓术传承教学基地。教学基地建设的总目标是继承弹弓术、传承民族文化。学生通过在弹弓术教学基地的学习,能够掌握弹弓术的技术、了解弹弓术的理论知识。

根据《中国弹弓术》中所提出的学习目标和高校教学课程目标,提出基地建设目标包括:掌握弹弓术的历史传承、项目特性与价值、礼仪;扎实掌握弹弓术的技术体系;提高自身弹弓术的训练及教学能力;具有弹弓术的竞赛组织与裁判能力;具有弹弓术的文化推广意识和能力;具有弹弓术的科研能力等。

4.2 基地建设原则

4.2.1 整体化原则 整体性主要指以下3个方面:1)教学基地的教学必须保证弹弓术技术体系的整体性;

2)教学必须保证理论与技术的整体性传承;

3)教学基地管理部门的设立需保证整体性及相互协调配合。

4.2.2 规范化原则 规范礼仪传承包括:规范化传承礼仪的步骤、内容;对弹弓术的服装器械的规范化传承;对弹弓术技术体系的规范化习练;对赛事的规范化组织。

4.2.3 多元化原则 教学基地目标的多元化,针对不同的对象采用不同的教学目标。例如:对传承队伍的教学目标应高于普通专业的教学目标,教学手段应多元化。习练弹弓术是一个艰苦磨练的过程,如果教师的教学手段不能够做到多元化,就不能增加弹弓术教学的趣味性,从而导致整个习练过程变得枯燥乏味,使学生很难坚持下去。

4.2.4 延续发展原则 教学基地的教学开展应保持延续性,弹弓术在完整继承的基础上是需要不断发展的,弹弓术的技术体系应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结合时代背景进行创新。

4.3 基地建设的规划

论文扩展的四旋翼飞行器避障功能可以实现飞行过程中躲避空中的树枝等有空隙的障碍物,但由于设计的避障程序并没有考虑遇到没有空隙的障碍物的情况,因此如果遇到墙壁等没有空隙的障碍物时只能靠操作者自主躲避,曾想模仿二维走迷宫的算法使用堆栈存储路径做到自主寻路,但是由于空中环境的复杂性与四旋翼飞行器自身的限制,暂未发现高效算法来实现。四旋翼飞行器因其结构的对称性以及正反桨的应用使其对比其他飞行器具有相对优秀的平衡能力与较为简单的操作方法,可以预见随着无人机的发展,在未来生活中它将会越来越大众化,为人类带来越来越多的便利,因此对四旋翼飞行器的结构、原理以及飞行动作进行探讨具有较好的现实意义。

4.3.1 建设传承人队伍 中国传统弹弓术的传承中最为重要也是最为迫切的就是传承人的延续。如果传承人断层,那对传统弹弓术技艺的流失所造成的影响是巨大而不可挽回的。所以,传承人队伍的建设和延续对传承弹弓术是至关重要的。弹弓术传承教学基地建设中,传承人的确立应保持其原则性,即:1)传德才兼备之人;2)传技术娴熟之人;3)传轻功名利禄之人;4)传乐于倾毕生心血之人。

传承人无需多而需精,才能够做好传承弹弓术运动的领军人。此外,传承人的延续对培养基地师资力量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师资的综合素质关乎着教学基地的教学质量,也系动着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通过法律保障明确传承人的权利和义务,最大限度地发挥传承人的主观能动性,而不单单是执行上级部门任务的无思想者、无权者。

传承人队伍的建设,应该高于其他的教学传承,无论是从技术规格的要求、练功时间的花费、理论研究的深入等方面都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4.3.2 定向培养人才 北京体育大学拥有优质的生源,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学院的学生有扎实的武术功底。在其中选拔优秀的人才,建立弹弓术代表队,为定向培养人才提供人员保障。

自2005年开始,北京体育大学已经成立了3支弹弓术代表队,共计33人。弹弓术代表队主要进行日常训练、参与赛事及演出活动。弹弓术代表队是担负传承的主力者和面向社会的传播者。

弹弓术代表队应对弹弓术运动在理论及技术方面进行整体系统的学习,包括弹弓术技术体系、弹弓术礼仪、弹弓术竞赛规则等,学生毕业后进入高校,能够继续将弹弓术传承到其所在的工作单位中。

4.3.3 纳入正规国民教育系统 弹弓运动训练过程中使得学生的身体综合素质得到提升,磨练学生的毅力,培养学生身心的协调统一,长期练习还能增强自信,养成不屈不挠的个性和强健的体魄,培育出强悍进取的民族性格,从而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10]如果弹弓术能够成为学校的必修课,这就直接提升了它的社会地位。[8]

通过访谈得知,自2012年传统弹弓术被列为北京体育大学武术专业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选修课程到目前为止,弹弓术课程仍以这种模式延续开展,其学习时长为32学时,以班级授课制的形式进行,每学期约有20人左右参加。

弹弓术的课程要争取纳入北京体育大学必修课程中,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学生普遍具有良好的武术基本功,在进行弹弓术的习练也比其他专业的学生更为协调、规范。

在目前这个迫切的传承阶段,需要有大量的武术人进行规范的传承,依托北京体育大学的课程必成为一种优势。另外,仍需要重新建设弹弓代表队,专门培养优秀的弹弓术运动员。北京体育大学弹弓术教学基地的建设需要在这2个方面同时进行推进传承。

4.3.4 教学基地的管理 教学基地的建设应得到有关政府部门的大力扶持,基地管理部门应协调好与政府部门、其他高校的关系,三方面互相协调配合推进弹弓术传承基地工作。

建立规章制度,规范教学基地的各项工作。组织弹弓队的日常训练、表演与比赛,为弹弓队做好保障工作。做好教学基地发展规划,成立专家组在整体把握现实情况的基础上,对教学基地的长期发展做好规划,引导教学基地的发展方向。

针对不同的对象设立不同的教学计划和目标,例如对传承人、弹弓队队员、普通专业学生等都应有不同的教学计划和目标。明确各教学、各阶段发展的任务与重心,不断实现阶段性目标。建立档案数据库,民族传统文化在迅猛发展的现代背景下悄然流逝,在传承弹弓术运动的过程中也需要对其进行数据资料的保护。采用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方式对弹弓术运动进行保护传承。建立弹弓术运动的档案数据库,成立数据信息中心。对传承人的技术进行录音、视频采集、文字记录等存入档案数据库记载;为弹弓队员建立个人档案,对弹弓队员的训练成果、比赛成绩等进行视频采集录入数据库。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1)弹弓与射箭同为“射艺”的组成部分,射箭目前主要以社团的形式在高校间开展,弹弓术传承教学基地的建设,对完善“射艺”技术体系、构建完整的“射艺”理论体系、继承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2)高校所具有的师资力量、稳定的生源、训练场馆、器材都是开展弹弓术运动的先天优势条件,高校训练基地的建设是弹弓术有序传承的重要保障。

3)高校开展弹弓术运动对提高学生综合身体能力、磨砺学生毅力、传承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信、提高民族认同感具有重要的意义。

4)北京体育大学作为现代弹弓开展的源头,对弹弓的发展进行了较为清晰的梳理、规划及展望,在弹弓队的训练及组建工作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绩。目前,主要是以选修课的形式面向武术专业的学生开设。

5.2 建议 1)高校弹弓术传承基地的建设要以整体化、规范化、多元化、延续发展作为基地的教学原则。

2)高校弹弓术传承基地教学任务主要有对传承人的培养、延续建立弹弓代表队工作、将弹弓术课程纳入专业课程3个方面。

3)高校弹弓术传承基地管理部门承担其组织管理、数据记录、发展规划、教学计划等工作。

4)高校弹弓传承基地的建设和延续需要政府部门、高校、社会三方互相协调配合,共同推进弹弓术传承基地工作。

猜你喜欢
北京体育大学弹弓武术
北京体育大学2014—2016级健美操专项本科毕业生就业现状与对策研究
误会引发的争吵
弹弓手击碎医院十几块玻璃只为好玩
弹弓飞盘
《武术研究》欢迎投稿 欢迎订阅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论武术与军事的结合发展之路
老外学武术,疫情也拦不住
An Analysis of the Main Character in Rebecca by Du Maurier
对北京体育大学田径校队运动员运动损伤因素的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