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书法教学的方法

2018-11-30 20:52严孝勇
教师博览 2018年4期
关键词:书法艺术书法传统

严孝勇

(南京市江宁区谷里中心小学,江苏南京 211100)

中国书法和围棋、民乐、国画、京剧等其他中国艺术门类一样,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的精髓。传统哲学思想的“天人合一、阴阳对立”理念在书法中表现为大小疏密、浓润淡燥、轻重缓急、奇正巧拙、刚柔并济、虚实相生等一系列既对立又统一的审美范式,并由其派生出具有蓬勃生命韵味的气场、神韵、丰采等,形成了中国独有的书法审美品格。王岳川先生就说:“世界主义立场使我更为尊重中国文化的源远流长。每当我在国外看到母语汉字或书法艺术,都会产生一种深沉而持久的激动,难以平抑。这是古老华夏文明给我的精神空气和知识水源,丧失了这一切,作为个体就是无根之人,作为民族就只有短暂的呼吸而走向精神枯萎。”

一、书法教学的重要性

1.书法艺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社会对书写的要求也不再像古时候那样苛刻,今人也无法像先人那样“三更灯火五更鸡”地去练习书法。书法也正由众多读书人的普通文化需求向个别人的精英艺术转变,正在从日常生活走向精美的展馆。现在,过年时家家户户的春联都是印刷字体,虽也美观,但人们再也闻不到那“曹素功”或“一得阁”的浓浓香味,看不到那鲜艳红纸上的龙飞凤舞、铁钩银划。毕加索曾感叹道:“中国书法是最高的艺术。”可是,当我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为世界文化精英赞赏的时候,而我们国人却在漠视它。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再三指示“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考和表达了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根本问题,其智慧光芒穿透历史,思想价值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具有“永不褪色的时代价值”。可见,书法艺术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中一个瑰宝,在“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的新时代,必然大有可为。如何推动书法艺术的发展呢?我想,这必须要牢牢地根植于青少年时期的书法学习。因此,在个人启蒙阶段的小学,必须要抓好抓实平时的书法教学。通过书法课的学习,激发小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追求,培养他们高雅的审美意趣,训练他们高尚的审美能力,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逐步成长为实现“中国梦”的中坚力量。

2.《新课程标准》对书法教学提出了要求

《新课程标准》实施意见中,提出了“每天的语文课堂中,安排十分钟练字时间”的要求。低年段要求“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见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知汉字的形体美”。“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中年段要求“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高年段要求“硬笔书写楷书整齐美观,并有一定速度,同时能用毛笔写正楷字”。可见,新课标不但要求学生练习书写硬笔书法,还要求学生写好软笔书法。这些明确表述,是举国上下对振兴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心声传达。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应借这股改革春风,克难求进,努力去寻求书法教学的“敞亮”之境。

二、书法教学方法

书法教学之所以没落,究其原因在于相当一部分语文教师在升学分数的压力下,将应完成的书法教学任务改为语文题海练习。另外,毛笔书法要用到墨汁,教师担心学生弄脏墙壁、地面、衣裳,为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也将其舍去。

毋容多言,对于书法教学的意义每一个语文教师都应该心知肚明。问题的关键还在于我们语文教师的认识问题,关键在于我们对书法教学的认识还没有完全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明白,让学生工工整整地写好中国字与让学生考出高分数具有相同的意义,同样是在做“提升语文素养,培养热爱母语文化情感”的重要事情。

1.提升教师素养

书法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精心指导下的练习过程,教师的书写基本功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书法教学的质量。在许多学校,现在书写基本功已经被外语、现代教育技术等新的基本功项目取而代之。就是高师院校的学科设置,书法教学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缺失现象。平时的书法教学说起来重要,做起来可要可不要。“三字一话”的考核也几乎是走走过场,缺少有针对性的高效率的辅导,学校不在心,老师不用心,学生不走心……这就导致了很多年轻教师学历水平与写字水平层次呈现极大的反差。他们在上课的时候使用多媒体、投影仪,不用板书。他们对书法教育认识很浅薄,对汉字书法的理论知识知之不多,授课时写不出优美漂亮的板书,甚至个别教师的笔法还不规范。

崔峦先生说过:“字是一个人的另一张名片,是一个人语文素养、文化素养的一部分。我们要让孩子踏下心来,好好地写字,我们的老师也要写好字。现在,我国弘扬祖国的优秀文化,不能丢掉这一传统。评估语文课的质量,不要忽视这一点。”所以,欲为人师必先练字。在这个新时代,我们有必要要求青年教师们“重拾传统”,再来安安静静、认认真真地练一练写字基本功。特别是对新上岗的青年教师,要把“三字一话”基本功训练作为一种“日常作业”来完成。老师在办公室抽空练字,以身作则投入书法活动,往往还可以给学生施以潜移默化的影响,而且指导起学生来也才可能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2.运用现代媒体

古人说过:“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大数据时代,蕴含着极其丰富的资源的现代媒体技术凭借着巨大优势,给传统书法教学带来了巨大冲击的同时,也为书法教学创新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教师可以根据书法教学需求,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和信息网资源,让坐在斗方教室里的学生,“走向”更加广阔的书法艺术时空。学生既可以欣赏到古人的各种法帖,也可以到祖国的名山大川走一走,欣赏古老碑石和摩崖石刻,领略到祖国书法艺术的无穷魅力。

多媒体技术能够有机整合并及时展现图像、字体演变等多个书法学习知识点,便于调动学生眼、耳、嘴、手等感官参与,使大脑高度兴奋,学生有意注意的时间能够持久,能在头脑中进行实实在在的“内加工”,始终处于书法学习的亢奋状态。一句话,多媒体技术能以直观的形象、生动的情境,构建出良好的学习场域,让学生趣学、乐学、好学,达到对中国传统书法喜爱之目的。

“笔法教学”一直是书法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可以说,不懂笔法就不会书法。在过去的书法教学活动中,广大教师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都是自己亲自示范,学生由于位置等客观原因,要看清楚往往很不容易。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进入充分的模拟演示,产生直观的教学效果,学生不能看清的难题就会迎刃而解。而且,为了更好完成各知识点的学习,教师还可以有针对性地设计课件,将“笔画分析、常见病例、作品赏析”等模块单独呈现,以方便及时调控教学节奏,从而优化教学效果。

沈尹默称誉中国书法:“无色而具画图的灿烂,无声而行音乐的和谐。”传承中国书法,需要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心中有“课标”,心中有“学生”;需要我们一起努力,在“书法”这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和历史积淀基础上,砥砺前行,构筑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

猜你喜欢
书法艺术书法传统
书法
书法欣赏
书法
张红春书法艺术欣赏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马伟书法艺术欣赏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所谓书法艺术
老传统当传承
书法欣赏