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不可能到可能 从可能到实现 从实现到优化—“幼儿园室内分区晨锻游戏场”的生成记

2018-11-29 00:22
名师在线 2018年10期
关键词:分区楼梯规则

杨 慧

(江苏省太仓市新区幼教中心,江苏太仓 215400)

引 言

在课程游戏化理念的指引下,我们逐渐将户外游戏场从现代型向创造型发展。但是这些优质的户外游戏环境,遇到变化莫测的雨雪天、雾霾天就毫无用武之地了[1]。于是,我们开始思考:在不能出门的日子,如何让孩子获得身体锻炼呢?开始将目光转移到室内晨间锻炼环境,汲取调整户外环境活动经验,通过一个阶段的尝试与调整,让室内的环境完全能达到与室外相媲美的锻炼效果。接下来,我们主要谈谈幼儿园室内分区晨锻游戏场的生成过程。

一、从不可能到可能:畅想室内分区晨锻游戏场

任何一种变革都是从思想开始的。当我们开始思考如何改变的时候,就把所有教师召集起来,设计了一些问题让他们思考,推动他们的思变。对于需要思考的问题,我们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思考的阶段。当两个问题被抛出来的时候,教师能够发现室内锻炼存在器械投放不足、各项技能没有得到全面发展、强度与密度不够等问题,并一致认为室内环境的制约导致上述问题的出现,且那些问题是无法避免的。

第二个阶段是观察的阶段。我们把教室、走廊、走道、楼梯等照片拍摄下来,让教师去局部观察对照比较,帮助他们查找室内、室外环境的相似点。照片的呈现方式打破了之前教师的观察角度,通过一一对应的局部“碎片化”方式的呈现,可以让教师进行比较,发现相似之处,如楼梯≈攀爬架、走道≈跑道、桌椅≈钻爬架……

第三个阶段是再思考阶段。我们会抛出与第一个阶段一模一样的问题:你觉得可能吗?自前两个阶段之后,教师开始对“室内晨锻能达到室外晨锻相似的效果”的否定态度发生动摇,觉得如果进行微调或设计,室内也许能创设出与室外相似的环境,室内晨锻或许能达到室外晨锻相似的效果,并愿意尝试一下。于是,我们的室内晨锻环境建构从不可能走向了可能。

二、从可能到实现:尝试室内分区晨锻游戏场

在普遍认同可以进行开发的基础上,接下来我们就开始进行细致的分析,进入实践阶段。

1.根据空间特点划分区域

区域划分主要依据空间的特点,与室外环境相似度高的地方安置相同的内容,如楼梯处会安排爬绳与缓步攀登区域,长条形走廊则会安排疾走区域。根据幼儿的需求和发展以及空间特点,我们利用了12个班级以及2个专用室、3个楼道划分出跑步、攀登、平衡、跳跃、爬绳、爬行、疾走等基本活动区域。

2.根据区域功能投放材料

我们按各个区域的功能投放相应的材料,首先是辅助材料,这些材料基本上是可移动材料,与室外游戏共用。比如,在楼梯处扎上一根长绳辅助幼儿玩爬绳游戏、某个教室内投放垫子帮助幼儿进行爬行游戏等。其次,安装固定的材料,室内空间的限制导致无法玩一些大型游戏,但根据室内环境特点,还是能创设出模拟场景的。比如,在空间比较高的走廊墙壁处可以安装固定的攀岩墙,下面提供垫子,一个攀登游戏场就形成了。

3.根据游戏需要制定规则

为了满足各年龄段幼儿能有序而不混乱地自主游戏,我们和幼儿一起制定了游戏规则。由于有户外锻炼的规则作为参考,制定这些规则并没有遇到多大困难。它主要包括选择内容的规则、安全的规则、整理的规则和游戏注意事项规则等。而且,我们还和幼儿一起制作了相应的提示标签,比如,人多了怎么办?材料整理好了放哪里?在楼道楼梯之间走的时候要注意什么?这些规则能够保障室内游戏的顺利进行。

三、从实现到优化:优化室内分区晨锻游戏场

从初步实践到思考出现问题的过程中,我们的室内晨锻有了一定的雏形,但还存在不少问题。于是,我们进入了优化的过程。

1.根据指南要求和幼儿需求优化材料投放

(1)材料符合各年龄段与不同能力幼儿的需求:对照《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走、爬、跳、跑、球类、悬吊、投掷等方面的要求,我们根据各年龄段幼儿的情况,重新丰富或调整了材料,由简至繁,对各层次进行调整,既有年幼幼儿能够接受的简单任务,又有适合大龄儿童的高难度的调整。

(2)材料根据幼儿需求逐步丰富:为了更好地帮助幼儿参与游戏,了解幼儿对游戏材料的需求,我们在每个活动区域设置了一个提示牌,将提供的材料的种类用图示的方式来展示,帮助刚来的幼儿能够了解这个区域有什么材料。同时,拍摄了幼儿玩耍的照片,发挥对后来幼儿提示与参考的作用。此外,我们还会留有空白的纸张,让幼儿能用简单的图示记录“我想要的材料,我想这样玩!”这样教师就能根据幼儿的需要进一步丰富材料,支持幼儿的游戏。

2.根据幼儿能力发展需要优化区域设置

各区域所安排的游戏,其目的是幼儿某方面的能力得到发展,但有的区域游戏也不符合幼儿的发展需求,那么我们就要根据幼儿的能力发展需要进行区域优化设置。比如,我园一共有三条长廊,这三条长廊有的设置了投掷区,但长廊的行走通道功能就会受到阻碍。因此,我们把投掷区移植到了班级内,让长廊变成幼儿进行游戏区转换的通道。在学习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之后,我们发现这也保证了有20~25米的距离,辅助了各年龄段幼儿快跑的需求。为此,我们对区域设置优化的措施,基本上都是研究了现场情况并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要求进行的合理调整。

3.根据游戏现场情况优化安全保障

相对来说,室内区域比较狭小,而且幼儿上下楼梯的概率比较大,安全保障显得非常重要。根据游戏情况,我们发现楼梯安全是室内晨锻的重点,因此减少了之前的楼道看护人员,把人员重点安排在三个楼梯处,以便更好地提醒幼儿注意安全。同时,在楼梯、墙壁、攀登等幼儿容易与墙壁或地面接触的地方,设置了柔软的垫子或软质的护墙板,以便更好地保障幼儿进行游戏。

结 语

经历了从不可能到可能、从可能到实现、从实现到优化三个阶段后,我们的“幼儿园室内分区晨锻游戏场”已经基本生成适合各年龄段幼儿的自由选择,使得幼儿在阴雨天以及雾霾天气都能获得锻炼的机会,促进了幼儿的发展。

[1] 布拉德.0—8岁儿童学习环境创设(教育实验室)[M].陈妃燕,彭楚芸,译.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22.

猜你喜欢
分区楼梯规则
贵州省地质灾害易发分区图
上海实施“分区封控”
撑竿跳规则的制定
奥斯卡的规则变了!
让规则不规则
TPP反腐败规则对我国的启示
上下楼梯时要注意什么 ?
大型数据库分区表研究
原来楼梯还可以是这样的
楼梯是长还是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